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____三国鼎立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8课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
况;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自主学习
两次战争中都有一个共同人物,你能找出来吗?他在两次战争中得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
在戏剧舞台上,曹操一般以白脸奸臣的形象出现。
我们
来认识下历史上真正的曹操
曹操(155—220),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
东汉末
年,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192年(初平三年),占据兖州(今山东西南
部、河南东部),打败青州黄巾军,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
196年(建安元年),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昌布等割据势力。
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以后,逐步统一黄河流域。
208年(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
216年封魏玉。
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
用人唯才,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兼并。
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今尚存有乐府诗二十余篇。
他用诗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对当时军阀割据混战,加以揭露批判,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了《龟虽寿》一诗。
诗中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传说中的神龟,可以活3000年,但终有死亡的一天;能够腾云驾雾的蛇,也免不了化为尘土。
伏在马棚里的老骥,志在千里;年迈的战士,壮志不减当年)。
表现出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子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帝。
课堂小结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分天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达标检测
1.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
A.211年
B.222年
C. 220年
D. 263年
2、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4、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
A.台湾
B.海南岛 C西藏 D. 广州
5、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6、吴国都城建业在今
A.江苏省境内
B.湖北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D.安徽省境内
课后拓展
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表格,统计我们学过去的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役。
内容包括战役名称,时间,战争双方,结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