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

  • 格式:doc
  • 大小:88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马致远散曲二首

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普照寺院内西南方向。朱红色的大门两侧,黑色的高高门柱上由中国楹联学会理事、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朱惠民撰联并书写的对联: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复存古道西风瘦马;十万里江山大变尚容有小桥流水人家。对联把马致远的代表作巧妙地融入,七百年前的风景仿佛依然在目,七百年的时光恍若一瞬,呼啦啦翻开的历史画页中,新时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大好河山静然呈现眼前,怀想与沉思中,马致远向我们静静走来。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赏美文

闲看马致远的情怀

王永利

提起马致远,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汉宫秋》《青

黑江,昭君投江自杀了。

如此凄婉的爱情故事,如此凄婉的词句,怎能不打动人心呢?

【课内挖掘】

马致远更名明志

马致远原名视远,元初在家乡就以好学聪明而小有名气。为开拓自己的前程,欲离家远行。临行前,他来到县城铁佛寺参拜铁佛。东光的铁佛在远近颇具盛名,当时香火兴盛,寺里僧众甚多,尤其长老学问很高。

拜罢铁佛后,马致远求见长老,说:“吾名视远,有心求学,无奈家贫无人指教,求长老赐名,促学业!”长老见他气宇不俗,便与他长谈起来。并教诲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生于东篱,志在千里,来日定成材成器,但须牢记,才为民所有,不图富贵”。

从此,这视远将字改了致远,号东篱。

【课外运用】

演绎秋思的氛围

我慢慢走在夕阳下,太阳的余晖把我孤独的影子拉得斜长。

如今已是深秋,我孤身一人,骑着一匹嶙峋瘦马,马儿伴随着我漂泊他乡已经多日,它也渐渐瘦了下来,再没有往日的健壮与活力,

我们在那用石子铺成的蜿蜒古道上踽踽而行。

一阵西风吹来,拂动我的衣袖,一荡一荡,带起地上的落叶,哗哗作响,把我的思绪拉到眼前。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凄凉,一如我的心境。

一棵老树,一根枯藤。老树看起来疲劳乏力,如同正在慢慢衰竭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随时会倒下。几根枯藤无力地缠绕着大树,发出哀伤的呻吟,那扭曲着的打在树干上的结仿佛也打在我的心中,枯藤无力地缠绕在老树的枯干上,一种莫名的伤感萦绕于我心头。

“哇!哇!呱!呱!”一阵沙哑的鸣叫掠过耳畔,在凛冽的秋风中远去。那是一只乌鸦,它一定也老了,老眼昏花。它是不是和老树经历过同样的沧桑?它是不是对这晚景有着无限的感伤和惆怅?它能找到夜间的归宿么?

无奈,继续在荒凉的古道前行,四周并无市俗的喧闹,一座小桥横跨在溪水的两岸,流水从远古流来,好像倾诉着无尽的悲伤。它的歌声令人心碎,如同一个游子的低吟。走过小桥,抬起头,忽见前面隐约有个小村庄,我不禁加快了脚步。炊烟缥缈,如同老母的思绪漫无着落。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这情景卷起了我深深的思乡之情,在外漂泊数载,未回过家乡,怎能不思念?

我不禁想起儿时,每日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天天在父母的身边。而如今,漂泊他乡,毫无故乡的音讯,那思乡之情充满了全身,让我夜夜难以入睡。

眼神收回到面前的古道上,这条路不知是何年何月就已修成,凹凸不平,弯弯曲曲,更往我的心中增添了几分愁绪。

暮色沉沉,黑夜就要降临了。我不禁夹紧长袍,加快脚步。我还要在天黑前多赶几步路。可是,何处又是我的归宿?

一切都静了。嬉耍了一天的孩童此刻该回家了吧?在温馨的屋里,早已摆好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正等着他们。而我,这断肠人,却仍黯然失神地独自漂泊在天涯……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中,问英雄

..(本曲指历代称王称霸的统治者)

B.禾黍

..高低六代宫(泛指农作物)

C.锦屏风

...又添铺翠(指秀丽可人、光彩夺目的帘帷) D.楸梧远近千官冢.(指坟墓)

解析:C项,锦屏风:比喻美丽的四围山峦。

答案:C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马致远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他与关汉卿、白朴、乔吉并称“元曲四大家”。

B.寿阳曲、拨不断、一枝花、天净沙皆是曲牌名。

C.《【双调·拨不断】》中“禾黍”两句是化用唐代诗人许浑《金陵怀古》中的名句。

D.《【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晚霞明雨收天霁”句表达了作者雨后初晴的欢欣喜悦的心情。

解析:A项,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答案:A

二、迁移发散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

马致远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欲灭。

(1)曲子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理?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子的前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最后两句表现女主人公欲吹灯又不忍,不吹又于心难平的矛盾心理和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这样结尾蕴藉含蓄,意味深长。

(2)曲子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凄凉暗淡的画面,写景是为了抒情,

表现女主人公辗转难眠、愁苦难耐的心理。景物增添了她心灵上的阴影,使她更加烦躁不安。

4.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叹世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①。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②他应笑我,孟光台③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④江湖,也避风波。

注:①小宇:小屋子。婆娑:优美。②严子陵:汉代隐士。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同学。光武帝即位后思慕他,召至宫中,他却执意归隐。③孟光台:指孟光举案齐眉之事。台,指食案。孟光,东汉文学家梁鸿之妻。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不仕。④倒大:非常大。

(1)这首元散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本曲中反衬手法的运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开篇“蹉跎”一词慨叹一事无成。“醒时”“醉后”表现出作者痛苦的内心。结尾一句,对不入世进行反讽。全曲以“叹世”为题,抒写了曲折的心态和情感变化历程,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深深的失望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