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资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版)教材介绍――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资料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共 4 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共 8 本,先后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

现就该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主要特点和体系结构等简介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时代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新要求。

教材编写力图改变传统德育教材以知识的传授和获取为基本要求的目标定位。

注重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为学生形成初步的处理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在重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能力的培养。

教材编写坚持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

1 / 9

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教材编写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力图突破传统德育教材的单一、封闭和静止的特性。

重视引发学生自己产生问题,以有利于开放性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采用。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和问题生成,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

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强制性规范的教材呈现思想。

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以及教材的形式充分考虑相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乐于和可能接受的。

二、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教材编写切实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坚持品德培养与知识学习相统一,尤其注重品德培养;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以生活的逻辑为主导;体验的形式与认知的形式相统一,强调学生体验。

力图在生活化、探究式、情感性和关注农村等方面形成特色。

教材重视内容选择的生活化、综合化。

教材内容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

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儿童的经验背景,高度尊重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要求。

成系列的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性活动构成教

---------------------------------------------------------------最新资料推荐------------------------------------------------------ 材的主要内容,教材的各个单元主题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

这种紧贴学生生活的教材内容让孩子们感到可亲可信,对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大有裨益。

教材在结构上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综合主题的形式,而不以学科知识点的形式组织、表达课程内容并以单元和板块形式呈现。

根据《课标》的内容标准和年级特点,多层面多角度有机地整合完成单元主题的教学目标,在各单元主题下,根据不同层面的互相联系和合乎生活逻辑的延展,分设了 3~5 个板块主题。

单元主题与板块主题的构建有内隐的系统性、针对性,而并非按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来编排。

教材重视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探究式。

开放性教材编写思想避免了过去教材内容组织表达的许多局限,以往一课、一篇、一个观点的品德课模式被打破,教材表现形式实现由框式到点状的突破,形成最具丰富联系的主题链接和点状空间。

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成为教材的主要呈现形态。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几乎整个教材就是以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为内容、以主题为纽带而设计的一系列有一定典型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具体感受、亲身体验、相互交流和

3 / 9

个性化的领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中学,从而达到活动中育人益智的目的。

同时,我们在设计活动时,采用引发问题、解决问题等形式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进行提示和预设,既体现课程目标对活动的指引,又为师生操作活动预留了很大的创造空间,避免了活动过程的程式化,当然也就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特别是实践探究提供了时空,使我们的教材为达到培养乐于探究的儿童的课程目标,方向明确,措施得力。

如我们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带?和的句式,设计了许多要求学生动手的实践活动,就是在形式上的重要保证。

它们对落实我们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表现,注重学生的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发现的眼光、探索的兴趣,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目标是功不可没的。

教材重视品德教育的情感性、内省化。

教材重视淡化教育痕迹,避免生硬说教,主张快乐先于教育,让学生喜欢,能打动他们,给他们留下印象。

让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

重视情感陶冶,注重以情动人。

重视以现实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案例和审美素材去感染人、感化人。

强调启发道德自觉,注重德育实效。

与此同时,教材的活动设计也注意引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

---------------------------------------------------------------最新资料推荐------------------------------------------------------ 牵动学生的情感波澜,让学生自觉地、适时地用大家共同达成的价值标准去反省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为。

为此,我们的教材通过呈现一些范例性的内省过程及积极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教材重视适用范围的针对性,关注农村。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

农村儿童生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我们的教材在适用范围上定为:

面向农村,兼顾城市。

以农村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重视反映广大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表现发展中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的生活理念,充分体现农村生活的积极方面,重视选取农村生活素材,图文资料优先考虑并体现农村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充分考虑农村儿童的现实需求。

关注农村儿童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认真研究农村教材的呈现形式,如设置一些富有农村情调的宜乡村、可城市的活动主题板块;在教材设计、开本、版式等方面,充分考虑农村学校需要,为农村学校师生所喜爱。

三、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品德与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