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巴赫金的文学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9
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摘要]在巴赫金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审美活动中客体建构的具体的价值中心,而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正是这一价值中心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巴赫金;主人公;创作美学巴赫金自己曾提到过他受新康德主义者柯亨的影响十分巨大,因而柯亨提出用哲学的方式研究美学也深深地影响了巴赫金。
巴赫金也认为语言创作美学也必须依靠普通哲学美学才有其研究价值。
由此,巴赫金转入了审美活动中人的问题的思考,这是他伦理哲学中关于人的主体性及其构建问题思考的继续和深入。
在巴赫金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审美活动中客体建构的具体的价值中心,而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正是这一价值中心的一种体现。
巴赫金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与论述。
巴赫金认为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往往“忽视了主人公整体和作者整体原则上分属不同层面,忽视了对思想,甚至对整个理论世界观所持态度的表现形式本身”。
因此便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混淆了作为创作者的作者和作为人的作者。
前者是属于作品中的因素,后者是生活中伦理与社会事件的因素。
加之在看待作者对主人公所具有的创造性态度上存在着误解,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既不理解,甚至是曲解作为人的作者的伦理生活和生平事迹,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摆出光秃秃的事实;又不能理解作品整体和主人公的整体。
在巴赫金看来,“作者的意识是意识之意识,亦即涵盖了主人公意识及其世界的意识。
作者意识用来涵盖和完成主人公意识的诸因素。
原则上是外位于主人公本身的。
这些因素倘若成为主人公内在的东西,就会使主人公意识变得虚假不实了。
”加之“作者不仅看到而且知道每一主人公乃至所有主人公所见所闻的一切,而且比他们的见闻还要多得多;不仅如此。
他还能见到并且知道他们原则上不可企及的东西。
”同时,“较之每一主人公,作者总有一定的又稳固的超视超知的部分”,这样,作者便能最终实现人物的整体性和作者的整体性。
至于主人公的意识,巴赫金认为,“从四面八方被作者思考主人公及其世界并使之完成的意识所包容;主人公自己的话语为作者关于主人公的话语所包容、所渗透。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摘要】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话思想强调交流与沟通,体现了现代社会追求交流与共享的特点。
其现代性在于提倡尊重他人观点、包容不同声音,符合当代多元文化的要求。
文论则突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审美性,强调批评与创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其特点包括深入解读与评价文学作品,推动文学发展。
文论的现代性在于倡导批评与创作的紧密联系,引领当代文学理论发展。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思路,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启示与借鉴,推动了文学研究的进步与深化。
【关键词】巴赫金、对话思想、文论、现代性、内涵、特点、意义、当代文学研究、重要思路1. 引言1.1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是什么意思?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解读和探讨的观念和方法。
对话思想强调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认为文学作品不是静止的物品,而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语言体系,需要读者的参与与理解。
在巴赫金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读者的不同阅读角度和经验而不断变化。
对话思想关注的是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和共享,强调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共创性和互动性。
文论的现代性则是指巴赫金在文学研究和批评方面所持的新颖、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他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批评范畴,而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意义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文论观点和方法。
巴赫金所关注的不仅是文学作品的表面形式和表现手法,更注重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意义,致力于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当代文学作品,发掘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论,丰富了文学理论领域的研究内容,推动了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巴赫金的思想与观点在当代文学批评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对于促进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复调小说理论复调小说理论指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指出,以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只关注他的作品的思想方面,忽视了他的艺术创新。
二是用欧洲传统的已经定型的小说模式——独白型小说的模式来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不了解作家已经创造了一种复调的小说,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模式和全新的小说艺术形式。
复调小说vs独白小说一、复调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29页和50页)中有两处对复调小说作了集中的说明:1、“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和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合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而且相互间不发生融合。
”2、“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识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巴赫金在上述定义中,强调了复调小说的三个方面:1、复调小说的人物不仅是作者描写的客体,同时是表现自己意识的主体;2、复调小说不只是展开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展现具有同等价值的各不相同的独立意识。
3、复调小说的作者不支配一切,作品的人物与作者都作为具有同等价值的一方参加对话;4、复调小说虽是由各自独立的声部构成的,但它仍然是个统一体,而且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二、独白1、小说的是哪个角色、三个生命、三种死亡只有表面的外在联系,它们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展开对话。
马车夫的死,地主老太的死,大树的死,在表面上联系起来。
(完整word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全部内容。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把巴赫金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文学研究和晚年的文化研究,并把狂欢化理论视为一种文化研究,但是,这个理论最初是他在研究长篇小说话语时提出来的,而且又由于文学和文化的不可割裂的关系。
狂欢化理论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狂欢”这一术语出发,去阐释一下狂欢的新内涵。
对于“狂欢”这一术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洪晓先生的《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一文中,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
洪先生认为,狂欢最核心的特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它通过顺应人的本能欲望来突破外界束缚,激发起人的生命潜能和生命欲求来超越现实的必然有限性,让生命得以自由驰骋,给予生命绚丽多姿的演绎。
面对理性的过度发达,伦理理性、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等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能动性等的扼杀,它大声疾呼着感性的解放和满足,力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用具体的、温馨的世俗情感对抗着冷冰冰、机械的理性机器;它敢于颠覆和打破权威的光环,让个体得到独立和自由,极大地激活了人的生命和个体意识;它不让生命受到任何的压抑,人们在其怀抱中可以尽情宣泄;也不让生命有任何的苦难阴影笼罩,倡导快乐原则,让人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面对异化的、残酷的现实,营造了一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让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满足,让人的真性情得到尽情挥洒,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简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1)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①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着众多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体现了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产生了类似音乐学“多声部”的复调效果。
②巴赫金进一步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结构特点,认为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复调小说中并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它是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
③虽然在复调小说中不存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主人公与作者的意识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没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审美理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给自己的人物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主人公的自由是在艺术构思范围内的自由,复调小说作者的意识随时随地都存在于这一小说之中,并且具有高度的积极性。
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基本公式:表现为“我”与“别人”对立的人与人的对立。
这种对话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一种是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后者又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自己内心矛盾的冲突和把他人意识当做内心的一个对话者所进行的对话。
这两种具有不同指向性的对话巴赫金称之为双声语对话。
这类对话是复调小说中的主要艺术手段,往往表现为暗辩体、带辩论色彩的自由体、隐蔽的对话体等表现形式。
⑤复调小说的世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一切都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彼此相互作用,作者在小说中一般不写原因,也没有事物的缘起,而是各种矛盾对立的思想集中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描写,不做纵向顺序的思考和排列,由此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创作具有共时性的艺术特征。
(2)复调小说特征界定:①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只是作者描写的客体或对象,并非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而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
2021巴赫金超语言理论的核心与理论实践范文 巴赫金以其丰富的人生积淀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 他提出的"复调小说"、"狂欢文化"以及"超语言学"等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理论对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语言学在上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形成了多种语言学派,其发展可以说是划时代的。
巴赫金在语言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超语言学"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以交往理论为基础,对语言学的陌生领域进行了探讨,并将其用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尤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研究进行了有效实践。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一直被语言文学界忽视,但是自从上世纪末被发掘出来以后,便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2].目前对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因此,真正与巴赫金思想展开对话对于实现超语言学理论的现实价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巴赫金超语言理论的历史渊源 (一)巴赫金超语言理论的哲学基础 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是以新康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在对个人主观主义、抽象客观主义以及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巴赫金在文章《艺术与责任》中就强调了伦理学在文艺中的独特地位,显示出巴赫金对新康德主义的认可,其超越之处在于更强调理性、更重视人文精神和实践理性。
巴赫金在其语言哲学体系中,既可以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影子,同时又作了适当调整和发展。
(二)巴赫金超语言理论对传统语言学的批判 巴赫金对语言及其语言哲学问题的研究和其超语言理论的构建,是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个人主观主义和抽象客观主义语言哲学的批判与反思开始的。
以巴赫金的观点,个人主观主义的语言学并没有解释出话语本身的基本特征,是站不住脚的。
巴赫金抽象客观主义的批判起始于其自身一致性的语言规则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将语言的研究定性为动态的研究。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本文用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失败的爱情故事。
认为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双方对话意识的缺失;双方在“所见之外”方面的障碍以及女主人公“独特自我感”的不足乃是导致恋爱失败的两大对话性因素。
标签:对话意识;缺少;所见之外;独特自我感;恋爱失败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史上的一位先驱,出版于1906年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便是她所创作的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
从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看,劳拉与坎佩尔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他们之间对话意识的缺失和对话情境的无法建立。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俄国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他认为对话不仅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也是文学艺术的普遍现象。
” [1]巴赫金理论的对话性既包括外在言语行为又包括内在心理意识。
因此,文本中的人物对话除了直接引语,也包括自语、眼神、肢体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样需要或预设外界给予一定应答的“潜对话”形式。
[2]就交际模式研究而言,语境、发话人、话语、受话人等基本因素均应在考虑之列。
可见,对小说的对话研究不能仅限于解读引号之内的人物交谈,文本中的对话情景以及对话人的性格特征、对话意识与对话内容等也都值得关注。
对话意识的存在是建立积极的对话情境,保障对话成功实现的重要环节。
巴赫金认为对话意识包括“所见之外”和“独特自我感”。
[3]换言之,对话人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对方的话语并且相应地做出一些改变,并且要对自我的独立性和与众不同性充满自信。
二、《生命之轮》的失败爱情《生命之轮》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
巴赫金理论巴赫金式--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在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同民间狂欢化文化深刻的内在联系时,特别强调民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对这两位作家创作的影响,并且把这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把它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
什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受主要的哲学蕴含是什么?这种世界感受对于所谓高级的思想精神领域有什么冲击?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巴赫金文化诗学哲学层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作为世界观的狂欢式世界感受1.两种生活和两种世界感受。
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巴赫金在研究狂欢化文化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生活中,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日常的生活,一种是狂欢式的生活,而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世界感受,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他把狂欢节中所产生的民众的世界感受明确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并拿它同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相对立。
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
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
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
”他提出的“对话”理论、“复调”理论、“狂欢化”理论等,是20世纪最富于原创性的理论命题,也是最富有争议性的理论命题。
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内在意蕴【摘要】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在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是重要的一个观点,它在西方文学界有很广泛的影响。
他的复调理论的基础是对话原则,对话性作为基础奠定了复调小说理论的特征,并且复调小说主要表现在文本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中。
总之,巴赫金的复调小说在各种关系中处于一种对话关系之中,它的这种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复调小说;对话性;审美价值一、复调小说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思想家和美学家,在他的思想中,最受人关注的便是他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小说理论,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认为,如果过去的小说是一种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白小说,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则是一种“多声部”的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小说。
因此,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诗学理论是依靠“对话性”、“多声部性”、“未完成性”、“狂欢化”等一整套话语建立起来的。
“对话性”则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的本质内涵。
复调小说将不同人物形象的表达的不同观点都分别观照,而这些人物的意识并不与作者的意识混杂一起,也不归属于作者的观点,它们都保持自己的完整与独立性。
总之,各种单一的事物之中,都有事物间不同的对话声。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论基础上把人的意识的双重性、矛盾性、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复调小说艺术是艺术思维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它也是一种人类的审美需求。
复调的原意是一种音乐的术语,指欧洲18世纪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生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登,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不是多旋律的混合,而是通过和声对位,结构成多声部的交响乐,给人以立体浑厚的感觉。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其实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效果。
在复调小说的世界中,采用一种全面对话的方式,将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展现文本的话语结构中,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进行交流和对话。
讲稿巴赫金的文学理论讲稿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巴赫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理论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巴赫金认为,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通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以及艺术创作的形式和手法来构建的。
他的文学理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艺术创作的对象、艺术创作的手法和艺术创作的目的。
首先,巴赫金认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应该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因为它们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自然包括人类居住的大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等元素。
社会则包括人类社会中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
他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揭示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
其次,巴赫金认为,艺术创作的手法应该是具有独创性和创造性的。
他认为,艺术可以通过形式美来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而形式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高度一致性、作品语言的节奏优美、形象的形式化表现和意象的统一性等等。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了“人物肖像”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核心,艺术创作者需要通过对人物的深刻反思和理解,创造逼真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人生世界的真实面貌。
最后,巴赫金认为,艺术创作的目的在于揭示当代社会和当代人生的真实面貌。
他认为,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愉悦和心灵的舒展,更是思考人生价值和社会现实的启示。
他强调了文学作品必须符合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真实度,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在20世纪,以及之后的文学创作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理论强调了艺术的价值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深深地反映了俄国文学、艺术的时代精神和思想面貌。
他的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又予重温,更对其复调小说理论有了新的了解,现就相关札记分别叙述。
1、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如经文曲、赋格曲与复调幻想曲等。
巴赫金借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
”“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
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
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 从上述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复调艺术作品中由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一层一层地展开的,而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主人公)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被结合在了某种统一的事件之中,他们相互之间不发生融合,而是处于彼此交锋、对话和争论之中。
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就是这样的复调艺术作品。
2、复调小说中的主要主人公全是“自我意识”,全是“未完成的和不能完成的”个性,这是对传统小说的一个重大突破。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主人公,是由于复调小说和传统小说在根源上的不同:后者从创作构思上讲体现出作者声音“大”于主人公声音,或者作者干脆化身为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成为作者声音的传声筒;作者整合主人公的视野、世界观,将其一股脑儿地纳入自己庞大而又统一的世界中。
复调艺术思维则说明作者声音和主人公声音处于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们反抗别人对自己的背后评判,通过纯粹的意识-思想之间的对话获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张扬。
巴赫金巴赫金〔Bakhtin,1895—1975〕出生于俄罗斯一个走向破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通的银行职员。
他自小聪明过人,热爱文学、哲学,迷恋现代诗歌。
1913年进入诺沃罗西斯克大学,1916年转入彼得格勒大学历史哲学系。
1918年巴赫金离开彼得堡来到一个小城,与一批朋友组成了“康德研究小组〞,他主持艺术讲座。
1920年秋,他转到省城维杰布斯克市的师范学院,任文学、音乐史和音乐美学教师。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他学术生涯中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时期。
1924年,他来到更名为列宁格勒的首都著名的艺术史研究所工作,这是他的学术上的第二阶段,一般称为社会学和语言学研究时期。
1928年底巴赫金因为参加被视为非法的学术团体活动而遭逮捕,1929年至1936年为流放时期。
1936年到萨兰斯克的师范学院教书,开始了他学术活动的第三阶段,即历史文学时期。
1941至1945年在莫斯科郊区几所中学教授德语,并完成了关于拉伯雷的创作研究的学位论文写作。
1945年再次被莫尔多瓦师范学院邀请任教,后被授予语文学副博士学位。
1957年起,主持莫尔多瓦大学俄罗斯和外国文学教研室的工作,一直到1972年底才在莫斯科住下来。
巴赫金是20世纪苏联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和文论家之一,在现代西方文论界越来越被视为众多学派与理论的代表人物。
巴赫金一生经历坎坷,但一直默默地从事研究,他思想独特,成果丰硕,代表著作有?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1929〕、?小说理论?〔1941〕、?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963〕、?拉伯雷的创作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民间文化?〔1965〕等。
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中提出了全新的作者与主人公的概念以及著名的复调小说理论。
他借用了音乐术语“复调〞来说明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
作者是创作主体,主人公是行为主体的产物,但是也是相对于作者的“他人〞,是一个有生命的独立的存在。
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备受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之一。
俄国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其著作《关于叙事诗性的问题》中对作者与主人公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他认为,作者不应该与主人公混为一体,而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客观性,确保作品的真实性和独立性。
本文将从巴赫金的角度出发,探讨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
在巴赫金看来,作者与主人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存在,作者是现实中的人,而主人公则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
作者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立场,而主人公则是作者通过作品来创造出来的形象。
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而主人公则是这种观点和理念的具体呈现。
因此,作者与主人公之间存在着一种间接的联系和对应关系。
巴赫金强调,作者应该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不应该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直接投射到主人公身上。
作者应该具备一种超然的眼光,全面而客观地展示主人公的形象和心理活动。
他指出,只有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作者才能够真实地描写出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和情感体验,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巴赫金还提到了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相互对抗关系。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时,应该注重表现主人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主人公应该有自己的意志和动机,而不是完全受作者的支配。
作者应该尊重主人公的个性,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主人公在作品中具备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此外,巴赫金认为作者不应该过于追求完美的主人公形象。
他强调,主人公应该是一个有缺陷和矛盾性的形象,才能更好地符合现实生活和读者的心理需求。
作者应该刻画主人公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作者应该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保持与主人公一定的距离,同时尊重主人公的个性和独立性。
通过巴赫金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总结而言,巴赫金关于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理论强调了作者应该保持客观、独立的创作态度,与主人公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主人公的独立性和个性。
论巴赫金的文化诗学文化是人所创造的风格化的生存艺术,在文化创造中,不同位置上的人所创造的文化具有对立互补的作用,他们共同丰富着人类文化。
但是,官方文化却想独占文化疆域,统一文化生活;民间文化发挥诗性智慧,用诙谐颠覆严肃,为平民百姓创造了另一种生存时空,让平民百姓获得自由解放。
巴赫金认为:民间文化以怪诞与更新、诙谐与自由的方式,对人类文学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文化是风格化的生存艺术生存就是用行动创造特定的生活形式,就是用特定的生存形式把“自我”从众多的“他人”中区分出来,当这种生存形式形成一种独特风格时就成为文化。
因此,文化是人创造的风格化的生存艺术,他的本质在于对不同的生存者进行区分。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在西方还是东方,人所生存的社会空间都是用分化原则建构起来的差异结构。
它首先现实地存在于人的行为、语言以及人与生活世界的各种交往活动中,而不是精神地存在于人的内部,不是存在于人的心理中。
巴赫金认为:文化是物质地存在于人的外部的东西,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是属人的物,其中渗透了人的灵性和力量。
在巴赫金看来,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与他人、与物打交道的独特形式与风格,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往形式。
人并没有纯粹精神性的内心领域,每个人都生活在与物质世界交往的边缘,生活在与他人交往的边缘,人所创造的各种不同的交往形式,交往艺术就是文化,人生活于交往之中就是生活在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之中。
人通过创造独特的交往形式即文化,一方面把自己的人生诗意地呈现于外部世界;另一方面,从自身出发构造诗意的外部世界形象。
文化创造的本质是创造丰富且有特色的人与世界、与他人的交往形式,是给自我、他人及世界勾勒鲜活的存在边缘、描画醒目的生存界限。
通过文化创造,人给世界及他人描绘了存在边界,并在边界上与他们交往,在交往中获得自身生存的意趣。
这意趣首先表现在: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形式化、固定化,使其有了交流和反观的可能。
卡西尔说:“一切文化成果都来源于一种凝固化稳定化的活动。
2012.08学教育13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超语言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张浩王爱秋陈宇博(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是巴赫金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
对话是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核心。
从这一层面上看,对话使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文试图通过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巴赫金的对话思想。
[关键词]巴赫金;复调小说;超语言学;对话一、引言巴赫金(..,1895-1975)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学术创作涉及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领域。
巴赫金在1929年发表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1963年更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首先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又在该书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语言一章中提出了超语言学()理论。
这两个理论的提出对日后人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学者王铭玉(2010:154)指出:“复调概念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小说叙事学的概念,因为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解读,有他自己的美学语境,他从小说语言入手,关注小说语言的人文精神”。
复调小说理论不仅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而存在,它也体现出巴赫金的语言哲学思想和他所追求的人文精神。
超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哲学思想,突破了人们研究语言的传统思维,开拓了人们研究语言的视角。
对话思想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也是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超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它把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对话“复调”()是一个源自希腊语的音乐术语,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音调和声部构成的乐曲。
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是对该音乐术语的比喻用法。
通过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巴赫金发现了其中的“复调”现象,进而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1988:29)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众多的平等地位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巴赫金的文学理论一、巴赫金: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1975),1895年11月17日出生于奥廖尔市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1918年从彼得堡大学语文历史系毕业。
1929年巴赫金出版了专著《陀斯妥也夫斯基创作问题》,此外,他还和学术上的朋友沃洛希诺夫合作,出版了《弗洛伊德主义》(1927)和《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1929),和梅德韦杰夫共同撰写的《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也于1928年出版。
在苏联二十年代自由的学术气氛中,巴赫金站在文艺学、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善于吸收相邻学科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和处理这些课题的独到见解。
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在《陀斯妥也夫斯基创作问题》刚出版,就在当年10月的《新世界》杂志上发表《论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多声部性”》的书评,称之为“对陀斯妥也夫斯基小说艺术结构的一部最深刻的研究著作”。
在20年代的研究中,巴赫金主要探讨了文学、语言和一般文化的哲学和理论问题(行为哲学,一般哲学美学,语言哲学,对陀斯妥也夫斯基创作的艺术结构研究)。
在二十年代末期开始的“肃反”狂潮中,巴赫金蒙受不白之冤,从1930年到1936年在哈萨克小城库斯塔奈市度过了流放的岁月。
1937年结束流放生涯,在离莫斯科不远的基姆雷市当中学教师,一直干到1945年。
在这一段时间里,巴赫金侧重研究了文学和文化的历史发展问题、历史诗学的问题。
他的另一部主要著作《拉伯雷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1965年出版)就完成于30年代。
在这一时期,巴赫金还写了一系列小说理论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小说语言》、《史诗与小说》、《小说语言前史片断》等。
卫国战争胜利后,巴赫金调到摩尔达维亚大学,主持该校共同文学(即各国文学)教研室工作。
早在1940年,巴赫金就已经完成论拉伯雷一书,并将它作为学位论文提交给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由于大战爆发而未来得及安排答辩。
1946年秋,该所终于为巴赫金论拉伯雷的书安排了答辩,4年之后,授予巴赫金副博士学位。
巴赫金在摩尔达维亚大学工作到1961年,由于健康原因而退休,但没有停止他在教研室的研究工作。
1969年,由于健康情况恶化,巴赫金注到了莫斯科。
在莫斯科巴赫金的身体再也没有好转,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工作,抓紧时间整理未发表的著作。
从50年代到70年代,巴赫金的研究兴趣主要是文本问题、言语体裁问题、被他称之为“元语言学”--一门特殊语文学科对象的陈述和整个语言人文学科思维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基础问题,研究成果大部分收入《语言创作美学》(1979)一书。
这本文集收集了巴赫金前后共55年中未见发表或散见于各种期刊的论文,如发表于1926年的《生活语言与诗歌语言》、发表于1930年的《论诗学与语言学的界限》等,展示了巴赫金的学术和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
巴赫金的学术影响从六十年代开始。
由于历史的原因,巴赫金的文章,有的如《小说话语》未能及时发表,有的发表了也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如《陀斯妥也夫斯基创作问题》,等到巴赫金的著作重新获得发表的权利已是1963年了。
这一年两位青年学者柯日诺夫、鲍恰罗夫在图书馆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巴赫金的《拉伯雷》手稿,并使之出版,又努力使巴赫金再版了《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
巴赫金理论的价值逐渐在俄国得到公认,用复调理论分析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已被普遍使用。
1967年朱莉亚.克里斯蒂娃(保加利亚裔)移居法国后,在巴黎《批评》杂志发表《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促成西方将《拉伯雷》和《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在1968-1970年间迅速译成法文和英文出版。
此后,西方开始掀起巴赫金热,各种阐释巴赫金理论的术语不断出现,诸如“对话批评”、“媒介学说”、“交流活动哲学”、“对话哲学”等等。
巴赫金理论的核心是对话性,克利斯蒂娃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对话;托多罗夫的《米哈依尔·巴赫金:对话的原则》、《对话批评?》;美国理论家霍奎斯特为出版后轰动了欧美的巴赫金小说理论文集题名为《对话的想象》;莫尔逊编辑的对巴赫金的讨论文集《巴赫金:有关他作品的论文与对话》,等等,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话上面。
这样,巴赫金理论的核心----对话性逐渐凸现出来。
巴赫金理论贵在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叙事文本的对话性问题。
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语)。
对话性理论何以在当代文艺学甚至思想史上产生如此重大的广泛影响?人类思想的发展史,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的爆炸而出现的种种新思想、新观念、新体系、新学派的此起彼伏、不断更替,使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不存在一个终极的、统辖一切的理论,每种理论都不过是一个主观的视角,所有主观视角所观察到的东西有客观真理的部分,也有其观察的死角,即不科学的主观臆想的部分;只有把所有主观视角中合理的部分沟通、互补,才是人类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所达到的现有水平。
我们无疑应该努力使我们的认识达到这种最高水平。
由此必须集各家之所长。
巴赫金的对话性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理论思想。
中国是在80年代,随着西方思潮的引入,随着对陀斯妥也夫斯基研究的重视,才知道巴赫金其人。
最早介绍巴赫金《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的是夏仲翼先生,他于1982年在《世界文学》第4期评介陀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记》时,介绍了巴赫金此书,并翻译了该书第一章。
八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除了翻译出版了巴赫金的代表性论著,如《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弗洛伊德主义》、《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等,关于巴赫金的研究主要见之于钱中文的3篇讨论巴赫金“复调小说”的文章和三次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不同意见的争鸣;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巴赫金的研究进一步展开,继续翻译出版了40余万字的《巴赫金文论选》,在研究方面除赵一凡等人的单篇论文外,出版了董小英的研究著作《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巴赫金研究由借鉴他的理论解读陀斯妥也夫斯基到运用多学科方法发掘巴赫金理论的超前意识和丰富内涵,在世纪末的回眸中来审视、来判断巴赫金的理论贡献。
(巴赫金生平和学术经历的资料来源:A.科日诺夫、孔今:《米哈依尔·米哈依诺维奇·巴赫金:生平与活动简述》,见《诗学和文学史问题》(文集),苏联,萨兰克斯,1973年。
B.安娜·塔马尔琴科:《米哈依尔·米哈依诺维奇·巴赫金》,见《弗洛伊德主义》,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体验到会话中的言外之意,《智斗》中的阿庆嫂“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对刁德一的旁敲侧击应对自如,得力于她在对话中善于领会对方弦外之音的理解能力,和她运用汉语多义表达的娴熟技巧。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听出对话者在语调、用字、句式等等后面的情绪、态度、真正的含义。
巴赫金指出,我们在日常话语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对话性,同时,人人都具有理解、运用对话性的能力,只是我们还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它罢了。
在巴赫金之前,确实还没有理论家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巴赫金把自己的对话性研究称之为“超语言学”,即超出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超出了词汇语义学的范围,来研究话语主体及交谈对象。
巴赫金的这种研究,从另一角度讲,是在20年代就开始做60年代接受美学、80年代阐释学所做的工作:探讨读者阅读理解的规律,探讨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特别是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
早在1920年,巴赫金就开始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研究对话性。
1、“复调小说”和“对话性”。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针对传统小说普遍的“独白型”艺术视角而提出来的。
传统小说基本上是“独白小说”(包括自传体小说、历史小说、风习小说及史诗小说等等)。
所谓“独白”,是指面向客体的和完成论定的艺术认识形式。
“独白型”艺术视角的局限:它无法企及思考着的人的意识,这一意识生存的对话领域,及其一切深刻和特别之处。
而陀斯妥也夫斯基首创的“复调小说”,则克服了这一缺陷,它“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斯妥也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巴赫金指出,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小说结构的所有要素,均有其深刻的独到之处;所有这些要素都取决于一个新的艺术任务:创造一个复调世界,突破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第30页)和独白型小说不同的是,复调小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话”。
什么是“对话”呢?巴赫金指出,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
“对话”在欧洲文学史上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对话最初与叙述者的陈述一同进入文本的时候,它在史诗中仅是叙事的一部分,是单方叙述,即独白。
史诗的主人公的心理、行为都由叙述者叙述出来,主人公的话似乎是叙述者为了证明主人公还是个活人,时而引用一下。
主人公的对话是叙述者的有声有色的叙述、摹仿主人公口气的叙述。
因为,对话应该是双向叙事,或者问答往来,但在史诗(公元前6世纪)或《变形记》(内容记载公元前2-8世纪的神话)中往往在大多数的对话情节里,文字表现上只有单方陈述或叙事的直接引语,对方的问或答是由叙述者以间叙体转述的。
所以,这种对话是不完全的对话,作者不是把对话情节、对话的每一句对语全部记录下来,而是对对话的陈述。
当悲剧(公元前5-4世纪)刚刚从酒神的祭祀中脱胎出来的时候,也只有合唱队的独白叙事。
这时歌队是叙述者,不是充当人物,因此亚里斯多得会说,充当人物时的叙述是一种摹仿。
后来作者将人物从歌队中分离出来,成为领唱(人物)与歌队(叙述者)的对话。
人物作为当事人叙述自己的故事,歌队作为旁观者,站在听众-读者的立场,代表他们要求人物“把整个故事告诉我们”,同时充当剧情的叙述者,并以问话形式,参与对话,使独白叙事成为双方叙事。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年)增加了第二个演员并添了许多道具。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7-406年)增加了第三个演员和彩画布景。
到了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406年),歌队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悲剧成为人物的天下。
应该说,歌队完成了把人物引入舞台的历史使命,之后退出文艺史的舞台。
这时人物间的对话,成为戏剧的实际形式,并作为一个最接近现实的叙事形式影响了其他叙事文本。
巴赫金认为,“在悲剧对话之后接踵而至的是苏格拉底对话,----在是历史上一个新的小说体裁的第一步。
”(《论陀斯妥也夫斯基一书的改写》,《语言创作美学》,莫斯科,1979年第316页)柏拉图所写的“苏格拉底对话”是哲学著作,为什么它会是新的小说形式的滥觞呢?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弟子谈话的内容虽然是哲学方面的,而且用的是后来被称作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式的推理方式,认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感情上的纠葛,只是在讨论问题,但是,柏拉图的叙述形式是舞台记录式的,对话是戏剧式的,即双方的叙事,并且有剧情说明----对话的时空、认为、对话的起因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