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6
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流程介绍如下:
1.确定系统参数和控制策略:根据具体需求和电机特性,确定系
统参数和控制策略,如电机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最大转速、控制器采样周期、PID控制器参数等。
2.搭建硬件平台:根据系统参数和控制策略,搭建硬件平台。
硬
件平台包括电机、电源、传感器、控制器等。
3.编写程序:根据系统参数和控制策略,编写程序。
程序主要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转速闭环控制程序,另一部分是电流闭环控制程序。
程序需要实时读取电机转速和电流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PID控制器的输出值调节电机电压和电流。
4.调试和测试:在搭建好硬件平台和编写好程序后,进行调试和
测试。
测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转速闭环控制测试,另一部分是电流闭环控制测试。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系统的控制性能。
5.总结和分析:在测试完成后,对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分
析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改进控制策略和优化系统性能。
总之,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需要深入了解电机控制原理和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级本科)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学院: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同组同学:设计时间: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年月大学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 型电流调节器(3)选择电流调节器参数要求%5%≤i σ时,应取5.0=∑i I T K ,因此s K i l I T T 11.1350037.05.0-==∑=于是,013.14005.05.003.01.135=⨯⨯⨯==Ks R K K i Ii βτ。
(4)校验近似条件 要求sci T 31<ω,现ci s s s T ω>=⨯=--111.1960017.03131。
要求l m ci T T 13≥ω,现ci l m s s T T ω<=⨯=--11243.45.011313。
要求oi s ci T T 131≤ω,现ci oi s s s T T ω>=⨯=--118.180002.00017.0131131(5)计算电流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取Ω=k R 400,则Ω=Ω⨯==k k R K R n n 52.4040013.10 取Ω=k R n 40F F R C iii μτ75.0104003.03=⨯==取F μ75.0 F F R T C oi oi μμ2.0101040002.044630=⨯⨯⨯== 取F μ2.0 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指标为%5%3.4%<=i σ,故满足设计要求。
2.2转速环的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为s T i 0074.02=∑。
根据所用发电机纹波情况,取转速滤波时间常数s T on 01.0=。
转速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s T T T on i n 0174.02=+∑=∑。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ss K s W n n nASR ττ1+=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 型转速调节器(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5=h ,则s s hT n n 087.00174.05=⨯=∑=τ222224.3960174.0252621--=⨯⨯=∑+=s s T h h K nN 则 ()7.11174.05.0007.01018.0132.005.0621=⨯⨯⨯⨯⨯⨯=∑+=nme n RT h T C h K αβ(4)检验近似条件115.34087.04.396--=⨯==s s K n N cn τω。
1 设计方案论证电流环调节器方案一,采用PID调节器,PID调节器是最理想的调节器,能够平滑快速调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微分冲击,将对电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一般要小心使用。
方案二,采用PI调节器,PI调节器能够做到无静差调节,且电路较PID调节器简单,故采用方案二。
转速环调节器方案一,采用PID调节器,PID调节器是最理想的调节器,能够平滑快速调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微分冲击,将对电机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一般要小心使用。
方案二,采用PI调节器,PI调节器能够做到无静差调节,且电路较PID调节器简单,故采用方案二。
2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电路设计及其原理综述随着现代工业的开展,在调速领域中,双闭环控制的理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相对于单闭环系统中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的弱点。
双闭环控制那么很好的弥补了他的这一缺陷。
双闭环控制可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应的分别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其良好的动态性能主要表达在其抗负载扰动以及抗电网电压扰动之上。
正由于双闭环调速的众多优点,所以在此有必要对其最优化设计进展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就是旨在对双闭环进展最优化的设计。
整流电路本次课程设计的整流主电路采用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它可看成是由一组共阴接法和另一组共阳接法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串联而成。
共阴极组VT1、VT3和VT5在正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电流为正向电流;共阳极组VT2、VT4和VT6在负半周导电,流经变压器的电流为反向电流。
变压器每相绕组在正负半周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变压器绕组中没有直流磁通势,同时也提高了变压器绕组的利用率。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多用于直流电动机或要求实现有源逆变的负载。
为使负载电流连续平滑,有利于直流电动机换向及减小火花,以改善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一般要串入电感量足够大的平波电抗器,这就等同于含有反电动势的大电感负载。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a=0°时的工作情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作者:————————————————————————————————日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班级电气自动化二班姓名程传伦学号110101225指导教师张琦2013年6月10日目录摘要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1.1 任务分析1。
2 方案比较论证1.3 系统方案确定第2章系统主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2。
1 主电路结构设计与确定2.2 主电路器件选择与计算2.2.1 整流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和选择2.2.2 整流元件晶闸管的选型2.3 电抗器的设计2.4 主电路保护电路的设计2.4.1 过压保护设计2。
4.2 过流保护设计第3章双闭环调节系统调节器的设计3.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3.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小结心得体会参考文献摘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
该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该系统起动时,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起动电流保持最大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并通过Simulink进行系统的数学建模和系统仿真,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特性。
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1。
1 任务分析本课题所涉及的调速方案本质上是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该调速方法可以实现大范围平滑调速,是目前直流调速系统采用的主要调速方案.但电机的开环运行性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按反馈控制原理组成转速闭环系统是减小或消除静态转速降落的有效途径。
课程设计任务书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直流电动机:U N=220V,I N=205A,=575r/min , R a=0.1Ω,电枢电路总电阻R=0.2Ω,电枢电路总电感L=7.59mH,电流允许过载倍数λ,折算到电动机轴的飞轮惯量。
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滞后时间常数电流反馈系数β(转速反馈系数α()滤波时间常数取,。
;调节器输入电阻R0=40Ω。
设计要求:稳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σ;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 (3)1.1系统的组成 (3)1.2 系统的原理图 (4)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器的设计 (6)2.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6)2.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3)第三章系统仿真 (21)心得体会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1.1系统的组成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
采用PI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了。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过程。
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所以,我们希望达到的控制:启动过程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只有转速负反馈,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
故而采用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来组成系统。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以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
二者之间实行嵌套(或称串级)联接,如图1-1所示。
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把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SHi-MAML;皿;TI hlHI 门JI iljCi g ^iJtKJ-h直流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目: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院: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级: 1101 班名: 孔令慧号: 120112724指导教师: 佟维妍起止日期: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22日设计概述.2... 第一章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电路结构 3...1.2 两个调节器的作用.4..第二章整体电路分析 6...2.1 电流环设计 6...2.2 转速环设计 6...2.3 典型 I 型系统介绍2.4 典型n型系统介绍.8..2.5 转速调节器的实现.9..2.6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9..2.7 校核转速超调量9...第三章参数计算 1..03.1 相关参数 1...03.2 主要参数计算.1..03.2.1 电流环参数计算 1...03.2.2 转速环参数的计算 1..2 MATLAB 仿真 1..5课程设计体会 1...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目前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主流设备,具有调速范围宽、平稳性好、稳速精度高等优点。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比较成熟的系统,在电力拖动领域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是各种电机调速系统的基础,本人就直流电机调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到单闭环调速系统,再进行双闭环直流电机设计方案的研究,用实际系统进行工程设计,并用所学的MATLABS 行仿真,分析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中由于忽略和简化造成的误差。
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结构选择与参数设计需从动态校正的需要来解决,设计每个调节器是,都必须先求该闭环的原始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再根据性能指标确定校正后系统的预期特性,对于经常正反转运动的系统,尽量缩短启、制动过程的时间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为此,在电机最大允许电流和转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应该充分利用电机的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为允许的最大值,是电力拖动系统以最大的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时,立即让电流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装入稳态运行。
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章主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调速系统方案的选择因为电机上网容量较大又要求电流的脉动小应采纳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供电方案。
电动机额定电压为220V 为保证供电质量应采纳三相减压变压器将电源电压降低。
为防止三次谐波电动势的不良影响三次谐波电流对电源的扰乱。
主变压器采纳 A/D 联络。
因调速精度要求较高应采纳转速负反应调速系统。
采纳电流截止负反应进行限流保护。
出现故障电流时过电流继电器切断主电路电源。
为使线路简单工作靠谱装置体积小宜采纳 KJ004 构成的六脉冲集成触发电路。
该系统采纳减压调速方案故励磁应保持恒定励磁绕组采纳三相不控桥式整流电路供电电源可从主变压器二次侧引入。
为保证先加励磁后加电枢电压主接触器主触点应在励磁绕组通电后方可闭合同时设有弱磁保护环节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220V 为保证供电质量应采纳三相减 2 压变压器将电源电压降低为防止三次谐波电动势的不良影响三次谐波电流对电源的扰乱主变压器采纳D/Y 联络。
1.1 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1.1.1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U2 的计算U2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选择过低就会没法保证输出额定电压。
选择过大又会造成延迟角α加大功率因数变坏整流元件的耐压高升增添了装置的成本。
一般可按下式计算即BAUUd2.112 1-1 式中 A-- 理想状况下α0°时整流电压 Ud0 与二次电压U2 之比即AUd0/U2B-- 延缓角为α时输出电压Ud 与 Ud0 之比即BUd/Ud0 ε——电网颠簸系数系数依据设计要求采纳公式11.2——考虑各样因数的安全BAUUd2.112 1-3由表查得A2.34 取ε 0.9 角α考虑 10°裕量则Bcosα 0.985222011.21061272.340.90.985UV 取 U2120V 。
电压比KU1/U2380/1203.2 。
1.1.2 一次、二次相电流 I1 、I2 的计算由表查得 KI10.816 KI20.816 考虑变压器励磁电流得取1.1.3 变压器容量的计算S1m1U1I1 1-4 S2m2U2I2 1-5S1/2S1S2 1-6 式中 m1、m2 -- 一次侧与二次侧绕组的相数表查得 m13m23 S1m1U1I13× 380×1415.6KVA由S2m2U2I23×110×44.914.85 KVA考虑励磁功率LP220×1.60.352kW 取 S15.6kvA 1.2 晶闸管元件的选择晶闸管的额定电压晶闸管实质蒙受的最大峰值电压TNU 乘以 23 倍的安全裕量参照标准电压等级即可确立晶闸管的额定电压 TNU 即 TNU 23mU 整流电路形式为三相全控桥查表得26UUm 则223236236110539808TNmUUUV 3-7 取晶闸管的额定电流选择晶闸管额定电流的原则是一定使管子同意经过的额定电流有效值TNI 大于实质流过管子电流最大有效值TI8 即 4 TNI 1.57AVTITI 或AVTI57.1TI57.1TIddIIKdI 1-8 考虑 1.52 倍的裕量AVTI1.52KdI 1-9 式中KTI/1.57dI-- 电流计算系数。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一、引言直流调速系统是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系统性能,通常采用双闭环控制结构,即转速环和电流环。
转速环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电流环用于控制电机电流。
本文将对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二、转速环设计转速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矩来实现对转速的精确控制。
转速环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根据电机的特性曲线和转矩方程,建立电机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转速-电压模型,即Tm=Kt*Ua-Kv*w。
2.设计转速环控制器:选择适当的控制器类型和参数,比如PID控制器。
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可以使用根轨迹法、频域法等进行控制器参数设计。
确定控制器增益Kp、Ki和Kd。
3.闭环仿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闭环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性能。
4.实际系统调试:将设计好的转速环控制器实施到实际系统中,进行调试和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微调。
三、电流环设计电流环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电机的电流,以确保电机输出的转矩能够满足转速环的要求。
电流环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根据电机的特性曲线和电流方程,建立电机数学模型。
通常采用电流-电压模型,即Ia=(Ua-R*Ia-Ke*w)/L。
2.设计电流环控制器:选择适当的控制器类型和参数,比如PID控制器。
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可以使用根轨迹法、频域法等进行控制器参数设计。
确定控制器增益Kp、Ki和Kd。
3.闭环仿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闭环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性能。
4.实际系统调试:将设计好的电流环控制器实施到实际系统中,进行调试和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微调。
四、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在转速环和电流环都设计好的基础上,将两个闭环控制器连接起来,形成双闭环控制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1.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将电流环置于转速环的前端,形成串级控制结构。
2.系统建模:将转速环和电流环的数学模型进行串联,建立双闭环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4•仿真实验95•仿真波形分析13三、心得体会14四、参考文献161•课题研究的意义从七十年代开始,由于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高效、无噪音和快速响应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系统,该系统一般含晶闸管可控整流主电路、移相控制电路、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电路、以及缺相和过流保护电路等。
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
就目前而言,直流调速系统仍然是自动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在许多工业部门,如轧钢、矿山采掘、纺织、造纸等需要高性能调速的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
且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和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直流拖动控制系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而且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它又是交流拖动控制系统的基础。
所以加深直流电机控制原理理解有很重要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背景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机控制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助推器,电力电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了电机控制技术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SCR)发明至今,已经历了第二代有自关断能力的电力电子器件-GTR、GTO、MOSFET,第三代复合场控器件-IGBT、MCT等,如今正蓬勃发展的第四代产品-功率集成电路(PIC)。
每一代的电力电子元件也未停顿,多年来其结构、工艺不断改进,性能有了飞速提高,在不同应用领域它们在互相竞争,新的应用不断出现。
同时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得力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材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微机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成就。
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机控制技术在近二十多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16) 取:(3-17) ◎i=4.3%<5%,满足课题所给要求。
3.3速度调节器设计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
取KT乙=0.5,贝IJ:1二2X0.0067二0.0134K(3-15)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 on。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任务书1.设计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2.设计任务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直流电动机:U n=440V,I n=365A,n N=950r/min,R a=0.04,电枢电路总电阻R=0.0825,电枢电路总电感L=3.0mH,电流允许过载倍数=1.5,折算到电动机飞轮惯量GD2=20Nm2。
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K s=40,滞后时间常数T s=0.0017s电流反馈系数=0.274V/A (10V/1.5IN)转速反馈系数=0.0158V min/r (10V/nN)滤波时间常数取T oi=0.002s,T on=0.01s===15V;调节器输入电阻R a=40k3.设计要求(1)稳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采用转速微分负反馈使转速超调量等于0。
目录任务书 (I)目录 (II)前言 (1)第一章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2)1.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 (2)1.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3)1.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4)1.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5)1.4.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5)1.4.2 起动过程分析 (6)第二章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9)2.1 调节器的设计原则 (9)2.2 Ⅰ型系统与Ⅱ型系统的性能比较 (10)2.3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11)2.3.1 结构框图的化简和结构的选择 (11)2.3.2 时间常数的计算 (12)2.3.3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13)2.3.4 计算电流调节器的参数 (13)2.3.5 校验近似条件 (14)2.3.6 计算调节器的电阻和电容 (15)2.4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5)2.4.1 转速环结构框图的化简 (15)2.4.2 确定时间常数 (17)2.4.3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17)2.4.4 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17)2.4.5 检验近似条件 (18)2.4.6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19)第三章Simulink仿真 (20)3.1 电流环的仿真设计 (20)3.2 转速环的仿真设计 (21)3.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设计 (22)第四章设计心得 (24)参考文献 (25)前言许多生产机械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速度的平滑调节,并且要求具有良好的稳态、动态性能。
目录目录 (1)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〇章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主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主电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电路元器件参数计算及器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整流元器件参数计算与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只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对电枢电流加以保护,缺少对电枢电流的精确控制,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因而也就达不到调速系统的快速起动和制动的效果.通过在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电流闭环,即按照快速起动和制动的要求,实现对电枢电流的精确控制,实质上是在起动或制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实现一种以电动机最大电磁力矩输出能力进行启动或制动的过程。
一、设计要求设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双极式H桥PWM方式驱动,已知电动机参数为:二、电流环、转速环设计仿真过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及其他多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一样:先设计内环(即电流环),在将内环看成外环的一个环节,进而设计外环(即转速环)。
1. 稳态参数计算电流反馈系数:*im 10= 1.25/24nom U V A I βλ==⨯转速反馈系数:*nm 10=0.02min/500nom U V r I αλ==2. 电流环设计1) 确定时间常数s 110.110T ms f kHz ===由电流滤波时间常数0.0002oi T s =,按电流环小时间常数环节的近似处理方法,取i 0.00010.00020.0003s oi T T T s =+=+=∑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电流环可按典型Ⅰ型系统进行设计。
电流调节器选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1(s)i ACR ii s G K sττ+= 3) 选择调节器参数超前时间常数: i 0.008l T s τ== 由于i 5%σ≤,故l 0.5i K T =∑故1l 0.50.51666.66670.0003i K s T -==≈∑电流调节器比例系数为:i 0.00881666.717.781.25 4.8i lS R K K K τβ⨯==⨯≈⨯ 4) 检验近似条件电流环的截止频率:11666.6667ci l w K s -==i.近似条件一:113333.3333330.0001ci s w T =≈>⨯(满足近似条件) ii.近似条件二:3ci w =(满足近似条件) iii.近似条件三:13ci =(满足近似条件)3. 转速环设计1) 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20.0006i T s =∑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0.00060.0010.0016on i T T s +=+=∑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由于转速稳态无静差要求,转速调节器中必须包含积分环节,又根据动态要求,应按典型Ⅱ型系统校正转速环,因此转速调节器应选择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1()n ASR nn s G s K sττ+= 3) 选择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型和抗扰性能均比较好的原则,取h=5,则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为:50.00160.008n nhTs τ==⨯=∑转速环开环增益:22222151468752250.0016N n h K s h T -++==≈⨯⨯∑于是,转速调节器比例系数为:(1)6 1.250.040.558.592250.0280.0016e m n n h C T K h RT βα+⨯⨯⨯==≈⨯⨯⨯⨯∑4) 校验近似条件转速环开环截止频率:11468750.008375Ncn N n K K s ωτω-===⨯≈i. 近似条件一:15cn iT ω>∑11666.67550.0003cn i T ω=≈>⨯∑(满足近似条件) ii. 近似条件二:1132cn oni T T ω>∑1111430.333230.00060.001cn on i T T ω==>⨯∑(满足近似条件)三、 MATLAB 仿真1. 电流环仿真 1) 频域分析在matlab/simulink 中建立电流环动态结构图及校正成典型Ⅰ型系统的电流环开环动态结构图(如图1—1、1-2、所示),建模结果如下:2) 图1-1 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开环动态结构图3)图1-2 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处理的电流开环动态结构图命令窗口分别输入以下命令分别得到Bode图%MATLAB PRGRAM L584。
电力传动课程设计课题:双闭环直流调速糸统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04学号:3100501091姓名:贾斌彬指导老师:康梅、乔薇日期:2014年1月9日目录第 1 章系统方案设计1.1 任务摘要 (3)1.2 任务分析. (3)1.3 设计目的、意义 (3)1.4 方案设计. (4)第 2 章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2.1 电枢回路电阻R 的测定. (5)2.2 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的测定 (6)2.3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M的测定 (7)2.4测速电机特性UTG=f(n)的测定 (7)2.5 晶闸管触发及整流装置特性Ug=f (Ug)的测定 (7)第 3 章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节器的设计3.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7)3.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9)第 4 章系统特性测试4.1 系统突加给定 (11)4.2 系统突撤给定......................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2 突加负载时 (12)4.2.3 突降负载时 (12)第 5 章设计体会第 1 章系统方案设计1.1 设计一个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调速系统设计要求:电流超调(T i < 5%转速超调(T n < 10%静态特性无静差给定参数:电机额定功率185W 额定转速1600r/min 额定励磁电流<0.16A 额定电流1.1A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励磁电压220V转速反馈系数a =0.004 V • min/r电流反馈系数B =6V/A1.2 任务分析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为对像来设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计两个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为了实现电流和转速分别起作用,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做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在把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
该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ASR 和ACF都采用PI调节器,以便能保证系统获得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转速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是减小转速误差,采用PI 调节器可实现无静差;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其输出限幅决定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电流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是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的变化;对电网的波动起及时抗干扰作用;加快动态过程;堵转或过载时起快速自动保护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工程设计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根据直流调速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晶闸管、二极管等器件设计了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
该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
关键词:双闭环控制系统;晶闸管;电流调节器;转速调节器;目录1.引言 (1)2.设计内容 (1)2.1设计思路: (1)2.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2)2.3双闭环调速系统优点 (3)3. 方案实施 (4)3.1转速给定电路设计 (4)3.2转速检测电路设计 (4)3.3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5)4 主电路保护电路设计 (6)4.1过电压保护设计 (6)4.2过电流保护设计 (7)5驱动电路的设计 (8)6 控制电路设计 (10)7电流环与转速环的设计 (11)7.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11)7.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3)8结论体会 (14)9参考文献: (14)1.引言调速系统是当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中系统。
目前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各类生产机械大多采用直流传动,简称为直流调速。
早在20世纪40年代采用的是发电机-电动机系统,又称放大机控制的发电机-电动机组系统。
这种系统在40年代广泛应用,但是它的缺点是占地大,效率低,运行费用昂贵,维护不方便等,特别是至少要包含两台与被调速电机容量相同的电机。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50年代开始使用水银整流器作为可控变流装置。
这种系统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50年代末晶闸管出现,晶闸管变流技术日益成熟,使直流调速系统更加完善。
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
近几年,交流调速飞速发展,逐渐有赶超并代替直流调速的趋势。
课程设计任务书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直流电动机:U N=220V,I N=205A,n N=575r/min,R a=0.1Ω,电枢电路总电阻R=0.2Ω,电枢电路总电感L=7.59mH,电流允许过载倍数λ=2,折算到电动机轴的飞轮惯量GD2=215Nm2。
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K s=40,滞后时间常数T s=0.0017s电流反馈系数β=0.024V/A(≈10V/2I N)转速反馈系数α=0.017V min/r(≈10V/n N)滤波时间常数取T oi=0.001s,T on=0.01s。
U nm∗=U im∗=U cm=10V;调节器输入电阻R0=40kΩ。
设计要求:稳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n≤10%。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21.1系统的组成21.2 系统的原理图3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器的设计42.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42.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1第三章系统仿真18心得体会22参考文献23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1.1系统的组成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
采用PI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了。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I dm的恒流过程。
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所以,我们希望达到的控制:启动过程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只有转速负反馈,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
故而采用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来组成系统。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以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
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以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主题的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能力,以及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围绕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展开讨论。
一、引言直流调速系统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调速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通过对电机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而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则是在传统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速度环和电流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二、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结构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由速度环、电流环和功率模块组成。
速度环负责测量和控制电机的转速,电流环负责测量和控制电机的电流,功率模块负责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电机所需的控制信号。
2. 系统参数设置为了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需要对系统的参数进行准确的设置。
包括电机的额定转速、额定电流和转矩常数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控制参数,如比例增益、积分时间等。
3. 闭环控制算法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基于PID控制算法的闭环控制策略。
通过对速度和电流的反馈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合适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电机转速和电流的精确控制。
三、系统实施方案1. 硬件实施在实际的电气工程中,需要使用电机、编码器、传感器等硬件设备来搭建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其中,电机负责转动,编码器负责测量转速,传感器负责测量电流。
这些硬件设备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连接和配置。
2. 软件实施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软件实施主要包括控制算法的编程和参数调试。
通过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对速度环和电流环的控制。
同时,还需要进行参数调试,优化控制算法的性能。
3. 系统测试与优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通过对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精确性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晶闸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摘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即速度和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由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发展起来的,调速系统使用比例积分调节器,可以实现转速的无静差调速。
又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限制了起(制)动时的最大电流。
这对一般的要求不太高的调速系统,基本上已经能满足要求。
但是由于电流截止负反馈限制了最大电流,加上电动机反电势随着转速的上升而增加,使电流到达最大值后迅速降下来,这样,电动机的转矩也减小了,使起动加速过程变慢,起动的时间比较长。
在这些系统中为了尽快缩短过渡时间,所以就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晶闸管元件和电动机所允许的过载能力,使起动的电流保护在最大允许值上,电动机输出最大转矩,从而转速可直线迅速上升,使过渡过程的时间大大的缩短。
另一方面,在一个调节器的输出端有综合几个信号,各个参数互相调节比较困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就应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ASR ACR1.设计要求直流电动机设计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技术要求如下:1.1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参数P N=1.1KW、U N=110V、I N=1.2A、n N=1500r/min,电枢电阻R=1a Ω,电枢绕组电感L a=28mH,系统飞轮矩GD2=0.1375Kg·m2,电流过载倍数λ=1.5。
1.2电压参数电网电压:线电压U=380V采用三相晶闸管桥式整流电路供电1.3设计要求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σi≤5%;转速超调量σn≤10%。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系统总设计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在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如下图所示,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装置。
该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ASR和ACR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
因为PI调节器作为校正装置既可以保证系统的稳态精度,使系统在稳态运行时得到无静差调速,又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作为控制器时又能兼顾快速响应和消除静差两方面的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书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直流电动机:U N=220V,I N=205A,n N=575r/min , R a=0.1Ω,电枢电路总电阻R=0.2Ω,电枢电路总电感L=7.59mH,电流允许过载倍数λ=2,折算到电动机轴的飞轮惯量GD2=215Nm2。
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K s=40,滞后时间常数T s=0.0017s电流反馈系数β=0.024V/A(≈10V/2I N)转速反馈系数α=0.017V min/r(≈10V/n N)滤波时间常数取T oi=0.001s,T on=0.01s。
U nm∗=U im∗=U cm=10V;调节器输入电阻R0=40kΩ。
设计要求:稳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n≤10%。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 (3)1.1系统的组成 (3)1.2 系统的原理图 (4)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器的设计 (6)2.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6)2.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3)第三章系统仿真 (21)心得体会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1.1系统的组成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
采用PI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了。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I dm的恒流过程。
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所以,我们希望达到的控制:启动过程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只有转速负反馈,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
故而采用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来组成系统。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以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
二者之间实行嵌套(或称串级)联接,如图1-1所示。
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把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换在外边,称作外环。
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图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2 系统的原理图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这样组成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图如图1-2所示。
图中ASR为转速调节器,ACR为电流调节器,TG表示测速发电机,TA表示电流互感器,UPE是电力电子变换器。
图中标出了两个调节器出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它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了控制电压U C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
图中还标出了两个调节器的输出都是带限幅作用的,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限幅电压U im∗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出限幅电压U cm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U dm。
图1-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器的设计2.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2.1.1 电流环结构框图的化简在图2-1点画线框内的电流环中,反电动势与电流反馈的作用互相交叉,这将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
实际上,反电动势与转速成正比,它代表转速对电流环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电磁时间常数T L远小于机电时间常数T m,因此,转速的裱花往往比电流变化慢得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较慢的扰动,在电流的瞬变过程中,可以认为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即∆E≈0。
这样,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也就是说,可以暂且把反电动势的作用去掉,得到电流环的近似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可以证明,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作用的近似条件是ωci≥3√1T m T l式中ωci-----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
图2-1 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时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U i∗(s)/β,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如图2-2所示,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滤波时间常数取值相同的方便之处。
图2-2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时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最后,由于T S和T OI一般都比T L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TΣi=T s+T oi则电流环结构框图最终简化成图2-3。
简化的近似条件为ωci≤13√1T S T oi图2-3 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时电流的动态结构框图2.1.2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从稳态要求上看,希望电流无静差,以得到理想的堵转特性,由图2-3可以看出,采用 Ι 型系统就够了。
再从动态要求上看,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而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的因素。
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即应选用典型 Ι 型系统。
图2-3表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要校正成典型 Ι 型系统,显然应采用PI 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W ACR(s)=K i(τi s+1)τi s式中K i——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τi——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τi=T l则电流环的动态结构框图便成为图2-4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K I=K i K sβτi R图2-4 校正成典型 Ι 型系统的电流环动态结构框图2.1.3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1.确定时间常数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 s。
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T s=0.0017s。
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 oi。
取T oi=0.001s。
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TΣi。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TΣi= T s+T oi=0.0027s。
4)电磁时间常数T l、机电时间常数T m电动势系数C e。
C e=U N−I N R an N =220−205×0.1575=0.3470V∙min/r;T l=LR =7.59mH0.2Ω=0.03795s;T m=GD2R375C e C m=215×0.2375×0.3470×30π×0.3470=0.0997s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σi≤5%,并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可按典型Ι 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采用PI 型电流调节器。
传递函数为:W ACR(s)=K i(τi S+1)τi S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T lTΣi =0.03795s0.0027s=14.06,参照表2-1的典型Ι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表2-1典型Ι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反馈系数:β≈10V2I N=0.024V/A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τi=T l=0.03795s。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σi≤5%时,按表2-2,应取K I TΣi=0.5,因此K I=0.5TΣi=0.50.0027s=185.2s−1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K i=K Iτi RK sβ=185.2×0.03795×0.240×0.024=1.46表2-2 典型Ι 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ωci=K I=185.2s−1(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1 3T s =13×0.0017s=196.1s−1>ωci满足近似条件。
(2)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3√1T m T l =3×√10.0997s×0.03795s=48.77s−1<ωci满足近似条件。
(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1 3√1T s T oi=13×√10.0017s×0.001s=255.65s−1>ωci满足近似条件。
5.计算调节电阻和调节电容由图2-5,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R0=40kΩ,各电阻和电容值为R i=K i R0=1.46×40kΩ=58.4kΩ,取58 kΩC i=τiR i =0.0379558×103F=0.65×10−6F=0.65μF取0.65μFC oi=4T oiR0=4×0.00140×103F=0.1×10−6F=0.1μF取0.1μF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σi=4.3%≤5%,满足设计要求。
2.1.4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模拟式PI 型电流调节器原理图如图2-5所示。
图中U i∗为电流给定电压,−βI d为电流负反馈电压,调节器的输出就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U C。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可以容易地导出K i=R i R0τi=R i C iT oi=14R0C oi图2-5 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 型电流调节器2.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2.2.1 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电流环经等效后可视作转速换中的一个环节,为此,需求出它的闭环传递函数W cli(s)。
由图2-4可知W cli(s)=I d(s)U i∗(s)β⁄=1TΣiK I s2+1K I s+1忽略高次项,W cli(s)可降阶近似为W cli(s)≈11K I s+1近似条件为ωcn≤13√K ITΣi式中ωcn——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
接入转速换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U i∗(s),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I d(s) U i∗(s)=W cli(s)β≈1β⁄1K I s+1这样,原来是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闭环控制后,可以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时间常数1KI⁄的一阶惯性环节。
2.2.2 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后,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便如图2-6所示。
图2-6 用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后转速环的动态结构框图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信号改成U*n(s)/ ,再把时间常数为1 / K I 和T0n 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起来,近似成一个时间常数为TΣn的惯性环节,其中TΣn=1K I+T on则转速环结构框图可化简成图2-7图2-7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后转速换的动态结构框图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ASR 中(见图2-7),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Ⅱ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