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259.45 KB
- 文档页数:6
《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125011总学时:40学时(讲课40学时)总学分:2.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管理类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要求《管理思想史》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学习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习者系统掌握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不同学派管理理论而设置的。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史,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当代管理理论等内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为学习相关的课程打下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只有掌握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不懂历史,难懂现在。
只知现在的管理理论,不知其由来与发展,就不能深刻认识和了解这些管理理论,更难以发展理论。
在学习方法上,按照这样三条线索进行学习:一是时间线,管理思想史是以时间作为主线发展演进的,充分体现了其历史性;二是理论线,管理思想史以理论的发展演进为线索,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若干发展阶段,但是其理论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三是人性线,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人性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化为主轴,孕育着对管理最优境界的追求,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以不断突破对人性的认识为特征的。
三、授课内容第一篇古代管理思想第一章管理思想史的渊源第一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掌握:1、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2、汉穆拉比为了巩固其统治,编制了“法典”作为国家行为的准绳第二节古希腊的管理思想掌握:1、古希腊历史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前9-8世纪因荷马史诗而习称“荷马时代”,荷马时代的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从古希腊的部落管理体制我们看到了“议会制”的某些端倪。
2、古希腊最出色的改革家、思想家主要有:苏格拉底、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重点掌握: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色诺芬的《家庭管理》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柏拉图的主要管理思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着作《政治学》中体现的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1.2 西方管理思想史的重要性1.3 课程目标与学习成果1.4 教学方法与课程结构第二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思想2.1 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2.2 柏拉图的管理思想2.3 亚里士多德的管理思想2.4 罗马的管理实践2.5 讨论与练习第三章:中世纪的管理思想3.1 基督教对管理思想的影响3.2 修道院的管理实践3.3 商业与城市的兴起3.4 意大利城邦的管理实践3.5 讨论与练习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4.1 人文主义与资本主义4.2 达芬奇的管理思想4.3 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4.4 伊拉斯谟的管理思想4.5 讨论与练习第五章:工业革命与科学管理思想5.1 工业革命的影响5.2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5.3 福特的生产线管理5.4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5.5 讨论与练习第六章: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管理思想6.1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6.2 霍桑实验与管理理论的发展6.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6.4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6.5 讨论与练习第七章:系统理论与管理思想7.1 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7.2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7.3 艾舍龙的系统管理理论7.4 彼得·德鲁克的实践管理理论7.5 讨论与练习第八章: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8.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8.2 戴明的十四点质量管理原则8.3 朱兰的质量管理理论8.4 六西格玛管理法8.5 讨论与练习第九章:战略管理思想9.1 战略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9.2 安德鲁斯的战略理论9.3 波特的五力模型与竞争策略9.4 战略管理的实施与评估9.5 讨论与练习第十章:现代管理思想与趋势10.1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10.2 领导力与企业文化10.3 网络化组织与管理10.4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10.5 讨论与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思想补充说明:柏拉图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其理想国的构建中,强调哲学家王的理念,对管理者的素养和治理结构有深入探讨。
西方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巫云仙编写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220 目录前言 (1225)一、前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课程简介 (1225)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225)第一章导论 (1226)第一节学习《西方管理思想史》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226)一、什么是管理、管理者和组织? (1226)二、为什么需要管理? (1226)三、管理的作用、实质、职能和属性 (1226)四、什么是管理科学? (1226)五、管理学与经济学关于市场问题的区别 (1226)第二节西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226)一、关于西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226)二、西方管理思想史的特点 (1227)第三节西方管理思想史的学科发展过程 (1227)第四节学习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1227)一、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 (1227)二、学习管理思想史的基本要求 (1227)复习与思考题 (1227)拓展阅读书目 (1227)第二章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1228)第一节西方古代社会的管理思想 (1228)一、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 (1228)二、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 (1228)三、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1228)四、古罗马的管理思想 (1228)五、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略) (1228)六、早期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1228)第二节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1229)一、中世纪的社会环境 (1229)二、中世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 (1229)三、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经验 (1229)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 (1229)一、文艺复兴运动 (1229)二、宗教改革 (1229)三、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1229)复习与思考题 (1230)拓展阅读书目 (1230)第三章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1231)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一节古典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231)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231)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对管理思想产生的影响 (1231)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思想条件——资本主义精神 (1231)一、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1231)二、资本主义精神的三大伦理 (1231)三、资本主义精神是现代管理思想出现的基础 (1232)第三节英国工业革命——古典管理思想产生的产业条件 (1232)一、英国的工业革命——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产业条件 (1232)二、工业革命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的影响 (1232)三、工厂制度的建立及其对管理理论提出的客观的要求 (1232)第四节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思想条件 (1233)一、詹姆斯.斯图亚特 (1233)二、亚当.斯密 (1233)三、大卫.李嘉图 (1233)第五节科学管理实践的初步尝试 (1233)一、理查德.阿克赖特 (1233)二、詹姆斯.小瓦特、马修.鲁宾逊.博尔顿 (1233)三、罗伯特.欧文 (1234)第六节英国工业革命后西欧管理思想的延伸 (1234)一、经济学家的管理思想 (1234)二、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1234)三、安德鲁.尤尔 (1234)四、查尔斯.杜平 (1234)五、查尔斯.巴比奇 (1234)六、工业革命以后管理思想的发展小结 (1235)第七节美国的早期管理实践与思想 (1235)一、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 (1235)二、美国早期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 (1235)三、英美早期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区别 (1236)复习与思考题 (1236)拓展阅读书目 (1236)第四章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237)第一节科学管理理论的为什么在美国出现(略) (1237) 第二节泰勒及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 (1237)一、泰勒其人 (1237)二、泰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1237)三、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 (1237)第三节学管理原理 (1238)一、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前提 (1238)二、科学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1238)三、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238)122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222 第四节其他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贡献 (1239)一、卡尔.巴思被认为是泰勒的“嫡系追随者” (1239)二、亨利.劳伦斯.甘特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1239)三、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吉尔布雷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1239)四、哈林顿.埃莫森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1239)五、莫里斯.库克对科学管理管理的贡献 (1239)六、亨利.福特的科学管理实践和贡献 (1239)七、拔佳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1240)第五节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1240)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 (1240)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1240)三、对“泰勒制”的评价 (1240)第六节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 (1241)一、工业管理教育 (1241)二、亚历山大.哈密尔顿.丘奇(略) (1241)三、奥利佛.谢尔顿(略) (1241)四、玛丽.派克.福莱特 (1241)复习与思考题 (1241)拓展阅读书目 (1241)第五章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243)第一节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 (1243)一、亨利.法约尔生平与著述 (1243)二、亨利.法约尔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贡献 (1243)三、法约尔一般组织管理理论简评 (1243)第二节马克斯.韦伯的行政官僚组织理论 (1244)一、马克斯.韦伯生平和成就 (1244)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管理学方面的贡献 (1244)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官僚组织理论简评 (1244)第三节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1245)一、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推广和综合 (1245)二、卢瑟.哈尔西.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1245)第四节古典管理理论总结 (1245)一、古典管理理论的演进 (1245)二、怎样评价古典管理理论? (1246)复习与思考题 (1246)拓展阅读书目 (1246)第六章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247)第一节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247)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早期提倡者 (1247)二、缪斯特伯格与工业心理学 (1247)第二节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247)一、梅奥的霍桑实验 (1247)西方管理思想史二、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 (1248)三、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249)第三节个体行为的研究 (1249)一、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1249)二、克莱顿.奥尔德佛的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 (1249)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249)四、弗雷姆的期望理论 (1250)五、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略) (1250)六、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1250)七、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1250)八、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设 (1251)第四节群体行为理论 (1251)一、群体行为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来源 (1251)二、卡特.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1251)第五节领导行为的研究 (1252)一、领导者品质理论 (1252)二、领导方式理论 (1252)第六节行为科学理论的总结 (1252)一、行为科学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走向 (1252)二、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1253)三、如何评价行为科学理论 (1253)复习与思考题 (1253)拓展阅读书目 (1254)第七章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和思潮 (1255)第一节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1255)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255)二、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方法论基础 (1255)三、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社会原因 (1255)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思潮 (1255)一、管理过程学派 (1255)二、社会系统学派 (1256)三、决策理论学派 (1257)四、系统管理学派 (1258)五、数量管理科学学派 (1259)六、权变理论学派 (1260)七、经验主义学派 (1261)八、经理角色学派 (1262)九、计算机管理学派 (1263)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总结 (1263)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相互联系 (1263)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分类 (1264)三、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1264)1223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224 四、如何评价现代管理理论 (1264)复习思考题 (1265)拓展阅读书目 (1265)第八章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1266)第一节当代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266)一、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1266)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1266)三、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266) 第二节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1266)一、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 (1266)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1267)三、约翰.科特的领导理论 (1267)四、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1267)五、戴明与朱兰——质量管理理论双子星座 (1268)六、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学说 (1268)七、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268)八、企业再造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1269)九、6σ理论 (1269)第三节当代管理思想总结 (1270)一、当代管理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1270)二、如何评价当代管理思想 (1270)复习与思考题 (1270)拓展阅读书目 (1270)第九章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互动与融合 (1272)第一节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精神 (1272)第二节东西方管理思想在日本的实践 (1272)复习思考题 (1272)拓展阅读书目 (1272)第十章课程总结——管理思想演变的发展趋势 (1273)第一节当代管理思想面临的挑战 (1273)第二节当代世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273)拓展阅读书目 (1273)课程学时分配 (1274)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274)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1274)西方管理思想史前言课程编码:406020162英文名称:History of Western Management Thought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课部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编写人员:巫云仙周学时: 2总学时: 36学分:2一、前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课程简介《西方管理思想史》是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1.4 课程教学方法1.5 课程评估方式第二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思想2.1 概述2.2 柏拉图的管理思想2.3 亚里士多德的管理思想2.4 罗马帝国时期的管理实践2.5 案例分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管理智慧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管理思想3.1 概述3.2 基督教会的管理实践3.3 商业与管理的发展3.4 城市公社的管理思想3.5 案例分析:中世纪欧洲的管理特点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4.1 概述4.2 达芬奇的管理思想4.3 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4.4 托马斯·莫尔的管理思想4.5 案例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实践第五章: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5.1 概述5.2 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5.3 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5.4 亨利·福特的管理思想5.5 案例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变革第六章:科学管理理论(1900-1920)6.1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6.2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实践6.3 泰勒的Time and Motion Study6.4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6.5 案例分析: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第七章: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理论(1920-1950)7.1 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7.2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7.3 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7.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7.5 案例分析: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八章:系统理论与管理科学(1950-1970)8.1 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8.2 切斯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8.3 彼得·德鲁克的经验管理理论8.4 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应用8.5 案例分析:系统理论与管理科学的实践第九章: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950-2000)9.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9.2 戴明的十四点质量管理理论9.3 朱兰的质量管理哲学9.4 六西格玛管理法9.5 案例分析: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第十章: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2000-至今)10.1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10.2 领导力与企业文化10.3 战略管理与竞争力分析10.4 知识管理与知识经济10.5 案例分析: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案例研究第十一章:全球化与管理(1990-至今)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11.2 跨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1.3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1.4 全球化与管理策略11.5 案例分析:全球化企业的管理实践第十二章:信息技术与管理(1990-至今)12.1 信息技术的演变与影响12.2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12.3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12.4 供应链管理(SCM)与物流12.5 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创新与创业管理(1990-至今)13.1 创新的重要性与管理13.2 创业管理的概念与实践13.3 创业生态系统与支持体系13.4 开放创新与协同创新13.5 案例分析:创新型企业的管理策略第十四章:可持续发展与管理(1990-至今)14.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14.2 环境管理与企业环境责任14.3 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身份14.4 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平衡14.5 案例分析: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中的实践第十五章:未来管理趋势与挑战(2024-未来)15.1 与自动化在管理中的应用15.2 数据分析与大数据管理15.3 区块链技术与管理创新15.4 个性化和定制化管理策略15.5 案例分析:未来管理趋势的预测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解析了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教学大纲及教案,涵盖了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到现代管理趋势的各个阶段。
《西方管理思想史》讲义张润君导论一、学习《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意义二、西方管理思想史展开的线索(一)时间顺序(二)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三)人性认识的深化三、西方管理思想史的内容框架(一)古代管理思想(二)古典管理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五)当代管理思想的新理论四、学习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方法(一)史论结合的方法1、历史和理论相结合,即正确处理《思想史》与《原理》课的关系;(二)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三)中西结合的方法(四)以史鉴今,学以致用。
五、参考文献1、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德鲁克,《管理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彼得斯、沃特曼,《追求卓越》,辽宁大学出版社。
6、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7、约翰·科特,《新规则》,华夏出版社。
8、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华夏出版社。
9、迪尔、肯尼迪,《企业文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蒂奇、本尼斯,《决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布拉德福德、科恩,《追求卓越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玛格丽塔、斯通,《什么是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古代管理思想(?—1543)第一节古代社会的管理思想一、原始社会管理思想的萌芽“群体”及“召集人”二、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一)法老和宰相之间的分权法老作为“赖神之子”享有神权,而辅助法老的宰相(最古老的职业管理者)则集“最高法官、宰相、档案大臣、工部大臣”等职衔于一身,掌管着全国的司法、行政、经济事务,但军权有发老直接掌管。
(二)关于“管理跨度”意识三、古代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汉漠拉比法典》中对各种职业、各个层面的人员责、权、利关系的明确规定。
四、古希腊的管理思想(一)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到前9-8世纪)部落管理的实践——军事民主制,即“一长两会制”(二)苏格拉底以其“精神接生术”的方法论,即从个别求得一般的方法,指出管理具有普遍性。
【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学分】2【参考学时】36学时【讲授学时】3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指导性选修课【课程基础】在学这门课之前,学生必须预修过《管理学》,掌握《管理学》中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
【适应对象】管理类各专业;经济类各专业;金融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管理学的基础上,能更深刻地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史及其原理的演变,更准确地把握管理的精髓,为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本课程较全面地阐述了世界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阐明了在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管理理论,并对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阐明了各种理论形成的背景、特点以及各理论间的关系。
同时又介绍了经验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充分论述了这两种学派的含义、内容、特点以及对这些学派的评价。
在这些已经形成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本课程分析了西方管理理论的新趋势,对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如比较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和知识型企业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为学生准确把握管理学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最后,分析当代中国的管理思想,主要从建国后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的初创与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管理上的探索和经验,学习先进,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以发展的眼光阐明了当代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一节儒家的管理思想一、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儒家思想的特征三、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节道家的管理思想一、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道家思想的特征三、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节法家的管理思想一、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法家思想的特征三、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节墨家的管理思想一、墨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墨家思想的特征三、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五节兵家的管理思想一、兵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兵家思想的特征三、兵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六节商家的管理思想一、商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商家思想的特征三、商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一、掌握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兵家学派的内容及特征。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及教案第一章: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掌握古代、中世纪和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古罗马的管理思想。
中世纪的管理思想:宗教、城堡和行会的管理方式。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科学管理、人际关系和系统管理。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管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思想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管理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看法。
小组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向全班报告。
第二章:科学管理理论2.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原则。
理解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科学管理理论的起源:泰勒、福特和韦伯的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时间研究、工作简化、标准化和劳动分工。
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生产效率和组织结构的改进。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学管理理论的起源、主要观点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科学管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科学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小组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科学管理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向全班报告。
第三章:人际关系理论3.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关系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掌握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原则。
理解人际关系理论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理论的起源:梅奥和霍桑实验的管理思想。
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际关系对员工生产效率的影响、组织文化和组织承诺。
人际关系理论的应用:员工激励、员工参与和团队建设。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理论的起源、主要观点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际关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西方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教案20 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西方管理思想史授课班级07行政管理本教师姓名刘鹤鹤职称助教系部行政管理系教案编写基本格式与要求一、概念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把握大纲、钻研教材、准备教学进度表和讲稿、设计教案、开发课件、准备教具等工作。
二、基本格式首页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授课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性质,课程总学时,学时分配,授课对象(年级、专业、班次)、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审核意见等。
续页主要包括周次,授课日期,节次,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各项具体要求为:1、课程主要内容:按章节详细编写授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每章节讲稿的内容是教学大纲的分散点和具体落脚点,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量要基本相近,不能过轻或过重。
在讲稿编写过程中,尽可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设计板书。
2、教学目的与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一是大纲,二是教材,三是学生。
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年级、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因此不能脱离大纲的指导;每章节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从具体的教材内容出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三者兼顾,教学目的才能定得准确。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教师认为易学好懂的地方,学生不一定感到好学。
4、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教学方式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最佳效果所选用的教和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各学科、各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不同的,因此,它所要求的教法自然也不同。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是行政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真正进入行政管理学科大门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行政思想,把握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的整体概貌;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对行政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知识基础有基本把握,还要对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基本了解;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两个维度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及西方行政思想发展的历史脉落,为学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学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积累1.1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行政思想1.2行政学的基本学科体系、知识基础及其学科发展历史课程目标2:能力提升2.1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两个维度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及西方行政思想发展的历史脉落2.2确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学思维,分析和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课程导引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的学习方法与策略2.教学重难点: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的“思想逻辑运动”与“社会历史运动”的耦合3.教学内容:行政管理的学科体系;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的基本脉络与规律4.教学方法:讲授法5.教学评价:课堂提问第二章西方行政学的发轫与沿革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的产生背景与历史分期2.教学重难点:西方行政学的历史分期3.教学内容:西方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历史分期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三章西方行政学前沿+美国行政学的诞生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前沿;了解并掌握美国行政学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威尔逊的行政学思想2.教学重难点:行政学的“美国化”3.教学内容: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生平与著述,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行政学思想述要(关于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关于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行政的实质、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行政学研究的方法、人事行政的思想、行政监督的思想、其他思想)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四章政治与行政:古德诺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2.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3.教学内容:一、生平与著述;二、主要思想内容: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对政治与行政应如何协调的途径的探讨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五章管理主义的兴起:泰罗与法约尔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泰罗与法约尔的思想2.教学重难点:科学管理;心理革命;“法约尔桥”3.教学内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六章官僚制理论:马克斯·韦伯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韦伯的官僚制理论2.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现代社会最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3.教学内容:生平与著述;韦伯官僚组织(科层制)思想(核心概念、权威合法化的方式与组织类型分析、官僚制及其特征);对韦伯官僚制的评价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七章行政学专业体系的形成:怀特与古立克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怀特与古立克的行政学思想2.教学重难点:行政学的专业体系;POSTCoRB3.教学内容: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八章古典理论的充实与深化:厄威克+福莱特+巴纳德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古典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2.教学重难点:厄威克八项组织原则;群体冲突的功能;社会系统学派3.教学内容:厄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福莱特的群体冲突思想;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学说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九章正统理论的批评与转变:西蒙与沃尔多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西蒙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沃尔多的综合折衷行政观2.教学重难点:行政谚语;有限理性决策;行政学的价值转换3.教学内容: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沃尔多的综合折衷行政观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十章行政生态学的发端:里格斯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2.教学重难点:三大行政模式分类3.教学内容:行政生态学说的产生背景;三大行政模式分类;对五种主要生态要素的分析;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十一章重归价值与公平:新公共行政学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思想2.教学重难点:回归公共性;3.教学内容: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突破、新公共行政学的动态、开放组织观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十二章市场主义的兴起:公共选择与新公共管理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公共选择理论与新公共管理运动2.教学重难点: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PPP3.教学内容: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十三章拓展与创新: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治理理论和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2.教学重难点:多中心治理;话语行政3.教学内容:治理理论的内容和语境的转换;后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逻辑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第十四章回归公共性:新公共服务理论1.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思想2.教学重难点:新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关系3.教学内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来源与概念基础、基本内涵4.教学方法:在线视频+小组研习5.教学评价:课堂小组汇报答辩+小组报告四、学时分配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20012.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竺乾威:《西方行政学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孙耀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7.V.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20008.A.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9.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1.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2.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戴维.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4.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七、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第1-2章2.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小组研讨+课堂汇报):第3-14章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二)评定方法1.评定方法13次课堂小组汇报答辩(60%)+13次小组报告(40%)=100%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三)评分标准。
《西方管理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西方管理思想史
课程英文名称: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
课程号:40503042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32学时(课堂授课为主)
学分:2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面向对象: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人文学院哲学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西方历史上管理思想演进的基本脉络,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经典作家的主要管理思想。
2、了解这些管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实践基础和它们对西方社会变革与文明进步的影响力。
3、培养学生理解西方历史上管理思想的内容和实践价值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研究和探讨现实管理问题提供历史知识的借鉴。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西方历史上管理思想的基础知识、管理思想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变革的基本趋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与深刻领会奠定必要的历史知识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知识单元1:古代社会管理思想精华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1、氏族组织管理精华。
2、古埃及等管理精华。
3、古希腊、罗马时期管理思想精华。
4、中世纪末期管理思想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对氏族组织管理经验的总结。
2、了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管理思想主张。
3、了解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一书中的领导思想。
作业:
1、氏族组织管理的基本特征。
2、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管理内涵。
3、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4、马基雅维里关于君主领导思想综述。
知识单元2:17-19世纪科学管理的探索
参考学时:8学时
学习内容:
1、17-19世纪科学管理探索的社会背景。
2、17-19世纪思想家们对科学管理的探索。
3、英国索霍工厂管理经验。
4、美国科学管理先驱者的贡献。
学习目标:
1、了解17-19世纪科学管理探索的文化基础。
2、了解17-19世纪思想家们对科学管理探索的理论贡献。
3、了解19世纪美国科学管理先驱者的实践探索与贡献。
作业:
1、17-19世纪探索科学管理的文化基础。
2、萨伊关于管理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的意义。
3、亚当·斯密人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4、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管理寓意分析。
5、19世纪美国科学管理先驱者的实践探索与贡献分析。
知识单元3:管理科学创立时期管理思想概说
参考学时:8学时
学习内容:
1、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4、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理论内容与实践价值。
2、了解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以及研究科学管理的宗旨和实践价值。
3、了解法约尔对建构现代管理学基本原理的贡献。
4、了解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权威理论以及文化之于社会进步、管理变革等问题上的理论贡献。
作业:
1、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理论与实践价值分析。
2、泰罗关于研究科学管理的宗旨以及实现科学管理需要“精神革命”的启示。
3、法约尔关于管理和管理能力的理论主张。
4、韦伯关于文化与管理变革关系的基本主张。
知识单元4:行为科学时期管理思想概说
参考学时:8学时
学习内容:
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2、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需要理论。
3、布莱克等人的“领导方格理论”。
4、威廉·大内的“Z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霍桑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了解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需要理论的内容和重大社会价值。
3、了解布莱克对组织领导者和下级不同行为模式的归纳与分类。
4、了解威廉·大内对美日两国管理典范所做的归纳、比较以及新的建议。
作业:
1、对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完整梳理。
2、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3、布莱克对组织领导者和下级不同行为模式的分类和说明。
4、威廉·大内的“Z理论”的主要内容。
知识单元5:20世纪中叶以来管理科学诸学派管理思想概说
参考学时:8学时
学习内容:
1、管理理论诸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特色。
2、德鲁克的管理理论。
3、西蒙的决策理论。
4、巴纳德的权威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20世纪中叶以来管理科学繁荣的时代背景,重要的流派以及各自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特色。
2、了解领导决策与管理决策的关系。
3、了解德鲁克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贡献和实践影响。
4、了解西蒙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贡献和实践影响
5、了解巴纳德权威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理论贡献。
作业:
1、德鲁克对现代管理学的贡献。
2、西蒙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3、巴纳德对权威理论的贡献。
知识单元6:20世纪晚期管理科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内容:
1、丹尼尔·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的先知与描述。
2、奥斯本的管理理论比较研究。
3、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4、德鲁克关于21世纪管理变革与挑战。
学习目标:
1、了解丹尼尔·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特征以及与“工业社会”区别的描述。
2、了解奥斯本企业家政府理论和摈弃官僚制的基本观点。
3、了解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德鲁克关于21世纪管理变革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业:
1、丹尼尔·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特征的描述。
2、奥斯本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践价值。
3、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方式。
4、德鲁克关于21世纪管理变革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