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总复习化试卷

物理化学总复习化试卷

物理化学总复习化试卷
物理化学总复习化试卷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卷2009-12-10

一、 选择题 电化学:

1、一个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 (a )离子数目,价数(b )离子移动速率

(c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d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和价数

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a )增大(b )减小

(c )先增后减(d )不变

3、某溶液的浓度为 c (mol dm -3)电导率为κ(S m-1),则摩尔电导率Λm (用 SI 单位)与c 和κ的关系为:

(a )Λm =κ?103/c (b )Λm =κ?10-3

/c (c )Λm =κ/c (d )Λm =κ?10-6

/c

4、下列化合物的极限摩尔电导率能从摩尔电导率对m 1/2作图外推到m =0 时而求得的是: (a )CH 3COOH (b )HCOOH (c )CH 3COONa (d )NH 4OH

5、极限离子迁移数t ∞,+、极限离子摩尔电导率,m ∞

+Λ与m ∞

Λ间的关系是: (a )t ∞,+=m ∞Λ/,m ∞+Λ(b )t ∞,+=,m ∞+Λ·m ∞

Λ (c )t ∞,+=,m ∞

+Λ/m ∞Λ(d )t ∞,+=2,m ∞+Λ/m ∞

Λ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电池中电势高的极为正极,电势低的极为负极;

(b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c )原电池中正极是阳极,负极是阴极;

(d )电解池中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联,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联

7、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若实验中发现检流计始终偏向一边,则可能原因是: (a )测定电池温度不均匀(b )测定电池的两极接反了 (c )搅拌不充分使浓度不均匀(d )检流计灵敏度差 8、下列电极中属于一级标准参比极的是: (a )标准氢电极(b )摩尔甘汞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d )标准氯化银电极 9、对可逆电池()/P E T

??<0时,表明电池等温可逆工作时:

(a )从环境吸热(b )向环境放热

(c )体系熵值增加(d )ΔH > 0

10、电解时在电极上析出的物质的量:

(a )与温度,压力有关(b )与电极材料性质有关 (c )与电解液组成有关(d )与以上三种因素均无关 11、过电位的塔菲尔公式η=a+blg i ,该公式只适用于:

(a )浓差极化是控制步骤的过程(b )电化学步骤是控制步骤过程 (c )表面吸附是控制步骤过程(d )扩散控制步骤的电极过程

12、对相同温度下无限稀释的硫酸、盐酸和硝酸中的H +而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摩尔电导率均相同;(b )离子迁移率均相同; (c )迁移数均相同;(d )迁移数不同

13、已知=∞

)O,291K H (2m Λ 4.89×10-2-1

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7.8×10-8 mol ·kg -1,则

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为:

(a)3.81×10-9 S·m-1 (b)3.81×10-6 S·m-1

(c)7.63×10-9 S·m-1 (d)7.63×10-6 S·m-1 14、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哪个不具有加和性(a)电导(b)电导率

(c)摩尔电导率(d)极限摩尔电导率

15、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H2SO4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a

±与平均活度系数γ

±

及m之间的关系是:

(a)a

±=γ

±

m(b)a

±

=34γ

±

m

(c)a

±=427γ

±

m(d)a

±

=4γ

±

3m3

16、德拜-休克尔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

(a)电解质部分电离,其分子与离子间存在动态平衡

(b)电解质完全电离,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引力

(c)离子的运动同时受到松弛力和电泳力的影响

(d)正、负离子间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吸引能大于它的热运动的能量17、下列关于可逆电池必备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反应为可逆反应(b)电池反应△r G

m

=0;

(c)电极反应可逆(d)充、放电反应可逆,同时通过的电流无限小18、能测定水的离子积K W (反应:H2O=H++HO-)的电池是:

(a)Pt | H

2 | H

2

SO

4

(aq) | O

2

|Pt (b)Pt | H

2

| H+ OH- | H2 | Pt

(c)Pt | H

2 | NaOH(aq) | O

2

| Pt (d)Pt | H

2

O | NaOH(aq) | O

2

| Pt

19、用电动势法测量电池反应的焓变(ΔH),在测定时需测量电池的:

(a)ΔG和E(b)E和(?E/?T)p

(c)E 和(?E/?T)p (d)ΔS和(?E/?T)p

20、在电极/溶液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其中扩散层厚度大小与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a)两者无关;

(b)两者间成正比关系;

(c)两者间关系不确定;

(d)反比关系即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愈大,扩散层厚度愈小

21、(1) Pt|H2(p1)|HCl(m1)|AgCl-Ag-Ag-AgCl|HCl(m2)H2 (p2) |Pt

(2) Ag|AgCl|KCl(m1) KCl(m2)|Cl2 (p) |Pt

(3) Pt|H2 (p1)|HCl(m)|H2 (p2) |Pt

上列电池中,无液体接界电势的浓差电池是:

(a)(1)(2) (b)(2)(3)

(c)(1)(3) (d)(3)

22、电池Ag|AgNO3(a1)|AgNO3(a2)|Ag,为消除其液体接界电势应加一盐桥,该盐桥应该用:

(a) KCl饱和溶液(b) K2SO4饱和溶液

(c) NH4NO3或NaNO3饱和溶液(d) 任何饱和的其它盐类溶液

23、用Pt 电极电解一定量稀H2SO4水溶液,那么溶液的pH 值: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2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a)铜片(b)铁片

(c)镀锡铁片(d)锌片

25、减小浓差极化的主要措施是:

(a)降低温度(b)强烈搅拌

(c)增大电流密度(d)增大溶液的离子强度

表面和胶体:

1、对于表面张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弯曲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b)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扩大液体的表面积

(c)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缩小液体的表面积

2、相同温度下,液体水、金属银和液体苯三种物质中表面张力最小的是_______。(a)液体水(b)金属银(c)液体苯(d)无法确定

3、恒温恒压下,将一液体分散成小颗粒液滴,该过程液体的熵值____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定

4、一定温度下,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半径_______。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无法确定

5、同种液体相同温度下,弯曲液面的蒸气压与平面液面的蒸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

(a)> >

p p p

凸凹

平(b)p p p

>>

凸凹平

(c)p p p

>>

凸凹

(d)无法比较大小

6、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b)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大

(c)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d)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

7、硅胶吸水后其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将_______。

(a)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

8、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兰缪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下测得平衡吸附量与气体平衡压力的平方根成正比,可知_______。

(a)吸附是放热的(b)被吸附分子间相互吸引

(c)吸附过程熵变小于零(d)被吸附分子是解离的

9、在如下图所示的毛细管内装入不润湿的液体B,当将毛细管右端加热时,管内液体将_______。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左右来回移动

加热

10、液面的曲率半径越小_______。

(a)饱和蒸气压越大(b)附加压力的绝对值越大

(c)气化热越大(d)气化速率越大

11、“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云中喷撒微小的AgI 颗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a)使生成水珠所需的饱和蒸气压降低

(b)使 AgI 的溶解度增大

(c)使生成水珠所需的饱和蒸气压升高

(d)使水珠的凝固点降低

12、多孔固体表面易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主要原因是。.

(a)水蒸气分子量比O2、N2小

(b)水蒸气分子的极性比O2、N2要大

(c)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O2、N2高

(d)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O2、N2要少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BET公式只适用于物理吸附,langmuir公式适用于物理吸附,也适用于化学吸附

(b)BET公式和langmuir公式同时适用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c)BET公式适用于化学吸附,langmuir公式适用于物理吸附

(d)BET公式和langmuir公式都仅适用于物理吸附

14、下列哪种系统能产生明显的Tyndall现象______

(a) 牛奶 (b) Sb2S3溶胶

(c) KCl的水溶液 (d) 聚乙烯醇的水溶液

15、下列有关ζ电势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 ζ电势只有当固-液两相相对运动时,都能被测定

(b) ζ电势与胶粒在电场中的电势梯度成正比

(c) ζ电势是胶粒表面双电层的热力学电势

(d) 介质粘度越大,胶粒在电场中运动速率越慢,ξ电势就越大

16、DLVO理论认为胶体稳定的因素是______

(a) 范德华吸引力和双电层重叠的排斥力

(b) 范德华吸引力和扩散层厚度

(c) 范德华吸引力和化学键力

(d) 化学键力和胶粒所带的电荷的多少

17、雾属于分散系统,其分散介质是________

(a) 液体(b) 气体

(c)固体 (d) 气体或固体

18、溶胶与高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a) 是热力学稳定系统(b)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 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d) 是动力学不稳定系统

19、要得到稳定的溶胶,必须在制备过程中______

(a) 加入适当的稳定剂 (b) 用化学反应法制备

(c) 用改换溶剂法制备 (d) 对粗颗粒进行研磨

20、用新鲜Fe(OH)3沉淀来制备Fe(OH)3溶胶时,加入的少量稳定剂是________

(a)KCl(b) AgNO3

(c)FeCl3(d)KOH

21、在Tyndall效应中,关于散射光强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 (b) 随入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

(c)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d) 随粒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2、胶体溶液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向某一电极作定向运动的是_______

(a) 胶核 (b) 胶粒

(c) 胶团 (d) 紧密层

23、对于带正电的Fe(OH)3溶胶,当分别加入KCl、KNO3、KSCN三种电解质聚沉时,其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

(a) KCl>KNO3>KSCN (b) KCl<KNO3<KSCN

(c)KSCN>KCl>KNO3(d) KNO3>KCl>KSCN

24、Donnan平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

(a) 溶液浓度大,大离子迁移速度慢

(b) 小离子浓度大,影响大离子通过半透膜

(c) 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且因静电作用使小离子在膜两边浓度不同

(d ) 大离子浓度大,妨碍小离子通过半透膜 25、分散系统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依据______

(a)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亲合力的大小 (b) 系统外观的透明性 (c) 分散相的聚集状态 (d)分散相粒子半径的大小

动力学:

1、反应A + 2B 3D →的反应速率A d d c t

-等于_______。

(a )B d 2d c t

-(b )D d 3

d c t

- (c )D d 1

2d c t

(d )B d 1 2d c t

-

2、反应322O 3O →的速率方程为2

1

332d[O ][O ][O ] d k t

--=,或者

'21

232d[O ][O ][O ] d k t

-=,则速率系数

k 和k '

的关系是_______。

(a )23' k k =(b )' k k = (c )32' k k =(d )'

23

k

k -=

3、基元反应的分子数_______。

(a ) 可以是0,1,2,3 (b )只能是 1,2,3 这三个正整数 (c ) 可以是小于1的数 (d )正数,负数和零都可以

4、反应A B C D +→+的速率方程为[A][B]r k =,则反应_______。 (a )是二分子反应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c ) 不是二分子反应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5、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______。 (a )简单反应(b )单分子反应 (c )复杂反应(d )上述都有可能

6、对于反应R P →,若反应物R 反应掉

4

3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

2

1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应级数为______。

(a ) 零级 (b ) 二级 (c )一级 (d ) 三级

7、反应2A → P 为二级反应,[A]0为反应物A 的起始浓度,其半衰期______。 (a )与 [A]0无关(b )与 [A]0成正比

(c )与 [A]0成反比(d )与 [A]成反比

8、化学反应速率系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______。 (a )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9、由纯A 开始的对峙反应,在定温下进行,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开始时,A 的消耗速率最大

(b ) 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两向反应速率之差 (c ) 正反向的速率常数之比是定值 (d )达平衡时,正逆二向速率常数相等 10、已知平行一级反应

A

B

且知a1a2

(c )增加反应物A 的浓度(d )增加反应时间

11、如果某反应的1r m 100kJ m ol H -?=?,则正向反应活化能值______。 (a )1a 100kJ m ol E -≠? (b )1a 100kJ m ol E -≥? (c )1a 100kJ m ol E -≤?(d )都可以

12、确定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若可用稳态近似法处理,则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a )可逆反应快速达到平衡

(b )中间产物很活泼,反应稳定时d[]/d 0t ≈中间物 (c )决速步在最后(生成最终产物的一步) (d )中间产物一定为自由基或自由原子

13、气体反应碰撞理论视全体分子为钢球,其要点是______。 (a ) 一经碰撞便起反应

(b )在一定方向上发生了碰撞,才能引起反应 (c )分子迎面碰撞,便能反应

(d )一对分子具有足够能量的碰撞,才能引起反应

14、碰撞理论中的c E 和阿累尼乌斯公式中的a E 相比______。 (a )c a >E E (b )c a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c )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16、化学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认为______。 (a )反应速率决定于活化络合物的生成速率

(b )反应速率决定于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的分解速率 (c )用热力学方法可以算出速率系数 (d )活化络合物和产物间可建立平衡 17、大多数光化学反应的特征之一是______。 (a )反应的活化能很大(b )反应的0G ?<

(c )反应速率系数的温度系数较小(d )反应的平衡状态与热反应相同 18、光化学反应中的量子效率Φ一定是______。 (a )正整数(b )<1

(c )>1 (d )可>1,也可<1

19、下面关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 (c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d )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20、已知平行反应

C 1 2

> E E , 1 2> A A

则(1)降低反应温度;(2)提高反应温度;(3)加入适当催化剂;(4)延长反应时间。 几种方法中,能增加产物B 的产率方法有______。 (a ) (1)(3) b ) (2)(4) (c ) (3)(4) (d ) (2)(3) 21、若一复杂反应的速率系数123

k k k k =

,则有______。(下式中A 为指前因子,E 为活化能)

(a )123123,A A A A E E E E =+-=+- (b )123312,()A A A A E E E E =+-=-+ (c )12

1233

,A A A E E E E A =

=+- (d )

12

12

3

3

,A A E E A E A E =

=

22、已知臭氧分解反应322O 3O →的反应机理如下:

32 O O O 1) →+ 32 O O 2O 2) +→

根据反应机理,请推导出这个反应对3 O 而言是______。 (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

23、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之活化能E a 和活化焓?≠

H m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 )a r m E H ≠=? (b )a r m E H R T ≠=?-

(c )a r m E H R T ≠=?+ (d )a r m E H R T ≠=?

24、若某一反应的活化能等于活化焓,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几率因子B k T

P h

=

(b )频率因子r m exp S A R ≠??

?= ???

(c )速率系数B r m exp k T

G k h R ≠???=

- ??? (d )指前因子B r m exp k T

S A h R ≠??

?=

- ??

? 25、某反应速率系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系数的关系为1

2

1242k k k k ??

= ???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

能的关系为______。

(a )a 214 0.5E E E E =+-(b )a 214 0.5()E E E E =+- (c )1

2a 214 (2)E E E E =+-(d ) a 214 2E E E E =+-

相平衡

1、下列体系属于单相的是:

(a )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 (b )漂白粉 (c )大小不一的一堆尿素碎粒 (d )墨汁 2、比较最低共熔混合物和固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是单相体系,后者是两相体系(b )两者均为单相体系 (c )前者是两相体系,后者是单相体系(d )两者均为两相体系 3、见右图,用相律分析下列相区中的几个相区,结论正确的是:

(a )(1)区,P =1,F =1 (b )(2)区,P =2,F =2 (c )(3)区,P =1,F =2 (d )(4)区,P =3,F =0 4、一系统含有H 2O 、Na +、K +、Cl -、I -,该系统独立组元数C 为: (a )5; (b )3; (c )4; (d )2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b )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c )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 ~x 图的两相平衡区

(d )根据二元液系的P ~x 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6、把一种盐溶于水形成不饱和溶液,如果全部水解生成一种氢氧化物沉淀,则组分数为: (a )C =2 (b )C =3 (c )C =4 (d )C =5 7、由相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相图可看作由两张具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体系相图拼合而成

(b)a、c、E点自由度分别为1

(c)相图中的cj 垂线代表生成了化合物

(d)G、H 点存在三相平衡

8、某物质由固态 液态 气态是一吸热过程,且其密度逐渐减小,则此物质的P-T图最可能的图形是:

9、在相图上,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a)恒沸点(b)熔点

(c)临界点(d)低共熔点

10、下列对物质临界点性质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液相摩尔体积与气相摩尔体积相等(b)液相与气相的临界面消失

(c)气化热为零(d)固,液,气三相共存

11、X06B02263(题目) (题分:2) (测点:6-11)

设A和 B 可析出稳定化合物A

m B n和不稳定化合物A

m

B n,其T~x图如图所示,其中阿拉伯数字代表相区,相图中

F≠0的点是:

(a)F;(b)E;

(c)H;(d)N

12、在下列二组分体系相图中,O点代表相合熔点的是:

13、两组分理想溶液,在任何浓度下,其蒸气压:

(a)恒大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b)恒小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c)介于两个纯组分的蒸气压之间

(d)与溶液组成无关

14、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对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任何相区

(b)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

(c)适用于三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

(d)适用于三相平衡线上的任意两个平衡相

15、A~B 溶液系统T~x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dchb 为气相线,aecgb 为液相线;

(b)B 的含量x(e,l)>y(d,g),y(h,g)>x(g,l);

(c)B 的含量y(e,g)>x(d,l),y(h,g)>x(g,l);

(d)B 的含量y(c,g)=x(c,l)

16、对于一个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压下恒沸物虽有恒定沸点,但仍为一混合物

(b)与理想溶液存在很大正偏差的溶液,其T~x图上有最低点

(c)T~x图中最高点处的溶液分馏时,不能得到两种纯物质

(d)易挥发的组分在气相中含量一定大于它在液相中的含量

17、对于A、B两组分凝聚体系相图(见右图),哪个相区的相态描述是不正确:

(a)3区:L(溶液)+AB(s)

(b)4区:L(溶液)+AB(s)

(c)5区:L(溶液)+B(s)

(d)6区:L(溶液)+A(S)+AB(s)

18、依据C、D二组分双液体系相图,指出下列哪个体系对拉乌尔定律是最大正偏差:

19、如图,在二组分体系的低共熔点E,自由度数为几?

(a)F=1 (b)F=2

(c)F=3 (d)F=0

20、物质A与B 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已知纯A的沸点小于纯B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与 B 混合物在一个精馏塔中精馏,在塔顶的馏出物是:

(a)纯A(b)纯B

(c)低共沸混合物(d)都有可能

21、水~酚部分互溶双液系T~x相图如图所示,若系统处于a点[t=58℃,x(乙醇)=12%],保持系统温度不变,向

系统内加入苯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帽形线以内P=2,帽形线以外P=1;

(b)在帽形线以内两液相的平衡组成不变;

(c)在帽形线以内两液相质量比不变;

(d)根据杠杆规则,W(α)∶W(β)=bx∶xc

22、下列双液体系的p~x相图中,那几个区是单相区:

(a)2、3 区(b)2、3、6 区

(c)1、2、3、6 区(d)1 、6 区

23、通常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水蒸气蒸馏的效率一般不会:

(a)太高(b)太低(c)高(d)低

24、下列图为M g~Pb 二元相图,下列四个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A点为相合熔点(b)B点为最低共熔点

(c)F为转熔点(d)E为Pb的熔点

25、凝聚体系相图, 一般均为恒压下的温度~组成图, 其主要特点是不考虑系统中的气相, 那是因为:

(a)压力对系统无影响(b)任何压力下相图形态不变.

(c)常压下组分蒸气压很小,不考虑气相变化(d)系统内没有气相

二、计算题:

电化学部分:

1、298K时有电池:Pt∣H2(p?)|KOH(a=1)∣Ag2O(s)|Ag(s),已知E?(Ag2O|Ag)=0.344V。试求:电池的电动势, 已知K w=1.0×10-

2、测得298K时,0.01mol·dm-3的BaCl2水溶液的电阻为15.25Ω,又用同一电导池测得0.01mol·dm-3KCl的标准

溶液的电阻为2573Ω。若此溶液中Ba2+离子的迁移数为0.4375,试求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Λ(Cl-)。(已知

m

0.01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κ=0.001406S·m-1)

3、25℃,由电导测得硫酸钡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1.136×10-3S·m-1,而配制此溶液所用纯水的电导率为0.5×

10-4S ·m -1。已知25℃,1/2Ba 2+和1/2SO 42-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63.64×10-4 S ·m 2·mol -1和79.8×10-4S ·m 2·mol -1

。假设此溶液能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试计算25℃时硫酸钡的溶解度和溶度积。已知:A =0.509 (mol -1·kg) 1/2 4、某电池,其反应为:Pb(s)+Hg 2Cl 2 (s)= PbCl 2 (a)+ 2Hg(l),在25℃电动势为 0.5357V ;温度升高1℃,电动势增

加 1.45×10-4

V ,计算:

(1) 1mol Pb 溶解后,电池最多能做多少功? (2) 25℃时,电池反应的ΔH 与ΔS 。 (3) 1mol Pb 可逆溶解时,电池吸热多少? 5、反应 AgCl(s) +

12

H 2(g,p ) ─→ Ag + HCl(g,p ) 在25℃时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r G m $=-828.6J ·mol -1

,试求浓度为 1mol ·kg -1

的 HCl 溶液上面 HCl 的蒸气压。已知:Pt │H 2(p ?

)│HCl(m =1mol ·kg -1

)│AgCl │Ag(s) 的电动势E = 0.23328V 。

6、298K 时,常压下,用 Pt 做电极电解 SnCl 2水溶液,在阴极上因 H 2有超电势故只析出 Sn(s),在阳极上析出

O 2,已知a (Sn 2+)=0.10,a (H +)=0.010,氧在阳极上析出的超电势为 0.300V ,已知E (Sn 2+/Sn)=-0.140V ,E

(O 2/H 2O)

=1.23 V 。

(1) 写出电极反应,计算实际分解电压;

(2) 若氢在阴极上析出时的超电势为 0.500V ,试问要使a (Sn 2+)降至何值时,才开始析出氢气?(不考虑阳极O2析出使溶液H+浓度发生的变化)

7、298K 时,常压下,用 Pt 做电极电解 SnCl 2水溶液,在阴极上因 H 2有超电势故只析出 Sn(s),在阳极上析出

O 2,已知a (Sn 2+)=0.10,a (H +)=0.010,氧在阳极上析出的超电势为 0.300V ,已知E (Sn 2+/Sn)=-0.140V ,E

(O 2/H 2O)

=1.23 V 。

(1) 写出电极反应,计算实际分解电压;

(2) 若氢在阴极上析出时的超电势为 0.500V ,试问要使a (Sn 2+)降至何值时,才开始析出氢气?

8、已知 298 K 时, AgBr 在纯水中的活度积K ap =4.86×10-13

。E ?

(Ag +

,Ag)=0.7994 V , E ?

(Br -

,Br 2,Pt)=1.065 V , 试求:(1) E ? (AgBr|Ag) ,(2) ?f G m

$(AgBr(s)) 表面和胶体

1、用最大泡压法测定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已知20℃时实测最大泡压力为0.4217kPa ,用同一毛细管测得水的最大泡压力为0.5472kPa 。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3

1

72.7510N m --??,试计算该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已知CaCO 3在500℃时分解压力为101.325kPa ,表面张力为1

1.210N m -?,密度3

3

3.910kg m

ρ-=??。现

将CaCO 3研磨成半径为30×10-

9m 的粉末,试求粉末CaCO 3在500C

时的分解压力为多少?

3、1000 kg 细分散CaSO 4颗粒的比表面为3213.3810m kg -??,它在298K 水中的溶解度为3

18.2mmol dm -?,假

定其为均一的球体,试计算CaSO 4(密度3

3

2.9610kg m

ρ-=??)颗粒的半径?r =从这个样品的溶解度行为计算

CaSO 4-H 2O 的界面张力。已知298K 时大颗粒CaSO 4在水中的饱和溶液浓度为15.33 mmol ?dm -3,CaSO 4的摩尔质量为136×10-3kg ?mol -1。

4、于天气干旱,白天空气相对湿度仅56%(相对湿度即实际水蒸汽压力与饱和蒸汽压之比)。设白天温度为35C ?(饱和蒸汽压为3

5.6210Pa ?),夜间温度为25C ?(饱和蒸汽压为3

3.1710Pa ?)。试求空气中的水分夜间时能否凝结成露

珠?若在直径为0.1μm 的土壤毛细管中是否会凝结?设水对土壤完全润湿,25C ?时水的表面张力1=0.0715N m γ-?,水的密度3=1g cm ρ-?。

5、已知373K 时水的表面张力215.8910N m γ--=??,密度3=958.4 kg m ρ-?。问直径为710m -的球形凹面上,

373K 时水的蒸气压为多少?在101325P a 的外压下,能否从373K 的水中蒸发出直径为710m -的水蒸气泡?

6、用活性炭吸附3CHCl 时,0℃时的最大吸附量为3193.8dm kg -?。已知该温度下3CHCl 的分压力为41.3410Pa ?时的平衡吸附量为31 82.5dm kg -?,试计算: (1)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中吸附系数b ;

(2)3CHCl 分压力为3 6.6710Pa ?时的平衡吸附量。

7、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浓度间的关系在292K 下由下式表示(式中c 的单位是3mol dm -?):

()()1

3

/N m

13.110

ln 119.62c γγ

--?=-?+

(1)o γ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求30.200mol dm c -=?时的表面过剩量Γ。

(3)c 足够大时,19.621c >>时的表面过剩量Γ∞是多少?

动力学:

1、气相反应()()()1A g 2B g +C g 2

→为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2

1.4410s ?,试求

(1)反应速率系数k ;

(2)若反应经10m in 后体系总压为91.7kP a ,则()A g 的初始压力为若干?

2、已知对峙反应A B 的1f = 0.006m in k -,1

b 0.002m in k -=。若反应开始时,体系中只有反应物A ,起始

浓度为3

1mol dm -?。计算反应进行100m in 后,产物B 的浓度。

3、乙醛的离解反应34CH CHO==CH +CHO 是由下面几个步骤构成的:

1

23

4343343333326

C H C H O C H +C H O C H C H C H O C H C H C O

C H C O C H +C O

C H +C H C H k

k

k k

??→+??→??→??→

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

[][]

1341234d C H C H C H O d 2k k t

k ??= ?

??

4、在673K 时,设反应()()()221N O g N O g O g 2

=+

可以进行完全,产物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经实验证明该反应

是二级反应,()()2

22d NO NO d k t

-

=,k 与温度T 之间的关系为:

12886.7ln 20.27/K

k T =+(k 单位为1

31

mol dm s

--??)

(1) 求此反应的指前因子A 及实验活化能a E ;

(2) 若在673K 时,将()2N O g 通入反应器,使其压力为26.66kP a ,发生上述反应,试计算反应器中的压力达到

32.0kP a 时所需的时间(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

5、某溶液含有N aO H 及325C H C O O C H ,浓度均为30.01mol dm -?。298K 时,反应经10m in 有 39%的325C H C O O C H 分解,

而在308K 时,反应10m in 有55%分解,该反应速率方程为[][]325NaOH CH COOC H r k =, (1)估计288K 时,10m in 能分解多少?

(2)293K 时,若有50%325C H C O O C H 分解,需时多少? 6、一定温度下,理想气体反应

()()()A g B g 2C g →+

今测得反应系统的总压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

/m in t 05.010.015.0∞

3

10

/Pa p -? 1.67 2.102.392.593.00

0t =时反应已经开始。试证明该反应是一级反应,并求出反应速率系数。

7、反应 1 2

A B k k

,已知21

110s k --=,[]]e e B A 4=,若[]3

0A 0.01mo l d m -=?

,[]0B 0=,求30s 后之[]B 值。

相平衡

1、在制水煤气过程中,H 2O(g),C(s),CO(g),CO 2(g)和H 2(g)可以建立几个平衡?独立组分数、自由度各为多少?体系中可能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多少?

2、下列数据为乙醇~乙酸乙酯体系在p

?压力下蒸馏时所得:

(1)依据表中数据绘制T~x 图;

(2)在溶液成分x 乙醇=0.75时,最初馏出物的成分是什么? (3)用分馏塔能否将(2)的溶液分离成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

3、水和溴苯可形成完全不互溶的体系,该体系在外压为101.325kPa时,其沸点为95.4℃,此温度下溴苯的饱和蒸气压为15.700kPa。计算:

;(2)蒸出10kg溴苯时,需消耗

(1)在95.4℃时,对溴苯进行水蒸气蒸馏的馏出物中,溴苯的质量分数w()

C H Br

65

水蒸气多少公斤?

4、指出下列A~B二组分凝聚体系中各区域的相态相数和自由度F*

5、下图是碳的相图,试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曲线OA,OB,OC分别代表什么?

(2)说明点O的含义。

(3)碳在室温及101.325kPa下,以什么状态稳定存在?

(4)在2000K时,增加压力,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是一个放热反应,试从相图判断两者的摩尔体积V m哪个大?

(5)从图上估计2000K时,将石墨变为金刚石需要多大压力?

6、NaCl~H2O 所组成的二组分体系。在-21℃时有一个低共熔点。此时冰、NaCl·2 H2O (s) 和浓度为22.3%(质量

O) 分解。生成无水NaCl 和27%的NaCl 水分数) 的NaCl水溶液平衡共存。在-9℃时不稳定化合物(NaCl·2 H

2

溶液。已知:无水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略有增加)。

(1)试绘出相图,并指出各部分存在的相态

(2)若有1000g28 %的NaCl 溶液,由160℃冷到-10℃,问此过程中能析出多少纯NaCl?

(3)以海水(含 2.5% NaCl ) 制取淡水,问冷到何温度时析出淡水最多?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大题及答案

三、计算 1、测得300C时某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52KPa。求 (1)该溶液中蔗糖的质量摩尔浓度; (2)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3)在大气压力下,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已知Kf =1.86K mol–1Kg–1 , Kb =0.513K mol–1Kg–1 ,△vapH0m=40662J mol–1 2、有理想气体反应2H2(g)+O2(g)=H2O(g),在2000K时,已知K0=1.55×107

1、计算H2 和O2分压各为1.00×10 4 Pa, 水蒸气分压为1.00×105 Pa的混合气体中,进行上述反应的△rGm,并判断反应自发进 行的方向。 2、当H2和O2分压仍然分别为1.00×10 4 Pa 时。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分 压最少需多大? △rGm=-1.6﹡105Jmol–1;正向自发;P (H2O)=1.24﹡107Pa。 装 订 线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于250C 下分解为NH3(g)与H2S(g),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kPa 。 (1)当放入NH4HS时容器中已有39.99kPa 的 H2S(g),求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2)容器中已有6.666kPa的NH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g),才能形成NH4HS 固体。 1)77.7kPa 2)P(H2S)大于166kPa。

4、已知250C时φ0(Fe3+/ Fe) =-0.036V,φ0(Fe3+/ Fe2+) =-0.770V 求250C时电极Fe2+|Fe的标准电极电势φ0(Fe2+/ Fe)。 答案: φ0(Fe2+/ Fe)= -0.439V 5、0.01mol dm-3醋酸水溶液在250C时的摩尔电导率为1.62×10-3S m2 mol–1,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39.07×10-3S m2 mol–1 计算(1)醋酸水溶液在250C,0.01mol dm-3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考试试题

《 物理化学》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6 页; 2、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需使用计算器、直尺、铅笔。 一、选择题(将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共30分) a 、5/7; b 、3/4; c 、7/5; d 、4/3 2、某一级反应,在一小时内反应物消耗35%, 2小时后反应物剩 a 、70%; b 、42%; c 、48%; d 、30% 3、373.15K,101.325KPa 的H 2O(l)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H 2O(g),该过程 a 、ΔU=0; b 、W=0; c 、ΔH=0; d 、Q=0 4、对峙反应A B ,当温度一定时,由纯A 开始反应,有下列几种说法: 1、达到平衡时,正向速率常数等于逆向速率常数。 2、达到平衡时,正向速率常数与逆向速率常数之比为一确定的常数。 3、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4、反应的总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和。 其中准确的说法是 a 、1,2; b 、2,3; c 、3,4; d 、1,4 5、2molHe(理想气体)于恒容下由300K 升至600K ,ΔS 为 a 、8.64JK -1, b 、28.8 JK -1; c 、17.3 JK -1; d 、14.4 JK -1 6、某一级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3.5%,2小时后平衡转化率 a 、增大; b 、随催化剂不同或增或减; c 、不变; d 、减小 7、下列偏导数(1)( ?S/ ?n B )T. P .nC (2) ( ?G/ ?n B )T. V .nC (3) ( ?U/ ?n B )T. P .nC (4) ( ?H/ ?n B )S. P .nC 属于偏摩尔量的是 a 、(2)(4); b 、(1)(4); c 、(1)(2); d 、(1)(3)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4、如图,将CuSO4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可带计算器)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得分 D. CuSO水溶液 4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A. G=H,TS B. G=A,PV C. A=U,TS C. H=U—PV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

A. Q > 0,W > 0,ΔU > 0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B. ΔQ = 0,W = 0,ΔU < 0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C. Q = 0,W = 0,ΔU = 0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D. Q < 0,W > 0,ΔU < 0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8、ΔH =Q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p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655A. 理想气体从10 Pa反抗恒外压10 Pa膨胀到10 Pa 5B. 0? , 10 Pa 下冰融化成水得分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 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C. 电解 CuSO水溶液 4 54D. 气体从 (298 K, 10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 Pa) 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的分压为( )。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1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 1、简述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2、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为什么能够相对稳定存在? 3、胶体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4、写出由FeCl3水解得到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已知稳定剂为FeCl3: 5、丁达尔现象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6、什么叫做电泳?什么叫做电渗? 7、简述简单级数反应的分类,特点及半衰期。 8、HBL是指。 9、任一稳定纯单质在任何温度下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A 根据规定应为零 B 根据自由能定义应为零 C 根据规定不一定为零 D 根据自由能定义不一定为零 10、下列哪种情况可直接用dH=TdS+Vdp公式进行计算() A 363K的水蒸气在101.325kpa下凝结为水 B N2和H2混合气体向真空容器中突然膨胀(无NH3生成) C CO(g)进行绝热不可逆膨胀 D 电解质制备O2和H2 11、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最大。 A 空气中的小水滴 B 水平液面上 C 水中小气泡内 D 水中大气泡内 12、在50 0C时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是液体B的三倍,A,B形成理想溶液,液——气平衡 时在液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则在汽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0.15 B 0.25 C 0.5 D0.65 13、克-克方程适用的体系是() A C金刚石<=>C石墨 B C10H8 (s)C10H8(g) C H2O( s ) = H2O( g ) D N2(g) + 3H2 = 2NH3(g) 14、离子独立定律适用于() A 强电解质 B 无限稀释溶液 C 弱电解质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 15、体系经过某过程后,其焓变ΔH=Q P ,则该过程是() A 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B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C 真是气体等压过程 D 封闭气体不做W’的等压过程 16、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 A 焓总是不变 B 内能总是增加 C 焓总是增加 D 内能总是减小 17、298K,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298θ 0 。 18、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是液体表面张力会。 19、完全互溶二组分体系的气液固相图中,如果P-X曲线上有最高点,则该点气相组成(Y A)和液相组成(X A)的关系是。 20、把一种盐AlCl3溶于水中形成不饱和的溶液,若该盐不发生水解,则该体系的组分数为。 21、液体中的气泡越小,饱和蒸汽压越,液滴越小,饱和蒸汽压越。 22、已知某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为2×103s-1,则反应级数为;若为2×103dm3mol-1s-1,则反应级数为;若为2×103mol·m-3s-1,则反应级数为。 23、室温下水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内将上升到高度h处,如将毛细管在h/2处折断,则水将沿壁升至,此时管中水表面的曲率半径将。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下)测验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 =0.1113s )dm (mol ---??,反应 的起始浓度30dm mol 1.0-?=c ,则反应级数n = 2 ,半衰 期t 1/2= 100 s 。 2. 1-1级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k 1/k -1 ,等容热效应U ?= Ea 1- Ea 2 。 3. 设物质A 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 (a )A →a k Ea B+C ;(b )A →b k Eb D+E ,式中B 和C 是需要的产品,D 、E 为副产品,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无关,Ea>Eb ,则反应(a )和(b )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b) ,升高温度对反应 (a) 更为有利。 4. 某反应A+B 1 1k k -?P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1k 和/1-k ,且/1k =21k ,则/1-k = 2 1-k 。 5.链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 链的引发 , 链的传递 和 链的终止 。 6. 0.1mol·kg -1的MgCl 2溶液的γ±=0.70,则其平均摩尔浓度b ±= 3004.0;平均活度a ±= 0.111 。 A B k , E k -1, E a,-1

7. 氢氧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1) O(l)2H (g)O (g)2H 222→+,(2) O(l)H (g)O 2/1(g)H 222→+,则E 1 = E 2,1G ?= 22G ?。 8. 反应)HCl(Ag(s)AgCl(s))(H 2H 2a p +=+可设计成电池: __ Pt , H 2(p )∣HCl(a )∣Ag(s) , AgCl(s)_。 9. 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 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 液体接界 电势,通常采用加 盐桥 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10.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阳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时增大,阴极电极电势比可逆时 减小 ,原电池的电动势比可逆时 减小 。 11. 肥皂泡内空气的压力比肥皂泡外空气的压力__大__ ,若泡半径为r , 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泡内外的压力差为r /4γ。 12. 水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将使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 d d c γ < 0;发生 正 吸附。 13.由稀AgNO 3和KI 溶液混合制备AgI 溶胶,当AgNO 3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33])()[(xNO NO x n nAg AgI x m ;当KI 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xI K x n nI AgI x m ])()[(。 14.丁达尔效应是光 散射 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 反 比例。 15.一般把90°的接触角作为是否润湿的标准:θ<90°为 润湿 ,θ≥90°为 不润湿 。

物理化学练习题

计算、分析与证明题 *1. 设有300K的1mol理想气体做等温膨胀,起始压力为1500kPa,终态体积为10 dm3。试计算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ΔU,ΔH。 2、在水的正常沸点(373.15K,101.325Kpa),有1molH2O(l)变为同温同压的H2O(g),已知水的 △Vap H=40.69kJ·mol-1,请计算该变化的Q、W、△U、△H各为多少? 3、已知下列反应在标准压力和298K时的反应焓为: (1)CH3COOH(l)+2O2==2CO2+2H2O(l) Δr H m(l)=-870.3 kJ·mol-1 (2)C(s)+O2(g) == CO2Δr H m(l)=-393.5 kJ·mol-1 O2(g) ==H2O(l) (3)H2+ 1 2 Δr H m(l)=-285.8 kJ·mol-1 试计算反应:(4)2C(s)+2H2(g)+O2== CH3COOH(l)的Δr H mθ(298K)。 4、在P及298K下,反应: (1) CuSO 4 (s) + 800H2O (l) ─→ CuSO4.800H2O,Δr H (1)=-68.74kJ.mol-1 (2) CuSO 4.5H2O (s) + 795H2O (l) —→ CuSO4.800H2O,Δr H (2)=10.13 kJ.mol-1 求反应: (3) CuSO 4(s) + 5H2O (l) ─→ CuSO4.5H2O的热效应Δr H(3)

*5、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1×106Pa下,绝热可逆膨胀到1×105Pa。计算系统在此过程中的W、Q、△U、△H。 6、在P下,把25g、273K 的冰加到200g、323K 的水中,假设系统与环境无能量交换,计算系统熵的增加。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J·kg-1.K-1,冰的熔化焓为333 kJ.kg-1,设它们为常数。 7、某化学反应在等温、等压下(298K,Pθ)进行,放热40.00kJ,若使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则吸热4.00kJ。 (1)计算该化学反应的Δr S m; (2)当该反应自发进行时(即不做电功时),求环境的熵变及总熵变(即Δr S m,体+Δr S m,环); (3)计算系统可能做的最大电功为多少? 8、请计算1mol苯的过冷液体在-5℃,pθ下凝固的ΔS和ΔG。(已知:-5℃时,固态苯和液态苯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2.25kPa和2.64kPa;-5℃,pθ时,苯的摩尔熔化焓为9.860 kJ·mol-1) *9、苯的正常沸点为353K,摩尔气化焓是Δvap H m=30.77 kJ·mol-1,今在353K ,pθ下,将1mol液态苯向真空等温气化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1)计算该过程中苯吸收的热量Q和做的功W; (2)求苯的摩尔气化自由能Δvap G m和摩尔气化熵Δvap S m; (3)求环境的熵变; (4)可以使用哪种判据判别上述过程可逆与否?并判别之。 10、已知298K下,CO2(g)、CH3COOH(l)、H2O(l)的标准生成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 、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 、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dU=CvdT 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 、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2套

物理化学试题A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pθ,K下过冷水结成同温度下的冰,则该过程中:() (A) ΔS=0 ΔG=0(B) ΔS>0 ΔG<0 (C) ΔS <0 ΔG<0(D) ΔS>0 ΔG >0 2.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三种情况,正确的是:() (A);(B) ;

(C);(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和O2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生成CO2的过程:( ) (A) ΔH = 0 (B) ΔU = 0 (C) ΔS = 0 (D) ΔG = 0 5.在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一个过程肯定可以自发进行:() (A) ΔH>0,且ΔS>0 (B) ΔH>0,且ΔS<0 (C) ΔH<0,且ΔS>0 (D) ΔH<0,且ΔS<0 6.公式d G = V d p -S d T可适用下述哪一过程:( ) (A) 298K、101325Pa 下的水蒸发过程 (B)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 (C) 电解水制取氢 (D) N2(g) + 3H2(g)=2NH3(g) 未达平衡 7.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 (A) S(气)>S(液)>S(固); (B) S(气)<S(液)<S(固); (C) S(气)=S(液)=S(固);(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得更多NO2,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降温和减压(B) 降温和增压 (C) 升温和减压(D) 升温和增压 9. 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 (A) 1 (B)2 (C)3 (D)4 10.下述分子熵最大是:(), (A)CH4 (B)C2H6 (C)C3H8 (D)C10H22 二、问答(30分) 1. (5分)冰在0℃转变为水,dS>0,但在0℃P=Pθ时,冰与水处于平衡状态,而dS=0是平衡条件,对吗 2. (5分)在绝热过程中,∵Q=0∴dS=0,对吗 3. (10分)试问下列过程哪些状态函数的改变值等于零 ?1)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 ?2)液体水在正常沸点汽化为水蒸气 ?3)H2与O2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2O(l) ?4)理想气体向真空容器中膨胀 4. (10分)说出下列公式的使用条件 (1)ΔG=ΔH-Δ(TS);ΔG=ΔH-TΔS (2)(ΔG)=W'f (3)ΔG=∫VdP ΔG=nRTlnP2/P1 (4)ΔS=Q/T

物理化学练习题-1-8

课程名称:_物理化学(一) 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 一、选择:(下面每道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在25oC,常压下,以下哪个过程的焓变从数值上等于反应SO3(g,101.3kPa)+H2O(l,101.3kPa) =H2SO4(aq,x=0.1,101.3kPa)的?r H m(298.15K)?( ) A.将1mol SO3(g)通入10mol水中; B.将1mol SO3(g)通入大量x=0.1的H2SO4水溶液中; C.将1mol SO3(g)和1mol水通入一定量的x=0.1的H2SO4水溶液中; D.将1mol SO3(g)和1mol水通入大量的x=0.1的H2SO4水溶液中。 2.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中() A.Q> 0 B. ?H<0 C. ?S>0 D. ?U=0 3.某化学反应在300K、p 下于烧杯中进行,放热60kJ?mol-1,若在相同条件下安排在可逆电池中进行, 吸热6kJ?mol-1,则该反应在300K的?r G m 为()? A.66kJ?mol-1 B. 54kJ?mol-1 C. -66kJ?mol-1 D. -54kJ?mol-1 4.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05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0.5×105Pa。设A、B能够形成 理想溶液,则当A在溶液中摩尔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 A. 1 B. 1/2 C. 2/3 D. 1/3 5.分解反应A(s)=B(g)+2C(g),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p与分解压p之间的关系为() A.K p=4p3 B. K p=4p3/27 C. K p=p3/27 D. K p=p2 6.在描述恒沸混合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恒沸混合物类似于化合物,有确定的组成。 B.恒沸点的条件自由度f *=0。 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恒沸点随环境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7.恒温下,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向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同时保持体系总压不变 时,则( B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向逆反应反向移动; C.平衡不会移动; D.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8.在恒温密闭的容器中有A、B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和c B(c A>c B),放置足够长的时间 后() A.A杯中盐的浓度降低,B杯中盐的浓度增大; B.A杯中液体量减少,B杯中液体量增加; C.A杯中盐的浓度增大,B杯中盐的浓度降低; D.A,B两杯中盐的浓度都不会变化 9.相图上,当物系点处于哪一个点时体系中只有一个相:(c ) A.恒沸点; B. 熔点; C. 临界点; D. 低共熔点 10.在温度T,压力p时,理想气体反应C2H6(g)=H2(g)+C2H4(g)的平衡常数K c/K y的比值为()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一)(附答案)

物理化学课程考核试卷 学年第一学期级专业(类) 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A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一、选择题( 共8题14分) 1. 2 分(0123) 体系的压力p(体系)与环境的压力p(环境)有何关系? ( ) (A) 相等(B) 无关系 (C) p(体系)>p(环境) (D) 可逆变化途径中p(体系)(环境) 2. 2 分(1232)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 (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 (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 (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 3. 1 分(0739) 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 (A) ΔH = 0 (B) ΔS = 0 (C) ΔG = 0 (D) ΔU = 0 4. 2 分(0891) 在101.3 下,110℃的水变为110℃水蒸气,吸热,在该相变过程中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成立? ( ) (A) 体> 0 (B) 环不确定 (C) 体环> 0 (D) 环< 0 5. 1 分(2842) 2842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Δm= 5 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6. 2 分(0392) 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 则此过程的焓变ΔH:( ) (A) 小于零(B) 等于零 (C) 大于零(D) 不能确定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题分 10 20 8 10 10 10 20 12 核分人 得分 复查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实际气体的0???? ????=-H T J P T μ,经节流膨胀后该气体的温度将 。 2、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 的函数。 3、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 。 4、在ξ-G 曲线的最低点处m r G ? ,此点即为系统的平衡点。 5、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C 2H 5OH (l )+ 3O 2(g) →2CO 2(g) + 3H 2O(g)的反应焓为 Δr H m Θ , ΔC p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r H m Θ 是C 2H 5OH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Δr H m Θ 〈0 (C)Δr H m Θ=Δr Um 0 (D)Δr H m Θ 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 程的( ) (A)△H 1>△H 2 W 1W 2 (C)△H 1=△H 2 W 1W 2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过程,(1)Q =W (2)ΔU =ΔH (3)ΔS =0 (4)ΔS<0 (5)ΔS>0上述五个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1) (2) (B) (2) (4) (C) (1) (4) (D) (3) (5) 4、某过冷液体凝结成同温度的固体,则该过程中 ( ) (A) ΔS (环)<0 (B)ΔS (系)>0 (C)[ΔS (系)+ΔS (环)<0 (D)[ΔS (系)+ΔS (环)>0 5、已知水的两种状态A(373K ,101.3kPa ,g),B(373K ,101.3kPa ,l),则正确的 关系为( ) (A) μA =μB (B) μA >μB (C) μA <μB (D)两者不能比较 6、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k 1 B B B n X X 的适用条件是 ( ) (A)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 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7、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 (A)Δr G m (ξ)<0 (B)(?G /?ξ)T ,p <0 (C)(?G /?ξ)T ,p >0 (D)(?G /?ξ)T ,p =0 8、放热反应 2NO(g)+O 2(g)→2NO 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⑵减小NO 2的分压;⑶增加O 2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 (A) ⑴ ⑵ ⑶ (B) ⑷ ⑸ (C) ⑴ ⑶ ⑷ (D) ⑴ ⑷ ⑸ 9、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气压p A *

0 ΔA>0 (B)ΔS>0 ΔA<0 (C)W<0 ΔG<0 (D)ΔH>0 ΔS<0 (E)ΔU>0 ΔG =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须由考生本人填写 △△△△△△△ △△△△△△△ 该考场是 课混 考场。 混编考场代号: 考 座准 考 证 号 姓 名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准考证号、 姓名、 学 院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 △ △△△△△△ 场 代 号: △△△△△△△△△△△△△△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 位 序 号 △△△△△△△ △△△△△△△ 姓 名 学 号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学院 专业

《物理化学》复习题.doc

《物理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W _______0,Q_______0,?U_______0,?H_______0 (填“>”、“<”、“=” )。 2.对非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下列函数W、Q、?S等于零的为。 3.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单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___________ 。 4.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混合性质为?mix H______0、Δmix S_______0、Δmix V________0 Δmix G________0。(填“>”、“<”、“=” ) 5.有一个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随温度的升高,自发倾向降低,该反应?S ______ 0,?H ______0。(填“>”、“<”、“=” ) t。 6.一级反应的半衰期的表达式为= 2/1 7. 写出单组分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 G= 、 d H= 、d F= 。 8.某温度时,连串反应R → M → P 的k1和k2分别为0.012和0.004 min-1,M浓度达到 最大值的时间t max为。 9.在测量电池电动势时,使用盐桥的目的是为了。 10. 物理量Q、W、U、H、V、T、P属于状态函数的为,状态函数中属于强度性质的有。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工作在100℃和50℃的两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A.13 % B.25 % C. 75% D.50 % 2.0.1 mol.kg-1 Na Cl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mol.kg-1 A. 0.1 B. 0.2 C. 0.3 D. 1.2 3.封闭系统中任意绝热可逆过程的熵变?S()。 A. >0 B. < 0 C. = 0; D.无法确定 4.若反应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 ·dm-3 ·h-1,则该反应为() A. 三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期末练习题 1. 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中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标准浓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标准态化学势相同 (B) 溶质的化学势相同 (C) 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D) 溶质的活度相同 2. 在298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 想的气态混合物。 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kPa p A 50=*,kPa p B 60=*, 如液相中40.0=A x ,则平衡的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B y 的值为 ( ) (A )0.25 (B) 0.40 (C) 0.50 (D) 0.64 3.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的A(l)的化学势为*μ,其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 如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 A μ,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A , 则两种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 ) (A )*μ=A μ,θμ=θ μA (B )*μ>A μ,θμ<θμA (C )*μ=A μ θμ>θμA (D )*μ>A μ,θμ=θμA 4. 在298K 时,已知①H 2(g)和②O 2(g)在水中的Henry 系数分别为 91,1012.7?=x k Pa, 92,1044.4?=x k Pa.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 两者在水中的饱和溶解的量用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x 1和x 2,两者的关系为 ( ) (A )x 1>x 2 (B) 无法比较 (C) x 1=x 2 (D )x 1<x 2 5.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 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 (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