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分析试验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实验目的:使用密度计法对一组颗粒样品进行粒径分析,得到其粒径分布。
实验原理:密度计法是一种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研究中。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颗粒的密度与粒径的关系,通过测量颗粒的密度来得到粒径分布。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将密度计清洗干净,并校准仪器。
b.准备所需颗粒样品,将其干燥并筛分,保留所需粒径范围的颗粒。
2.实验操作a.将一定质量的干燥颗粒样品放入密度计中。
b.通过加入液体(通常是甘油或氯化钠溶液)来浸泡颗粒样品。
c.开始测量前,对密度计进行校准,确定空载状态和已知颗粒密度状态下的读数。
d.开始测量并记录读数,读数即为颗粒样品的密度。
3.数据处理a.根据测得的颗粒密度和颗粒密度与粒径的关系公式,计算出颗粒样品的粒径。
b.将得到的粒径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图或累积曲线,得到颗粒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记录:日期:20XX年XX月XX日样品信息:样品名称:XXX颗粒样品样品质量:XXXg工作条件:温度:XX℃湿度:XX%实验操作:1. 校准密度计,并测得空载状态的读数为XX g/cm32.向密度计中加入约XXg干燥颗粒样品并加入甘油溶液浸泡。
3. 密度计读数为XX g/cm3数据处理:根据已知颗粒的密度与粒径的关系公式:粒径=(颗粒密度-基质密度)/(已知颗粒密度-基质密度)*已知颗粒粒径已知数据:已知颗粒密度:XX g/cm3已知颗粒粒径:XX mm计算得到的颗粒粒径如下:颗粒粒径1:XX mm颗粒粒径2:XX mm...颗粒粒径n:XX mm粒径分布:将得到的粒径数据进行统计和绘图,得到颗粒样品的粒径分布图或累积曲线。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试验名称: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试验编号:TP-001检测单位:XXXX实验室试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对土样的颗粒分析进行检测,了解土样的物理性质以及颗粒组成,为土壤性质的评价与分析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备:1. 震动筛分仪2. 高精密天平3. 大小号筛子4. 水槽5. 筒形计量瓶6. 烘箱7. 洗涤瓶8. 试验记录表格三、试验步骤及结果:1. 取一定量的土样,样本编号为:SAMPLE-001。
将土样置于室温下静置24小时,使其充分干燥。
2. 将土样分为不同粒径级别,选用2mm、1mm、0.5mm、0.25mm、0.1mm等规格筛子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级别的土样。
3. 将筛分后的不同粒径级别的土样分别置于干净的试验容器中,并精确称量每个容器内粒径级别的土样重量,并记录于表格中。
4. 取一个含足够清水的容器,将筛分后的土样放入其中,用手搅拌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
5. 过滤混合的土样溶液,去掉悬浮的大颗粒杂质,重量记录于表格中。
6. 将过滤后的土样溶液放入筒形计量瓶中,测量溶液总体积,并记录于表格中。
7. 将筒形计量瓶中的土样溶液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定重。
8. 取出烘干后的土样溶液,精确称重,并记录于表格中。
四、试验数据记录:样本编号:SAMPLE-001试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试验人员:XX粒径级别(mm) 初始重量(g) 悬浮物重量(g) 混合溶液总体积(mL) 干燥后重量(g)2.01.00.50.250.1五、数据分析和结论:根据以上记录的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样本SAMPLE-001的颗粒分布主要集中在0.5mm以下的颗粒级别中。
2. 样本SAMPLE-001的颗粒密度较低,含有较多的悬浮物。
3. 样本SAMPLE-001的颗粒溶液总体积较小,说明土样颗粒间的空隙较少。
4. 样本SAMPLE-001的干燥后重量较轻,可能含有较高含水量的颗粒成分。
土的颗粒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土壤样本中的颗粒组成,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并对土壤进行分类和评价。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土壤中颗粒的分布情况、颗粒大小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的质地类型等。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土壤样本•水•酒精2.2 实验步骤1.将土壤样本放入容器中。
2.加入适量的水,并充分搅拌。
3.等待一段时间,让颗粒沉淀。
4.将上层液体倒掉,留下颗粒物质。
5.将颗粒物质转移到称量瓶中,并记录质量。
6.使用酒精清洗颗粒,去除有机物质。
7.再次称量颗粒物质的质量。
2.3 实验数据记录试验编号土壤质量(g)干燥后质量(g)1 10.5 8.22 9.8 7.93 11.2 8.7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土壤样本中颗粒的质量百分比。
以试验编号为1的样本为例,计算公式如下:颗粒质量百分比=干燥后质量−土壤质量土壤质量×100%计算结果如下:试验编号颗粒质量百分比1 22.86%2 19.39%3 21.43%通过统计分析所有样本的颗粒质量百分比,我们可以得到颗粒质量的分布情况。
进一步分析颗粒的大小分布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质地类型。
4.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样本中的颗粒质量百分比在20%左右,说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物质。
2.不同土壤样本之间的颗粒质量百分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土壤的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3.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土壤的质地类型,有助于评价其适用性和潜在用途。
5. 参考文献•[1] 王明. 土壤颗粒分析方法研究. 土壤学报, 2010.•[2] 张涛, 李平. 土壤颗粒组成与质地分析. 土壤, 2008.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验方法和数据结果进行撰写。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1、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
2、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3、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4、若土中粗细兼有,则联合使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三)、筛分法实验1、仪器设备:(1)符合GB6003——85的要求的试验筛。
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1、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与称量200g。
(3)、台秤:称量5kg.。
(4)、振筛机:应符合GB9909——88的技术条件。
(5)、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木碾等。
2、操作步骤(无粘性土的筛分法)(1)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下列规定取出代表性试样:①粒径小于2mm颗粒的土取100g——300g②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取300g——1000g③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取1000g——2000g④ 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土取2000g ——4000g⑤ 最大粒径小于60mm 的土取4000g 以上。
称量准确至0.1g ;当试样质量多于500g 时,准确至1g 。
(2)将试样过2mm 细筛,分别称出筛上和筛下土质量。
(3)取2mm 筛上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的最上层筛中;取2mm 筛下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
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 。
(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仍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试样分别称量,准确至0.1g 。
(4)各细筛上及底盘内土质量总和与筛前所取2mm 筛下土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各粗筛上及2mm 筛下的土质量总和与试样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土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使用筛分法,分析土壤样品的粒径组成,以了解样品的物理性质和颗粒分布情况。
通过筛分试验,可以确定土壤的砾石、沙、粉砂、粘土等颗粒的含量百分比。
试验装置:1.土壤筛分装置:包括一组标准筛网、筛网支架、振动器等设备。
2.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土壤样品和筛分后的颗粒。
试验步骤:1.准备土壤样品:从实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在采样点深度10-20cm范围内采集约500克土壤样品,并置于干净的容器中。
将样品混合均匀,且尽量去除其中的杂质。
2.筛分试验:将土壤样品放在最上层筛网上,然后振动筛分装置,以确保样品充分分散和筛分。
筛分时间通常为5分钟。
在试验中,应使用一组标准筛网,如0.063mm、0.125mm、0.25mm、0.5mm、1mm、2mm、4mm等。
3.称重与记录:将每个筛网上的颗粒收集,并使用电子天平称重。
记录每个筛孔中颗粒的质量,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在称重时,需要注意将土壤颗粒与筛网上的杂质彻底分离,以确保称重的准确性。
在每次称重前应进行筛网的校准以保证称重结果的准确性。
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每个筛孔中颗粒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并乘以100,得到每个筛孔中颗粒的含量百分比。
绘制颗粒分布曲线,以展示不同颗粒大小的含量变化情况。
试验记录:开始时间:2024年5月1日下午2点试验人员:张三试验结果:试验时间筛孔筛上质量(g)筛下质量(g)颗粒含量百分比(%)2:05pm 0.063mm 5.6 32.8 15.32:10pm 0.125mm 5.2 27.6 14.02:15pm 0.25mm 9.3 38.1 19.62:20pm 0.5mm 12.7 42.8 23.02:25pm 1mm 15.6 49.5 25.02:30pm 2mm 18.7 54.2 29.32:35pm 4mm 22.4 58.7 32.5总质量89.5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将每个筛孔中颗粒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得到每个筛孔中颗粒的含量百分比。
筛析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筛析法是一种常见的颗粒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颗粒物料中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
下面是一份筛析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试验目的:通过筛析法确定颗粒物料中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
试验日期:2024年1月1日试验设备:1.筛分机:型号X1,具有不同网孔的筛网;2.电子天平:精度为0.01g;3.空气压缩机:调节气流速度。
试验步骤:1.将待测颗粒物料样品取出,去除杂质,使得样品具备筛选条件;2. 准备一批标准筛网,分别为2mm、1mm、500μm、250μm、125μm 等规格的筛网;3.将筛网依次堆叠在筛分机上,并将样品放在最上层筛网上;4.启动筛分机,调节筛分时间为2分钟;5.筛分结束后,取下每层筛网上的颗粒物料,并称量质量;6.记录每个筛网上的颗粒物料质量和通过筛网的颗粒物料质量;7.将通过筛网的颗粒物料进行下一级筛分,直至最细的筛网;8.每次筛分结束后,都要称量质量并记录。
试验结果:经过筛分后,记录了每个筛网上的通过颗粒质量、颗粒质量和通过率。
筛网通过颗粒质量(g)颗粒质量(g)通过率2mm 100 500 0.21mm 120 380 0.315500μm1502300.652250μm801500.533125μm40700.571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通过率:通过率=通过颗粒质量/颗粒质量。
2.计算颗粒径比例:颗粒径比例=通过颗粒质量/待测颗粒物料样品质量。
3.绘制颗粒径比例曲线(颗粒直径与颗粒径比例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的变化分析颗粒分布情况。
结论:根据筛析法试验结果,得到了颗粒物料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
颗粒径比例曲线显示,颗粒物料主要分布在500μm至2mm范围内,其中颗粒径为1mm的颗粒最多。
随着颗粒径的减小,颗粒物料分布逐渐减少。
此外,通过率的变化也表明颗粒物料的分布以较大颗粒为主。
以上是一份筛析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及分析结果,用于确定颗粒物料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分布情况。
移液管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实验记录实验目的:使用移液管法对颗粒进行分析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移液管法是一种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通过移液管的容积和颗粒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颗粒的体积浓度和颗粒数密度。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移液管清洗干净并晾干,准备好所需的颗粒样品和移液管。
2.称重:使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颗粒样品,记录质量为m。
3.加液:将颗粒样品倒入移液管中,直至液面与移液管的刻度线对齐,记录液体的体积为V。
4.移液:用移液管将颗粒样品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将所有颗粒转移完毕。
5.清洗:将移液管清洗干净并晾干,以备下一次实验使用。
实验结果:实验一:样品质量m=2.5g移液管液面与刻度线对齐的液体体积V=3mL实验二:样品质量m=3.2g移液管液面与刻度线对齐的液体体积V=4mL数据处理:根据实验原理,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颗粒的体积浓度(Cv)和颗粒数密度(N):Cv=m/V(g/mL)N=m/(V*d)(个数/mL)其中d为颗粒的密度,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方法测量得到。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颗粒的体积浓度和颗粒数密度。
实验一:Cv=2.5g/3mL=0.833g/mLN=2.5g/(3mL*d)个数/mL实验二:Cv=3.2g/4mL=0.8g/mLN=3.2g/(4mL*d)个数/mL讨论与结论:通过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颗粒的体积浓度和颗粒数密度的平均值,并计算其标准偏差以评价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颗粒的形状和颗粒大小对颗粒分析结果的影响,并进行更多的实验来验证移液管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总结:移液管法是一种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通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颗粒的体积浓度和颗粒数密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颗粒的分析工作。
但对于非球形颗粒或颗粒尺寸分布较大的样品,在使用移液管法时需要考虑额外的因素,如颗粒的流动性和堆积密度等。
土的颗粒分析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的颗粒分析实验是为了确定土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从而对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估和分类。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土的粒度组成,判断土的级配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的颗粒分析实验通常采用筛分法和比重计法。
筛分法是利用不同孔径的标准筛,将土样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离,然后分别称重计算各粒组的相对含量。
比重计法则是根据土颗粒在悬液中沉降的速度与粒径的关系,通过测定悬液的密度变化来确定各粒组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标准筛:一套孔径分别为 2mm、1mm、05mm、025mm、0075mm 的筛子。
2、天平:称量 5000g,感量 5g;称量 1000g,感量 1g;称量 200g,感量 001g。
3、烘箱:能控制温度在 105℃~110℃。
4、搅拌器:包括搅拌棒和搅拌筒。
5、比重计:甲种比重计,刻度范围为 0~60,精度为 05。
6、其他:洗筛、洗瓶、研钵、瓷盘、量筒、移液管、三脚架、石棉网等。
实验材料为取自工程现场的代表性土样。
四、实验步骤(一)筛分法1、称取风干土样总质量,准确至 01g。
2、将土样通过 2mm 筛,称出筛上土的质量。
3、对通过 2mm 筛的土样进行四分法缩分,取其中一份作为试验用土。
4、将试验用土依次通过孔径为 1mm、05mm、025mm、0075mm 的筛子,进行筛分。
5、每次筛分后,分别称出各筛上土的质量,并计算各粒组的质量百分数。
(二)比重计法1、称取风干土样 30g,放入研钵中研散,然后全部通过 0075mm 筛。
2、将过筛后的土样放入瓷盘,置于 105℃~11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后称重。
3、称取烘干土样 10g,放入量筒中,加入蒸馏水至 1000ml,搅拌均匀,使土样充分分散。
4、用搅拌器搅拌悬液 1min,然后静置 1min,用比重计测量悬液密度。
5、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比重计读数,每次读数前应搅拌悬液1min。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旨在对样本土进行颗粒分析,以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
试验方法:
采用沉降法对样本土进行颗粒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 取0.001g土样并加入盆中;
2. 加入20ml去离子水,并用手指搅拌均匀;
3. 离开搅拌器,让土的颗粒自行沉降,记录每个时间点的颗粒占比。
试验结果:
完成分析后得出以下试验结果:
1. 样本土颗粒比例:沙74.6%,粉砂11.2%,粘土14.2%;
2. 样本土干密度:1.45g/cm³;
3. 样本土示方数:1
4.0%。
试验结论:
通过对样本土进行颗粒分析,得出颗粒比例以及土的物理性质,可以为土的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针对此次试验结果,需要更
多的力学试验数据进行支持,方能对土样进行充分的特性分析。
参考值:
以下为标准的颗粒占比参考值:
- 沙 63um 以上颗粒占比 50% 以上;
- 粉砂 2-63um 颗粒占比 20-50% 之间;
- 粘类颗粒(粘土、黏土、粉质颗粒)占比 5-25%。
参考文献:
[1]颗粒分析试验方法,中国化学会,2017。
[2]土工试验方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4。
试验一、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一)概述颗粒分析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中各种粒组含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并据此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
密度计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样,若试样中含有大于0.075mm 的粒径时,应联合使用密度计法和筛析法。
(二)试验原理密度计法是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加入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10mL ,混合成1000mL 的悬液,并使悬液中的土粒均匀分布。
此时悬液中不同大小的土粒下沉速度快慢不一。
一方面根据斯笃克(Stokes, G .G , 1845)定律计算悬液中不同大小土粒的直径,另一方面用密度计测定其相应不同大小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1. 斯笃克定律斯笃克研究了球体颗粒在悬液中下沉问题,认为不同球体颗粒在悬液中的下沉速度υ与它们直径大小d 有关,这种反映悬液中颗粒下沉速度和粒径关系的规律,称为斯笃克定律。
按照这一定律,土颗粒在溶液中下沉时,较大的土粒首先下沉,经过某一时段t ,只有比某一粒径d 小的土粒仍然浮在悬液中,这些土粒在悬液中通过铅直距离L ,在时间t 内下沉速度υ为2w s 1800)(dt L ηρρυ-== 或tLG G d ⋅-=-=wo wT s w s )(1800)(18γηρρηυ( 1–1)式中 η ——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Pa·s (10-3); d ——土颗粒粒径,mm ;ρ——土粒的密度,g/cm 3;G s ——土粒的比重;w ρ——水的密度,g/cm 3;wo ρ——温度4℃时水的密度,g/cm 3;wT G ——温度T ℃时水之比重;L ——某一时间t 内土粒的沉降距离,cm ; t ——沉降时间,s 。
为了简化计算,用图 1–1的斯氏列线图,便可求得粒径d 值。
此时,悬液中在L 范围内所有土粒的直径都比算得的d 值小,而大于d 的土粒都下沉到比L 大的深度处。
图1–1 斯笃克列线图2.悬液中土粒质量的百分数设V 为悬液的体积,W s 为该悬液内所含土颗粒总质量。
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筛析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筛析法)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筛析法对颗粒进行分析,了解颗粒的粒径分布、形状、密度等特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试验原理筛析法是一种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对颗粒进行分类和分析的方法。
根据筛析结果,可以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和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含量等信息。
本试验采用标准筛析法,按照筛孔尺寸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进行筛分,并计算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质量百分比。
三、试验步骤1.准备样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颗粒样品,进行充分混合,确保样品均匀。
2.筛分:按照筛孔尺寸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样品过筛,收集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
在筛分过程中,需保证筛子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影响试验结果。
3.数据记录:记录各筛孔尺寸范围内的颗粒质量,并计算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质量百分比。
同时,观察并描述颗粒的形状、密度等特征。
4.结果整理:根据数据记录结果,绘制粒径分布曲线图,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数据记录表:2.粒径分布曲线图:根据数据记录表和粒径分布曲线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样品中大于10mm的颗粒质量为25g,占50%;5-10mm的颗粒质量为15g,占30%;2-5mm的颗粒质量为8g,占16%;1-2mm的颗粒质量为3g,占6%;小于0.5mm的颗粒质量为1g,占2%。
(2)从粒径分布曲线图中可以看出,该样品主要以大颗粒为主,其中大于10mm的颗粒含量最多。
随着粒径的减小,颗粒含量逐渐减少。
(3)根据描述的颗粒形状和密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该样品主要为不规则形状的颗粒,且密度较大。
这种颗粒结构的形成可能与样品的地质成因、搬运过程等因素有关。
五、结论通过本试验,我们得到了该颗粒样品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以及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含量等信息。
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大颗粒为主,粒径分布不均匀。
同时,观察到颗粒形状较为不规则,密度较大。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报告颗粒分析实验报告篇一:颗粒分析实验报告颗粒分析实验报告专业班级港航学号 0903010125姓名景永春同组者姓名孙涛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密度计法(比重法)颗粒分析实验实验日期 xx.9.13 批报告日期成绩签名一、实验目的测定干土中各粒组含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二、实验原理微小球体在水中下沉时,球体的近似满足如下规律:1.小球体在水中沉降的速率是恒定的;2.小球体沉降的速率大小与球体的直径d 的平方成正比。
上述规律可用下式表示: v=(gs-gwt)ρw4℃gd2/1800η由式可知,颗粒比重一定时,颗粒愈大,在水中沉降的速率愈快。
现将一定质量ms 的土与水搅拌成总体积为v的均匀悬液,然后观察悬液中颗粒下沉情况和悬液浓度的变化。
再由下式:di=k1 (??/ti)将测量粒径di的问题转化成为测定任一时刻ti及相应落距l的问题,再算出d≤di的颗粒占总土质量百分含量pi,就可得到试验结果。
三、实验仪器(1)(2)(3)(4)(5)乙种密度计量筒,有效容积1000cm3,内径60mm,高450mm 秒表搅拌器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取风干土样100~300g辗散后过2mm筛,至仅留下大于2mm 的颗粒为止。
(2)将粒径小于2mm的土样搅拌均匀,称取m=30g 的土样作为试样。
(3)将试样加水煮沸1小时,冷却后将全部土倒入试验量筒,加入10cm分散剂,加水至1000cm。
(4)搅拌悬液约1min,往复各30次,使悬液土粒分布均匀。
(5)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经1,2,5,15,30,60,120,1440min时的密度计读数。
每次测度前15秒左右将密度计放入量筒。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干土质量:30g 悬液体积:1000ml 密度计型号:乙型土粒比重:2.70密度计校正:ri = ri +n+mt—co计算l:根据乙种密度计读数与沉降距离表计算计算粒径di= k1 /ti)计算d≤di的颗粒占总土质量百分含量pi=100v*gs*(ri—1)*ρw4℃/ms/(gs-gw20) 绘制粒径分布曲线土粒粒径d(mm)六、实验分析与评估1、该方法较之筛析法的优缺点:首先,筛分法是利用不同孔径的分析筛筛分风干土,以此将不同粒径的土颗粒区分开,对于粒径稍大的土颗粒来讲,是比较方便可行的,但是对于粒径较小的土颗粒来讲,会有较大误差,因为细小的土颗粒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会黏附在分析筛上面,对实验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