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图表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1.74 M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建筑史学习资料(带图)中国建筑史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1、⼲阑式建筑(⽊构架建筑)井⼲式建筑(不是⽊构架建筑)2、最早空间理论——⽼⼦《道德经》:三⼗辐共⼀毂,当其⽆,有车之⽤。
埏埴以为器,当其⽆,有器之⽤。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有室之⽤。
故有之以为利,⽆之以为⽤。
3、影响建筑形制的因素:1、⽞学2、礼制——《周礼考⼯记》:匠⼈营国,⽅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朝后市,市朝⼀夫。
4、中西建筑⽂化的差异:稳定,变⾰第⼀章清式⽊构架建筑平⾯第⼀节单体建筑平⾯⼀、单体建筑平⾯的构成要素——间1、间的概念:(1)四柱之间的空间(2)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与⼭墙平⾏的屋架的空间)2、出廊——正式出廊:(1)⽆廊式(2)前出廊式(3)前后廊式(4)周围廊式3、⾯阔和进深4、间的名称:(1)⼗⼀开间:尽间稍间次三间次⼆间次间明间次间次⼆间次三间稍间尽间(2)九开间:尽间稍间次⼆间次间明间次间次⼆间稍间尽间(3)七开间:尽间稍间次间明间次间稍间尽间(4)五开间:尽间次间明间次间尽间(5)三开间:次间明间次间5、间的不等宽现象(1)中间(明间)最⼤,依次递减(2)明间最⼤,尽间最⼩,其他开间⼤⼩相等,宽度介于明间和尽间之间(3)间的不等宽现象的原因:①功能的原因②经济的原因③结构的原因(技术)④审美的原因6、间架柱⽹:(1)架(清):檩的数量(进深⽅向)为架的数量(2)步架(宋):两条檩之间的距离为⼀架(檩-1=步架)⼆、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1、正式:长⽅形2、杂式:除了长⽅形以外,都是杂式第⼆节庭院空间的组群布局⼀、建筑组群平⾯的形式1、扩⼤建筑规模的两种形式:(1)量的扩⼤(2)数的增加(中国建筑规模扩⼤的形式)2、建筑组群的离散型布局:(1)贯联式布局(2)联排式布局(3)散点式布局(4)庭院式布局3、庭院式布局的优点和功能:(1)空间聚合功能:空间组合功能,平⾯功能布局通过庭院分隔并连接。
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一)建筑1. 仰韶文化:干阑式: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有榫卯)木骨泥墙:西安半坡村、陕西临潼姜寨(大房子,母系)2.龙山文化: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父系),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
3.辽宁建平县女神像——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二)其他·石块堆成的方形和圆形祭坛,在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
二、奴隶社会时期(前21世纪~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一)夏(前2070~前1600年)(二)商(前1600~前1046年)·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载(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周礼考工记》·瓦的发明,以上建筑使用瓦、脱离了“茅茨土阶”;陶水管的使用;三合土抹面 ·有宗教分封,不能僭越(公侯伯子男,不准超过王城的1/3、1/5、1/9)(四)春秋(前770~前476年)·人物:公输班-鲁班 ·开始修筑长城 ·瓦大量使用·有建筑装饰:“山节藻棁”,“丹楹刻桷”(shān jié zǎo zhuō)(dān yíng kè jué)三、封建社会初期(前475~公元581)(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战国(前475~前221)·“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守民”·木工技术:棺椁有多样的榫卯(木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铜板错银“兆域图”(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二)秦(前221~前206)·秦重要建筑:修驰道、筑长城(三)汉(前206~公元220)·国力强盛,建筑大发展,留存的建筑形象丰富(画像、明器、墓葬)·陵墓仍土圹木椁墓,用“黄肠题凑”·五陵少年: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等七座·东汉公元25年定都洛阳,都城内有东西二宫,文献记载有椒房、温室殿、冰室等防寒祛暑房(四)三国(公元220~265)(五)两晋、南北朝(公元265~581)(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佛寺、佛塔、石窟寺的出现——建筑最大成就·琉璃始于南北朝·南朝仅陵墓、石刻墓表及石象生出色·北魏洛阳城为第二大城对以上900余年进行总结:·汉代为高潮,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始于汉代·木构架体系、院落式布局已基本定型·后期,佛教哲学艺术的传人、玄学的兴起,建筑形象趋于雄浑而带巧丽风格·东晋、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四、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1279)(隋、唐、五代、宋、辽、金)(一)隋(公元581~618)。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出以下特点:(一)重视台基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
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如王府的台基高度有规定,太和殿用三层须弥座汉白玉台基等。
(二)屋身灵活可亭、可仓、可室、可厅(三)屋顶呈曲线或曲面(四)重要建筑使用斗拱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五)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二、院落式布局中国的宫殿、庙宇、衙署、住宅等都属院落式。
另外,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木楼阁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三、有规划的城市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于《周礼考工记》的王城之制,大多数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建造的。
四、山水式园林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
与欧洲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异情趣。
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特有的建筑观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
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门学术。
崇尚俭朴。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一、城市•都城的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1.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2. 北魏洛阳城 3.明清北京城 4.元大都 5.隋、唐洛阳 6.明南京城 7.汉长安城•中国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中国的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近的。
•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北京古都的风貌改变较大,尚未列入)•里坊制: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
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发型,沿街设肆,沿街设住房。
二、宫殿:•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及宴会。
中国古代建筑史
老子《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肖何刘邦未央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
明计成《园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三山五园:清漪、静明、静宜、畅春、圆明圆。
(畅春圆仿寄畅圆)中国古建筑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转变于宋代。
木构类型:穿斗式、抬梁式(或加井干式)
计心造、偷心造(偷心造:斗栱有一挑上横栱少掉)
福建五凤楼:“三堂两横”,前厅、大厅、中厅三座堂,横屋、横楼两横。
云南一颗印:“三间四耳”,正房三间,厢房东西各二间。
副阶周匝抄手游廊雕刻分类彩画分类。
中国古建筑简略图解我国古建筑常由屋顶、基座及墙体组合,创造优美的造型,尤以屋顶造型为最。
通过举折,屋顶哥哥檩和梁在高度上具有不同变化,从而使屋顶坡面上形成上陡下缓的曲面,保护屋身免受雨水浸泡。
并在屋檐转角处起翘和出翘,既减轻屋顶重量,又是建筑轻巧活泼。
常用的屋顶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此外还有盝顶、平顶和单坡顶等。
1、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前后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侧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斜脊,俗称五脊顶。
庑殿顶又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官式建筑中重檐庑殿顶规格最高。
2、歇山顶:从外部形式看,是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形成两坡和四面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斜脊,俗称九脊顶。
歇山顶也有重檐与重檐之分。
官式建筑中,重要大殿多采用重檐歇山顶。
3、悬山顶:屋面仅有前后两坡,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
4、硬山顶:屋面以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坡,左右两面山墙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5、攒山顶:屋面在顶部交汇于一点,形成锥形,多在尖端置宝顶装饰。
有单檐与重檐之分。
6、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顶前坡于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两坡相交处呈弧形曲面。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庑殿等五种,根据建筑等级要求分别选用;?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
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AT】70张图看尽中国5000年建筑史(附梁思成珍贵手稿)点击“此处”了解地下空间开发会议详情与此同时,夏朝的建筑还有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建造城池与开凿沟洫。
城池有御敌护城之作用,沟洫有给水排水之功能,实为现代化城市之先驱。
夏代二里头宫殿复原图烟台发现夏代村落遗址陕北清涧发现商代建筑群周代建筑(含春秋战国)西周建筑易经使用瓦,建筑中使用木结构和封闭式的有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的特点。
种种迹象表明,在后世逐渐完善起来的中国古建筑的特征至少在西周时期易经具有雏形了。
成书于春秋末叶的《考工记》,追述了周代营造制度。
书中记载,营造都城的时候,要规划成方形,每个方向长九里,各开三座城门;城中纵横垂直交错九条达到,城内左边(东部)为太庙,右边(西部)为社稷坛,前面(南部)为皇城,后面(北部)为集市。
这些记述对西汉以后各朝代(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工技》中描述的周代王城规划岐山西周甲组建筑基址复原鸟瞰图齐长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
秦汉建筑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
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末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
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
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包头秦长城遗址汉画像砖上的阙门形象汉代,绿釉陶望楼魏晋南北朝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
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中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一号宫殿) 殷墟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秦都城雍城 宗庙遗址三、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5年~公元581年)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建筑技术 备 注 南北5km 、东西万户;西南角为宫殿,夯土台高达16m ; 1.周礼限制已失控,城市规模扩大;各国都城都很大;2.木工已有很高水平,棺椁有多样的榫卯;仍多为木棺椁;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以夯土台()为中心,用空间较小的木构架建筑环绕、上下叠两层的台榭式建筑;具有采暖、冷藏、排水、洗浴等设施;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最早的建筑总平面按比例制作,有名称、尺寸、地形位置,雅安高颐墓阙神通寺四门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大慈恩寺大雁塔兴教寺玄奘墓塔荐福寺小雁塔登封法王寺塔崇圣寺千寻塔明惠大师塔登封净藏禅师塔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八角形,双层塔壁的砖塔,原9现7层;由唐方形单层塔壁转为宋多边形平面、有塔心室的首例;1.《韩熙载夜宴图》:由席地危坐到垂足坐的转变(家具大变革)喻郜《木经》南京栖霞山舍利塔石塔成都前蜀王建墓棺床雕刻精美;前中后室结构相同;顶使用肋拱;地面标高接近室外宋建都汴梁(河南开封)(原为州治之所,狭隘)城市的里坊制被突破,临街设市肆,沿巷建住宅,形成开放性城市;虎丘云岩寺塔栖霞山舍利塔开元寺料敌塔佑国寺塔开元寺双石塔太原晋祠圣母殿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辽916年~1125年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现存最大木构楼阁观音阁外观2层,内3层(中间一夹层);夹层柱间有斜撑;1.辽积极吸取汉族文化,其建筑可直视为唐代建筑的延续;2.两个均为“金厢斗底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年代最早、唯一的楼阁式木塔前塔后殿;外观5层,4夹层,实9层;夹层柱梁有斜撑;八角形,底径30米,高67.31米;斗拱金1115年~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减柱造的极端之例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道教永乐宫北京妙应寺白塔河南登封观星台1 2 居庸关云台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备注明1368年~1644年明南京城第六大城新辟新区,不规则布局明于南京、临濠(凤阳)、北京先后三次建造都城宫殿;北京城为明成祖在元大都基址上建设;北京城第三大城宫殿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山西大同九龙壁山西洪洞广胜寺上寺飞虹塔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清1644年~1911年皇家苑囿的建设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三海;清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影响甚至远及18世纪欧洲;成为世界园林渊源之一翁山(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1.定都北京,没有沿用过去每改朝换代均要焚毁前宫室以煞王气的传统,继续使用明代的紫禁城,在使用中加以完善。
:0 :0 : 云淡风轻(bettyqiu001) :106 :1190: 云淡风轻(bettyqiu001) :106 :1190编辑编辑器引用陵墓建筑永泰公主墓在乾隆前东南,是乾陵的陪葬墓之一。
地面上有边长为五十五米、高十一米的方形陵台,四周有垣墙。
墓室在陵丘地下十六米处,有平面为方形的前后室各一间。
墓室用砖砌成,室顶为尖瓣拱。
墓道全长八十七米,满绘彩色壁画,但剥落甚多。
壁画内容丰富,构思完美,技法熟练,表现著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留言文集作者: 云淡风轻(bettyqiu001) :106 :1190 时间:2004-06-12 09:54:29编辑编辑器引用民居建筑——福建晋江大仑蔡宅本宅厅堂前天井两侧的相房为二层,称为“角脚楼”,空间变化丰富,装饰精细,立面轮廓舒展优美。
-----------------------------------: 云淡风轻(bettyqiu001) :106 :1190 : 云淡风轻(bettyqiu001) :106 :1190山门以高矗的仿木结构砖雕牌坊构成。
祠内建筑多采用木步架与硬山砖墙组合,屋脊多施雕饰,其风貌在朴实素雅中又显得多姿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祠前有石狮一对,造型十分生动,雕作极其精美,须弥座式的基座上还有奔马,舞风等浮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留言文集作者: 云淡风轻(bettyqiu001) :106 :1190 时间:2004-06-12 10:08:59编辑编辑器引用园林建筑——谐趣园西宫门谐趣园地处颐和园的东北角,它是仿造江南2 名园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自成一体的园中之园。
谐趣园中央是水池,环池建有亭、堂、楼、轩、斋、榭等十多座建筑和游廊、石桥,它们错落相间,互为对景,形成了一个绮丽怡静的园林环境。
《中国建筑史》——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附图说明)本文对《中国建筑史》中的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特点进行了总结。
阅读时长约3min。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各时期的城市形态也随着这三者发展不断变化,期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夏商周三代。
这些时期城垣都用夯土筑陈,技术比较原始。
各种区域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
城市居民仍然按氏族关系聚居。
第二阶段:里仿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手工业、商业的崛起、人口的迅速增长,为便于管理,把城市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业限制于定时开闭的“市”中,宫殿、衙役占有全城最有利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和市门,有吏卒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第三阶段:里仿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棋盘式分割布局形式开始出现,这时“里”和“市”都环以高墙,按时启闭,和汉代无区别,但后期已逐渐放松。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北宋都城卞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在中国沿用1500多年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新建城市。
即原来没有基础,平地起城市。
如先秦时期各诸侯城。
第二类依靠旧城建新城。
汉以后多采用此种。
如西汉旁依秦咸阳旧城;隋紧靠西汉旧都等。
第三类在旧城基础上扩建。
如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属于此类。
秦-咸阳咸阳宫,秦帝国的大朝正宫,秦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域。
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咸阳位于渭水之北、泾水之南。
秦咸阳城的地势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渐低下,城市最北部是作阶梯状陡起的形势。
咸阳宫宫城东西两侧的宫殿建筑中有仿六国宫室建筑,咸阳城西南部有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市场,其东是王室或皇室使用的池苑风景区——兰池和兰池宫。
秦咸阳城已有了集中的商业区,考古发现,市在城南;在渭水河北宫殿区附近,有铸铁、冶铜的作坊和陶窑等遗址,说明当时有为宫廷服务的作坊;居民区位于城南,绝大多数被渭水冲毁,无处可考。
几张简图看懂古建之概述中国古代宫殿、庙宇或住宅,一般由若干座建筑组合而成,其中主要建筑物多居中朝南,称其为正殿或正房。
在正殿(房)之前,分列左右相向而座者称为配殿或厢房,在正殿之前与其相对者称为前殿或倒座(朝正殿方向开门)。
正前殿与左右房所包围之范围称为一院,四面都筑有房屋者为四合院,只有三面筑房者为三合院。
一处住宅、宫殿或庙宇均由一院或多院组合而成。
古建筑是指古代的一切建筑物,历史学家将1840年作为中国古代的下限,1840年以前的建筑无疑属于古建筑范畴,但1840年以后的建筑,不会因为这一界限致使结构突然变化,事实上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的传统形式仍为建筑的主流,所以,可以以民国为下限,民国前(1912年前)的为古建筑,民国后的建筑为近现代建筑。
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古建筑在存在和发展进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就必然要维修,维修的部位包括建筑的屋顶、室内梁架、门窗、台基、斗栱等几乎涉及到所以部分,从历史维修的文献记载和古建筑勘察情况看,历史上维修较多的部位,大多集中在屋顶和梁架部分,年代越早,更换的构件也就越多,给古建筑的时代定性带来困难。
因此,古建筑一般以梁架的现存年代,作为整座建筑断代的主要依据。
几千年来,木构建筑始终是“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屋顶),地以上为中分(屋身),阶为下分(台基)”这样一种建筑模式,意思是房屋分为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体,木构建筑在正立面宽度上以间为单位,正面每二柱之间称为一间,间之宽度称“间广”,若干间并联组成一座横长矩形的单体建筑,再由若干座单体建筑围合成内向的院落;木构架建筑在进深上以屋架上的椽或檩数计,早期宋式称几椽(椽跨距),晚期清式称几檩(檩数),大型建筑在侧面(山面)上也分间,一般以二架椽为一间。
平面矩形的单体建筑,屋顶主要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等,前两种为两面坡,后二种为四面坡且屋顶下可加下檐,构成重檐屋顶。
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仰韶文化(距今9000-4000年)1.浙江余姚河姆渡最早木结构建筑干阑式木结构榫卯技术出现长江流域;母系氏族木骨泥墙半地穴式建筑大房子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时期聚落3.陕西临潼姜寨最早典型的农耕聚落龙山文化父系氏族 1.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2.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3.建筑构造技术中出现石灰干燥、陶化以及彩绘装饰做法4.建筑空间出现“吕”字形平面木结构的特点:1.穿斗式:云南白族民居;2.抬梁式:北京四合院;3.井干式:4.干阑式:广西侗族民居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夏前2070年~前1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末商初宫殿遗址最早的廊院式建筑 1.两处遗址,一号宫殿最大,二号最完整2.未见瓦,“茅茨土阶”。
1.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2.大量使用青铜器、已有甲骨文——我国城市雏形出现。
商前1600年~前1046年1.郑州商城商王仲丁的隞都2.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3.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并排三座殿堂4.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遗址5.殷虚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布局已具庭院的雏形,世界文化遗产。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1.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中国第一四合院 1.严格的等级制度,出现,《周礼考工记》“三朝五门”春秋战国成书,记述周代王城建设制度。
2.瓦的发明,脱离了“茅茨土阶”2.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干阑式建筑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秦都城雍城出土了36cmx14cm*6cm青灰色砖、花纹空心砖;备注:1.人物:鲁班 2.高台建筑—高台榭、美宫室 3.开始修长城 4.瓦大量使用 5. 有建筑装饰907年隋唐洛阳城 第五大城2.将大兴城改称长安城,作为都城(西安),继续完善。
后在长安城东北隅城墙之外修建一座大明宫,逐渐 成为唐代的政治中心。
建筑史绘图重点建筑史, 绘图写出下图所示对象的名称、朝代、地点临潼姜寨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平面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原始社会半地穴住宅遗址平面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平面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汉长安礼制建筑群鸟瞰隋唐洛阳总平面唐长安总平面唐大明宫总平面唐大明宫麟德殿平面唐大明宫含元殿平面和透视明清北京城总平面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石刻所示唐代佛殿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平、立、剖面图,唐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平、立、剖面图,唐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平、立、剖图,宋山西太原晋祠飞梁,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平、立面,宋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立、剖面图,辽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立、剖面图,辽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立面,元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墓塔,唐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北京妙应寺白塔平、立面图,元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立面,五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立、剖面图,辽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平、立、剖面图,五代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外观,唐/宋福建泉州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宋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唐河北赵县赵州桥(安济桥),隋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立面图,北魏陕西乾县唐乾陵总平面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总平面明清北京故宫鸟瞰图明清北京故宫午门明清北京故宫中和殿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平、立、剖面图北京天坛总平面,明清北京天坛祈年殿立面,清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清北京天坛皇穹宇平面,清北京天坛圜丘平、立面图,清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清宫殿、陵墓、坛庙紫禁城总平面示意图北京故宫前三殿、后三宫平面图沈阳故宫总平面示意图沈阳故宫崇政殿、大政殿平面明长陵总平面示意图长陵祾恩殿平、立面赵城广胜下寺大殿剖面简图楼阁式塔、密檐塔《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汉长安城平面图曹魏邺城平面图隋唐长安城平面图北宋东京城平面图元大都平面图明清北京城平面图从辽南京到明清北京的城址变迁示意图北京颐和园总平面示意图谐趣园平面示意图北京北海苏州拙政园苏州网师园承德避暑山庄江南园林中某一小亭(请注明名称)透视住宅与聚落北京四合院平面示意图鸟瞰云南一颗印平、立面图黄土高原窑洞吊脚楼(四川、贵州)云南傣族民居干阑藏族民居江南民居木构架工程做法抬梁式,穿斗式木构架宋式、清式勾阑清式五踩斗拱侧、正立面宋式×辅作斗拱彩画示意罩清式7檩重檐殿堂剖面清式栏杆立面图说明位置并图示:五铺作举折龙吻牌楼鸱吻铺首六铺作斗拱万方安和近代史南京中山陵总平面图、祭堂立面图广州中山纪念堂平面图上海沙逊大厦平、立面图上海国际饭店平、立面图上海市政府大厦平、立面图1.北魏松岳寺塔它是我国现存最早塔的实物,突出特点是砖砌密檐式塔2.南禅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由于年代较早,三开间小庙,歇山顶3.佛光寺大殿规模大得多,为我国第一座木构殿堂,平面为金箱斗底槽4.独乐寺观音阁殿阁型构架,注意暗层的概念及其结构特性5.隆兴寺摩尼殿平立面,都很重要。
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一)建筑1. 仰韶文化:干阑式: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有榫卯)木骨泥墙:西安半坡村、陕西临潼姜寨(大房子,母系)2.龙山文化: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父系),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
3.辽宁建平县女神像——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二)其他·石块堆成的方形和圆形祭坛,在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
二、奴隶社会时期(前21世纪~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一)夏(前2070~前1600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最早的廊院式建筑夏都之一;两处遗址,一号宫殿最大,二号最完整;未见瓦,“茅茨土阶”。
(二)商(前1600~前1046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郑州商城商王仲丁的隞都2 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并排三座殿堂3 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已发掘两座庭院式建筑4 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商晚期;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墓葬为土圹木椁墓,深十几米,四出羡道,多殉葬人物·已大量使用“青铜器”,青铜工艺达到纯熟的程度·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载(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陕西岐山凤雏村中国第一四合院(即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二进院寺庙建筑2 湖北岐春出土一处建筑遗址干阑式建筑·《周礼考工记》·瓦的发明,以上建筑使用瓦、脱离了“茅茨土阶”;陶水管的使用;三合土抹面·有宗教分封,不能僭越(公侯伯子男,不准超过王城的1/3、1/5、1/9)(四)春秋(前770~前476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秦都城雍城出土了36cmx14cm*6cm青灰色砖、花纹空心砖;秦国雍城宗庙遗址居中为太庙,左右为昭、穆二庙祭祀坑,识别祭祀性建筑的标志。
庙后方亭式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整。
·“高台榭,美宫室”,防刺客、防洪水、供帝王登临之乐·人物:公输班-鲁班·开始修筑长城·瓦大量使用·有建筑装饰:“山节藻棁”,“丹楹刻桷”(shān jié zǎo zhuō)(dān yíng kè jué)三、封建社会初期(前475~公元581)(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战国(前475~前221)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陕西咸阳市秦咸阳一号宫殿以夯土台为核心,周围木构架环绕的台榭式建筑,有采暖、排水、冷藏、洗浴一层夯土、绕以回廊;二层中为二层主体建筑,西二室、东南一室、东北转角敞厅;绕以回廊·各国国都都很大,齐国为例,南北5公里、东西4公里,有高16m 的夯土台,居民7万户 ·“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守民”·木工技术:棺椁有多样的榫卯(木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铜板错银“兆域图”(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二)秦(前221~前206)序号名称 图片 记忆 介绍 1 阿房宫2秦始皇陵墓-骊山陵(未开挖)边长350m ,残高43m 以上;墓东侧兵马俑·秦都、宫殿不遵周礼(跨渭水南北广阔地区,弥山跨谷建) ·秦重要建筑:修驰道、筑长城(三)汉(前206~公元220)序号名称 图片 记忆 介绍1 长安城第七大城 “斗城”,未按周礼;建于西汉渭水南岸;S=36平方公里,城门12座,5座宫殿,八街九陌,168闾里 2 汉长安南邻出土11座礼制建筑 王莽九庙遗址,仍属土台核心的木构建筑3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代地面以上遗存的建筑有墓前的石阙、墓表、石亨堂、石象生等,另外就是崖墓、砖石墓等中的明器、画像砖、画像石、壁画等间接地建筑形象资料。
中建史黙画图
绪论
图0-5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屋顶式样中的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四角攒尖等(以透视图表达)
图: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空间平面形式(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单槽、双槽、副阶周匝)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图1-14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平面
图1-35 高颐墓阙立面
图1-40 江苏南京梁萧景墓墓表
图1-41 河北定兴北齐石柱
第二章城市建设
图2-6 唐长安城平面
图2-11明清北京城平面
第三章住宅与聚落
图3-23北京标准三进四合院平面
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
图4-2故宫三大殿平面(标注中轴线上的主要单体建筑名称)
图4-21北京天坛总平面(标注主要单体建筑名称)
图4-22天坛祈年殿外观
第五章宗教建筑
图5-1和图5-2 佛光寺大殿平面、立面图图5-36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立面图
图5-42北京妙应寺白塔立面
第九章清式建筑做法
图9-5清式五踩单翘单昂斗拱。
123456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
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
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
歌剧厅、7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
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认出的建筑,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
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
这座建筑已被视为世界的经典建筑载入史册。
中国建筑复习提纲一、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出以下特点:1.重视台基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
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如王府的台基高度有规定,太和殿用三层须弥座汉白玉台基等。
2.屋身灵活可亭、可仓、可室、可厅3.屋顶呈曲线或曲面4.重要建筑使用斗拱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仰韶文化(距今9000-4000年)1.浙江余姚河姆渡最早木结构建筑干阑式木结构榫卯技术出现长江流域;母系氏族2.西安半坡村遗址木骨泥墙半地穴式建筑大房子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时期聚落3.陕西临潼姜寨最早典型的农耕聚落龙山文化父系氏族 1.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2.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3.建筑构造技术中出现石灰干燥、陶化以及彩绘装饰做法4.建筑空间出现“吕”字形平面木结构的特点:1.穿斗式:云南白族民居;2.抬梁式:北京四合院;3.井干式:4.干阑式:广西侗族民居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夏前2070年~前1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末商初宫殿遗址最早的廊院式建筑 1.两处遗址,一号宫殿最大,二号最完整2.未见瓦,“茅茨土阶”。
1.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2.大量使用青铜器、已有甲骨文3.商——我国城市雏形出现。
商前1600年~前1046年1.郑州商城商王仲丁的隞都2.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3.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并排三座殿堂4.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遗址5.殷虚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布局已具庭院的雏形,世界文化遗产。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1.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中国第一四合院 1.严格的等级制度,出现,《周礼考工记》“三朝五门”春秋战国成书,记述周代王城建设制度。
2.瓦的发明,脱离了“茅茨土阶”2.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干阑式建筑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秦都城雍城出土了36cmx14cm*6cm青灰色砖、花纹空心砖;备注:1.人物:鲁班 2.高台建筑—高台榭、美宫室 3.开始修长城 4.瓦大量使用 5. 有建筑装饰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末商初宫殿遗址殷虚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秦都城雍城山西平顺明惠大师塔单层塔;多属高僧墓塔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已知唐塔中用八角形平面的首例洛阳白马寺河北赵县安济桥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雅安高颐墓阙神通寺四门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嵩山嵩岳寺塔大雁塔玄奘墓塔小雁塔登封法王寺塔大理寺千寻塔明惠大师塔净藏禅师塔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五代907年~960年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由唐代方形单层塔壁转变为宋代多边形平面、有塔心室的首例 1.由席地危坐到垂足坐的转变(家具大变革)2.哲匠喻浩《木经》南京栖霞山舍利塔石塔宋960年~1279年宋建都汴梁(河南开封)城市的里坊制被突破,形成开放城市。
宋朝宫殿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1.汴梁地处南北两种建筑风格之间,同时受北方唐代的壮硕与南方五代秀丽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宋代的建筑风格。
2.风格趋于精致绮丽,屋顶形式丰富多样,装修细巧,门窗、勾阑等棂格花样很多。
3.李诫著《营造法式》:确立“以材为祖、材分八等”统一模数制度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砖塔84m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第一座琉璃面砖塔 “铁塔” 4.宋代家具改革:由跪坐的几案发展为垂足坐的桌椅。
5.造园之风甚烈,宋徽宗的“艮岳”更成为亡宋的导火线。
6.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
建筑规模不大,但精致,属南方风格,多采用穿斗架,具南方地方风格。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现存最高石塔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留存至今的木构殿堂“副阶周匝”道教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虎丘云岩寺塔 栖霞山舍利塔 开元寺料敌塔 佑国寺塔 开元寺双石塔 太原晋祠圣母殿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辽 916年~ 1125年 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 现存最大木构楼阁 观音阁外观2层,内部3层,中间有一层夹层 1. 辽的统治者积极吸取汉族文化,其建筑可直视为唐代建筑的延续2. 两个均为“金厢斗底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现存年代最早独一无二的楼阁式木塔外观5层,有4个夹层,实为9层;夹层有斜撑,合乎力学原理 金1115年~1234年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减柱造的极端之例,只有2根柱1.减柱造、移柱造之风盛行,被认为“制度不经”2.在中都兴建的宫殿被成为“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开中国建筑用色强烈之始。
北京卢沟桥 联拱石桥,265m ,石狮子极多独乐寺的山门1 独乐寺的山门2 独乐寺的观音阁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佛光寺文殊殿 总结:综观此阶段历时700余年,以唐代为高潮。
1.长安城规模之大,被列入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城市中的世界第一。
2.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最高峰,建筑群布局舒展,前导空间流畅,个体建筑结构合理有机,斗拱雄劲。
建筑风格明朗、雄健、伟丽。
3.本阶段中国建筑体系达到成熟。
五、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元1279年~1368年元大都(位于北京)第四大城;为元代在建筑上最重大的成就。
1.设计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2.符合《周礼考工记》“王城之制”,符合“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矩。
元大都规划周密,街道平直,市政完备。
郭守敬引西山和昌平水源解决了漕运问题;1.多用工字殿,此乃继承宋代传统,多使用多彩琉璃、高级木料紫檀、金色红色装饰、壁上挂丝毛制品的帐幕等。
2.元宫殿多采用工字殿(继承了宋代传统)道教永乐宫 1.古建筑迁至芮城;2.壁画著称原址山西永济,修三门峡而移建芮城,是我国文物保护迁建古建筑较成功的一例。
3.木构建趋于简化,用料及加工都较粗放。
主要表现为斗拱缩小,柱与梁直联,澈上明造,仍在使用减柱造。
4.戏台建筑很多,至今山西临汾有多处元戏台。
5.四合院建筑:北京元后英房四合院遗址。
北京妙应寺白塔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1.新的建筑类型;2.覆钵式塔(喇嘛塔);河南登封观星台最早的观星台 1.新的建筑类型郭守敬建居庸关云台原是过街塔的塔座,上原有三座覆钵式塔道教永乐宫北京妙应寺白塔河南登封观星台1 河南登封观星台2 居庸关云台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明1368年~1644年明南京城第六大城新辟新区,不规则布局 1.北京城为明成祖在元大都基址上建设;2.北京城重要建筑均采用楠木,规模造型严谨规整;3.制砖成熟、发达,开始砖砌长城;出现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4.明琉璃制品达到了极高水平;5.明家具用花梨、紫檀木,构件断面小,榫卯严谨密实,不多加装饰,造型与受力相符;6.《园冶》明末江苏人计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7.明宫殿、坛庙、陵墓的主力来自江南,蒯祥、徐杲最为杰出北京城第三大城宫殿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南京报恩寺塔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毁于太平天国)琉璃塔山西大同九龙壁琉璃建筑广胜寺上寺飞虹塔塔身砖砌,外贴琉璃砖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为中国佛塔增加的一种类型,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
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山西大同九龙壁广胜寺上寺飞虹塔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朝代年代代表建筑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备注清1644年~1911年皇家苑囿的建设北京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园清最突出的建筑成就翁山(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1.定都北京,没有沿用过去每改朝换代均要焚毁前宫室以煞王气的传统,继续使用明代的紫禁城,在使用中加以完善。
2.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改宋式的以“材”、“契”为模数的方法为以“斗口”为模数,简化了计算,标准化程度提高。
3.七世世系的“样房”雷氏家族,人称“样式雷”,他们制作的建筑模型称为“烫样”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周围的“外八庙”结合山坡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建筑,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使中国建筑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拉萨布达拉宫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汉藏混合式建筑呼和浩特席力图召江南名园寄畅园(明,无锡);留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苏州)、个园、小盘谷(扬州)、瞻园(南京)总结:综观此阶段历时600余年,其中除元代受宋代影响外,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向。
明清建筑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明代在经历数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以后以一切恢复正统的国策,建筑方面制定了各类建筑的等级标准。
明代修建的紫禁城宫殿、天坛、太庙、陵墓等都是规则严整的杰出之作。
清代的造园和创造出体量极大的汉藏混合式建筑也是值得肯定的发展。
(一)隋唐长安(二)北魏洛阳城(三)明清北京城(四)元大都(五)隋唐洛阳(六)明南京(七)汉长安曹魏邺城(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北京四合院六、中国建筑常识提要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一)重视台基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
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二)屋身灵活可亭、可仓、可室、可厅(三)屋顶呈曲线或曲面(四)重要建筑使用斗拱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五)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二、院落式布局中国的宫殿、庙宇、衙署、住宅等都属院落式。
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木楼阁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三、规划的城市《周礼考工记》四、山水式园林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特有建筑观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
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门学术。
崇尚俭朴。
城市城市形成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最早的城市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商代出现了我国城市雏形。
历代都城规模大小顺序 1.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2. 北魏洛阳城 3.明清北京城 4.元大都 5.隋、唐洛阳 6.明南京城7.汉长安城中国的五大(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周礼考工记》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近的。
春秋战国成书,记述周代王城建设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里坊制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发型,沿街设肆,沿街设住房。
宫殿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及宴会。
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
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堂制。
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宋朝宫殿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
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
用多种色彩的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坛庙坛——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庙——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圜丘——祭天的坛。
宗教建筑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