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

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

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

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

一、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1. 2型糖尿病用药之降糖药选择2. 2型糖尿病用药之不宜联合用药3. 2型糖尿病用药之不宜频繁换药二、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三、糖尿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2型糖尿病如何用药

1、2型糖尿病用药之降糖药选择临床上,选用降糖药物的考虑因素包括:考虑药物降低HbA1C的强度及时间以分层选择、单药或联合治疗的效果、主要降低空腹还是餐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避免体重增加和低血糖、病程长短和糖尿病并发症情况,以及费用(个人和社会的费用,如药物相关费用、血糖检测费、低血糖事件、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等费用)等。

2、2型糖尿病用药之不宜联合用药口服降糖药分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相似,原则上不宜联用。倘若两种同类药物联用,可能会引起彼此间竞争性抑制而导致“两败俱伤”,结果是增加了不良反应而不是降糖效果。诸如“消渴丸+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均属此类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3、2型糖尿病用药之不宜频繁换药

一般说来,降糖药物须达到有效的剂量和一定的时限药效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比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2~4周才会达到最佳降糖效果。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见血糖、尿糖下降不满意,就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这样做法十分轻率。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当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时,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 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窗体顶端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每年的4月7号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根据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亿的糖尿病患者,即几乎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可见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的巨大。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随着各家糖尿病药物企业陆续发布2015年财报,笔者对糖尿病市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IMS数据,2015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约有600亿美元左右。笔者根据各家药企的数据分析,约有450-500亿美元的规模。差值应主要为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销售数据难以获取,以及口服降糖药很多已经专利到期,市场被仿制药分割。本文仅依据各药企财报数据,所以主要针对品牌药数据进行分析。笔者统计了11家药企、30余个降糖药物(为便于统计分析,部分药物是合并计算的,实际上超过50个。如诺和诺德所有二代胰岛素合并为同一个药物计算)近6年来的销售数据,对糖尿病市场进行系统分析。32个降糖药物2015年销售额合计达到377亿美元,占据品牌降糖药至少70%的份额。表一:32个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五大巨头保持稳定,强生脱颖而出32个降糖药物由11家跨国药企所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默沙东、阿斯利康仍是最主要的5家降糖药物供应商。强生则凭借first-in-class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Invokana的亮眼表

2017年糖尿病合理用药(执业药师)

2017年糖尿病合理用药 1、下列符合1型糖尿病特征的是 A.多见于中老年 B.起病缓慢 C.症状较轻 D.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E.血C肽测定正常 (标答:D) 2、下列符合2型糖尿病特征的是 A.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B.起病急 C.血胰岛素浓度显著降低 D.对胰岛素敏感 E.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标答:E) 3、患者,女,3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8mmo/L。为确诊糖尿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重复测空腹血糖 B.测餐后2小时血糖 C.多次测任意血糖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E.糖化血红蛋白 (标答:D)

4、患者,女,39岁。有糖尿病史25年,消瘦。实验室检查:C肽降低,GAD—Ab 阳性,尿糖阳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妊娠糖尿病 D.继发性糖尿病 E.肾性糖尿 (标答:A) 5、患者,男,18岁。身高170cm,体重75kg。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9mmol/L,2次餐后2小时血糖15.3mmol/L,血胰岛素增高。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1型糖尿病 B.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的2型糖尿病 C.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 D.糖耐量减低 E.空腹血糖减损 (标答:C) 6、患者,男,42岁。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5.3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餐后2小时血糖8.9mmol/L。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正常血糖者 B.空腹血糖减损 C.糖耐量减低 D.1型糖尿病 E.2型糖尿病 (标答:C) 7、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是

A.肾小球硬化症致尿毒症 B.心肌梗死 C.急性脑血管意外 D.感染 E.酮症酸中毒 (标答:A) 8、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病变 B.青光眼 C.角膜炎 D.黄斑病 E.结膜炎 (标答:A) 9、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微血管病变之一 B.病程超过10年者多见 C.有微血管瘤为增殖期 D.可见玻璃体出血 E.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标答:C) 10、下列哪项不符合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特征 A.冠心病发病率高 B.易发生心肌梗死 C.均为有痛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节?() A .胰岛素对肝脏、肌肉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B .胰岛素对脂肪组织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C .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 D .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 E .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 2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A .达格列净 B .格列美脲 C .沙格列汀 D .利拉鲁肽 E .吡格列酮 3 . (单选题)对于双胍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 B .单用不易发生低血糖,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低血糖风险增加。

C .心血管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D .可减轻体重 E .胃肠道不良反应 4 . (单选题)对于二甲双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患者接受静脉用碘化造影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 B .二甲双胍在e-GFR<45ml/min患者不建议使用 C .二甲双胍可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D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E .长期使用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5 . (单选题)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药物有() A .格列喹酮 B .瑞格列奈 C .二甲双胍 D .阿卡波糖 E .利格列汀片

6 . (单选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1.73m2),可以优先 考虑选择下列哪个降糖药() A .格列喹酮 B .格列美脲 C .格列吡嗪 D .格列本脲 E .格列齐特 7 . (单选题)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或低血糖高危人群者,为保证其 降糖效果,应控制血糖在餐前(),餐后()范围内 A .4.4-6.1mmol/L,6.1-7.8mmol/L B .6.1-7.8mmol/L,7.8-10mmol/L C .6.1-7.8mmol/L,7.8-10mmol/L D .7.8-10mmol/L,10-13.9mmol/L E .7.8-10mmol/L,7.8-13.9mmol/L 8 . (单选题)磺胺类药物过敏的人不宜与哪种降糖药一起合用?() A .阿卡波糖 B .吡格列酮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分析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分析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及患者的低龄化尤显突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996年开始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始进行第3次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普查,共普查4万多人(年龄在20岁以上),统计得出中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为3.21%,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4.76%。其中糖尿病患病率比1978年的第一次普查的1.21%和1994年第2次普查的2.28%有了显著增高。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60岁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达到11.34%。糖尿病患病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1.21%增加到90年代中期的3.62%,10年间增长了近3倍,目前估计全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2000万,糖耐量低减患者人数超过3000万。其中城市人口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大城市人口的患病率高于小城市,在统计的11个省市中,北京的患病率最高,标化患病率达到4.56%。超重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更为可怕的是至少有1/4到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在已诊断的患者中只有1/3得到理想控制。因此糖尿病的临床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用药的数量及金额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糖尿病的用药量虽然有一定的起伏,甚至在2001年第1季度和2002年第1季度出现过低点(分析可能与医院进药季节性有关),但从整体的趋势线上可明显看出医院用药量是在逐步增长且势头较强。 同期糖尿病患者医院临床用药的金额也在增加,从2000年至2003年短短的四年中,医院的用药金额迅猛增长,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产品的上升的势头不减,在未来2年内能

2017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糖尿病的合理用药答案

2017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糖尿病的合理用药答案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判断糖尿病控制较好的指标是() ? A.空腹血糖 ? B.餐后血糖 ? C.糖化血红蛋白 ? D.空腹血浆胰岛素含量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主要标志是() ? A.多饮、多尿、多食 ? B.乏力 ? C.消瘦 ? D.高血糖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 A.游离脂肪酸 ? B.血糖浓度 ? C.肾上腺素 ? D.胃肠道激素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4 .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 A.合并高血压 ? B.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C.微血管病变 ? D.周围动脉硬化-下肢坏疽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代谢产物由胆汁排入肠道,很少经过肾排泄的磺脲类药物是() ? A.格列本脲 ? B.格列吡嗪 ? C.格列齐特 ? D.格列喹酮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磺脲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 A.恶心、呕吐 ? B.低血糖反应 ? C.肝功能损害 ? D.白细胞减少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7 . 下列糖尿病诊断标准中正确的是() ? A.随机≥11.1mmol/l或空腹≥7.8mmol/l ? B.随机≥6.1mmol/l或空腹≥7.0mmol/l ? C.随机≥6.1mmol/l或空腹≥7.8mmol/l ? D.随机≥11.1mmol/l或空腹≥7.0mmol/l或OGTT中2h≥11.1mmol/l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不包括() ? A.酮症酸中毒 ? B.糖尿病足 ? 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D.糖尿病肾病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 双胍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为() ? A.肝功能异常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报告 每年的4月7号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根据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亿的糖尿病患者,即几乎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可见糖尿病药物市场需求的巨大。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随着各家糖尿病药物企业陆续发布2015年财报,笔者对糖尿病市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IMS数据,2015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约有600亿美元左右。笔者根据各家药企的数据分析,约有450-500亿美元的规模。差值应主要为新兴市场的本土化企业销售数据难以获取,以及口服降糖药很多已经专利到期,市场被仿制药分割。本文仅依据各药企财报数据,所以主要针对品牌药数据进行分析。笔者统计了11家药企、30余个降糖药物(为便于统计分析,部分药物是合并计算的,实际上超过50个。如诺和诺德所有二代胰岛素合并为同一个药物计算)近6年来的销售数据,对糖尿病市场进行系统分析。32个降糖药物2015年销售额合计达到377亿美元,占据品牌降糖药至少70%的份额。表一:32个降糖药物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注:所有数据来自各药企年报,汇率算法可能稍有区别。五大巨头保持稳定,强生脱颖而出32个降糖药物由11家跨国药企所有,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默沙东、阿斯利康仍是最主要的5家降糖药物供应商。强生则凭借first-in-class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Invokana 的亮眼表现迅速攀升至第6位,未来可能会威胁到阿斯利康的地位。BMS的糖尿病业务已经陆续转移给阿斯利康,表中只作为一家企业计算。BI与礼来在2011年组成糖尿病联盟,针对新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DPP-4抑制剂类药物、PEG化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仿制药等进行研发-销售的全面合作。表中也作为一家企业计算。表二:各家药企降糖药近6年销售额统计表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或是该物质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 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⑴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⑵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四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损害所致,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多见于体型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它是由于怀孕期间雌激素、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岛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糖尿病。 一、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及特点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大类。 1、口服降糖化学药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也使得一些危害健康的疾病发病率 随之提升,其中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和患病者逐渐低龄化尤其突出。中国目前大约有2000 多万名糖尿病患者,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需要终身服药,因此人们也戏谑其为“富贵病”之一。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 相对不足,或是该物质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混乱的一种综合病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9月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⑴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 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⑵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疾病分类为Ι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Ι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早,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类型的大多数,具有一定家族遗传性,另外两种类型发病率会较少。 该类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季节性不明显,从零售监测数据库选择6个城市2012年糖尿病用药可看到,零售终端糖尿病用药由片剂主导(见图1),占了将近8成的市场,其次是胶囊剂,其他剂型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占比相对较少,仅占6个城市合计的4.6%。米内网研究表明糖尿病用药现以化学药为主,中成药为辅,但中成药的市场比重在缓慢增加(见图2),2012年北京、成都、广州、杭州、上海和武汉6个城市合计的糖尿病市场化学药占了80.5%,中成药为19.5%。因我国有使用中草药的悠久历史,国民对中药认可度 较高,故开发中成药或中药单一提取物成分降糖新药成为很多国内医药研究机构的研发方向。我国现今已批准上市的中药类降糖制剂至少有40多种,然而如同化学药一样,让消费者能够脱口而出的品牌屈指可数,中成药市场竞争激烈,树立品牌必不可少。 图1:6城市合计降糖用药剂型分布 糖尿病化学药用药中,按药物的药理可分为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alpha-糖苷酶抑制剂和其他6大类(见图2),近年来较新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因在零售比重较少,暂时也归到其他类里面。 磺脲类占比最大,达33.8%,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代表药物通用名有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其次是双胍类占了24.7%的比例。两者合计瓜分了一半以上的化学药市场。 噻唑烷二酮类和alpha-糖苷酶抑制剂属于较新一类治疗糖尿病药物。其中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由于化学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噻唑烷二酮结构,药理作用也相似,即能改善胰岛

口服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源中国医药报 2009-11-9 16:58:04 口服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李梅梅 热点推荐 2009年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交易事件 2009年生物医药领域最火热的趋势,莫过于大型生物医药企业间的并购. ?更多专题 相关阅读 2009美国FDA批准上市新药 2009年FDA批准26种新药上市 ?更多新药信息 【生物谷https://www.doczj.com/doc/646398834.html,】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因,全球每年有超过38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目前全世界已有2.46亿糖尿病患者。我国近20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增长了5倍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如此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催生出潜力巨大的糖尿病用药市场。糖尿病用药领域也已成为各大药企征战的重点。2008年,全球糖尿病市场总销售额高达240亿美元,而在全球糖尿病药物中,口服药市场份额略高于胰岛素制剂。 2008年口服降糖药市场TOP10企业所占市场份额

外资产品称霸市场 据华源医药电子商务数据推算,在国内4900家综合医院及近万家政府办中医院,口服糖尿病用药的购药金额均在逐年增加,且近几年在整体市场中所占份额相对稳定。 在口服糖尿病用药市场上,外企所占金额份额远远大于国内企业。其中,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最为突出,其拳头产品阿卡波糖(拜糖平)独占了30%的市场份额;在销售业绩排在前10名的企业中,三资企业占到90%,内资企业仅有北京万辉双鹤药业一家跻身前10。造成这种市场格局很重要的原因是,口服降糖药中的明星产品基本为国外企业的专利药,虽然仿制药也层出不穷,但并未对专利药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专利药的推广也非常成功,牢牢控制着市场。 口服降糖药品种浅析 口服糖尿病用药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用药金额份额超过50%。两地用药金额最大的都是阿卡波糖。 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华源医药电子商务抽样数据涉及常用的20多个口服降糖药品种,按照用药金额份额依次降低排序为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和中药降糖药,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在金额份额上一直领先。近年来,非磺脲类促泌剂的销售增势最为明显,并在2008年将双胍类挤出前三。双胍类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备受市场青睐,所以从口服降糖药销售数量来看,双胍类药物仍遥遥领先。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用于糖尿病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品种为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最初临床用得较多的是苯乙双胍(降糖灵),但因其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较高,欧美国家已停止使用,我国也已近淘汰。目前,二甲双胍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继2005年9月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后,2006年ADA/EASD联合发表的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这就意味着除非患者有禁忌证,否则一旦确诊均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 国内生产二甲双胍的企业较多,商品名有降糖片、甲福明、迪化糖锭、格华止、美迪康、君力达等,但市场集中度较高,2008年前10名企业所占金额份额接近95%,数量份额超出80%。其中,百时美施贵宝的“格华止”占绝对优势,其金额份额几乎占到整个市场的3/4,但价格较为昂贵,每克价格在3元左右,而大部分国内企业生产的二甲双胍价格每克不超过2元。国内企业的领跑者为北京利龄恒泰药业有限公司。 α-糖苷酶抑制剂目前研究开发出来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以及米格列醇。α-糖苷酶抑制剂与双胍类的区别是延缓而不是抑制糖类的消化吸收,因此能够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阿卡波糖与米格列醇均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制,但二者的销售成绩却有天壤之别。阿卡波糖的销售金额一直领跑口服糖尿病用药。获准生产阿卡波糖制剂的生产企业有3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和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源医药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原研厂家拜耳医药占据市场83%的金额份额,近几年略有下降,所丢失的市场主要被杭州中美华东公司抢占,两家的产品均为阿卡波糖片,而四川宝光的50mg阿卡波糖胶囊仅占1%的市场份额。 伏格列波糖由日本Takeda公司开发,曾在全球畅销药排行榜排在前150位,市场推广也较为强劲,但在中国市场与阿卡波糖的销售相比处于下风。2004~2008年,伏格列波糖的金额份额持续下降,2008年

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及分析

学号:201024230150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G RADUATE T HESIS 设计题目: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及分析 学生姓名:刘彬彬 专业班级:10药学1班 学院:药学院 指导教师:姜妍讲师 2014年05月20日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诊断技术的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紊乱综合征,为现代社会中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排在第3位的疾病。由于该病病程长,患者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选择和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指导。本文重点从糖尿病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方面进行阐释。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除饮食控制和运动方式调节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可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然而绝大多数患者对糖尿病药物方面知识了解甚少,跟风用药、随意停药、随意合并用药导致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合理选择糖尿病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糖尿病;合理用药;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life style changes,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iagnostic techniqu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rate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Diabetes is a result of insulin absolute or relative deficiency of target tissues to decreased insulin sensitivity characterized by chronic high blood sugar metabolism disorder syndrome, the incidence rate is rising in the modern society of chronic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death toll caused by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ft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in the third row of the disease . As a result of th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long dura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lack of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compliance of the choice of drugs and drug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abetes drug selection and reasonable use of aspects. For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except the regulation of diet control and exercise, the rational use of hypoglycemic drugs can reach good glycemic control objective. However, most of the patients of diabetes drugs have little knowledge, follow the trend of drug use, free withdrawal, random combination drugs cause blood sugar control is not ideal . Therefore, how to select the reasonable diabetes drug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omplication,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effective and economic,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Rational drug use; Analysis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 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 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 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 能不全者慎用。 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 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 素依赖型糖尿病。 (2)双胍类: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 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 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降糖作用较笨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 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 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 依赖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 用于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胰岛素抵抗综合症

的治疗。由于胃肠道反应大,应于进餐中和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4)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勿需调整剂量。 (5)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的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2、胰岛素

糖尿病的合理用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糖尿病的合理用药 ——2017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测试题及答案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主要标志是()? A.多饮、多尿、多食 ? B.乏力 ? C.消瘦 ? D.高血糖 参考答案:D 2 . 若诊断临床糖尿病,应选择以下哪种检查方法() ? A.尿糖 ? B.静脉空腹血糖 ? C.糖化血红蛋白 ? D.空腹胰岛素测定 参考答案:B 3 . 判断糖尿病控制较好的指标是() ? A.空腹血糖 ? B.餐后血糖 ? C.糖化血红蛋白 ? D.空腹血浆胰岛素含量 参考答案:C 4 . 双胍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为() ? A.肝功能异常 ? B.低血糖 ? C.胃肠道反应 ? D.过敏性皮疹 参考答案:C 5 . 磺脲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 A.恶心、呕吐 ? B.低血糖反应 ? C.肝功能损害 ? D.白细胞减少 参考答案:B 6 .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不包括() ? A.酮症酸中毒 ? B.糖尿病足 ? 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D.糖尿病肾病 参考答案:A 7 . 下列糖尿病诊断标准中正确的是()

? A.随机≥11.1mmol/l或空腹≥7.8mmol/l ? B.随机≥6.1mm ol/l或空腹≥7.0mmol/l ? C.随机≥6.1mmol/l或空腹≥7.8mmol/l ? D.随机≥11.1mmol/l或空腹≥7.0mmol/l或OGTT中2h≥11.1mmol/l 参考答案:D 8 . 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 A.游离脂肪酸 ? B.血糖浓度 ? C.肾上腺素 ? D.胃肠道激素 参考答案:B 9 .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 A.合并高血压 ? B.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C.微血管病变 ? D.周围动脉硬化-下肢坏疽 参考答案:C 10 . 代谢产物由胆汁排入肠道,很少经过肾排泄的磺脲类药物是() ? A.格列本脲 ? B.格列吡嗪 ? C.格列齐特 ? D.格列喹酮 参考答案:D

DPP-4抑制剂在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机遇

DPP-4抑制剂在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机遇(zz)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正在快速增长,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高达1.14亿,居全球首位,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大约为50.1%,即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因此在未来数年内,我国糖尿病总人数还会不断攀升。但是,中国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不到40%。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有磺脲类(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双胍类(二甲双胍)、拜糖平类、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和近几年新上市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最新一代降糖药SGLT2抑制剂等,其中前两类降糖药是最传统的药物,二甲双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线口服降糖药,降糖疗效确切。不同种类的降糖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二甲双胍更适合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格列酮类可用于治疗合并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者,而拜糖平更适合降低餐后高血糖。降糖药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糖的程度及空腹高还是餐后高或者两者都高、年龄和体质状态、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等。 可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BMI水平加以调整。通常,对于BMI<28 kg/m2的患者,可用2.0 g/d 剂量;BMI在28-32kg/m2时,采用2.5 g/d;而BMI>32 kg/m2时,剂量可升至3.0 g/d.二甲双胍可与多种降糖药联合,抵消这些药物带来的体重副作用,从而也成为了多种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 ?GLP-1受体激动剂:提高葡萄糖诱导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分泌,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在二甲双胍和/或磺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持续30周后,HbA1c降低达0.8%-1.0%.在一项长期随访的研究中,可降低体重达5.8 kg.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治疗糖尿病的新靶点, SGLT-2抑制剂是继DPP-IV抑制剂之后的又一新星。通过阻断肾脏葡萄糖的重吸收而增加尿液中血糖的排泄,进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同时可减轻体重,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阿斯利康和百时美施贵宝的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 Farxiga, Forxiga)是SGLT2类药物中全球首个获批的药物。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降糖药物卡格列净(通用名:Canagliflozin, 商品名:Invokana)于2013年3月29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治疗,也是在美国获批的首个SGLT2类型糖尿病药物。2014年1月22日欧洲药品监管机构批准阿斯利康旗下药物Xigduo用于2型糖尿病,这是欧洲首次批准一款由一种SGLT2抑制剂和二甲双胍组成的固定剂量的复方药物。 对体重影响中性的降糖药?DPP-4抑制剂:作为肠促胰岛素类降糖药物,DPP-4抑制剂虽然不象GLP-1受体激动剂一样可以减轻体重,但却可以在不增加体重的前提下改善血糖控制。可以与其他药物联用。 ?ɑ-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进而影响空腹血糖的效果。其在降糖同时,不影响体重,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和联合治疗的选择之一。阿卡波糖300mg/日有减轻体重

糖尿病 总结(三)-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糖尿病药物市场分析 一、中国糖尿病市场分析 中国血糖调节药整体市场规模在140 亿元左右,其中医院用药渠道占85 亿元,零 售市场占55亿元。整个口服降糖药市场鲜明地分为两大阵营:进入市场较早的磺酰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双胍类(二甲双胍)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占据绝对优势,2000 年以后进入市场的口服降糖药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伏格列波糖等品种进入市场以来增长迅速,逐渐在降糖药物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老一些的品种中除阿卡波糖的用药金额继续保持增长以外,一、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双胍类(二甲双胍)的市场分额均呈明显的下降态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贵品种的市场分额均呈上升势头,其冲击的主要目标是学术前沿市场,与阿卡波糖等品种形成对峙,学术推广竞争激烈。 图 1 2009 年抽样医院各类血糖调节药销售份额 在分类构成上,2009年八大类血糖调节药分别是α-糖苷酶抑制剂类、磺酰脲类、胰岛素类、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促进胰岛素分泌剂、中成药类和其它辅助药。其中胰岛素类以35.85%的用药比例占到全部用药种类的第一位;α-糖苷酶抑制剂类紧次于胰岛素类,占份额23.40%;磺酰脲类、双胍类各占13.66%和8.24%。近年来新进入临床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成长较快,2009 年分别占到总体销售份额的9.97%和7.98%。中成药在医院渠道下的份额比例不到1%。 2009年单品种销售额领先的前6种降糖药占了总体销售份额的65.36%,说明血糖调节药有较高的产品集中度。这6种销售额领先的单品种分别是阿卡波糖(占22.59%)、单组分岛素(15.83%)、二甲双胍(8.24%)、瑞格列奈(7.55%)、甘精胰岛素(5.97%)和罗格列酮(5.18%)。整个口服降糖药市场鲜明地分为两大阵营:进入市场较早的磺酰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双胍类(二甲双胍)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占据绝对优势,2000 年以后进入市场的口服降糖药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伏格列波糖,以及胰岛素类似物等品种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价格昂贵,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已经逐渐扩大,未来将是市场增长的“主力军”。

中国治疗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

中国治疗糖尿病用药市场分析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646398834.html, 点击数:1248 更新时间:2005-9-2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及患者的低龄化尤显突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996年开始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始进行第3次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普查,共普查4万多人(年龄在20岁以上),统计得出中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为3.21%,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4.76%。其中糖尿病患病率比1978年的第一次普查的1.21%和1994年第2次普查的2.28%有了显著增高。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60岁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达到11.34%。糖尿病患病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1.21%增加到90年代中期的3.62%,10年间增长了近3倍,目前估计全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2000万,糖耐量低减患者人数超过3000万。其中城市人口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大城市人口的患病率高于小城市,在统计的11个省市中,北京的患病率最高,标化患病率达到4.56%。超重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更为可怕的是至少有1/4到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在已诊断的患者中只有1/3得到理想控制。因此糖尿病的临床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用药的数量及金额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糖尿病的用药量虽然有一定的起伏,甚至在2001年第1季度和2002年第1季度出现过低点(分析可能与医院进药季节性有关),但从整体的趋势线上可明显看出医院用药量是在逐步增长且势头较强。 同期糖尿病患者医院临床用药的金额也在增加,从2000年至2003年短短的四年中,医院的用药金额迅猛增长,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产品的上升的势头不减,在未来2年内能够达到翻番的程度。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 1 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但中药的份额有扩大的趋势 目前降糖药物仍以西药为主,口服降糖药的西药品种占到市场73.68%的份额,中药品种占据剩余26.32%的份额。口服糖尿病用药市场依然呈现西药品种雄霸市场的局面,但与199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西药品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9%。在糖尿病中药市场在糖尿病中药市场,我国已申报注册的抗糖尿病中成药有40种,其中:疗效确切、市场销售良好,生产范围尚未扩大的18个品种已申报了国家中药品种保护,但从近三年的市场销售情况看,年销售额过亿的品种,只有广州中药一厂生产的消渴丸;年销售额为1000万到5000万元的品种有8-9个。口服降糖中药价格普遍高于降糖西药,月消费多在200元以上。降糖中药中消渴丸从销售额计算占了50%的比重,从销售数量计算更是达到了70%以上的份额。 2 口服降糖西药分为三个梯队,分别处于产品衰退期、成熟期和成长期 目前市场上的口服降糖药按价格分3个梯队:低价药(主要包括:优降糖、降糖灵和D860,每月消费在100元以下)市场份额逐年下跌,根据上海47家医院1998年-2001年4年降糖药应用分析,格列苯脲年用药总金额每年的跌幅为3.59%,甲苯磺丁脲的跌幅为23.59%,苯乙双胍的跌幅达到了42.15%。这类药价格很低,销售量又上不去,因此销售额在整个降糖药市场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价格适中药:这一类药占市场最大份额,品种多样,每月消费100-300元,主要包括国产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美迪康、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和伏格列波糖。这一类药物价格适中、疗效确切,销售稳中有升,但增长幅度逐年降低;高价药:月消费额在300元以上,多为2000年以后新上市的产品和进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分析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分 析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国内口服降糖药市场分析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及患者的低龄化尤显突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996年开始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始进行第3次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普查,共普查4万多人(年龄在20岁以上),统计得出中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为%,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其中糖尿病患病率比1978年的第一次普查的%和1994年第2次普查的%有了显着增高。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60岁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达到%。糖尿病患病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增加到90年代中期的%,10年间增长了近3倍,目前估计全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2000万,糖耐量低减患者人数超过3000万。其中城市人口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大城市人口的患病率高于小城市,在统计的11个省市中,北京的患病率最高,标化患病率达到%。超重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更为可怕的是至少有1/4到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在已诊断的患者中只有1/3得到理想控制。因此糖尿病的临床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用药的数量及金额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糖尿病的用药量虽然有一定的起伏,甚至在2001年第1季度和2002年第1季度出现过低点(分析可能与医院进药季节性有关),但从整体的趋势线上可明显看出医院用药量是在逐步增长且势头较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