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设计(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0
***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1 背景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通过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非洲、美洲、东地中海地区的100多个国家,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疫情尤为严重。近30年,登革热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20世纪初就有本病传入,解放前曾造成长江中下游、华东和华南地区登革热的多次流行。1928-1929年,疫情波及省,在和形成流行。此后,省的登革热疫情进入静熄期。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往来日益增多,我市2004年以来,每年都有从东南亚、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区输入的登革热疫情。
我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作为登革热传播媒介之一的白纹伊蚊生长繁殖,其分布广泛,而且在一些地区蚊密度较高。我市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市,国外交流频繁,境外旅游蓬勃发展,相当一部分入境人员来自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区,一旦疫情输入,条件合适时就可能引起登革热的暴发流行,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贸易、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1.1 编制目的
为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登革热预防控制技术,有效防制登革热疫情,防止输入疫情扩散蔓延,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2工作原则
登革热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科学应对、快速反应原则。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卫生部行业标准,WS216-2001)、《登革热防治手册》、《登革热疫情现场调查处理规》、《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等。
1.4适用围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本市区域围涉及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2疫情监测、报告,与分级判定
1
按省登革热监测方案开展监测,按规要求及时上报。
根据疫情性质、危害程度、涉及围,登革热疫情可划分为I级(红色)、II 级(橙色)、III级(黄色)、IV级(蓝色)四级。
I级(红色):发生登革热流行,疫情波及两个及以上县(乡镇)。
II级(橙色):以县为单位,发生登革热本地病例,并在当地引起暴发、流行。
III级(黄色):以县为单位,发生登革热输入性群发病例,或发生登革热本地散发病例。
IV级(蓝色):以县为单位,发生登革热输入性散发病例。
3应急响应
Ⅳ级和Ⅲ级突发疫情,县(乡镇)卫生行政部门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在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县(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登革热疫情现场控制、监督检查、疫情报告、信息沟通等相关工作。
Ⅱ和Ⅰ级预警时,在上述基础上,市卫生行政部门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登革热疫情现场控制、监督检查、疫情报告、信息沟通等相关工作。
4 现场处置
4.1 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4.1.1个案调查
按统一的登革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一定数量个案调查并核实诊断。
4.1.2分布及特点调查
查明本次流行的分布,包括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专率、病死率,确定疫点、疫区围和流行特点。
4.1.3 传染源和传播轨迹的追踪
追踪首例或首批疑似登革热病人。
1
4.1.4流行因素调查
详细查清疫区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4.1.5 媒介调查
流行期间,随时对伊蚊孳生性质、种类、幼虫密度进行调查,计算布雷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有条件时也可以对室栖息率、成蚊刺咬/停留率、季节消长、对杀虫剂抗药性进行调查。
4.1.6 病毒监测
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急性期血清和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
4.2疫点的划定
无论城市和乡村,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100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大村、乡镇或居委会有多个疫点划为疫区。受登革热疫情直接威胁的地区为“危险区”。
4.3 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
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新发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天。隔离室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围定期杀灭伊蚊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在病人较多的疫区,应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尽量避免远距离就医,减少传播机会,降低病死率。对疫点、疫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做好病家访视,必要时接触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
4.4 灭蚊和防蚊
在疫点、疫区紧急杀灭室外成蚊的同时,要针对不同蚊种、当地孳生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限期将疫区围蚊蚴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蚊媒,埃及伊蚊主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要特别做好流行区医院、学校、机关、建筑工地等围的灭蚊工作。
⑴水缸加盖:每隔3~5天清、刷、洗一次,以清除水缸壁幼虫及蚊卵。
⑵生物灭蚊幼:在水缸放3~5条吞食蚊虫的鱼类,如柳条鱼、中华斗鱼、
1
非洲鲫鱼、塘鲺鱼等。或水缸中投放云杆菌H-14制剂等生物杀虫剂。
⑶开展以防制伊蚊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实行翻盆倒罐,填塞竹树洞,处理室外各种小积水,花瓶、盆景等每隔5-7天换水一次,不在露天堆放废轮胎或用塑料布覆盖,不得积水。
⑷对难于清除的非饮用水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机油类或缓释杀虫剂。
⑸落实处理孳生地期限要求:疫点限期3~5天,、疫区(乡、镇、大村)限期10~15天把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可以兼收应急和远期效果。
⑹紧急灭蚊:疫区带病毒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必须统一行动紧急杀灭室外伊蚊。针对不同蚊种特点,选择最优时机和方法。室外环境针对伊蚊栖息场所(如竹洞、园林、花圃、废旧轮胎贮藏地、沙井、暗渠、污水排放口、桥底、防空洞、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及住宅周围场所等)进行大面积喷洒。
灭蚊在白天进行,注意防止食品污染、人畜中毒,室喷洒前要关好门窗,喷完药关门,经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
⑺必要时可实施交通工具灭蚊。
4.5 保护易感人群
公众要做好个人防护(进入疫区人员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使用纱门纱窗,防止蚊媒白天叮咬传染。
在流行区和流行季节尽量减少群众集会,减少人员流动。从登革热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如旅游等),要特别注意防护。
4.6健康宣传和培训
积极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向群众宣传关于登革热的发生、传播、早期症状、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识,确保防蚊、灭蚊的知识和方法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对登革热的自我防治能力。。有系统地培训医务卫生人员,提高诊治预防水平,早期发现病人,降低病死率,查清流行规律,控制流行。
4.7防制措施的效果评价
防制措施效果评价常用的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二代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伊蚊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等。其中伊蚊布雷图指数可作为登革热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价的参考指标:当该指数超过20时,判定为危险地区,如控制措施不落实有暴发流行的可能;低于5时中止流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