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14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5分)阅读下列科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压缩氯气(Cl2)钢瓶。
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
所经之地绿色植被枯黄褪色;英法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甚至死亡,部分逃到高高的山上的士兵活了下来;战场上的武器锈迹斑斑。
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
(1)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材料2)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
①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
②漂白粉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杀菌消毒漂白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其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HClO起到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
(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材料1】(1)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刺激性气味)(2)毒性、与金属反应(氧化性、漂白性、腐蚀性)(3)17【材料2】(1)+4(2)
Ca(ClO)2+H2O+CO2===CaCO3↓+2HClO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的叙述可知,【材料1】(1)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刺激性气味);(2)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毒性、与金属反应(氧化性、漂白性、腐蚀性);(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原子中,具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材料2】(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为+4价;(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
考点:物质的性质、用途
2.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B.它极易溶解于水;
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1)A、B、C
(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
(3)密封保存
【解析】
(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BC.(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uSO4═Cu (OH)2↓+K2SO4.
(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3.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使用过且已经生锈的保鲜剂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保鲜剂可能的组成:①只有 Fe2O3;②Fe和 Fe2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探究已使用过的保鲜剂的成份
(1)取保鲜剂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认为猜想②成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探究 2)保鲜剂中 Fe2O3含量的探究
称取保鲜剂样品 1.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3)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①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得出保鲜剂与反应后固体质量差值0.21g是______(填标号)。
a保鲜剂中铁的质量
b保鲜剂中氧化铁的质量
c保鲜剂中氧化铁与通过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差
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______(任意写一条)。
(4)(反思评价)图1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附加题)(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探究)在如下图所示,保鲜袋中装有保鲜剂,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保鲜袋中(有少量空气),然后快速向袋内呼出气体直到吹满,再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
采集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选填“M”、“N”、“Q”),指出曲线N在0~50s内下降的原因______。
(2)查阅文献得知其他人员使用铁的缓慢氧化原理来测量封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时,可以将氧气消耗至大约1%,但此处氧气剩余含量明显偏高,试解释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中,没有生成二氧化碳,但它的含量仍然发生了变化,请根据图像作出解释
______。
【答案】有气泡冒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3CO+Fe2O3高温
2Fe+3CO2 c 防倒
吸或防氧化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Q 水蒸气液化保鲜剂不足,装置漏气因为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
【解析】
【分析】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详解】
(1)铁粉作保鲜剂,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取保鲜剂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认为猜想②成立,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
泡冒出。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3)①装置中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高温
2Fe+3CO2。
②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保鲜剂与反应后固体质量差值0.21g是保鲜剂中氧化铁与通过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差,故选c。
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防倒吸或防氧化。
(4)[反思评价]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图1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实验探究]
(1)向袋内呼出气体直到吹满,二氧化碳的体积增加,氧气、水蒸气的体积减少,原点时,只有氧气含量可能达到16.77%,故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Q,指出曲线N在0~50s内下降的原因水蒸气液化。
(2)其他人员使用铁的缓慢氧化原理来测量封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时,可以将氧气消耗至大约1%,但此处氧气剩余含量明显偏高,原因是保鲜剂不足,装置漏气。
(3)实验中,没有生成二氧化碳,但它的含量仍然发生了变化,解释是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
【点睛】
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
超细干粉灭火剂单位容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丙烷灭火剂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同时,超细干粉灭火剂储存期限可达10年,不需频繁更换及维护。
“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这种灭火弹只要投入火场,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能显著减少扑救人员
的伤亡。
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挪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___
(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 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 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 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 3,遇热时NaHCO 3会分解生成Na 2CO 3并放出CO 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____(填“拉发式”或“引燃式”)灭火弹
(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____
【答案】干粉灭火弹 ABC 3
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拉发式 禁止火种(严
禁烟火)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短文可知,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
(2)A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故选项正确;
B 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故选项正确;
C 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故选项正确;
D 超细干粉灭火剂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故选项错误;
故选ABC 。
(3)碳酸氢钠遇热会分解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引燃式灭火弹需要用力投入火场;
(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预防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就是禁止火种(严禁烟火),还可以建立防火隔离带,建立森林火灾的预警网络系统等。
5.某市计划用5年时间布局建设30处生态林场,实现城市森林环抱、沿海碧水绿树的目标。
为保证新植树木的成活率,树上还挂了吊瓶袋(如图)。
某课外活动小组想对吊瓶袋内液体成分进行探究,查看吊瓶袋的说明很简单,没有具体的成分,但他们判断肯定是一种植物营养液,并上网查得下列两份资料:
(资料一)某植物营养母液配方(部分成分)
大量物质:硝酸钾30;磷酸铵20;……
少量物质:……
自来水:100:6.2
常温密闭可较长期存放
(资料二)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02050
硝酸钾13.331.685.5
磷酸铵23.638.850.2
(提出问题)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假设猜想)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钾、磷酸铵等。
(实验与结论)步骤1:小明同学取适量营养液放入试管中,对溶液进行冷却降温,发现有晶体析出,说明营养液中含有______。
步骤2:小红取少量营养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溶液并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营养液中含有______。
(1)从主要成分看,该营养液属于______。
A.复合肥料 B.混合物 C.微碱性的溶液
(2)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在实验室中配制100营养母液,那么他们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
(3)上述营养母液为什么能较长期存放而不变质?______。
【答案】硝酸钾磷酸铵烧杯、量筒、玻璃棒(答出其中任意两种即可)所含溶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互相不发生反应(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分析】
对溶液进行冷却降温,发现有晶体析出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减小的多;滴加浓溶液并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有氨气生成,再进行分析;(1)根据营养液的成分考虑属于什么肥料,是否是混合物;
(2)根据配制溶液所用的仪器考虑;
(3)能较长期存放而不变质说明相互之间不反应。
【详解】
[实验与结论]
步骤1:对溶液进行冷却降温,发现有晶体析出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减小的多,通过图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的比较多,所以是硝酸钾,故填:硝酸钾;
步骤2:滴加浓溶液并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有氨气生成,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结合能产生氨气,所以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铵根,所以含有磷酸铵,故填:磷酸铵;
(1)硝酸钾中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所以为复合肥,由于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钾、磷酸
铵、水,所以属于混合物,故选:AB;
(2)配制溶液要用烧杯进行配制,用量筒来量取水,倒入烧杯中,再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故填:烧杯、量筒、玻璃棒;
(3)由于硝酸钾与磷酸铵相互交换成分后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二者不反应,能较长期存放而不变质,故填:所含溶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互相不发生反应。
【点睛】
本题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我们要熟悉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6.2016年1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首次将从空气捕获的二氧化碳用氢气将其转化为甲醇,同时有水生成。
该研究即可除去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的甲醇还能作为汽油的替代燃料。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找到合适的均相催化剂。
此次研究人员开发出在高温下不会分解的金属钌催化剂,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
(1)图1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 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 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碳
C 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D 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在加油站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的原因是_____,试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
(3)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生成物中的化合物有_____种,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写出化学式)。
②请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用序号作答)
a.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
b.反应过程中,自身的性质不变;
c .反应过程中,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
d .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
【答案】3H 2+CO 2复合催化剂CH 3OH+H 2O ﹣2 AC 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分子在不断运动 2 H 2O 2CH 3OH+3O 2
点燃2CO 2+4H 2O ac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组成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①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CH 3OH )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323H +CO CH OH+H O 复合催化剂 ,设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
x+(13)+(-2)+1x=2 =0,﹣。
②A 、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故A 正确;
B 、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B 不正确;
C 、二氧化碳循环利用,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故C 正确;
D 、液化石油气和汽油主要是碳氢类化合物、甲醇中共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D 不正确。
故选AC 。
(2)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在加油站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3)①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该反应生成物中的化合物有2种,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 2O 。
②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2222CH OH+3O 2CO +4H O 点燃。
③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故a 正确;
b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故b 不正确;
c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变,故c 正确;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不变,故d 不正确。
故选ac 。
【点睛】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
7.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太空生命实验,在特制玻璃毛细管中,分别放入14种蛋白质溶液,如痢疾杆菌、激酶、沙眼病毒等,其中我国有8种,这些新配制的蛋白质,要随
“神八”一起升空,必须尽量保持其新鲜度。
则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消毒是预防痢疾杆菌、沙眼病毒等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
(2)酒泉发射基地在神八发射前几小时前新配制蛋白质,同时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共450g进行环境消毒消毒,则需要用_____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
(3)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 16 层纱布口罩在 100 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 10 微米左右;③ N95 专业口罩在 0.1 微米左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_____ (填序号 )。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是_________。
【答案】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60 ③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设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
则15%x=2%450g
x=60g
(3)由于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N95。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因此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小刀一切,就能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目前,世界上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钠。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将氯化钠和氯化钙按质量比2:3混合共熔,可得到熔融温度约为580℃的共熔物,降低了电解所需的温度。
电解时,正极放出氯气,负极产生的金属钠和金属钙同时浮在共熔物,从管道溢出。
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金属钙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金属钠。
金属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过氧化钠(Na2O2)等化合物。
还能用于生产更加昂贵的金属钾,以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钾和氯化钠,生成的钾能以蒸汽的形式分离出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2)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
(4)钠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写出用钠制取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最外层电子
(2)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地软)
(3)隔绝水和氧气
(4)2Na+ 2H2O2NaOH + H2↑
(5)Na+ KCl NaCl+ K↑
【解析】
试题分析:(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2)钠的物理性质有:有金属光泽,银白色;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水和氧气;
(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5)钠与氯化钾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钾。
考点:元素化学性质,物质性质,灭火原理。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被广泛用于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
表1 活性炭对常见气体的吸附能力均值
气体H2N2O2CO2Cl2
吸附能力( mL/cm3) 4.5113597494
按原料的材质可将活性炭分为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和纤维活性炭三种,它们在碘吸附值( mg/g)、比表面积(m2/g)、充填密度(g/cm3)、强度(%)方面的对比如图1所示(图中充填密度与强度数值都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用含碳量高、成本低廉、可再生能力强的农作物制备木质活性炭,有着很好的前景与可行性,比如以新疆的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可制备高效的木质活性炭。
分别称取不同质量的棉花秸秆活性炭,加入到50 mL 50mg. L-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10 min后测定其吸附率,结果见图2。
通常可用下列方法区分木质活性炭和煤质活性炭:①掂重量。
木质活性炭的主要特点是密度小、手感轻。
相同重量的活性炭,木质活性炭的体积明显大于煤质活性炭。
②看外形。
木质活性炭一般为破碎颗粒状或片状,而煤质活性炭一般为柱状或球状。
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活性炭在环保、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等诸多领域的用途会更加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气体中,活性炭对____________的吸附能力最强。
(2)由图1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比表面积越大,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越大
B纤维活性炭和木质活性炭的强度没有明显差异
C煤质活性炭的充填密度大于纤维活性炭
(3)可以用棉花秸秆为原料制作木质活性炭,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由图2可知,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和活性炭投入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活性炭广泛用于化工、食品等诸多领域
B煤质活性炭通常比木质活性炭密度大、手感重
C用木质活性炭净化时,投入量越多,净化效果越好
D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强弱可能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答案】Cl2 (氯气) B 棉花秸秆是含碳量高、成本低廉、可再生能力强的农作物在活性炭的投入量为0.05 g~ 0.15 g的范围内,随着活性炭投入量的增加,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先明显(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至基本不变 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表1可知,活性炭对氯气的吸附能力最强,达到了494。
故答案为:Cl2(或氯气);
(2)A、由图1可知,无论哪一种活性炭,都符合比表面积越大,对应的碘吸附值越大。
A正确;
B、图中纤维活性炭和木质活性炭有较大的差异性。
B错误;
C、由图1可知,煤质活性炭的充填密度最大,纤维活性炭的充填密度最小。
C错误。
故答案为:B;
(3)由题中“用含碳量高、成本低廉、可再生能力强的农作物制备木质活性炭,有着很好的前景与可行性,比如以新疆的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可制备高效的木质活性炭。
”可知,用棉花秸秆为原料制作木质活性炭,是因为棉花秸秆的含碳量高、成本低廉、可再生能力强的农作物。
故答案为:棉花秸秆是含碳量高、成本低廉、可再生能力强的农作物;
(4)由图2可知,当投入量为0.05g-0.15g时,随着活性炭的投入量的增大,吸附率也明显的增大。
当投入量大于0.15g时,吸附率增长及其不明显。
故答案为:在活性炭的投入量为0.05g-0.15g的范围内,随着活性炭投入量的增加,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先明显(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至基本不变;
(5)A、活性炭在环保、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等领域用途较为广泛。
A正确;
B、煤质活性炭和木质活性炭的区别可以通过木质活性炭密度小,手感轻等条件进行区分。
B正确;
C、投入的木质活性炭的并不是越多,净化效果越好。
通过图2分析可知,投入量大于
0.15g时,吸收率增长及其不明显。
C错误;
D、通过图1可知,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其次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氯气,则可以推测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能力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D正确。
故答案为:ABD。
10.认识氨气:材料:①氨气是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降温至-33.5℃可变为液态;④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显碱性;⑤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⑥与氯化氢气体混合产生白烟(成分为氯化铵);⑦用于制液氮、氮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
⑧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⑨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写出氨气的化学式并标注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由其化学式可获得关于氨气定量组成的信息是___________(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