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起专)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执行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2014年入学适用四年制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品德修养;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技能;富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信息处理、科学试验、研制开发、经济或科技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要的电路理论、电磁场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基础理论,以及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器学、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技术等专门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系统与设备的分析、实验、科技开发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相关系统与设备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3)工程要求:受到电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了解国家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领域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毕业生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要求具备以下能力:1. 具有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 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管理知识;3. 掌握扎实的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等;4. 掌握扎实的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知识,包括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分析、设计、试验、仿真等基本技能,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6.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进行有效的技术沟通和国际交流;7.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8. 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9.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10.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11. 具有适应电气工程发展的能力,对终身学习具有正确认识;12.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13.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080601)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电气、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维护管理工作,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特点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有:电气设计与制造业、信息产业、电力系统及运行部门、国家机关和科研院所、国防工业、现代化农业等。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训练,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面广,适应性强,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才能。
5.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工程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供配电工程、电气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综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科学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就业(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发电厂、变电站、工业电气自动化、电机电器、民用电器等领域的设计、调试、运行、检修、技术开发以及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1.修业年限:3-6年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专业核心(特色)课程设置见表1六、专业各学年学时、学分分布情况见表2七、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览见表3表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特色)课程一览—21表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学年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表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览续表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2006级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设计、研制开发、系统运行、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电气信息类的宽口径专业。
主要特点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宽广专业知识,受到一定的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件硬件理论和应用等。
(2)较好地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气自动化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试验、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具备一定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5)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达到高级维修电工水平。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授予学位和相近专业1.学制:四年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3.相近专业:自动化四、课程设置1.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供配电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电气工程专业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力系统、电机驱动、电力电子等内容。
2.熟练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3.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4.具备独立进行电气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电路分析1.1基本电路理论1.2电路分析方法1.3交流电路分析1.4数字电路设计2.电力系统2.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2.2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2.3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4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3.电机与驱动3.1电机原理与应用3.2电机控制技术3.3电机设计与制造3.4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4.电力电子4.1电力电子器件与电路4.2电力电子调节技术4.3电力电子应用及新技术4.4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与分析5.数学、物理基础5.1高等数学5.2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5.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4电磁学5.5工程热力学6.计算机基础6.1C语言程序设计6.2数据结构与算法6.3数字信号处理6.4嵌入式系统设计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1.1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课本内容,做好笔记。
1.2自主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2.实践训练2.1实验课程:完成实验任务,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科研训练:参与导师科研团队,积极参与电气工程方向的课题研究。
3.综合训练3.1大作业: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大作业,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参与竞赛:参加电气工程相关的学科竞赛,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学习计划1.大一1.1电路分析1.2高等数学1.3C语言程序设计1.4实习课程:电路实验2.大二2.1电力系统2.2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2.3数据结构与算法2.4实习课程:电力系统实验3.大三3.1电机与驱动3.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数字信号处理3.4实习课程:电机控制实验4.大四4.1电力电子4.2工程热力学4.3嵌入式系统设计4.4实习课程:电力电子实验五、学习安排1.每学期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讲座、学术报告、专业讲座等活动,增强对电气工程专业的了解。
电气专业的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作为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我的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深入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希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内容1. 基础知识学习电气工程基础知识是我学习的重点,包括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内容。
我将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2. 专业课程学习除了基础课程外,我还需要学习一系列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等。
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我将深入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具体知识和技术,为将来的实践工作做好准备。
3. 实践技能培养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我还需要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
我计划参与一些电气工程实践项目或者实习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我还需要注重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计划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或者科技竞赛,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学习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我将采取系统学习的方法,注重理论的彻底理解和掌握。
我将定期复习,做好相应的笔记,并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改善自学能力电气工程领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因此,我需要不断改善自学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和学习。
我将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查阅相关学术资料,探索学习电气工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 多渠道获取信息除了学校的课程教学,我还计划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参与科技社团等途径,积极获取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知识,保持与行业前沿的接触。
四、实践计划1. 参与实验课实验课是我学习电气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我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方向)学习计划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方向的电气工程学习计划旨在培养具备电气工程方面知识和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计划将提供一系列课程和实践机会,使学生全面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第一阶段:基础课程学习(共两年)在学习计划的首两年,学生将全面学习电气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核心科目的介绍:1. 电路理论与分析:学生将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定律和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和计算练习,培养学生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2. 电磁场与电磁波:该课程将介绍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模拟练习理解和应用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知识。
3. 信号与系统:学生将学习信号的特性、信号处理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通过实验和项目,学生将理解和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4. 电机与电力系统:该课程将介绍电机的原理、类型和控制方法,以及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学习电机和电力系统的应用。
5. 自动控制原理:学生将学习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通过实验和仿真,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
第二阶段:专业课程学习(共两年)在第三和第四年,学生将进一步学习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专业课程:1. 工业自动化系统:该课程将介绍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以及控制理论与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熟悉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实践操作和故障排除。
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该课程将介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与算法。
学生将通过编程实践和项目应用,掌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 数据通信与网络:学生将学习传输原理、网络协议和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实验和项目,培养学生在数据通信和网络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嵌入式系统设计:该课程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执行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2022 年入学合用四年制本科生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品德修养;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技能;富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机电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信息处理、科学试验、研制开辟、经济或者科技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2.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要的电路理论、电磁场原理、摹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基础理论,以及机电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器学、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技术等专门知识。
(2) 能力要求:掌握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系统与设备的分析、实验、科技开辟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相关系统与设备进行分析、设计和开辟的初步能力。
(3) 工程要求:受到电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了解国家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领域生产、设计、研究与开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毕业生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要求具备以下能力:1. 具有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 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管理知识;3. 掌握扎实的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原理、摹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等;4. 掌握扎实的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知识,包括机电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分析、设计、试验、仿真等基本技能,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6.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进行有效的技术沟通和国际交流;7.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8. 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辟和设计的初步能力;9.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辟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10.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11. 具有适应电气工程发展的能力,对终身学习具有正确认识;12.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3.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实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气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学生受到电机电器、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3、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电气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标准学制:4年(其中3年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1年到企业实习实践)毕业学分:170+3(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1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学分,学科导论1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课程(46.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53学分)、专业课程(38.5学分)及企业学习环节(32学分)组成。
六、各类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教学计划进程表学分)类、生物与医学类、自然科学类、哲学与社会科学类等五类Ⅱ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各选2个学分部修满))分)八、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筹划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旳应用型创新人才,同步培养多学科交叉旳复合型创新人才和知识宽厚夯实旳研究型创新人才。
重要培养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解决、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领域旳工程技术基本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解决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营、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旳高档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规定本专业面向多种现代化生产旳控制、管理和多种现代化信息解决技术,学生重要学习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解决、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检测技术,掌握工业装置、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旳分析、设计与运营旳技能。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如下知识能力:1.掌握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信息解决和自动检测等方面旳基本理论及技能。
2.具有应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旳能力。
3.掌握工业装置和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旳研究、调试、设计和运营旳基本措施和技能。
4.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硬件旳设计和调试措施。
5.掌握仪表旳检测、调节、配备、选型和改善旳基本知识与技能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旳学生应掌握电气传动控制系统旳研究、设计和运营旳基本措施与技能;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方向应掌握检测技术、测量技术及虚拟仪器旳知识与技能;工业自动化方向应掌握工业过程控制与信息解决自动化旳知识与技能。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2.重要课程电路原理(一)(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方向系列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规定1.学制:四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16。
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概况:大连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始于1956年的夜大学,是我国最早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之一。
目前举办的高等教育形式有:业余(面授)、函授学习两种。
办学层次分为: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等。
专业设置发挥大连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并遵循社会需求的原则,覆盖了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学科和领域。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000余人。
其中,本科层次学生约占70%。
大连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教学区主要分为:大连理工大学市内校区的业余教育教学区和分布在山东、辽宁省等省市的函授教学站。
人才培养: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培养计划及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在教学管理中,突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改革考核方式和内容,从1999年起试行学分制,收到较好效果。
通过努力,我校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60%的同学获得了学士学位,远高于省内的平均水平。
回顾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确立的现代化办学理念,是成人高等教育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专业介绍∙专升本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和机电控制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工作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基础、液压传动与控制、数控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电气工程领域的工业与科技工作需要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数字电路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特电机及其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网络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能适应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工作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高电压技术(学分3 ,学时45)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高电压技术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高等教育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从事强电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具备高电压技术的基本素养,并需要经常运用高电压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本课程重点介绍气体电介质的电气特性,电力设备绝缘试验,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试验方法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处理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这一对矛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基本内容: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沿面放电和高压绝缘子;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性能;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线路和绕组中的博过程;雷电及防雷保护;电力系统防雷保护;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一)绪论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9学时1.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与消失;2.气体中的放电现象和电子崩的形成;3.自持放电条件;4. 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及其影响因素5. 气体放电的流注理论6. 不均匀电场中气隙的放电过程7. 各种电压作用下气隙的特性8. 大气条件对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及提高气体介质强度的方法重点掌握内容:1.重点:气体电介质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因素),去电离过程,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电子崩的概念,汤逊放电理论,流注理论,电场形式、电流波形与击穿电压的关系,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SF6的特性2.难点:流注理论,不均匀电场放电过程,自持放电(二)沿面放电和高压绝缘子 2.5学时1.绝缘子的性能要求和材料;2.沿面放电(1) 沿面放电的一般概念;(2) 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3) 极不均匀电场且具有强垂直分量时的沿面放电(4) 极不均匀电场且垂直分量很弱时的沿面放电(5) 固体介质表面有水膜时的沿面放电(6) 绝缘电子污秽状态下的沿面放电重点掌握内容:1.重点:绝缘子的分类,绝缘子的基本要求,沿面放电的概念,沿面闪络的概念,闪络电压的分类,界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集中情况下的沿面放电过程2.难点:放电过程的理解,沿面放电等(三)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性能5学时1.液体和固体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1) 电介质的极化(2) 电介质的电导(3) 电介质的损耗2.液体电介质的击穿;3.固体电介质的击穿;4.组合绝缘的电气强度重点掌握内容:1.重点:电介质极化的概念、基本形式,电导特性,介质损耗角正切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液体电解质的击穿理论(电击穿理论、气泡击穿理论),固体电介质的几种击穿形式,组合绝缘中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及电场2.难点:对击穿过程的理解,组合绝缘中的相关计算(四)电气设备绝缘试验8学时1.绝缘预防性试验(1)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2) 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3) 局部放电及其测量2.绝缘的高电压试验(1)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2) 直流高压试验(3) 冲击高电压试验(4) 绝缘状态的综合判断重点掌握内容:1.重点:吸收比及测量设备,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原理,局部放电测量的基本回路,工频电压的获得,工频耐压试验的基本接线,直流高压的获得,直流耐压试验基本接线,冲击电压发生器,绝缘状态判断2.难点:高压西林电桥法,工频电压的获得,直流高压获得(五)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6学时1.波沿均匀无损耗单导线的传播;2.行波的折射和反射(1) 折射波和反射波的计算(2) 集中参数等值电路(3) 彼得逊法则的应用3.行波的多次折、反射;4.波在有损线路上的传播5. 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1) 单相绕组中的波过程(2) 变压器过电压的内保护重点掌握内容:1.重点:波传播的概念,折射波和反射波的计算,等值集中参数定理(彼得逊法则),网格法,波的衰减,2.难点:波动方程求解,几种特殊条件下的折反射波,单相变压器绕组的波过程(六)雷电及防雷保护4学时1.雷电过程与雷电参数(1) 雷电放电过程(2) 雷电参数2.防雷保护装置(1) 避雷针和避雷线(2) 避雷器3.接地概念及分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计划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育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掌握问题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育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育要求:本专业同学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掌握、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肯定的专业知识,使同学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掌握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掌握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
①总体培育四结合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所培育的同学系统观念强,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
②基础试验五步走专业基础试验教学采纳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培育同学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为目的设置试验课程和试验内容。
将专业基础试验分为由初级到高级五个训练平台,使同学受到电子工程实践、电工电子测量与试验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和CPLD 及电子CAD技术、单片机应用综合技术、电子线路综合设计等一系列的综合型、设计型训练。
③专业试验重技能新模式的专业试验教学旨在培育同学的工程实践技能、科学讨论技能和创新技能。
将专业试验根据技能培育目的分为课程试验〔如电机试验、微型计算机技术试验、电力电子及计算机掌握技术试验等〕和独立开设的专业综合试验〔电力系统继电爱护综合试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电力系统检测试验、电力系统综合设计、水电站运行仿真培训等〕。
④知识视野跟前沿开设反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的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学科概论选修课,以开阔同学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计划2高校是人生的关键。
这是由于,进入高校是你究竟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赶自己的抱负、爱好;这是你一生中最末一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末一次能够全新建立你的知识基础;在这个阶段里,全部高校生都应当仔细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他们成为将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全部高校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末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懊悔莫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教学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及业务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技术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要求:本专业是一个强弱电结合的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学制、修业年限与学习形式本专业学制3年。
结合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学生可在2-6年内修完毕业所要求的学分数。
业余学习。
三、主要课程和学位课程主要课程:大学英语、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
学位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
本计划不安排体育课,要求学生积极加强锻炼,保持健康体质。
四、毕业要求与学分分配毕业要求:本专业修满80学分方可毕业。
经过综合考试合格,授予学士学位。
学分分配:1.必修课程68学分,占总学分85%;其中:公共必修课程23学分,占28.75%;专业必修课程23学分,占28.75%;毕业设计12学分,占15%;2.选修课程12学分,占15%;3.任选课学分不作学业要求。
五、教学环节与课程选修说明1.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包括学习学校提供的教学光盘或到学校网站点播网络课程、参加学校组织的卫星直播教学、面授教学、辅导及其答疑活动等。
实验教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实验教学活动。
作业:学生要进行自学,按规定完成并提交作业。
毕业设计:包括选题、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答辩/评审等。
2. 课程选修说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每学期学习的课程,但应遵循课程学习的认知次序。
提供课程教学进程作为学习进度安排和课程学习顺序的参考。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起专)
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熟悉电机、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电气传动等相关内容,通过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培养达到电气工程专业专科水平,能适应自动化、电气传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方面的科技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培养方向及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的专门知识。
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分析、设计、试验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有必修课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1、公共基础课:现代远程学习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语文。
2、专业基础课: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
3、专业课: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器学、可编程控制器。
4、毕业实习。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本专业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奥鹏远程学习中心和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学管理平台进行教学、答疑、辅导,并辅助一定比例的面授辅导,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
主要教学媒体为:文字教材、IP课件、教学平台、答疑系统。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4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本专业按3年业余学习来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必修总学分为81学分,含毕业实习8学分。
取得学历的条件:对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学分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大连理工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六、课程说明
课程考试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70 %)=课程最终成绩
所列课程全为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本课程2学分,总学时30。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大学英语:
本课程18学分,总学时270。
大学英语1——3级词汇、词法解析、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语法、英文写作。
3、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4学分,总学时60。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掌握计算机实用软件的使用,为学生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主要介绍计算机发展及计算机硬、软件和微机组成、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和网页制作。
4、高等数学:
本课程6学分,总学时90。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它涉及到一元函数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数学领域。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函数概念及初等函数性质,极限概念及运算,导数的概念、计算及应用,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运用,定积分的应用,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微分方程初步、无穷级数初步等。
5、邓小平理论概论:
本课程3学分,总学时45。
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和科学内容,讲授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外交和对外开放、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6、大学语文:
本课程2学分,总学时30。
主要讲解大学语文的古代部分:包括诗经、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周等。
7、电路理论:
本课程4学分,总学时60。
主要讲授直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谐振电路、互感耦合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网络图论、双口网络、动态电路分析、非线性电路分析,并培养学生必要的计算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电路的理论基础。
8、模拟电子线路:
本课程2学分,总学时30。
重点讲授常用电子器件的特性及各种低频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指标计算。
主要介绍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放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器、频率特性、功率放大器、差动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器、信号的运算与处理、波形的产生与交换。
9、数字电路与系统:
本课程2学分,总学时30。
主要介绍数字电路常用器件的特性、工作原理及由这些器件组成的组合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主要内容有:数制与代码、逻辑门、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化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字系统设计、数模及模数转换等。
10、计算机原理:
本课程6学分,总学时90。
本课程主要讲述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了CPU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模
式、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半导体储存器基本知识及其扩展、计算机输入输出设计、中断系统、可编程接口芯片、A/D和D/A转换、串行通信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微机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等软件知识。
11、自动控制原理:
本课程4分,总学时60。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时域、频域分析和校正方法。
主要内容:自动控制原理基本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控制系统的校正、离散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12、电机与拖动:
本课程4学分,总学时60。
本课程主要介绍电机的基本理论、电力拖动的基本方法以及电机实验的基本技能。
主要包括:磁路及变压器原理、异步电机、同步电机、以及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以及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控制电机、电动机的选择、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等。
1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本课程3学分,总学时45。
本课程通过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及其自动化管理等方面知识的简要介绍,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生产管理的技术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本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基础、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理论概述、发电厂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无人职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量管理系统概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初步。
14、高电压技术:
本课程3学分,总学时45。
主要内容包括电介质在强电场下的特性,液体、固体电介质的绝缘性能,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雷电放电特性及防雷装置,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内部过电压及其防护以及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等。
15、电器学:
本课程3学分,总学时45。
本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电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结构性能等基本知识,了解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对电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电器学的基本理论、典型低压电器、高压电器在电力系统种的工作条件与标准及试验、典型高压电器、成套电器与电器智能化。
16、可编程控制器:
本课程3学分,总学时45。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可编程控制器构成、基本工作原理、编程方法,以及以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硬件、软件设计方面的知识。
主要内容: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其他可编程控制器等。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起专)教学计划进程表
(2007年春季开始执行)
【说明】:1. 要求最低必修总学分为81学分,含毕业实习8学分。
修满最低必修学分并提交且通过毕业实习审核方可毕业。
2. 每学期上课时间为15周。
学分数×15=学时数。
因而,学分数=每周学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