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30元钱的牛皮到1000万

  • 格式:doc
  • 大小:5.46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张30元钱的牛皮,就是今天这个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企业的全部投入。牛合印认为未来不是一个计划,而是每一个人都在参与实施的一个梦想。一个商业参与只有最终演化为一个文化参与,才能不被磨灭,不再沦为商业投机。“有的人一走进食草堂就流泪了,而有的女人领着孩子马上出去了,她们怕丑陋不堪的沧桑皮刻脸谱吓到孩子。”食草堂是一个文化长廊还是商业旺铺?“食草堂”原来是一个电视台的制片人画室的宅号,而现在它是一间风格古朴的手工皮具生产总部,一家具有原创能力的艺术品设计制作公司,拥

“食草堂”公司2002年的销售额超过1000万。拥有44家加盟连锁店的艺术品销售连盟。

有44家食草堂专卖店的总舵主名叫牛合印,河北人。1995年9月开始从事皮艺制作,1997年创建“食草堂”。牛合印姓牛,希望自己拥有牛的品性——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能不能挤出奶再说,我先得吃点草。”牛合印笑着说,“食草堂”由此而来。发现牛皮“这是你爷爷刻的碑。”父亲对儿子牛合印说。小小的牛合印望着精心雕刻出的石碑,感动着,也崇拜着。自此,开始了习画生涯。当了兵的牛合印,一心想考军艺,但考军艺的条件必须是干部。不得已,他报考了军医大学,先实现由兵到干部的转折。1987年,军医大学毕业后,牛合印被分配到医院,成了一名妇产科大夫。然而那并不是他的愿望。醉心于艺术的他,经常画国画,练书法,因为姓牛,喜欢牛的精神,还给自己的画室取名为“食草堂”。 1992年的全军书画展上,牛合印获得了美术作品的两个一等奖。获奖后,军艺美术系的教授告诉他,如果单位放,就可以免试录取。同一年,牛合印进入了军艺美术系大专班。辗转了七、八年时间,牛合印才终于进入了艺术的殿堂,当时他已经30岁了。他不想成为职业画家,也并不喜欢学院派的风格。在北京的三年时间,牛合印大街小巷到处转,逛展览馆,逛特色店面,逛圆明园画家村,他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渐渐成形。毕业后,牛合印到了河北电视台,从摄像开始做起,经过记者、编导,一直做到制片人。 1995年的一个秋天下午,牛合印在石家庄一个街头看见一个老头,正在将一张牛皮切割成腰带。“那张牛皮质地好,是手工揉制的,纹理很自然、原始、粗犷。但他的腰带做得太粗糙了,他不具备这个素质。我的心一动,就用30元钱买了一块牛皮。”牛合印到街上找到了一位鞋匠,他设计、鞋匠制作,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做成了一个采访包。第二天,牛合印背着包去上班,台里的同事非常喜欢。“我就经不起表扬,又找老头买皮,后来就转到皮革厂买皮,买五金的配饰。不断地变化着做各种东西。主要是给自己用。那时,我的工资只有800元,每个月我拿出400元,买牛皮进行手工制作,想起什么做什么。当时,穿得很破,牛仔裤上故意弄出几个洞。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我这件万宝路上装4000多元人民币。也不是刻意追求,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有时要会见一些客人,穿着太个性、太粗糙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牛合印指着他那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棉质休闲上衣说。牛合印对手工皮具制作已达到了痴迷状态。一开始他在宿舍里做,后来,河北电视台给他分了房子,他就在阳台上做,一做就做到半夜,已结婚的他并不能得到家里人的支持。1995年他搬到了地下室,从此就再也没回过家。在地下室做也很不安宁,电视台领导出面干涉后,他就从地下室又搬到了农村。更艰苦的生活开始了。“我的房间里有一大堆拉圾(水瓶、方便面等),一个单人床。每天我订点炒饼,有钱时才喝点蛋汤。但精神非常快乐,做完一件作品以后,还兴奋得睡不着,大家都觉得我不正常,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工作。当时,我们部门获奖的八个片子中,我就获了五个奖,我喜欢我的工作,那时的手工制作只是我的业余受好。但为了不让台里人知道我在做这些东西,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在哪,我在干什么,如果当时我死了,谁也找不到。有时拍片出去采风时,我就采点向日葵,喷点漆挂起来。” 1997年的一天,牛合印出去打公用电话时,碰上原来在台里实习的小伙子,他也是学画的,正在开一个小装饰公司,小伙子很有商业意识。“你在村里干什么?”当时,小伙子已不在台里,牛合印就不怕他知道了,带他到工作室看了看。小伙子非常吃惊。俩人出去买了羊肉串、啤酒,聊了一晚。开店的想法出来了。很快这件事就传开了,有些人过来看,坚持要买。“当时,我不

好意思要价,我的每一样作品就一个,我不想重复。卖了,我就不会再复制它,复制就是工匠,我很心痛,但没办法,我要价很低,就一块皮子钱。”几个月后,小伙子找到一个店面。几个人用一辆破三轮车拉着货,还在村里捡了一个大石磨,捡了一些木头、茅草作为装饰、装修材料。1997年9月1日,第一家食草堂正式开业,注册名为“食草堂文化饰品工作室”,注册资金100元,同时注册了“丑牛”商标。初始的食草堂像一个黑乎乎的草棚,草棚里的几个人都是光头,穿着小棉袄,里面也没有暖气。每天晚上,他们坐在石磨上,喝着酒、吃着花生米,也有一些老外进来,挺像酒吧。一天晚上,山东的两个流浪歌手从酒吧演出回来,推开了这个“流浪者的家园”,流着泪弹唱起来。那时他们挺快乐的,他们想,只要不赔钱,能维持他们继续创作就可以了。食草堂的第一笔投资花了800元,就是店面一个月的租金,也是当时牛合印的一个月工资。持续四个月后,1997年底,食草堂接到了拆迁通知。那时,他们已有积蓄8000元,招了三个工人,开始复制牛合印的作品。 1998年元旦那天,他们开始用几辆三轮车搬东西,太阳落山时,光影很长,路上,三轮车的链子还掉了。当时牛合印很伤感,在内心里问自己,食草堂还会不会存在?原来的店面拆了,大家开始坐在一起分析,食草堂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最后,一致认为,食草堂应该有商业意识了。他们开始给产品重新定位,认为当实用的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而中国纯艺术市场还没到来之时,能把艺术和实用结合起来,就会有市场。以前,他们的产品太以自我为中心,后期的产品应更接近实用。比如现在食草堂的牛仔帽即可以挂在墙上作为饰品,又可以戴。同时,他们又考虑了店面位置,觉得丑牛的产品虽然很受欢迎,但很多人找不到,原来的地点太偏僻了。最后,他们在石家庄最繁华的商场北国商城的附近租了一个店面,以3500元的月租拿下一个店面。1998年开春,开始重建“食草堂”。新“食草堂”在店面设计、室内装修、商品陈列、色彩灯光以及皮具的制作工艺上都有了相当的改进,风格更加接近商业铺面,招牌更加富有冲击力。“食草堂”北国商城店开张后,生意相当红火。营业头一年,平均月营业额在28000元左右,“食草堂”那一年的纯利达到70000元。这一年,牛合印确定了“食草堂”一项极为重要的价格策略,就是不降价。“这是一个品牌问题。我们投入了很好的原料和设计,我们的产品是独创的,我们就觉得自己的东西值这么多钱。”1998年年中,“食草堂”的第二家分店在石家庄开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