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6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_______(长、短)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当斜面坡度一定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5)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m/s。
(6)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AC=________m/s。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机械运动【答案】v=st较小长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大变速 0.15 0.18【解析】【分析】【详解】(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即:v=st;(2)[2][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方便计时,鞋面坡度应较小,让小车下滑的时间长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3)[4]当斜面坡度一定时,还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4)[5][6]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公式v=st算出的速度偏大;由图可以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5)[7]由图示可知s 1=90cm=0.9m s 2是全程的一半,则s2=12s 1=12×90cm=45cm由图示秒表可知,上半段的运动时间t 2=3s ,平均速度v AB=220.45m 3sst==0.15m/s(6)[8]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t1=5s,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AC=110.9m 5sst==0.18m/s【点睛】(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2)斜面倾角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有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格式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__(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 AC=____________ m/s.【来源】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v=s/t小0.033【解析】【分析】【详解】(1)利用速度公式v=st.(2)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中知s AC=10.0cm,t AC=3s,v AC=ACAC 10.0cm3sst==3.3cm/s=0.033m/s.【点睛】(1)该实验利用速度公式v=st测量;(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中刻度尺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每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2.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分析】【详解】(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 v t=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 ,距离是1m ,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m ==0.2m/s 5ss v t =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s v 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刻度尺分度值1cm)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板的作用是_____,斜面的作用是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AC s =_____cm ;BC t =_____s ;AB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C 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填“大”或“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汇总分AB卷、共计12套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本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1节 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1节 质量 ▪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 本章复习与测试o综合内容与测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A)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sv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8.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9.如图所示为A 、B 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 、B 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A 做变速运动,小车B 做匀速运动 B .小车A 做匀速运动,小车B 做变速运动C .小车A 、B 都做匀速运动D .小车A 、B 都做变速运动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 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7 分)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列车从第1节车厢到第11节车厢相继被吹翻.看了这个报道后,某研究小组为探索沙尘暴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为测定沙尘暴风力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 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都不计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悬挂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装置分析中,知道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空气密度为1.3kg/m3,沙的密度为2.5×103kg/m3.他们对决定金属球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①在含沙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速,记录不同风速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风速(m/s)5101520电压表示数(V)0.6 2.4 5.49.6②在风速大小相同条件下,改变风中空气的含沙量,记录不同含沙量下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含沙量(kg/m3) 1.1 2.2 3.3 4.4电压表示数(V) 2.3 3.5 4.6 5.8(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试推导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设比例系数为k)(2)若(1)中的比例系数k的大小为0.5,已知:车厢的高度为3m,车厢的长度为25m,车厢质量为50t,铁轨间距为1.5m,1m3沙尘暴中含沙尘2.7kg,请根据(1)中的关系式计算当时的风速至少为多大?【来源】2009年江西省上饶县二中九年级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三)【答案】(1)p=kρv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2)41m/s【解析】【分析】 【详解】 (1).①分析数据可看出风速每增加5m/s ,电压表的示数增加量分别是1.8V 、3V 、4.2V ,也就是说,在这里,风速和压力并不是呈一次函数关系,可以假设一个方程,即:U ∝av 3+bv 2+cv +d ,把表中实验数据代入表达式,解得:a =0,b =0.024,c =0,d =0,即U ∝0.024v 2;②分析含沙量与电压表示数的数据,含沙量每增加1.1kg/m 3,电压增量即为1.2V ,也就是说,含沙量与压力成正比,U ∝ρ;风力越大,导线的偏移量与电压成正比,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即压强,则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k 为比例常数.(2).车厢可以看做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 ×2h =G ×2d ,则风力F =d h G , F =pS =kρv 2S =kρv 2hL , v =323321.5m 5010kg 10N/kg 0.5(2.7kg/m +1.3kg/m )(3m)25mdG k h L ρ⨯⨯⨯=⨯⨯⨯≈41m/s . 答:(1).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的关系式为p =kρv 2,ρ为含有沙尘的空气密度; (2).风速为41m/s .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 段的距离s AB =________cm ,测得时间t AB =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__m/s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3.3cm/s=0.033m/s 3sAC AC AC sv t ==≈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来源】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便于测量时间较小 25 小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2)[3]小车运动距离:s AB=80.0cm−40.0cm=40.0cm,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ABst=40.0cm1.6s=25.0cm/s;(3)[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v=st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4)[5]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增大后,小车的运动变快,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大。
2.某同学为了研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来源】聚焦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一:机械运动【答案】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 4、7(或5、8或6、9).【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时,比较路程,路程越大,运动越快;相同路程时,比较时间,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详解】(1)比较实验数据1与4(或2与5、3与6)可知,运动路程相同,时间不同,且运动时间越短的小轿车运动的越快,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2)要得出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控制变量法的基本要求,控制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表中数据符合要求的是4、7(或5、8或6、9)3.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计时的电子秒表后,为了方便测时间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该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同时应_________斜面倾斜程度(选填“增大”或“减小”);(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则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_ (选填“v1”、“v2”或“v3”);(4)小明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_________(选填“A”或“B”)A.可行,实验原理相同 B.不可行,路程测不准确【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v=st金属片减小 0.2 v2 B【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2)[2]为了方便测量,实验器材可以添加一块金属片,先后竖立在斜面的中点和最下端,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记下时间;[3]减缓斜面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4]小车全程运动的距离s=1m,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m5sst=0.2m/s;[5]前半程:s1=0.5m,t1=3s,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1=110.5m 3sst=≈0.17m/s,后半程:s2=0.5m,t2=2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220.5m 2sst==0.25m/s,v2>v3>v1,所以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4)[6]如果确定时间t,然后测量小车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小车运动的时间刚好是t时,到达的位置不易确定,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容易测量,导致平均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故选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cm,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m/s;(4)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来源】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svt=小 40.0 0.32 不可以【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vt=。
(2)[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下落速度较小。
(3)[3]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AB段的路程是ABs=80.0cm-40.0cm=40.0cm[4]AC段的路程是ACs=80.0cm=0.8m那么AC段的平均速度是0.8m0.32m/s2.5sACACACsvt===(4)[5]由于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从而得到小车在BC段的运动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对于小车在B点是有速度的,速度不是零,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
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时间t/s路程s/cm00412824123616482060(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 〔用题中字母来表示〕:〔2〕假设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3 〕如图中能够准确反响小车运动情况的是.【来源】湖北省宜城市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答案】$2七1小c t【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通过的路程s=S2-s一那么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v = 2 =三二* ;t t〔2〕假设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v =:可知,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小:〔3 〕小车下滑过程做加速运动.A.s-t图象,路程s不随时间t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加,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v-t图象,速度v不发生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甲乙⑴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 斜而的坡度很小,是为了便于测量 C 图甲、乙是测量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和全程路程*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图:⑵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 =cm/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是做〔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来源】吉林省长春巾朝阳区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时间甲22.5变速 【解析】【分析】 【详解】⑴[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⑵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 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⑶乙图全程的路程等于车长和车通过的路程之和,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 正确的选项是图甲0⑵⑷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s 1 45cm 6= — = —— =22.5cm/s t. 2s⑸小车通过斜面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I _ 90cm vi= — = --- =30cm/sr. 3s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是下半程的时间下半程的平均速度s 3=90cm-45cm=45cm t3=3s-2s=ls 53 _ 45cm vz= — = -; ------ =45cm/s Is Is由于V3>V2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运动.3.如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而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4、8、C三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三个不同的时刻,那么:〔3〕在本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选填“大〞或“小〞〕一些:〔4〕由图可知:小车在48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由八运动到C的过程中是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来源】云南省个旧巾第二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物理试题【答案】1 v=-小0.2变速t【解析】【详解】〔1〕田由图可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dm,里而由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1cm,分度值是1cm;⑵⑵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测量的;/〔3〕⑶假设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倾角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4〕[4]A3段的距离是5A B= 10.00dm-6.00dm=4.00dm,所用时间为/AB=2S,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 4.00dmVAB=-—= ---- =2dm/s=O.2m/s:Z AB 2s⑸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变速直线运动.4.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⑴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球运动的各段路程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路程/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屡次测量.⑵小球从4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如图甲所示,那么小球在做〔加速/减速/匀速〕运动.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8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CD段的路程为—m,比拟AB与8c段的平均速度得到VAB VBC〔大于/小于/等于〕.实验中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小〕.⑷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而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图像, 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八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那么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m/so⑸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力,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 那么以—以大于/小于/等于〕.【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答案】* 士时间加速1.8 1.5小于小4.8大于t【解析】【分析】【详解】⑴田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尸士:t⑵因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需屡次测量;〔2〕[3]由图甲可知,小球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3乂4]由表中数据可得,8c段的平均速度:$BC _ 0.9mVBC="-- ' =1.8m/s;Z BC 0.5s⑸由表中数据可得:scD=vcotcD=3m/sx0.5s=1.5m;[6] 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VAB=0.6m/s<VBc:⑺实验中如果小车过了8点才停止计时,测量时间偏大,由户上得到测得的平均速度VAB t会偏小:〔4〕[8]小球在斜而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可知,小球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小球1s时的速度为2.4m/s,那么经过2s小球的速度为4.8m/s;〔5乂9]小球从A静止滑下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所以小球经过前一半时间速度小于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所以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小于;SAE,小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V1>V2.5.小倩和小青配合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时,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下图.〔1〕为了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2〕实际实验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路程〕比拟难测量,为了方便实验测量, 应该选用纸锥锥角〔较大/较小〕的纸锥.〔3〕两位同学猜测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军认为这样做不科学,其原因是.【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秒表时间较大未限制纸锥的质量相同【解析】【详解】⑴⑴⑵由速度的公式v=上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t间的工具是秒表;⑵[3][4]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 便于时间的测量;〔3〕[5]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两个纸锥的质量不同,未限制纸锥的质量相同.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1〕选取两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关系.〔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玻璃板的位置,会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仍能/不能〕重合.〔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答案】大小不能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测出A和A,、B 和夕、C和C 到镜面的距离,比拟各个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得两对应点是否重合〕【解析】【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物像大小关系.〔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对称来解答此题.〔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比拟得出结论.【详解】〔1〕实验要选取完全相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拟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玻璃板的位置,此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不再相等,因此会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而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而是否垂直,测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比拟各个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得两对应点是否重合〕.7.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操作如下:①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而往返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②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③将玻璃板倾斜,再次观察“蜡烛A的像〞,如图乙所示.请你解答以下问题:玻璃板⑴实验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⑵操作①中通过玻璃板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是由于发生了光的:蜡烛B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⑶操作②的探究目的是:⑷操作③中蜡烛A此时的像是图乙中的〔选填"AJ、"Az〞或“A3〞〕.【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反射相等探究像的虚实A2【解析】【分析】【详解】⑴田镜子和玻璃板都是平面镜,而且镜子的反射效果好,成像清楚,但镜子不透光,不能看到反面的物体;玻璃板成像比拟暗,但透光,可以看到镜子后的物体.本实验的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为解决这一关键点,选择玻璃板而不选镜子.⑵⑵操作①中通过玻璃板能够看到蜡烛的像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⑶蜡烛B与燃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⑶⑷操作②的探究目的是探究像的虚实,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⑷⑸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而上,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操作③中蜡烛A此时的像是图乙中的A2 08.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⑴小明在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除了要用到铁架台、空白纸板做成的可折转光屏、光源和直尺外,还要用到和:⑵小明屡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0/V两侧同一平面的光屏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而内〞的结论,为使结论可靠,同学小敏建议:将光屏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同时观察光线是否仍旧出现在光屏上:⑶小明测量图中入射角N 〔选填“1〞、“2〞、“3〞或“4〞〕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⑷另一组的小军将原本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调打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A 上,但始终没能在纸板B上找到反射光线,经检查纸板A、B在同一平而上.这是由于法线,而反射光线应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而内.【答案】平面镜量角器反射光线2不在纸板上【解析】【分析】【详解】⑵由于实验是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必须有平面镜:另外还需要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还需要量角器.⑵⑶将光屏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让入射光线贴着光屏沿八.方向射入,同时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仍旧出现在另一侧的光屏上:⑶⑷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入射角是角2.⑷⑸将原本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后,当入射光线贴着纸板射向0点后, 法线将不会在纸板上,所以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9.如下图,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 然后在中间画一横线,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沿此直线放好,取两段等长的蜡烛,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然后用另外一根蜡烛B在玻璃板的前方往返移动.⑴该实验采用半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的目的是:o〔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侧观察.⑶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结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平面相,两段蜡烛等长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关系.⑷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往返移动,发现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5〕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假设将蜡烛A 靠近玻璃板时, 那么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⑹图乙是某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 ; 垂直:大小;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成像; 靠近:不变: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实验具有偶然性.【解析】【详解】用玻璃板代替平而镜,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A 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⑵⑵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 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 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 蜡烛所在这一侧;⑶[3]连接蜡烛A 和蜡烛B 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且对应点的 连线被镜而垂直平分:[4]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拟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4〕[5]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 板与桌面不垂直,也可能是玻璃板太厚,两个而都能反射成像,题干中已经说明玻璃板竖 直放置,故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⑸⑹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高相等,假设将蜡烛A 靠近玻璃板时,那么像将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 动: ⑺平而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 镜,像也靠近平而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⑹⑻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进行屡次实验是为了寻找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10 .小明和小聪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下图.先将平面镜 ____________ 放在水平桌面 上,再将纸板A8CZ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点:在硬纸板.N8C 而内看到反射光 〔填“能〞或“不能〞〕;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将硬纸 板ON3C 而以.N 为轴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那么在ON3C 而内〔选填“能〞 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答案】垂直 能 不能 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内【解析】硬纸板ABCD 必须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才能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 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0点:在硬纸板0\BC 面内能看到反射光,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 不变,将硬纸板ONBC 面以ON 为轴向后折转,那么在O\BC 而内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 反射光线在入人村九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内.三、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1.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下图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热〔选填“吸〞或“放〞〕.〔2〕图中,海波在D点是态,在G点是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蔡,用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答案】BC吸液固相同不同【解析】⑴图中BC段表示温度不变,即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⑵ 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g的冰和紫,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保证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图表示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点睛:根据限制变量的思想,相同质量的冰和茶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加热装置相同,这就说明了两者完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据此进行分析.12 .2021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到达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翻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举措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参加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⑴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 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⑵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外表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观察蒸发情况:⑶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因是;⑷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下图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 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枯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由于.【答案】液体外表积用滴管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没有限制液体表而空气流动快慢防止木板吸水干扰判断蒸发吸热【解析】【分析】【详解】⑴田两滴水的外表积不同,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所以是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⑵⑵⑶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而积、温度相同, 而空气流速不同,故用滴管将两滴液体分别滴在两块玻璃上,用不加热挡吹风机吹其中一滴水,观察两滴水蒸发的情况.⑶⑷⑸要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就要保持同种液体表而积和空气流速相同,小林在加热水滴的同时加快了空气的流速.故其做法是错误的.⑷⑹木板吸水,会使滴在木板上的水的质量发生变化,影响实验的进行并得出错误的判断.(5)⑺沾到手上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手的内能减少,手外表温度降低,所以湿手感觉吹的是凉风.13.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 )图甲的实验装置中还缺少的一件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 ,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不均匀〕.〔2〕假设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Jmin 01234567910温度①40424446484848484850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非晶体〕.〔4 〕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b〕.【答案】秒表均匀46晶体a【解析】〔1 〕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由图知该实验缺少的器材为秒表;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2 〕由图知,该温度计的每一小格表示1C ,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46c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min到第8min,该物质的温度保持在48c不变, 故该物质为晶体.〔4 "图中有一段图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6图中的图线温度不断升高,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图.故答案为⑴秒表;均匀⑵46⑶晶体〔4〕a .14.如下图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甲〔1〕在图中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松开/捏紧〕手指.〔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 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答案】水又开始沸腾气压减小旋紧捏紧均被吸引转换法【解析】【分析】【详解】〔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时,液而上方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气压减小;由于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此时会观察到水又开始沸腌的现象.〔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实验中要通过改变瓶内气体压力的方法,改变小瓶的浮沉,所以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旋紧:为使漂浮于水而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捏紧手指,那么瓶内气压增大,气体对小瓶的压力增大,同时压力增大时,进入小瓶中的水增加,小瓶自重增加,所以小瓶下沉.〔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时,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橡胶棒与铝箔条吸引:再靠近其右端时,同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也会观察到铝箔条被吸引,即两次都被吸引〔但要注意橡胶棒与铝箔条不能接触,接触后,带同种电荷,第二次会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15.在“观察水的沸腌〞实验中:⑴图甲中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⑵为了行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举措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①;②.⑶图乙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⑷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丙那么表示水沸腌前的是图.〔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丁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⑹通过这次实验小明知道了水沸腾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②•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减小加热水的质量用热水加热b B。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__;(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_____cm、v AB=_________m/s;(4)小车到达C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5)AB、BC以及AC各段速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用“v AB”、“v BC”和“v AC”表示);(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做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__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v=st小方便计时0.40.2偏小v AB< v AC< v BC变速大【解析】【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2)[2][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4][5]由图知,小车通过AB、BC、AC走的路程s AB=10.0dm−6.0dmm=4.0dm=0.4ms BC=6.0dm−1.0dmm=5.0dm=0.5ms AC=10.0dm−1.0dmm=9.0dm=0.9m所用的时间t AB=15:35:22−15:35:20=2st BC=15:35:23−15:35:22=1st AC=15:35:23−15:35:20=3s速度v AB =AB ABs t =0.4m 2s =0.2m/s v BC =BC BC s t =0.5m 1s =0.5m/s v AC =AC AC s t =0.9m 3s=0.3m/s (4)[6] 小车到达C 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大,用公式v =s t算出的速度偏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小明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_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3)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先计时再放开小车,则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
(填“大”或“小”)【来源】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秒表小长变速小【解析】【分析】【详解】(1)[1][2]在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根据实验原理svt,需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故需要的对应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2)[3][4]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使小车在斜面上缓缓的滑下,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长一些,便于我们测量。
(3)[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4)[6]实验时,如果先计时再放开小车,这样记录的时间比实际运动的时间偏长,故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小。
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发现气泡运动得较快,测量时间的误差较大。
如何使气泡运动得慢一些?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坡角α∠有关于是小明课后找了几位同学一起探究“气泡运动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坡角有什么关系”。
得到的数据如下(玻璃管内径8mm,气泡通过路程为80cm,玻璃管内液体为水):表一气泡大小1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115°14.80 5.41 230°13.10 6.11 345°14.70 5.44 460°17.70 4.52 590°32.40 2.47表二气泡大小2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615°22.47 3.56 730°14.84 5.39 845°12.16 6.58 960°13.77 5.81 1090°19.95 4.01表三气泡大小4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1115°18.20 4.40 1230°13.40 5.97 1345°12.50 6.40 1460°13.50 5.93(1)实验中,小明将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高,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喷射距离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越小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喷射距离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越小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册含期末综合测试题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 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3∶2 B.3∶1 C.3∶4 D.4∶52.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3. 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需要的主要器材有()A.斜面、小车、金属片、手表B.斜面、小车、刻度尺、手表C.小车、刻度尺、手表D.小车、金属片、手表4.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B.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200kgC.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 m/sD.人剧烈运动后脉搏每次约2s5. 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如果测量的运动路程比真实值偏大,速度将会()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6.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速度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通过最后 3m 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A. 3m /s B. 6m /s C.6.3m/s D.07. 某同学骑自行车到与家相距 5.1km 的学校上课,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5m /s, 5m /s指的是()A.他每时每刻的速度都是 5m /sB.他的平均速度是 5m /sC.他在某一刻的速度是 5m /sD.他的最快速度是 5m /s8.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 m/s后一半路程速度为4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 m/sB.4.8 m/sC.5 m/sD.6 m/s9.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了 10m 的路程,则它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A.等于 4m B.大于 4mC.小于 4m D.以上均有可能10. 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B.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kgC.成人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2m/sD.洗脸水的温度大约是70℃11. 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身高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2 /> 1.68m B.质量 50 kgC.体温 36.5℃ D.步行速度 10 m /s12. 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身高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2 /> 1.68m B.质量 50 kgC.体温 36.5℃ D.步行速度 10 m /s二、实验题13.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在各位置对应的时间如图4所示,各段路程的测量也标在图中,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列表格:14. “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下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 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三、综合题15. 一盘盒式磁带长 85.5m ,能放音3min,则磁带播放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6. ⑴图17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⑵如图18所示,电能表示数为__________kWh。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_______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________m/s;(4)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__。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vt=小便于准确定位、计时 4.00 0.3 小【解析】【分析】【详解】(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vt=;(2)[2]实验中,斜面应尽量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3]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3)[4][5]由图示可知s AB=10.00dm-6.00dm=4.00dms AC=9.00dmt AC=15∶35:23-15∶35:20=2s=3sAC段的平均速度9.00dm3dm/s0.3m/s3sACACACsvt====;(4)[6]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svt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点睛】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2.在长度、时间测量中完成下列问题(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2)在测量中,读数环节时完成下列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