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3
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20篇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第一课上学和放学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二年级。
有些学生可以一个人或者和朋友一起去上学和回家,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危险。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1、要遵守交通规则(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交通规则?(2)看起来学生们懂得很多。
老师总结了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1)你每天怎么来学校?几个学生乘公共汽车来到学校。
你能告诉我坐公交车应该注意什么吗?(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1)中午或晚上我们排队回家,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需要注意什么?(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认识交通标志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平平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1、交通信号灯(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3)你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是什么意思吗?(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共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则,如商场、电影院、公园等。
2. 学习交通规则,如过马路、乘公交车等。
3. 学习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逃生方法。
4.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不随意告诉陌生人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5. 学习与陌生人相处的注意事项,如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公共安全知识,学生认真听讲。
2. 采用演示法,教师演示交通规则、火灾逃生等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学会应对。
4. 采用讨论法,分组讨论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则。
2. 学习交通规则,演示过马路、乘公交车等注意事项。
3. 学习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逃生方法,进行情景模拟。
4. 学习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讨论与陌生人相处的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则、交通规则、火灾地震逃生方法以及保护个人信息和与陌生人相处的注意事项。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这些规则,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自我保护。
六、教学内容:1.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如不随意不明、不泄露账号密码等。
2. 学习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如遇到欺凌时如何寻求帮助。
3. 学习电器安全使用方法,如不玩插座、不随意拔插头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学生认真听讲。
2. 采用演示法,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学会应对校园欺凌。
4. 采用讨论法,分组讨论遇到校园欺凌时的应对方法。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2. 学习电器安全使用方法,演示正确使用电器。
二年级上册安全教育公共场所安全教案大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安全教育公共场所安全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二年级上册安全教育公共场所安全教案一、指导思想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学校“安全伴我行”活动,制定本学期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二、目的要求1.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能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2.留心身边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深入理解“六个安全教育主题” 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预防自然灾害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预防、消防安全的意义和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能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2.留心身边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深入理解“六个安全教育主题”的意义和内容。
四、教学内容安排: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邀请医生来校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6、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五、教学设想1、通过看影碟和课堂讲述等渠道,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2、围绕“防震安全演习”出好安全黑板报。
教育学生加强安全防震意识。
第1课危险标志会识别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二、教授新课1、禁止标志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
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认识警告标志(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三、做游戏认标志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
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
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2课规范乘坐电梯、缆车教学目的:1、了解乘坐电梯、缆车时的安全常识;2、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乘坐电梯、缆车时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运用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远离伤害、危险,安全健康地生活;提高应对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背景:左侧是××小学的校门口,远方是隐约可见的一座写着“安全王国”的城堡。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勿大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安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安全用电的原则。
2.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用电。
三、教学难点:1. 安全用电的具体操作方法。
2. 遇到电器故障时的应对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电插座、电线、电器等。
2. 教学视频:安全用电的宣传片。
3. 教学PPT:安全用电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电插座、电线等电器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电的基本知识,介绍安全用电的原则,引导学生了解电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
3. 观看教学视频:播放安全用电的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4. 课堂互动:提问环节,让学生回答安全用电的原则,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用电。
5. 案例分析:讲解一些电器故障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遇到电器故障时的应对措施。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安全用电经验,互相学习,提高防范意识。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安全用电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10. 家校沟通:向家长发送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安全用电情况,共同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家庭用电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正确使用电器和电源插座的方法。
2. 安全用电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如避免水接触电源、不攀爬电杆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评估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角色扮演观察: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安全用电小测试:设计一份简单的测试题,测试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
八、教学拓展:1. 家庭用电调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用电的情况,识别家庭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通过了解常见的公共安全事故,学会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别人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常见的公共安全事故: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
2.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
3.公共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4.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别人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公共安全吗?-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公共安全事故吗?2.公共安全事故的介绍(15分钟)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公共安全事故,包括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
3.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20分钟)-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公共安全意识,为什么要培养公共安全意识。
-分小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小组所想到的公共安全事故,以及如何预防和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4.公共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30分钟)-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公共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如火灾时要快速逃生、地震时要躲避在桌子下等。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事故发生时的正确应急处理方法。
5.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别人的意识(25分钟)-通过讲故事、看小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生命的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应急处理方法的正确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公共安全意识的理解和应急处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2.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答题反应等方式,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结合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评价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公共安全宣传册,包括常见公共安全事故的介绍和应急处理方法等。
2.学校组织公共安全演练,让学生实际参与并运用所学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年级上公共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通过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教学第一部分:交通安全(1)学习交通信号灯的意义;(2)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3)教授过马路的安全技巧。
3. 教学第二部分:防火安全(1)学习火灾时的逃生方法;(2)了解火灾的危害;(3)教授如何报警和灭火。
4. 教学第三部分:地震安全(1)学习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2)了解地震的特点;(3)教授地震时的逃生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公共安全知识。
2. 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技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地震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
五、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 教授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交通信号灯的意义,介绍基本的交通规则,示范过马路的安全技巧。
3. 防火安全知识:讲解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介绍火灾的危害,示范如何报警和灭火。
4. 地震安全知识:讲解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介绍地震的特点,示范地震时的逃生技巧。
5. 实践演练: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技能。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地震安全的相关图片和知识点。
2. 安全演练道具:如安全标志、灭火器模型等。
3. 教学视频:关于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地震安全的实例视频。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加深对公共安全的了解。
2.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公共安全知识的兴趣。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爱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遇到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识别交通信号等。
2.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个人安全,如不跟陌生人走、不接触危险物品等。
3. 学习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安全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问答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图片、安全道具等。
2. 准备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引发学生对公共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
3. 教学内容展示: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交通安全、个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巩固知识点。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列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2. 请学生分享所学的安全知识,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实践操作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共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学会过马路。
2. 校园安全:遵守校园纪律,不追逐打闹,正确使用体育设施。
3. 防火安全:了解火灾的危害,学会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4. 防水安全:了解溺水的危害,学会正确的防水措施。
5. 地震安全:了解地震的危害,学会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公共安全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
2. 教学第一部分:交通安全。
讲解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演示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3. 教学第二部分:校园安全。
讲解校园纪律,演示正确使用体育设施的方法。
4. 教学第三部分:防火安全。
讲解火灾的危害,演示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5. 教学第四部分:防水安全。
讲解溺水的危害,演示正确的防水措施。
6. 教学第五部分:地震安全。
讲解地震的危害,演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7. 案例分析:分析发生在身边的公共安全事故,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8. 实地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地震安全等方面的实地演练。
9.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10. 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庭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交通规则,正确过马路。
2. 学生能遵守校园纪律,不追逐打闹,正确使用体育设施。
3. 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能正确火灾逃生方法。
4. 学生了解溺水的危害,能正确防水措施。
5. 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能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公共安全教育教学预案执教:包著新全文结束》》年3月目录第一课快乐游戏讲安全第二课安全饮食很重要第三课安全用电很重要第四课我看电视有选择第五课公共场所防踩踏第六课霜冻天气多防范第七课遇到生人莫轻信第八课安全乘车记心间第九课早餐合理益身体第课电子游戏不沉迷第一课电认雷鸣发生时第二课游乐场所防意外第一课快乐游戏讲安全教学目标1、知道注意游戏安全,玩健康安全的游戏,了解哪些游戏是危险的游戏,知道它的危害,远离危险的游戏。
2、能做安全的游戏,提醒他人不做危险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安全游戏的个人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
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你们喜欢做什么游戏啊?(指名说一说)(踢毽子、编花篮、跳皮筋、扔沙包、踩脚、跳绳、跑步、开火车、老鹰捉小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快乐游戏讲安全》。
教学重点:知道注意游戏安全,玩健康安全的游戏,了解哪些游戏是危险的游戏,知道它的危害,远离危险的游戏。
教学难点:能对游戏中的不同危险进行辨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问题引路师:孩子们,你们课间都喜欢做什么游戏呢?(跳房子、捉迷藏、叠罗汉等)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游戏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发现这些游戏是否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呢?观察情景一:掷沙包师:请孩子们认真观察“掷沙包”的游戏场景,他们在什么地方做游戏?怎样做的?(指名回答。
)师:现在我们来说说“他们这样做游戏安全、快乐吗?为什么?”(指名说一说)师:请孩子们再想一想,他们应该在什么地方做这个游戏才安全呢?(宽敞的操场)(教师适时给予肯定)2、智慧锦囊师:怎样玩游戏才安全?学生分组讨论小结:玩游戏、球类运动等要到空间较大的地方。
上下楼梯要小心,游泳要有大人陪伴……3、行为辨析师:课间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玩游戏,请认真观察第4页插图,说说哪些同学的行为是不对的?你应该怎样劝阻他?4、践行互动拍一拍,读一读你拍一,我拍一,游戏安全数第一;你拍二,我拍二,不滑栏杆不乱蹦;你拍三,我拍三,不舞棍棒不玩枪;你拍四,我拍四,选择场所要合适;你拍五,我拍五,安全建议应听从。
5、说一说(1)你玩过哪些游戏?这些游戏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2)当看到小同学做不安全的游戏时,你会怎么做呢?6、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了解到有的是危险性游戏,有的是做游戏时选择的地方不安全,有的是游戏中有危险的行为,有的是游戏时选择的工具不安全,这都告诉我们以后在做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对游戏规则、游戏地点、游戏行为、游戏工具的选择。
三、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安全的游戏带来了快乐,危险的游戏带来了伤害。
所以,老师希望孩子们以后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安全的行为、安全的工具做游戏,这样我们才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让我们齐读安全歌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了:安全的游戏带来了快乐,危险的游戏带来了伤害。
使学生建立安全游戏的个人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
第二课安全饮食很重要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学习合理配餐。
2、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有节制。
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当你们口渴了,喜欢喝什么?(指名说一说)活动过程一、问题引路1、认真观察课本第6页的插图,思考:这几位同学在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二、智慧锦囊讨论:1、水果烂了一点点,剩的米饭变质了能吃吗?2、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购买食品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总结:腐烂、变质的食手不能吃,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发芽的土豆、没煮熟的四季豆会引起食物中毒,不买三无食品。
三、行为辨析观察第9页插图,思考:这个冰激凌能吃吗?喵喵做得对不对?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四、践行互动1、读一读路边食品要远离,卫生安全不如意。
隔餐食物细闻看,发现变质莫伸筷。
三无食品不购买,谨防商家有造假。
腐烂过期不能吃,随手扔了不可惜。
2、说一说你有因为不注意饮食卫生而生病的经历吗?说一说今后在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总结延伸你的家里存放有“三无食品”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找一找。
如果有,该怎么处理这些“三无食品”?教后反思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学习合理配餐,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有节制。
教学效果较好。
第三课安全用电勿大意活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以及常用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安全用电,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活动过程一、问题引路谈话: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哪些电器?你会使用吗?指名说一说。
认真观察课本第11页的插图,思考:熊熊、阿伦、兔兔在干什么?师: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
但是如果不小心触电,我们就会有生命危险。
二、智慧锦囊讨论:1、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2、为什么接线板会发烫?3、如果有人触电,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总结:我们要熟悉家里电源总开关的位置,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
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电器,不要同时在一个接线板上连接多个电器,特别是大功率电器。
如果有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应关闭电源,再找大人救助。
三、行为辨析观察第14页插图,思考:阿伦的这些做法对吗?为什么?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四、践行互动1、读一读家用电器真不少,安全使用很重要。
记住电源总开关,危急情况先关掉。
电器不用把线拔,安全耐用又环保。
潮湿环境要小心,避免触电预防好。
2、找一找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应该怎么使用?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五、总结延伸让爸爸妈妈选择一两件简单的电器,在他们的指导下,自已运手试试看,学会正确使用这些电器。
教后反思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安全用电,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掌握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以及常用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使学生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第四课我看电视有选择活动目标 1、了解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
课前小调查每天看电视2小时以上:()人每天看电视1~2小时:()人每天看电视半小时至1小时:()人每天看电视半小时以内:()人2、培养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暖身操:唱一唱《大风车》构筑轻松欢的氛围。
2、小调查:你每天看电视的有多长?和你一起看电视的人有谁?你最喜欢的频道是什么?你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3、全班交流。
二、问题引路观察第16面插图,讨论:电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但是像阿伦这样看电视好吗?为什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三、智慧锦囊师:电视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怎样看电视才是正确的呢?观察第17页插图:看看炯炯、妮妮、喵喵是怎么做的?师: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哪些节目适合我们呢?听一听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吧!观察第18页插图,同桌交流讨论。
四、行为辨析观察第19页插图师:下面的同学做得对吗?给做的对的同学送一张笑脸,不对的同学送上一张哭脸,并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五、践行互动1、读一读电视歌电视机,真奇妙,天南地北都知道。
该看啥,我会选,节目适合最重要。
眼平视,坐姿正,久坐起立做运动。
看电视,有节制,时间一到就关闭。
2、看一看,说一说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合理看电视了吗?如果你在亲戚家,遇到下面的情况该怎样处理呢?(观察第20页插图)同桌互相说一说。
六、总结教后反思通过活动,学生了解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培养学生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只有有选择的看有益的电视节目和动画片,才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
第五课公共场所防踩踏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培养1、学习重点:树立在踩踏事故中自护、自救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护、自救的安全技能。
学习难点:让学生把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技能;提高在踩踏事故中自护、自救的能力。
课件出示各地发生踩踏事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踩踏事故的可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平安故事)师:在宣闹的体育场馆、拥挤的节日街头、狭窄的楼梯通道……人群比较密集,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发生呢?万一发生踩踏事故,我们又该如何自我保护呢?二、问题引路师:仔细观察课本第21页插图,讨论:图中的熊熊在公共场所做了什么?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同桌交流讨论小结: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人群过度拥挤,造成站立不稳摔倒而发生踩踏事故。
人群因过度兴奋、恐慌而情绪失控,导致现场混乱,从而发生踩踏事故。
三、智慧锦囊师:我们去操场时要注意什么?同桌交流讨论小结:上下楼梯注意事项,疏散注意事项。
四、行为辨析师:观察第24页,看一看,在下面的防踩踏演习中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讨论交流小结五、践行互动说一说1、学校组织疏散演练时,楼道非常拥挤,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如果有同学在疏散时嬉戏打闹甚至起哄尖叫,你该怎么办?读一读,记一记(读第25页的《读一读,记一记》六、总结通过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什么?)学生畅谈(略)师:世界因生命而美好,生命因安全而绚丽,学会自救的本领,有效地保护好自己是我们每个人得以生存的根本,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安全重于泰山,全民人人有责”!教后反思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踩踏危及自己和他人生命,学会面对踩踏事故时不慌张,冷静沉着,果断行动,学会判断踩踏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找到正确的逃生路线。
掌握踩踏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护、自救的技能。
知道踩踏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及踩踏事故发生后如何自护求救技能。
通过演练、交流,积累在不同情形选择不同方式避险呼救、果断逃生的知识经验。
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六课霜冻天气多防范学习目标1、了解霜冻天气的形成与危害。
出示二四节气歌,让学生读一读,引入霜冻天气。
2、在霜冻天气应如何防范。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平安故事)师: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这样的天气我们该如何自我保护呢?二、问题引路师:你遇到过霜冻天气吗?想一想,霜冻天气给你带来了哪些不便?仔细观察课本第26页插图,想:图中的炯炯、妮妮、兔兔、喵喵在霜冻天气里遇到了什么问题?同桌交流讨论小结:霜冻天气路面湿滑容易摔跤、长冻疮……三、智慧锦囊师:霜冻天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阅读第27页的内容,然后同桌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霜冻天气出行需要注意些什么吗?小结:戴好口罩保护脸部皮肤,穿防滑鞋,多吃生鲜蔬菜水果。
四、行为辨析师:观察第29页,想一想,炯炯、阿伦和喵喵的说法和做法对吗?为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讨论交流小结五、践行互动说一说霜冻天时外出,你要做好哪些准备?查一查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资料,了解你生活的地区近年来发生过霜冻灾害吗?造成了哪些损失?六、总结通过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后反思: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霜冻天气的形成与危害及霜冻天气应如何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