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40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
理解: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的具体联系)。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作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故事《唇亡齿寒》
提问:1、典故中虢国和虞国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虢国灭亡了,虞国不能独存?
教师: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两个小国关系密切,有事可以帮助,所以,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不能独存,说明两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那什么是联系呢?联系有什么特征?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讲授新课】
师:什么是联系呢?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关系就是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型:新授课课时:1 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那就是中美贸易战。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中美贸易战。
思考问题: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贸易战中,中国首先打了大豆牌,其一:中国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约有62%销往中国。
其二:美国虽然对中国整体上是贸易逆差,但在农产品上却是顺差。
其三:对于特朗普而言,大豆产量前10 个州中有9 个州在2016 年美国大总统大选中支持了特朗普当选,中部农业州是他核心的支持者。
我国大豆消费严重依赖进口,期中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7%,提高大豆进口关税,一方面会抬升我国进口大豆价格,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我国国内大豆国内供需形势。
中国在出台对大豆征税前,出台了提高大豆种植的补贴。
中国对美大豆征收关税,对美国和中国有什么影响?从联系观角度分析,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通过探究,从中国对美征收关税这个事例中,让学生理解了联系的含义,明白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整个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板书】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板书】(二)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1)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整个世界)【学生讨论】:通过展示特朗普年轻时和现在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那么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 ?师生小结: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是说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新安中学政治组:黄方宁一、教学依据本单元内容属于辩证法的范围,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
学习本节课我们可以了解到:联系的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的总特征之一,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的含义。
②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联系含义及联系的三个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 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的问题(三)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工具1.教学课件2.黑板三、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5-10分钟,找到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然后进入新课学习。
1.联系的定义2.联系普遍性和客观性3.联系多样性的分类根据知识点,看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先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一)联系的含义根据看书的情况,提问联系的含义引导学生结合一些事例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联系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雾霾天气对人类产生何种影响?教师总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哪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那么联系的普遍性具体怎么理解呢。
从而过渡到联系具有普遍性这一特点。
(二)联系的特点1、普遍性(1)表现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例如:你与空气、阳光、老师、朋友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例:2班看做整体,你们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那么你们有没有联系呢?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包括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的思维)(图片展示) 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的思维;思考: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总结: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就具体事物而言,联系又具有条件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框主要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这个基本观点去看问题,办事情。
这个问题是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本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
本框题共设三个目:第一目论证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二目论证了联系的客观性,证明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目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它各框节以本框为前提和基础,并以本框为线索来展开的。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以及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难点:客观性和多样性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物质的),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
那在这节课当中,我们要开始学习第七课——唯物辩证的联系观。
播放视频:《唇亡齿寒》提问:典故中唇和齿是一种什么联系呢?小结: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什么是联系,联系有什么特征,以及学习了联系的有关原理,对你有什么启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教案(一)教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质课教学目标•了解世界普遍联系的概念•理解世界普遍联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探索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教学重点•世界普遍联系的概念和理解•国际交流的价值和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与讨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视频观摩与分析教学内容1. 世界普遍联系的概念•什么是世界普遍联系•为什么世界普遍联系很重要•世界普遍联系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2. 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国际交流的价值•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如何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教学过程1. 热身:分享自己的国际交流经历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的国际交流经历,并在课堂上与小组分享。
2. 教师讲解世界普遍联系的概念和理解教师讲解世界普遍联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解,并通过多媒体资料、案例等方式进行讲解和分析讨论。
3.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成小组,探究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
每个小组在课后向全班进行介绍。
4. 视频观摩与分析观看一些关于跨文化沟通的视频,并分析视频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以及个人成果的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参考资料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吴德金,2017年,人民出版社。
2.《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际》,谢友柏,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作业•回顾课堂内容,完成相关习题、练习以及思考。
•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了解该地区的文化特点,并谈谈如何进行跨文化沟通。
•向家长或朋友介绍世界普遍联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解。
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国际交流的相关问题,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国际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注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评价,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吕亚一、设计理念:本课主要想通过提供适量的视频材料、文字材料等学习资源,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概念,理解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哲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着重领悟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和演绎推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事物普遍联系对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意义,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角度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然情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2、难点:人为事物联系和联系的多样性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五、教学过程开场语:哲学启迪智慧,哲学引领人生。
今天我们的人生智慧之旅从一段视频开始。
导入:视频《爱是可以传递的》看完影片,根据你的感受,请你为影片设计一句广告主题。
学生回答:略。
师:创作者设计的主题是“爱是可以传递的”。
这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生:略。
(一)探究联系的普遍性静态分析影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影片中爱是如何传递的?生:略。
(1)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过渡:一种行为可以传递我们的关爱,一句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友爱。
都说我们班很优秀,这离不开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努力,请你为同学或老师点个赞。
探究活动1:我爱我班:一句话的温暖(点赞你的同学或教师)生:略。
师:因为有爱我们不再孤单,因为感恩我们不断前行。
班集体里每位同学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引用恩格斯的话“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或是我们自已的精神活动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究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江西省全南中学刘卿(一)课程标准: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是高二文科平行班;之前已经学习了《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的知识,对世界的本原和运动状态有所了解,但学生知识理论基础单薄,对抽象的哲学理论接受速度慢。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运用上述原理,分析气候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自觉维护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确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各种条件;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联系含义及联系的三个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 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的问题,要注意分析和把握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五)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例,思考探究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小组讨论交流,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轻松协作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说明【导入新课】第一篇【感知联系】霾之现状1、“十九大报告”关键词:聚焦绿色发展理念: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2、播放视频《汤姆猫最新作品--大话北京雾霾》让学生感悟雾霾现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联系的含义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探究雅安地震及灾后重建相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唯物辩证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关键。
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
二、教学重点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三、教学难点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手段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ppt播放视频《四川雅安地震成因》看完视频后,就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雅安地震的成因是什么?因为此处位于断裂带,所以地震多发。
(汶川大地震的余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这里的因为所以,是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因果联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二)授课本节课我们一起用3个篇章(灾难篇、重建篇、发展篇),对咱们家乡雅安的灾后发展进行探讨。
1、灾难篇ppt呈现材料:四川雅安地震带来的损失(截至2013年4月23日的统计,四川雅安地震186人遇难,11393人受伤,累计造成150余万人受灾,造成雅安近73.27万间房屋受损,国道及县乡村道路毁损2986公里、桥梁329座。
累计受灾通信站865个,受损灌溉水库55座、电站水库192座、934户企业受损,受损金额170亿元)师提问:通过材料,雅安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损失?生回答:经济、环境、情感等等师总结:这些方面的损失都和雅安地震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师提问:你还能列举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例子吗?(把学生答案归纳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三角度;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事物的内部联系,而非仅停留在现象的联系)生回答:略师总结:以雅安地震的成因以及带来的损失为例,得出联系的内涵所谓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