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解析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解析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解析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解析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 秦朝

B. 隋朝

C. 西夏

D. 元朝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继位之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2. 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

B. 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C. 南逾阴山,北越海表

D.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辽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C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3. 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宋太祖

D. 朱元璋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郭守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忽必烈的旨意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所以答案选B。

4. 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下列有关该朝代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 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D.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总理全国政务,又称“都省”。都省直接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余地方设十个行省管理。行省,意为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元朝的事件。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5.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 尧舜时的禅让制

B. 西周的分封制

C. 秦朝的郡县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A项创立于夏王朝;B项创立于秦朝;C项创立于隋朝。故选D。

7.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内阁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AB出现在西周,C出现在秦朝。故选D。8.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历史识图能力。认真观察,可知A图上有镐、蜀、巴等字样,是西周分封制的分布图,镐是西周的都城;B图是上有咸阳、桂林郡、象郡等,可见是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地图;C图元朝的疆域图,因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来管辖广阔的疆域;行省制度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制度从此开始了;D图是清朝疆域图,清朝应用省制地方行政。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9. 元朝时直属于中央中书省的有()

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10. 据《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

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元朝时期在中央大都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所以上述图中A区域为宣政院辖地,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点评:关于古代西藏地区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清朝时期,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一起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实行“金瓶掣签”制度。1950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等。

11. 有一次,李肇星(我国前外交部长)和美国一位领导人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满。”李肇星立刻问他:“你了解西藏的历史吗?”对方摇摇头。李肇星说:“我可以向您解释,但您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说到这里,台下响起了长久的热烈掌声。“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始于()

A. 元朝

B. 明朝

C. 秦朝

D. 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本题选A。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2. 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西域都护

D. 都护府

【答案】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西藏”信息,结合课本的元朝时期的基础知识解答本题,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3.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

A. 澎湖和台湾

B. 澎湖和琉球

C. 琉球和广州

D. 澎湖和泉州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即澎湖和台湾。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 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

A. 汉朝政府

B. 唐朝政府

C. 宋朝政府

D. 元朝政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5. 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

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史实发生于元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是在西晋时期,①不符合题意;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的是宋朝的统治者,④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

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尉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四十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哪些地方?

(2)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与前代比较,元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7. 识读下列元朝疆域图,回答问题。

(1)依据上图,写出元朝的疆域四至。

(2)从上图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

(3))结合地图,说一说元朝统治者对边疆哪些地区的进行了的管辖?

【答案】(1)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2)建立行省制度。(3)对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对西藏: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元朝的疆域四至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10个行省,“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1)材料中的“封建变成郡县”是什么意思?“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2)“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哪-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答案】(1)行政制度由分封制演变为郡县制。行省制度。(2)为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统治。“幅员之广”。(3)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实行对内地和边疆有效管辖的行省制度;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等。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封建变成郡县”指行政制度由分封制演变为郡县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行省制度;(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统治,元实行行省制度;第二问依据材

料信息: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可知,元代疆域辽阔;

(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实行对内地和边疆有效管辖的行省制度;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