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
- 格式:pdf
- 大小:190.93 KB
- 文档页数:11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一、流域概况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下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简称松干,下同),东流到同江注入黑龙江。
嫩江河长1370km,二松河长958km,松干河长939km。
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流域面积55.68万km2,其中嫩江29.70万km2,二松7.34万km2,松干18.64万km2。
本次规划还包括与本流域有水利联系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北(以下简称三江平原)的4.38万km2,故本次规划的总面积为60.06万km2,称松花江流域规划区。
松花江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支流有16条。
松花江流域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和东南部为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主要农业区,也是工农各业最发达地区。
流域内山区占42.7%,丘陵区占29.1%,平原占27.4%,其它占0.8%。
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秋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
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3℃间,7月绝对最高气温为40.6℃,1月绝对最低气温-47.3℃。
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500mm上下,东南山区达700~900mm,而西北部的干旱地区仅400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50%以上,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3倍左右,且有连续数年多水或少水的交替现象。
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h。
无霜期100~150d。
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776.7亿m3;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分别为198.5亿m3、131.4亿m3,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24亿m3、14.6亿m3。
松花江流域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多,常发生春旱;夏秋雨量集中,常发生洪涝。
浅谈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摘要:松花江作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江河,自古以来便有黄金水道的称誉,两岸的农业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设施也相对得到了提升,为沿岸流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叫法的帮助。
为有效地发展松花江的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丰富的资源配置得到提升,推动沿岸流域种植业的配置调整,响应国家提出的提水扩稻战略,使地表水与过境水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要优化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规划。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前言:东北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为粮食的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和稀缺,松花江的水资源规划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专家关注的重点,为其承载力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探究。
本文将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规划进行分析,探寻水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同时也了解我国水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1.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规划的基本信息1.1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使用状况松花江作为东北三省的重要江河,流经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份,流经面积高达93.48万平方千米,而在这四个省份中,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二级区:第二松花江、嫩江、额尔古纳河、乌苏里江、黑龙江干流、松花江干流、图们江与绥芬河。
松花江流经的水资源水量可以达到1493亿立方米,但可以得到利用的水资源量仅为666亿左右。
近几年中松花江流域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可以达到300万平方千米,其中松花江的水资源实际灌溉面积仅为160万平方千米,这与水资源的使用情况难以达到相符的状态。
针对这种状况,相关部分必须要从中寻找原因,走访百姓家中,了解水资源供需状况不符的原因,进而为松花江的合理规划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1.2我国松花江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局势目前,松花江的水资源同辽河中的水资源相比,拥有的资源量更加丰富,但其中的问题更加严重,例如水资源分配不均匀、水污染问题严重与地下开采严重等造成了目前松花江的水资源使用局势较为紧张,附近的水生态与水环境处于持续恶化的状况。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1.流域概况松花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流域西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东北部以小兴安岭为界,东部与东南部以完达山脉、老爷岭、张广才岭、长白山等为界,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和辽河两流域的分水岭。
流域总面积56.12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21.21万km2、山丘区面积34.91万km2。
松花江流域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86条,大于10000km2的河流有16条。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第二松花江和嫩江南北两源。
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6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18亿m3、地下水资源量324亿m3、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143亿m3。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基地。
行政区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四省(自治区)的24个市(地、盟)、84个县(市、旗)。
2007年全流域总人口535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713亿元,工业增加值4476亿元;耕地面积2083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90万亩,粮食总产量5323万吨。
2.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2.1 防洪减灾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松花江流域防洪工程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规划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流域防洪骨干工程月亮泡、胖头泡蓄滞洪区虽已开始应急度汛建设,但与设计蓄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严重影响哈尔滨市的防洪安全;干支流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偏低,大部分河段未达到规划标准;防洪非工程措施尚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经济存量、人口密度、人民财产都有较大增长,洪灾损失越来越大,防洪减灾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2.2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流域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北多南少、边缘多腹地少,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在不考虑水质性缺水情况下,现状多年平均缺水接近50亿m3,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供水不足,流域内供水保障程度低,缺乏调蓄工程,现状蓄水工程供水能力仅占地表水供水能力的21%,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用水效率偏低,用水浪费情况严重。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一、流域概况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下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简称松干,下同),东流到同江注入黑龙江。
嫩江河长1370km,二松河长958km,松干河长939km。
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流域面积55.68万km2,其中嫩江29.70万km2,二松7.34万km2,松干18.64万km2。
本次规划还包括与本流域有水利联系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北(以下简称三江平原)的4.38万km2,故本次规划的总面积为60.06万km2,称松花江流域规划区。
松花江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支流有16条。
松花江流域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和东南部为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主要农业区,也是工农各业最发达地区。
流域内山区占42.7%,丘陵区占29.1%,平原占27.4%,其它占0.8%。
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秋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
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3℃间,7月绝对最高气温为40.6℃,1月绝对最低气温-47.3℃。
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500mm上下,东南山区达700~900mm,而西北部的干旱地区仅400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50%以上,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3倍左右,且有连续数年多水或少水的交替现象。
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h。
无霜期100~150d。
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776.7亿m3;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分别为198.5亿m3、131.4亿m3,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24亿m3、14.6亿m3。
松花江流域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多,常发生春旱;夏秋雨量集中,常发生洪涝。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开创松花江流域水利发展新局面党连文【摘要】深入分析松花江流域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科学定位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主导思想,立足于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准确把握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重点,全面提高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开创松花江流域水利发展新局面.【期刊名称】《东北水利水电》【年(卷),期】2013(031)007【总页数】3页(P1-2,5)【关键词】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水利发展【作者】党连文【作者单位】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4根据国务院关于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总体部署,经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于2013年3月获得国务院批复。
该规划是继《辽河流域综合规划》批复后指导流域管理工作的又一重要依据,对于进一步规范新形势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入分析松花江流域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科学定位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主导思想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两次编制松花江流域规划,在规划指导下,松花江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资源调控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但随着近年来流域经济、社会、环境、水情、工情及发展理念的变化,松花江流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1)流域和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调整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蒙东能源基地建设的实施,流域和区域发展战略格局进行了新的调整,城乡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对今后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充分体现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对水资源的影响,此次规划修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好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科学制定了松花江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总体布局,明确了今后流域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主要任务,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水资源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2001年-2030年)》。
是哈尔滨市第一部全方位的关于水资源的中长期规划,是首次提出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水联系起来,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
规划提出的以“节水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为主线的哈尔滨市21世纪前30年的规划对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及应对措施提出了可行性方案,规划力争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坚持了由传统水利转变到现代水利、由工程水利转变到资源水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适应了哈尔滨市社会、经济、人口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一、哈尔滨市水资源特点哈尔滨市水资源分布特点是东北部和东南部县(市)水资源较丰富,而中部和西部县(市)、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分布依东-中-西递减,呈贫富不均的态势。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9.24亿m3,其中山区65.84亿m3,平原区33.4亿m3。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30亿m3,其中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7.78亿m3。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1.46m3。
全市降水分布的规律是:年降水量平均为619.7mm,年降水总量约328.86亿m3。
多年平均降水量南部五常、尚志一带最多,在686.6~705.7mm之间;北部降水较多地区在木兰和通河两县的北部山区,这些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750mm以上,通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3.8mm;哈尔滨市区和双城、呼兰是本市降水较少的地区,多年降水量在464.8~517mm之间。
全市境内有流域面积大于4km2的河流186条。
这些河流的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基本与大气降水的年际变化相类似,大气降水是影响河川径流的主要因素。
但河川径流还受下垫面条件的综合影响,其丰枯变化要比大气降水的丰、枯变化大些。
天然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很大,汛期径流量(6月-9月)绝大部分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60%~75%,其中7、8月份的径流量的比重要更大一些,占汛期径流量的45%~55%,对于哈尔滨地区来说,汛期防汛的任务也是很重要的。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学院民用航空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班级1434170202学号143417020217姓名程冠乔指导教师刘祚希摘要松花江是东北人民的母亲河,流经我的家乡哈尔滨,但随着东北工业的振兴,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流域的重工业发展迅速,再加上治理乏力,打击力度不够,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愈发严重。
至此,本文主要研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的治理,并结合前辈治理水污染的经验,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污染治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松花江;水污染;水利工程目录1自然地理 (1)2松花江流域概况 (2)3松花江流域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 (2)4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3)5松花江水污染案例 (3)6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 (4)6.1水利工程 (4)6.2防洪工程 (4)7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提出的建议 (5)7.1应该加强对松花江水体质量的监测 (5)7.2建议农民少使用农药,绿色农业 (5)7.3生活污水合理排放,废水循环利用 (5)7.4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6)8结束语 (6)1自然地理位置: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动力、平房7个区和阿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呼兰、巴彦、依兰、方正、木兰、通河、延寿12个县(市),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6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3.84平方公里。
地貌:哈尔滨市地貌为东部、北部呈低山丘陵和西部平原的特征。
地形地貌的总趋势是东高西低,全市总面积中,山地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4%;丘陵⒈1万平方公里,占21%;平原2.4万平方公里,占45%。
气候:哈尔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高纬度,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在黑龙江省农业气候区划中为松嫩平原东部温暖半湿润区。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党连文【摘要】《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内容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实施安排意见及效果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本规划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基本依据.【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1(000)023【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数量;供需分析;配置;管理【作者】党连文【作者单位】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130021,长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4《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是根据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在1986年完成的《东北诸河水资源利用》第一次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规划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办公室和技术组的指导下,由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组织流域内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自治区)水利部门共同完成的。
根据《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整体进度安排,2002年5月开始编写松辽流域水资源各项调查评价的技术细则,2002年12月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调查工作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自治区)水利设计院、水文局等单位为主,松辽委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对有关问题进行协调、汇总,经过多次阶段性资料成果的修改整理,于2004年6月完成全国汇总并通过审查验收,最后完成《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报告。
随后开展并完成了水资源配置阶段工作。
2008年2月组织流域内四省(自治区)在长春召开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行政协调会议。
2008年6月征求省(自治区)水利厅对《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的意见,四省(自治区)均表示基本同意规划报告。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的批复实施为振兴东北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水利保障韩俊山【摘要】文章介绍了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从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规划对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期刊名称】《东北水利水电》【年(卷),期】2013(031)007【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流域综合规划;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保护;流域综合管理【作者】韩俊山【作者单位】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40 引言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流状况的变化以及治水理念的革新,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复的流域综合规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为进一步促进人水和谐,以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2007年1月水利部组织开展了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5年多时间,系统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对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等体系进行了全面规划,研究制定了2020年、2030年建设任务和明确目标。
《规划》广泛征求流域内省(自治区)、国家有关部委及相关行业的意见,充分采纳了国内知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于2013年3月2日得到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规划》将为实现流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 流域概况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北源嫩江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长1 370 km,流域面积29.85万km2,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长958 km,流域面积7.34万km2,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始称松花江,长939 km,流域面积18.93万km2,东流到黑龙江省同江市注入黑龙江。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吉政发[2007]22号【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发布日期】2007.06.01【实施日期】2007.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07]2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国务院批准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期间的目标和任务。
为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全面完成规划目标和任务,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确立战略地位,明确目标和任务(一)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松花江在我省境内流经33个县(市),总流域面积13.45万平方公里,流域人口1943.22万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的71.8%和 73%。
2005年,全省松花江流域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1.79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3.0%。
目前,我省境内主要河流第二松花江、嫩江、牡丹江、拉林河及其支流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影响松花江水质的重要因素。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保障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松花江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将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来抓。
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前言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流域防洪除涝工作非常重视,流域防洪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建成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历年抗御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经广大军民奋力抗洪虽取得伟大胜利,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的变化,对流域防洪除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8年10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水利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布置了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各省(区)有关部门,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松花江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调查、收集及勘测等工作,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专题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提出了《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对今后20年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是21世纪初期松花江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对进一步完善松花江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防洪形势一、流域概况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4省(区),总面积55.68万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5325万人,耕地1373万公顷,其中防洪区面积为11.64万平方公里,人口3427万人,耕地506.4万公顷;防洪保护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637万人,耕地2295万公顷。
松花江有两源,北源嫩江和南源第二松花江(以下简称二松)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以下简称松干),于黑龙江省同江市附近流入黑龙江。
嫩江主要支流有甘河、诺敏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和霍林河以及讷漠尔河、乌裕尔河等。
国务院关于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防汛抗旱
【发文字号】国函[2008]14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8.02.16
【实施日期】2008.02.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
(国函〔2008〕14号)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林业局、气象局:
水利部《关于审批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请示》(水规计〔2007〕45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力争到2015年,哈尔滨、长春市的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其他地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主要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到2025年,松花江流域建成比较完整的防洪减灾体系,干流各主要防洪保护区基本
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1.流域概况松花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流域西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东北部以小兴安岭为界,东部与东南部以完达山脉、老爷岭、张广才岭、长白山等为界,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和辽河两流域的分水岭。
流域总面积56.12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21.21万km2、山丘区面积34.91万km2。
松花江流域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86条,大于10000km2的河流有16条。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第二松花江和嫩江南北两源。
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6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18亿m3、地下水资源量324亿m3、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143亿m3。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基地。
行政区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四省(自治区)的24个市(地、盟)、84个县(市、旗)。
2007年全流域总人口535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713亿元,工业增加值4476亿元;耕地面积2083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90万亩,粮食总产量5323万吨。
2.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2.1 防洪减灾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松花江流域防洪工程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规划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流域防洪骨干工程月亮泡、胖头泡蓄滞洪区虽已开始应急度汛建设,但与设计蓄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严重影响哈尔滨市的防洪安全;干支流主要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偏低,大部分河段未达到规划标准;防洪非工程措施尚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经济存量、人口密度、人民财产都有较大增长,洪灾损失越来越大,防洪减灾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2.2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流域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北多南少、边缘多腹地少,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在不考虑水质性缺水情况下,现状多年平均缺水接近50亿m3,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供水不足,流域内供水保障程度低,缺乏调蓄工程,现状蓄水工程供水能力仅占地表水供水能力的21%,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用水效率偏低,用水浪费情况严重。
2.3 水环境恶化尚未根本扭转目前,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
地表水污染程度没有明显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水环境恶化及河湖纵横向连通受阻,导致河湖水生态功能退化,湖泊、湿地萎缩;部分大中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经多年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机制尚不配套,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2.4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流域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尚有1215万饮水困难人口,存在饮用水水质超标、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低等问题;许多地区农田灌溉和排涝等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用水保证率普遍不高。
2.5 流域综合管理能力亟待提高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够,高效节水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水土保持有效管理机制仍未形成,河道管理范围内无序开发、违规建设、挤占河道等现象依然存在。
3.总体规划3.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精神,按照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统筹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合理配置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协调好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完成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善灌排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用水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04.77亿m3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水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并有所改善,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涉水事务管理全面加强。
到2030年,形成比较完整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干流、主要支流及城市均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降低,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30.24亿m3以内,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1;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全面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全部退还,流域江河、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受损的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保证水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黑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现代化。
3.3主要控制指标本次规划确定水资源可利用量、用水总量、控制节点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用水效率指标和重要断面水质控制要求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等为主要控制指标,其中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限制排污总量指标作为流域管理的红线指标。
规划提出,松花江流域2020年用水总量指标为404.77亿m3,2030年用水总量指标为430.24亿m3;2020年农田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59,农田综合灌溉毛定额降低至448 m3/亩,2030年农田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61,农田综合灌溉毛定额降低至413m3/亩;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至65m3,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至36m3;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0%,203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以上。
4.防洪减灾规划遵循“蓄泄兼筹,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防洪方针,按照左右岸兼顾、上下游协调的原则,妥善安排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既重视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防洪,也重视一般河段防洪及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明确了松花江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总体布局。
以保障防洪安全为目标,加强干流、支流和重点城市堤防的达标建设;新建一些具有防洪任务的水库,进行滞洪区安全建设,治理河道险工险段、扩孔改建阻水桥梁及河道清淤清障;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堤防为基础,以控制性水利枢纽和流域蓄滞洪区为重点的防洪减灾体系。
以提高治涝标准为目标,通过对现有涝区进行整修加固、挖潜配套,完善排水系统,使涝区达到5~10年一遇治理标准。
5.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按照总量控制、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加快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在协调各部门和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明确了供水、灌溉、水力发电、航运等组成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总体布局。
5.1供水以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为目标,通过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流域管理的控制性“红线”,加大农业、工业和城市节水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切实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加强水源地保护,不断改善水质。
近期共解决12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到2020年,以城乡供水保障水平为重点,在退还现状地下水超采和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等不合理用水基础上,通过现有水源挖潜配套、当地水源合理开发和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措施,松花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在404.77亿m3以内;到2030年,通过强化节水和建设必要的水源工程,用水总量控制在430.24亿m3以内。
5.2灌溉松花江流域水土资源匹配较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加快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规划新建24处大型灌区。
农业灌溉发展在林草、湿地面积不再减少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其中松嫩平原地区结合“以稻治碱”;松花江流域下游三江平原地区结合“两改一提高”,适当发展水田灌溉面积;在流域缺水地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以保障粮食主产区产量的稳产、高产。
到2030年,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7800.60万亩,耕地灌溉率由现状的21%提高到36%。
5.3水力发电松花江流域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合理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开发的重点为嫩江、松花江干流及牡丹江等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河流。
规划5万kW及以上水电站21座,新增水电装机约187.8万kW,年新增发电量53.4亿kWh。
5.4航运松花江是我国北方主要通航水系之一,是振兴东北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水上通道。
预测到2030年货运量为3960万吨、客运量为670万人。
航运规划分国家高等级航道、重要航道、一般航道三个层次,规划航道总长3727km。
6.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出发,把握开发利用的红线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明确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水土保持组成的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总体布局。
6.1地表水资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污水达标排放,强化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明确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控制量,通过实施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综合防治措施,实现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良性循环。
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地区包括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集中的水功能区,流域重要城市,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供水调节水源地及输水干线。
6.2地下水资源保护以维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加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划定地下水功能区298个,并确定各个地下水功能区的水量、水位和水质保护目标及方案。
按照保护为主的原则,制定地下水超采区规划方案,到202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压减至1.42亿m3,将现状深层承压水开采量8.63亿m3全部压减;到203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资源储备。
采取地下水监测、地下水保护、地下水修复等工程措施和加强地下水管理设施及能力建设等非工程措施,落实规划水平年利用与保护方案,合理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6.3水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以流域水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得到保障,江河、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保护为目标,禁止或严格控制水生态敏感水域的开发活动,实施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保证主要江河的最小生态流量和重要湿地的生态补水,嫩江大赉断面、第二松花江扶余断面、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断面的基本生态流量分别控制在35m3/s、100 m3/s、250 m3/s,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建设,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基本实现流域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