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 利润、利息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754.50 KB
- 文档页数:16
3.4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第2课时利润、利息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近一步熟悉与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通过探究,会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2、数学思考目标(1)会将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并能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2)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自主和探究学习,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愉悦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2)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凝聚力;(3)通过探究学习,增加学生的经济知识和经营意识,初步了解市场运作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较复杂的应用题(三)、教学难点找出问题中比较隐蔽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教学过程:【销售问题】创设情境,孕育新知:时间匆匆地从指间划过,不知不觉中,秋天到了,夏天过去了,在季节的转换中,许多商家借此机会搞许多促销活动,一天,小刚的妈妈回家后高兴地对小刚说:“今天我碰上服装店亏本大甩卖,平时要花300元(200%的利润率)的衣服我只要花了180元就买回来了.”服装店真的亏本了吗?议一议:一件商品的进价是60元,标价是100元,打九折销售,请问:(1)售价是多少元? (2)利润是多少元?利润率是多少?试一试:(1)商品进价是30元,售价是45元,则利润是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2)商品进价200元,售价150元,利润是 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利润和利润率可以是负数吗?如果是负数表示什么?议一议:引例1:某商店以60元的价格卖出一件衣服且盈利50﹪,若设进价为x 元,则可列方程 _解得x=___元.引例2:某商店以60元的价格卖出一件衣服且亏损50﹪,若设进价为y 元,则可列方程 .解得y=___元.记一记:销售中的盈亏关系式:打x 折的售价= 标价×10x 利润 = 售价-进价 利润率 =100 进价利润% 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 抢答题: (1)标价:10元,折扣:8折 ,售价:?(2)进价:80元,售价:120元,利润:?(3)进价:200元,售价:320元,利润率:?(4)进价:50元,售价:40元,利润率:?(5)售价:28元,利润率:40%,进价:?探究一: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元,另一件亏损25元,卖这两件衣服商店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探究二: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请问:(1)这两件衣服的进价各是多少元?(2)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前后呼应:解决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服装店真的亏本了吗?一天,小刚的妈妈回家后高兴的对小刚说:“今天碰上服装店亏本大甩卖,平时要花300元(200%的利润率)的衣服我只要花了180元就买回来了.” 服装店真的亏本了吗? 课堂回顾反馈练习:两件商品都卖84元,其中一件亏本20%,另一件盈利40%,则两件商品卖后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练一练:(1)一种商品进价为50元,为赚取20%的利润,该商品的标价为_____元。
数学(利润利率税率)教学案一、基本知识第一篇:数学(利润利率税率)教学案一、基本知识数学(利润利率税率)教学案一:基本知识利润问题1.基本概念成本指购进商品的价格;定价指商家在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价格,定出一个价格来出售;售价是商品实际卖出去的价格;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叫利润;利润与成本的百分比为利润率。
2.数量关系售价=定价×折扣利润=售价一成本利润率=(售价一成本)÷成本×100%二、利率问题 1.基本概念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本息和是指“到期时拿到手钱”或“到期时一共取得的钱”,它包括存入银行的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2.数量关系本金×利率×存期=利息注意:计算利息时,如果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则计算时所乘存期的单位是年;如果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则计算时所乘存期的单位是月。
三、税率问题1.基本概念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2.数量关系收入×税率=应纳税额四、例题讲解例题1(青岛市青开四中分班卷)服装店以12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两件不同的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损20%。
结果是盈利?亏损?还是不盈不亏?(如果是盈利或亏损,请算出具体数额)方法点拨这是利润问题中关于盈利、亏损的一类题型,考查通过盈利率或亏损率来求商品的成本。
其中一件盈利20%,也就是120元的售价相当于成本的(1+20%);另件亏损20%,也就是120元的售价相当于成本的(1-20%)。
可以分别求出两件衣服的成本,再把总售价与总成本进行比较【解析】两件衣服的总成本120÷(1-20%)+120÷(1+20%)=250(元)两件衣服的总售价:120×2=240(元)亏损:250-240=10(元)例题2(长沙市沙坪中学招生卷)某商店到菠萝产地去收购菠萝,收购价为每千克1.2元。
初中数学利息问题解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利率、本金、利息的概念;2、掌握利息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算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初中数学的利息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同时又比较实用的数学问题。
主要涉及到利率、本金、利息等概念。
讲解此类问题,需要突出一定的实际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此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1、概念阐释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通俗地说,利率就是一种表示钱的增值速度的指数或比例。
在银行、理财等领域,利率一般标示为每年的百分比。
本金是指贷款、存款等金融交易中所指定的基础资金。
利息指一定时间内的本金所产生的利益。
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
2、模型解释利息问题是指在一定的利率下,经过一定时间后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是多少。
在实际生活中,利息问题几乎无处不在。
常见的代表有借款利息、储蓄利息等。
利息问题的解题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明确所给信息,确定所求内容(2)转化为数学问题(3)列方程求解3、典型案例(1)某银行存款利率为3%,Li先生想把5000元钱储存在这家银行一年半,那么他所能得到的利息是多少?解:明确所给信息,确定所求内容:利率为3%,本金为5000元,存款时间为1.5年,求利息。
转化为数学问题:利息数额=本金×利率×存款时间列方程求解:利息数额=5000×0.03×1.5=225元所以Li先生所得到的利息是225元。
(2)某银行借款利率为5%,王先生借了4000元,一年后他应还的金额是多少?解:明确所给信息,确定所求内容:利率为5%,借款金额为4000元,借款时间为1年,求还款金额。
转化为数学问题:还款金额=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借款时间列方程求解:还款金额=4000+4000×0.05×1=4200元所以王先生应该还款4200元。
初中数学利润题型教案1. 让学生掌握利润的基本概念,了解利润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将生活中的利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利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利润的基本概念:利润是指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
2. 利润的计算方法:利润 = 收入 - 成本。
3. 二次函数在利润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二次函数模型,分析销售单价、销售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商品销售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介绍利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收入、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以某商品销售为例,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模型分析销售单价、销售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简单的利润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提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销售策略,提高利润。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二次函数在利润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利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二次函数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销售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利润问题。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利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二次函数模型。
2. 练习题:提供一些实际的利润问题,让学生练习。
3. 教学案例:提供一些真实的销售案例,让学生分析。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强调收入、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利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销售策略的优化。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收益、利息问题》优异教教案设计1、会成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收益问题和积蓄问题。
2、熟知收益问题中的几个术语“收益、成本、进价、售价、标价、打折、收益率” ;积蓄问题中的几个术语“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3、要点:列方程解收益问题和积蓄问题。
【预习导学】学一学:让学生阅读教材P99“动脑筋”,回答以下问题:1、请你说出商品收益、售价、进价、标价、折扣数、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式:收益 = 售价 - 进价;收益率 = ×100% ;售价 =标价×折扣数。
2、试一试:①某种衬衣进价为每件100 元,售价为每件120 元,那么这类衬衣每件收益是元,收益率是。
假如商家希望获取50%的收益,售价应当是元。
②一种足球进价 80 元,标价 x 元,打 8 折销售,则收益是元,收益率是。
③王老板在上海以150 元的进价购进10 件某种服饰,以后又在大连以125 元的进价购进同种服饰40 件,若老板想获取12%的收益,那么他应当订价多少元销售?学一学:让学生阅读教材P100“例 2”,回答以下问题:1、积蓄问题中本金、利息、利率、期数、本息和之间的关系式:利息 =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 =本金 +利息2、试一试:①5 年期按期积蓄的年利率为行,按期 5 年,那么到期后的利息是5.25%,某储户有元。
10 万元存入银②小明以两种形式积蓄了500 元,一种积蓄的年利率是5%,另一种积蓄的年利率是4%,一年后他获取本息和523 元5 角,问小明两种积蓄各存了多少钱?③2011 年 11 月 9 日,小华在某银行存入一笔一年期按期存款,年利率是 3.5%,一年到期后拿出时,他可得本息和 3105 元,求小华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讲堂小结 :学生小结,老师概括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会用方程解决收益问题和积蓄问题。
学习资料专题第2课时利润、利息问题1.理解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标价、折扣、利润、利润率等商量之间的关系;(重点)2.根据“实际售价=进价+利润”等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3.理解本金、利息、年利率、本息和等数量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1.展现日常生活中的销售实例,学生回忆知识.打折后的商品售价=商品的原标价×折扣数.2.展示常用数量关系:①利润=售价-进价;②利润率=利润/进价×100%;③利润=进价×利润率;④售价=进价+利润=进价+进价×利润率.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利润问题【类型一】打折销售问题某商品的零售价是900元,为适应竞争,商店按零售价打九折(即原价的90%),并再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求该商品的进价.解析:实际售价是(900×90%-40)元,设该商品进价为每件x元,根据实际售价(不同表示法)相等列方程求解.解:设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x元,依题意,得900×0.9-40=10%x+x,解得x=700.答:该商品的进价为700元.方法总结:(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如不打折时,售价=标价,打折时,售价=标价×打折率;(2)在以上公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便能求出另一个量.【类型二】商品利润问题某天,一蔬菜经营户用114元从蔬菜批发市场购进黄瓜和土豆共40kg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土豆这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单位:元/kg)如下表所示:(1)他当天购进黄瓜和土豆各多少千克?(2)如果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多少钱?解析:(1)设他当天购进黄瓜x千克,则土豆为(40-x)千克,根据黄瓜的批发价是2.4元,土豆批发价是3元,共花了114元,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1)得出的黄瓜和土豆的千克数,再求出每千克黄瓜和土豆赚的钱数,即可求出总的赚的钱数.解:(1)设他当天购进黄瓜x千克,则土豆为(40-x)千克,根据题意得2.4x+3(40-x)=114,解得x=10,则土豆为40-10=30(千克).答:他当天购进黄瓜10千克,土豆30千克.(2)根据题意得(4-2.4)×10+(5-3)×30=16+60=76(元).答: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76元.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用到的知识点是:单价×数量=总价,售价-进价=利润.探究点二:利息问题某企业存入银行甲、乙两种不同用途的存款共20万元,甲种存款的年利率为5.5%,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4.5%,该企业一年可获得利息共9500元,则甲、乙两种存款各是多少万元?解析:利息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利息=本金×利率,本题中的等量关系为:甲种存款利息+乙种存款利息=总利息.解:该企业存了x万元甲种存款,则乙种存款为(20-x)万元.根据题意可得x×5.5%+(20-x)×4.5%=0.95,解得x=5,20-x=15.答:该企业存了5万元甲种存款,15万元乙种存款.方法总结:利息、利率问题一定要弄清利息、利率、本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板书设计1.销售问题中的两个基本关系式:(1)利润=售价-进价;(2)利润率=利润商品进价×100%.(1)式中等式左边的“利润”若为正,就是盈利;若为负,就是亏损.(2)式还可以变形为利润率×进价=售价-进价.2.利息问题中的基本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本金+利息=本息和.本节课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利润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实际售价=进价+利润”等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问题.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外,商品经济问题的题型很多,让学生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有关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