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篇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2012-01-03 17:04:20 归档在 理论视野 | 浏览 4642 次 | 评论 23 条 过节期间,聊天中偶然谈到价值观的话题。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 问题,笔者一时语塞。 过去,毛泽东在《老三篇》中提倡的“五种人”,其后宣扬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直 到近年来所倡导的“八荣八耻”,这些应该说都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但似乎又很难 用高度凝练、非常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强调 “仁义礼智信”,宣扬“三纲五常”,以此作 为教化民众的基本价值观。 到了民国时期, 则把“礼义廉耻”提到重要地位, 并开展了所谓的“新 生活运动”,这也是在解决价值观问题。尽管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况且统治阶级自 己也并不打算照此办理,但他们提出的那些东西,的确好读好记,朗朗上口,就是没有文化的 老百姓,通过口口相传,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笔者看来,“价值观”这个东西,如果从理论上讲,似乎很深奥。但通俗地说,它既是 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是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宣扬和确立一种价值观,无 非是要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今天的条件下, 它就是要让人变得更高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让历史留下来的和现实中新发生的那些好 东西,能够得以发扬光大。 那么,回到本文的主题,什么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呢?笔者不才,虽觉得至今没有 一种合适的说法,但也自感无力做出那种凝练、简明的概括,这里只能提出一个大致的思路。 一曰“平等”。这种理想和追求,是封建社会将奴隶社会打翻在地的旗帜,也是千百年来 中国老百姓所企盼、所维护的东西。对于“均贫富”的口号,中国历次农民起义都会响亮的挂在 嘴上,“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种“患寡不患均”的社会心态,既是民众反抗剥削、压迫 的强烈愿望,也是老百姓自然形成的价值观。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反对剥削、压迫和拉 大贫富差距,过去是如此,现在亦如此,将来也无二致。 二曰“博爱”。 在中国历史上, 对于人性的感悟, 莫过于一个“爱”字。 孔子号召“仁者爱人”, 孟子倡导“兼爱”,孙中山则提出“博爱”的主张,这些都充分弘扬了人性之美,也反映出中华民 族的最高美德。没有这种“博爱”,中华民族不可能几千年生生不息,不可能在大小民族之间和 睦相处, 更不可能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实现民族文化的“同化”。 我们常说的“历经劫波兄弟 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及过去所提倡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正是这种大爱无疆的体现, 它也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价值观。 三曰“诚信”。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最注重诚信、最讲诚信的民族。我们常说的“人无 1 / 6

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些都说明中国人把诚信作为安身 立命之本,视为做人做事的最高道理,所谓做 人要讲良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讲诚信。耐人寻味的是,被国人视为中华民族美德的代 表者周恩来, 在他会见日本第一位来华访问的首相田中角荣时, 赠送了对方一句话: “言必信, 行必果”。这何尝不是在宣传中国人的价值观,又何尝不是向对方提出了改善中日关系的重大 政治要求? 四曰“自律”。中国人历来不喜好“放荡不羁”,而强调“严于律己”。从孔子的“吾日三省吾 身”,到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人对于“自 律”非常重视,而事业上能够建立大功绩、取得大成就之人,无一例外都是严格律己之人。当 年刘少奇的“论修养”曾经风靡一时,其中很大篇幅也是对为官从政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 律提出了告诫和要求,这种价值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国人如何做人特别是如何做好为 官之人的“金科玉律”。 以上这四句话、八个字,能否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否适应现今新时代的发 展要求, 或者说, 能否体现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笔者不敢妄言, 但相对于时下的世风而言, 却又并非没有针对性。现如今,贫富不均,人情冷漠,诚信扫地,腐败日甚,这些为民众所深 恶痛绝的突出社会问题, 难道不正是在相关的价值观方面出了大问题?不正是需要我们去下气 力找回来的那些东西么? 应该说,每个民族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都有所不同,长期形成的文化和价值观也会有所不 同。这种价值观有些见诸于文字记述,有些则是历史的传承,有些甚至只是口口相传的 “乡风 民俗”。因此,人们说人这一辈子的“老师”有三个:一是父母,二是师长,三是社会,而价值 观的确立和实行,这三个“老师”缺一不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去身体力行。 这里,自然也很难回避“普世价值”问题。对于许多人所津津乐道的民主、自由、平等的 价值观,在笔者看来,这些并非是“洪水猛兽”,它是当年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利器,中国 人在辛亥革命和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都曾用这种利器来打击并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敌人。 但这些源自西方的东西,能否成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至今仍抱有疑问,归结起来有 两点: 其一,民国建立后倡导“三民主义”,结果是引来军阀混战,列强瓜分,中国最终变成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实行“民主建国”,其后却带来“反右派”和“文化大革命”,主张让 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的毛泽东,最后竟然放言:我们超过秦始皇一百倍!改革开放主张解放思 想, 学习西方, 谁曾想又酿成一场“社会风波”?这些究竟是社会进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 还是东西方文化的“异物排斥”,笔者现在并未想明白。 其二,在国共两党即将逐鹿中原的前夜,以崇尚民主、自由为荣耀的美国,明知道蒋介 石政权是个独裁、腐败的政权,而延安充满生机和活力,但为了美国的利益,他们放弃了主张 和平、主张“民主建国”的中共,一屁股坐到自己并不喜欢的蒋介石一边,出钱出枪帮助其打内 战,使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出现大转折。这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还是按照美国的利益需要 行事?明眼人不难得出自 己的答案。现在,美国又要用自己的价值观来改变中国,他们是在为中国好,还是另有其 他目的,中国人从历史经验中不能不打个大问号。 2 / 6

篇二:什么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华裔背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他在记者会 上多次强调自己代表的是美国政府。他说:“在个人层面上,能作为中国移民的孩子代表我的 出生地美国, 以及我的家庭珍视的美国价值观,站在你们面前,我感到既谦卑又荣幸。”那么, 他多次强调的所谓美国价值观,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呢? 1、公平公正。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了每个美国人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 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人人享有平等获 得成功的机会。 现在仍处于“拼爹”时代的我们也许对于美国人这种不问出身背景和社会地位的 高低,信奉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感到不可思议,难以实现,但是,这不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 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吗?美国人仅用 200 年就实现了, 为什么中国人为之奋斗了几千年都实现 不了? 2、今世我做主。美国人不相信天命。认为,事在人为,没有不可能的事。认准的事,无 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把它做成。美国人最瞧不起不思进取、对前途失去信心或哀叹“命该如 此”的人。信奉自己 是命运的主人。 3、求变。在美国人看来,变化是同成长、发展、改良、进步联系在一起的。今天,美国 人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一是因为美国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二是因为 美国人坚信,任何一个美国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责任、都应尽力因地制宜 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与念念不忘老祖宗的中国人相反, 美国人不喜欢按部就班、 一成不变、连续稳定地继承祖辈遗留下来的传 统的价值理念。 4、惜时如金。时间,对美国人来说,是最最重要的。在外国人看来,美国人似乎更在乎 能否按计划准时完成工作,而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内部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上。工作计划 一旦制定,美国人就会去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在美国,迟到,哪怕只迟到 10 分钟,也是十分 不礼貌的。如果迫不得已要迟到,应该提前电话告知。 5、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在我们的观念中,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而实际上, “Individualism”应该是个中性词, 把它译成“张扬个性”也许更恰当些, 意思不要让集体主义压制 个人能力的发挥。 张扬个性的价值观起源于西方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 到了 21 世纪的美国, 这种价值观被发展到极至。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美国人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他们会加入 很多组织。但在一个组织中,他们也会努力显示出与其它成员哪怕是一点点的差别、一点点的 独特、 一点点的特色。 6、自由竞争。在美国,学校和家庭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竞争意识教育,鼓励孩子在课堂上 踊跃回答问题。美国人相信,竞争能产生挑战和压力,只有竞争,才有最好。自由竞争促进了 美国企业和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样,也是由于自由竞争,才有了美国体育、教育和 艺术的快速进步。 纵观美国 200 多年建国强国的历史,实际上也是美国人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系统地 3 / 6

了解美国人的价值观,对于拯救当下中国的 道德滑坡、思想混乱、信仰危机应该不无裨益。 篇三:我眼中的核心价值观 我眼中的核心价值观 三(5)班 叶曦 “二十四个大字牢牢记心间,富强、明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唱着这首欢快的歌,我知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是我们 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目标。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父母的疼爱让我们衣食无忧,每天可以背着书包开开 心心地上学、放学。美丽的校园、友爱的同学、亲切的老师??一切是那么和谐、那么美好。从 前的孩子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平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现在,我们想吃什 么就有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鲜花朵朵,真是太幸福了! 我从小就喜欢看战争片,对电视剧里那些汉奸走狗深恶痛绝,对那些舍生忘死的革命人 士佩服得五体投地。从古至今,有多少爱国人士为了自己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生,甚至是宝 贵的生命,他们这种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现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尽管当时美国给 他提供了那么好的条件,但他还是一心只想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 贡献。云南共产党员龚曲此里曾满怀深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即使是离去,也要把怀念留在这片土地上。 ”是啊,我们是祖国的 花朵,祖国就是我们肥沃的土壤,我们只有在这片土地上 才能茁壮成长,我们要热爱这片土地。 以前,我们的国家太软弱了,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一个小小的日本就侵占了我们 大半个中国,真是太气人了!可如今,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了,不再是那个软弱无能、任人欺 负的“东亚病夫”了。香港、澳门也先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还成功地举办了 2008 年奥运 会,并夺得了金牌榜上的冠军,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学知识和本领, 长大以后回报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4 / 6

5 / 6

6 / 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