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看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性
- 格式:pdf
- 大小:315.88 KB
- 文档页数:4
第20卷第4期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01.20№.42004年8月如∽脚矿肌啪c0髓咿o,见∞,瑚口以眈。
∞m泌Aug.2004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看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性
罗友花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205)
内容摘要:人本观、整体观、协和观和经权观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下,建立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中国式管理风格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古代管理思想;管理现状;中国式管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48(2004)04—46—03
一、渊远流长的古代中国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虽然学派众多,典籍汗牛充栋。
但从根本上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出一套治国安邦的万全之策。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可说是一种“管理型”文化。
由于特定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决定,虽然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各自不同,但从西汉开始一直以儒家为主干,儒道交融,吸收各家之长,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统一的基本构架和模式。
这种构架和模式的基本点是管理的人本观、整体观、协和观和经权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人本观。
这种人本观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于管理系统的中心地位。
也就是说,管理是~个“修己安人”的过程,一切管理都以“修己”作为起点,达到“安人”的目标。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最高纲领,也是这种人本观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人本观具体表现为管理的人道原则、心理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础是整体观。
这种整体观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和谐为目标,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
在具体操作上,这种管理整体观表现为以计划为依据,以组织为工具,以领导为中心,以控制为根本,以训练为起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管理系统。
中国管理思想的灵魂是协和观。
这种协和观以追求管理系统的协调、和谐、稳定为目标。
在生产管理上实现“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上实现“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实现“知行合一”和“情理合一”。
因此,这就要求管理主体做到“内圣”与“外王”相统一,从“修身”、“齐家”达到“治国”、“平天下”;管理客体达到与大自然相适应,与社会相协调,实现“天地合德”。
这种协和观在管理行为上具体表现为,管理不仅是
收稿日期:2004一05—21
作者简介:罗友花(1965一),女,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46·一种科学的理性操作,更是一种人们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这种管理的理想境界即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老子的“无为而元不为”。
中国管理思想的规范是经权观。
“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时空和势态变化而不断改变方法和策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德治礼治的恒久之道正是由于不断的变通才得以持久,得以实现的。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主要的理论根据是《周易》,运用的模式是兵、医、农、艺四大实用技术。
形成了一个自然、社会、人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因而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框架,这些传统管理思想在丰富的兵、农、医、艺的典籍中得到现实的贯彻。
例如:《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运筹庙算”和“因敌而变,因变制胜”的用兵之道;《齐民要术》中“顺大时、量地利”,“不失农时、因地制宜”的农业经营管理方针;都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具体地体现了中国管理的一般思想,而《孙子兵法》更成为古今中外许多管理者的心读之书。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优点主要是: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来决定各种管理措施,努力在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群体凝聚的精神、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无疑,在现代的管理中仍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就得益于对这种中华管理文化的借鉴。
二、中国企业管理现状
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管理文化,以及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企业管理者一时间无所适从。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管理的作用,以至于优秀的传统管理思想无用武之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目前,初步理顺了各种经济关系,尤其是近
第20卷第4期罗友花: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看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性
几年来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企业的管理作用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管理水平的现状还远远适应不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从整体观察,企业管理水平还很低。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企业管理现状作出评价。
1、从企业经营成果方面观察
第一、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
从1999年的统计情况看,我国工业企业的分布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数量为6.13万个,集体工业企业为165.92万个,个体工业企业为612.68万个,股份制工业企业为1.42万个。
…而截止到2003年12月,我国工业企业总数仅为19.03万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仅为3.66万个。
从亏损面来看,1999年底亏损面与1998年相当,而2000年1至4月,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有亏损企业27148户,占全部企业数的48.2%,同比只减少1.1%,且有19个行业的亏损企业数同比略有增加;炼油、煤炭、武器弹药、普通机械、食品加工等16个行业净亏损。
相当一些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未达到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同行业、相近规模的企业,不同地区(如沿海与内地,北方与南方)的经济效益相差悬殊。
到2003年年底,尽管我国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亏损企业仍有37041个,占总数的19.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企业数为13002个,占其总数的35.51%。
¨1
第二、产品开发速度慢。
虽然近几年来,企业产品多年一贯制的情况已有所改变,但是,在灵活适应市场需要方面,在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当前的新产品开发速度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据笔者了解的中部地区一家具有近五十年历史的制药集体股份制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基本上一直没有变化,唯一1个1985年从主管部门获得的“新产品”也是近年才投入生产。
他们的所谓新产品开发全由董事长个人凭感觉。
特别是生产资料制造方面,由于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复杂,存在的差距更要大些。
第三、能源和物质消耗高。
中国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能源和物质消耗的比重大大高于工业化国家。
其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而且后者通常是主要的。
第四、企业内部人力、财力、物力的利用率还较差。
由于宏观体制和微观管理方面的原因,技术进步速度、专业化程度、新技术推广等尚不令人满意,生产资料市场不普遍,生产流通一体化尚未实现,都使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产生上述种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无疑是一个直接的、最重要的原因。
2、从具体的管理职能执行状况观察
哉们知道,管理过程总有若干个职能组成。
尽管不同学派或学者对管理职能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下列四项职能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四项基本管理职能执行的完善程度和作用发挥程度得到充分的反映。
例如,对计划职能来说,管理水平通常可以通过有无目标以及目标制定的合理程度;经济的、市场的预测是否准确;经营决策是否科学;资源分配是否合理等方面来判断和反映。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0年对1000家国有企业的调查,调查企业中94.2%的企业建立了各级、各环节严格的责任制度;73.1%的企业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决策程序;64.4%的企业建立了决策责任制度;89%的企业实行了目标成本管理;83.4%的企业实行了比价采购管理;90.7%的企业建立了健全的资金管理体制和制度;69.5%的企业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83.8%的企业对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几年来企业建立了健全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有章不循的情况时有发生。
下面是一份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对国有企业规章制度贯彻率的调查数据:
国有企业规章制度贯彻率企业比率
贯彻率在40%以下1.2%
贯彻率40%一一60%9.5%
贯彻率在60%一一80%40.6%
贯彻率在80%以上48.7%
资料来源:(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P42页
由此可见,当代中国企业管理不仅管理意识不强,而且,执行力度不够。
更有甚者,许许多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的规章制度或不规范或完全是长官意志。
显然,这种管理现状,已有违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整体观和协和观。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管理技术突飞猛进,管理工具不断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外部环境下,中国企业管理还显得很不协调。
3、从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观察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因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既需有合适的管理理论作指导,又需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
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只是在近几年来才受到重视,工作仅仅开始。
当前集中的领域主要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政企分开的企业管理基本模式、多种经济成分相并存企业系统管理、企业联合组织以及专业化协作的研究等。
显然,中国目前的管理理论远远满足不了当代中国管理实践的需要。
于是,我们不得不匆匆忙忙地拿来西方无数有效的管理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结果,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企业现状总不能如愿以偿的原因之一。
三、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上发达的工业化国
·47·
第20卷第4期罗友花: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看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性
家相比,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
人们普遍认为,科技与管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车轮”。
但是,科技进步(包括发明创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本身既是技术问题,又是管理问题。
对于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在一定意义上说,大量的、关键的问题往往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管理问题。
因此,可以说,国家现代化建设,管理问题(它的水平和效率)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
然而,现代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个层面。
从目标、决策到组织、运行,都有诸多的模式和具体的方法。
正因如此,美式管理、日式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和效仿,有些甚至于推重备至。
但是西方管理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不少理论甚至把不可量化的因素如文化、传统和习俗等等给抽象掉了。
因此,当我们学习西方管理的时候,发现单纯照搬的效果并不理想。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功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里,现代管理与不同的文化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管理风格。
例如,有人概括美国式管理重“法”、日本式管理重“理”这法、理、二字就是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出来的。
现代科技与管理都来自西方,日本管理之所以后来居上,“秘诀”就在于它们成功地拿来并融会在自己的文化里。
八十年代初,日本丰田打入美国,与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瓜分市场;家用电器横扫世界。
美国人也开始研究日式管理,如全面质量管理、团队精神和零点存货等等。
但是美国人发现,那些受日本文化影响的东西他们学不了。
例如,雇员效忠企业、企业实行终身雇用,以及年功序薪等等。
九十年代初,美国企业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加上数字化技术,强化了美式管理。
日本泡沫经济衰退以后,日式管理受到质疑,终身雇用被形容为“大锅饭”。
日本企业又重新学习美式管理,不少大企业推出了裁员计划。
同样美国企业经理和雇员之间的平等关系,相互之间直呼其名,鼓励个人主义等等,也不太容易为日本企业所吸取。
由此可见,文化的渗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期内可望不可求。
无论美式管理还是日式管理,共同的特点就是首先把现代管理与各自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迅速摆脱落后状况,我们引进了西方大量优秀的东西,其中包括许多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
然而,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优秀成果到了中国水土不服。
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今天学全面质量管理,明
·48·天学有6叮(西格玛),可到今天,也没有几个象模象样的
东西。
其实,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需要把民族文化中优秀的品质发出光来,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德国人写的《巨人再起:德国企业的兴盛之道》一书中说道:德国企业快速崛起应归功于企业家的优良传统,如务实、乐观、努力、审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因此丽衍生出了相关制度与管理风格。
今天的德国与日本之所以能快速从废墟中重建而成经济大国,是员工有归属感、荣誉感、以及因之而激发的责任感与团结意识。
”这就是指把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一面激发了出来。
不建立文化基石,管理就会出现“无根现象”,忙忙碌碌、东抄西搬。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自己优秀的~面和落后的一面。
一个企业如果将其优秀的东西挖掘出来与其他民族先进的东西融合在~起,这个企业就有希望。
反之,如果把自己腐朽的东西刨出来并习染外来的唾弃物,这个企业就会衰亡。
企业如此,国家亦然。
因此,建立~个融中华民族文化优秀的东西和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经验于一体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的传统文化,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过去的文化遗产,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我们定会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
与此同时,结合西方各国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扩大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使之广泛应用于我国日益完善的企业实践中,中国式管理的典范就会指日可待。
注释:
[1]《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407页,中国统计
出版社,2001年
[2]中国统计数据一中国网、删.c11ina.org.cn2004年3月25日
参考文献:
1、潘承烈虞祖尧等著,《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l版
2、官呜,中西管理思想比较论纲[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l
3、黄群慧等著,《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第2版
4、何炼成王一成韦苇著,《中国历史经济管理与发展思想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5、黄朴民注译,《白话孙子兵法》,岳麓书社,1991年6月第1版
(编辑:李银鹏;校对:朱恒)
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看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性
作者:罗友花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205
刊名: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2004,20(4)
引用次数:0次
1.潘承烈.虞祖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 2001
2.官鸣中西管理思想比较论纲 1995
3.黄群慧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2002
4.何炼成王一成韦苇中国历史经济管理与发展思想新论 2001
5.黄朴民白话孙子兵法 1991
6.中国统计年鉴(2000) 2001
7.查看详情 20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unancjgdzkxxxb20040401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