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考试范围
- 格式:docx
- 大小:25.65 KB
- 文档页数:8
一、名词解释
1之诺的“飞箭不动”
是指箭飞出去的弧是有无限多的点构成的,但是单纯的点不能组成线。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飞出去的箭是不动的,它的路线只是无限多的单纯的点。(这是静止不动的)这说明所有事物是不变不动的,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我们
的感观。
2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指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认为尺度逻
各斯只存在于人那里,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逻各斯去描述和衡量万物的存在
或非存在。即意识决定存在。
3柏拉图“灵魂三分说与四德”
灵魂三分说指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理性是灵魂中
最优秀的部分,它的德性是智慧:意志是根据理性的谕令来发动行为的部分,
它的德是勇敢:欲望是灵魂中最低劣的部分,它的德性是节制。当灵魂的这三
个部分都恪守自己的德性时,整个灵魂也就达到了自然和谐,从而实现了最高
的德性正义。四德指的是智慧、勇敢、正义、节制。
4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说”
指的是端视有德之人根据自己的特殊处境加以判断与选择,因为有德之人
是不受情欲支配,能服从理性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不逾理性的准则,这种合
理的美德或德性就是中庸。
5奥古斯丁“原罪与救赎”
指的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罪。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了
人类永恒的罪性,即“原罪”,自从亚当堕落以后,人性就被注定成为有罪的
和邪恶的。一个既然丧失了意志的自由,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
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救赎。
6、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指的是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虽然我们可
以对一切存在物进行怀疑,有样东西确是不可怀疑的:就是不管我在怀疑什么,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因为其实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任然证明了我
在怀疑。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来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我
思故我在
7培根的“知识即力量”
通过自身转化为力量,认为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这个主张成为这一时代科学性冲破蒙昧的宗教思想专制的第一声呐喊
8、洛克的“人心如白板”
人心如白板指的是人生没有天生的东西,都是后天经验的归纳。主张人心
就如同一块没有写字的白板,上面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经验,认为我们的一切
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终还是导源于经验的
9、康德“人是目的”
不把自己的人性当手段
不把他人的人性当手段
以促进他人的人性为目的
以促进自己的人性为目的
10、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认为自然立法指的是所有的自然物的概念都是人为定义,概括的。方
便人们认识和沟通的,康德认为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认识一个对象时,看起来似
乎是我们的观念与对象符合,但之所以能发生这种符合实际上还是由于这个对
象先于我们的观念(时空定义)范畴相符合。以往关于真理的“观念符合对象”的独断论定义被改成了“对象符合观念”的批判哲学的定义
二、简答题
1、试简述早期自然哲学的共通处?
开始从理性的方式追问世界是怎开始以及产生的,开始思考宇宙万物的形
成过程或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提出从自然物质为宇宙之本源。具体实例:
1、米利都学派的代表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纳克希美妮对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各有自己的的看法
a 认为水是万物本源,水作为具体的本体,万物是现象,谁是触动一切存在生成变化的唯一存在,万物不是由神造的。
b阿纳克西曼德认为无形、无限是万物本源,无限者万物生成和变化过程
→分成两种对立物(阴阳)。产生各种物质,他是抽象的。
c阿纳克希美妮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气凝聚和消散产生万物。
2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本源,他虽既抽象又具体,但从具体的物来解
释万物的产生。点→线→面→体→水、土、火、气→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
产生世界不同万物。
3赫拉克利得认为火是万物本源,火可以变化为一切东西而一切东西也可
以变成火。
4爱丽亚学派认为的代表克赛诺芬妮认为一是万物本源,而巴门尼德、芝诺、麦里梭认为存在是万物本源,他既不产生也不消灭,是一,是不变不动的。
2、请说明原子论学派中阿那克萨哥拉、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差异?
差异:
(1)本原不同,阿纳克萨格拉认为无数多的种子产生万物。留基波认为无限多的原子产生万物。
(2)动力不同,阿纳克萨格拉认为,促成万物运动与变化的动力,是心灵和睿智。留基波认为是由因果的必然性,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引起漩涡,他们二者都认为动力来自于外力,而德漠克利特认为原子本身就具有动力和能动性(3)万物形成的过程不同,阿纳克萨格拉认为无数并质的种子通过同类相聚异质分离形成种种事物。留基波认为原子所具有的形态,次序,姿势与大小
的差异性形成万物。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中无数多的相同原子彼此相距或分离,形成万物。
(4)阿那克萨哥拉强调质的不同,留基波强调量的不同
3、请比较说明苏格拉底和智者派思想之差异?
差异;
(1) 就辩论的目的而言,苏格拉底和别人争辩的目的不是为了拍卖知识,
而是为了启发人们去思考,刺激别人不断反思,然后使知识在辩论的过程中变
得更加清晰。为了探求真理而辩论。智者派和别人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拍卖知识
而谋生,例如他们学习演讲和辩论的目的是为从事政治活动做准备,他们不追
求卓越的真理,只注重现实的技能和效应
(2)就事物的本质而言,苏格拉底坚持从特殊的现象背后去寻求普遍性的东西,从而肩负起拯救知识的历史重任;智者派对事物的本质持相对主义和怀
疑主义的观点去思考一切,他们不但怀疑人类知识的确定性而且怀疑传统文化、宗教、道德、法律的正当性
(3)就论力学而言,苏格拉底主张知德和一,即有知识的人必然有美德,有美的的人也一定有知识;智者派在伦理中抨击传统道德,迫使传统注意者必
须重新思考是非的合理
4、清简述柏拉图“认识论的四层说”?
柏拉图按照认识的清晰程度和真实程度划分出四个从低到高级的知识等级:(1)意见(可见世界的知识),包括想象和信念,是关于可感世界的认识,而其中想象比信念更缺乏确定性,他是影子的影子
(2)真理(可知世界的知识),包括理智和理性,是关于可知世界的认识,而可知世界又可以分为两层:数理对象与纯粹理念,前者的知识是理智,后者
是理性,属于理性世界。
5、请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判断表”并举具体的例子说明?
(1)质的判断,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孔子是人)。否定判断(孔子不是唐朝时期的人)
(2)量的判断,包括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全称判断(李明是中国台湾人),单称判断(李明是中国人)
(3)关系判断,包括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我和小红是朋友),复合判断(我和小红是朋友,小红和小丽是朋友,我和小丽是通过小红认识的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