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重要流派群体、重要作者作品)名词解释、简答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
一.重要群体流派
1.左翼作家联盟
Ⅰ概述:1930年成立于上海,并不是一个纯文学流派,是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由此造成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从幼嫩到相对成熟,形成很大的影
响。
Ⅱ影响:①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②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下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
③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面鲜艳的战斗
红旗,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Ⅲ特色:张天翼犀利明快的讽刺,艾芜、萧红的浪漫抒情精神对现实主义的多方渗透,都显示了当时的小说观念和体式的多样进步。
Ⅳ代表:ⅰ准备期: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
ⅱ“左联”五烈士: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胡也频《到莫斯科
去》《光明在我们的面前》
ⅲ革命女作家:丁玲《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
ⅳ讽刺小说家: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ⅴ后期:叶紫《丰收》、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
ⅵ东北作家群: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
李辉英
2.社会剖析小说
是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包括沙汀、吴组缃、叶紫等的左翼小说,其特点是:用二元对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社会斗争的。在创作时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维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主题清晰,戏剧性冲突集中撼人,细节刻画人物雕镂性强,但情节结构呈封闭型,是左翼文学内部的主流小说体式。
3.东北作家群
Ⅰ概述:形成于30年代中期,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是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
作的群体。
Ⅱ特点:①反映了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
②表达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对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开了抗
日文学的先声。
③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粗
犷的地方风格。
Ⅲ代表: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鹚鹭湖的忧郁》、骆宾基《边陲线上》
4.京派文学
Ⅰ概述: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它的基础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分子。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
发表。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2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
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具有“学院派”的眼光。几代的京派
文人活跃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
《文艺杂志》这些报刊上。
Ⅱ代表:沈从文(“京派第一人”)、废名、芦焚、林徽因、萧干、朱光潜
Ⅲ主张:①关注人生;②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③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世俗化。Ⅳ特点:①创作题材是乡村中国;
②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追求人文理想,和谐生命;
③多数是现实主义手法,也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散文化、
诗化。
Ⅴ贡献: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5.海派文学
Ⅰ概述: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集中表现在30年代的上海。最初的具
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由操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来写
的。从接近市民这点来看,它们是接续着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
再来突围,白话小说度过了它的先锋期,开始向通俗层面回落。
Ⅱ代表:张资平《最后的幸福》、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
Ⅲ特点: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②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
生活的描写。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
肉欲小说”。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为“新感觉派”的登场做准备。
6.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借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动,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包括由“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剧艺社”在内的各种专业和业余的剧团,最多时达120个之多。这些剧团常组织联合演出,除了配合抗日的剧目,也上演较有艺术水平的翻译剧和历史剧。这时一些比较优秀的剧作,如于伶《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碧血花》,李健吾《草莽》以及他改编的一些外国剧作,都代表了“孤岛文学”时期戏剧创作艺术的水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的文学。
7.七月派
Ⅰ概述: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
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
要旗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
巨大影响。
Ⅱ代表: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鲁藜《延安散歌》、阿垅《纤夫》、冀汸《跃动的夜》、曾卓《铁栏与火》、牛汉《鄂尔多斯草原》
Ⅲ特点:①继承30年代中国诗歌会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②主张正视现实,强调发挥主观战斗精神;反对客观主义,“突入”生
活发现,注入客观主义的主观精神、个性。
③表现坚韧强劲的民族生命力与乐观主义的民族自信力。
④抗日解放战争胜利后,讽刺诗与政治抒情诗成为主流。
8.“中国新诗”派(九叶派)
Ⅰ概述: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创办了《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杂志并以之为阵地从事诗歌创作的一批青年诗人,他们的诗风倾向于西方现代主义。
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九个代表人物的合集《九叶集》,
故称“九叶派”。又因其主要阵地是《中国新诗》杂志,故又称“中国
新诗”派。
Ⅱ代表:穆旦《被围者》、辛笛《手掌集》、陈敬容《盈盈集》、杜运燮《追物价的人》、杭约赫《复活的土地》、郑敏《诗集》、唐祁《时间的旗》、唐湜
《骚动的城》、袁可嘉《新诗现代化》
Ⅲ特点:①提倡“新诗现代化”。
②强调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追求意象与思想的凝合,把传统
的主观抒情变为戏剧性的客观化处理。
③反叛性与异质性
9.政治抒情诗
Ⅰ渊源:早期革命诗歌,如蒋光慈、殷夫的诗歌创作。
Ⅱ特点:①题材:选取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史场景,表达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歌颂、赞美之情,是联系着一个阶级或阶层,站在一个政治群体的
立场上说话的。
②诗思政论有余而哲理不足,诗兴激扬过甚而缺乏调节,诗风偏于直泄
而不够婉转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