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市场部求职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6
宝洁市场部:Akira的求职总结
“未经省视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苏格拉底
“沉湎于省视的人生令人鄙视。”——巴塔哥尼亚公司创始人伊冯·乔伊纳德在2006年哈佛商学院的演讲
读之前应该知道的一些事情:
·成功是需要运气的。无论你准备的再充分、计划再周详,成功都需要运气。但是请相信,运气对于和你处在同一个竞争pool 里面的家伙来说,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高,或者一样低的。
·但是不管高还是低,运气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咬牙坚持。咬牙坚持直到你走运的那一天,所有那些走运的家伙们都容易忘记告诉你之前那些倒霉的日子里他过着多么煎熬和狗屎的生活的。因此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一定在得到它的路上。
·不要愤世嫉俗。“我试试看”的心态好过“我不要做”。
·不用太在意薪水。喜欢大量的钱或者富足的生活,就像你喜欢一个姑娘或者一个男人一样,只是因为你还没得到。
·所有的求职路都是由压力、自我否定、动摇和怀疑这样的负面能量铺就的。不要随便受国产电视剧或者SNS网站的负面信息与价值观的影响,类似于房价、股市状况、失业率数据、甚至是远在彼岸的美国大学生平均起薪这样的数字,都不会真正影响你的求职。你所期望的公司,所期望的应聘者的标准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而除了极少数的行业,招聘人头数也没有数量级的改变,何况你还有和你面临同样条件的几百万竞争者。你所要做的和你的学长、学弟并没什么不同——不用老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坏时代。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
教育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本科,学分绩3.4/4.0,其中数量有关的课杯具,经济学小杯具,公共英语课小杯具。学生会打过一学期酱油,没有任何体制内的官方学生活动经验,跟老师不熟。
社会关系:良民一枚。西安生源,在当地或北京基本都没有可以帮我找工作的社会关系。
政治面貌:等待被自动退团的共青团员……
实习经历:一个新华社实习,一个东南欧的海外实习。因为中间有一个假期做手术,并且当时认为自己还没有到找工作的最佳阶段,决定用时间准备考研(考北大传播,方便转以后求职方向),因此没有投任何外企实习。
课外活动:AIESEC人大分会06-09近三年经历,出境交流部(OGX)从小member到vp完整经验,0809EB(主席团)成员,期间获中国大陆区Star Member。任期内历次业绩考核,最好成绩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人大校内07,09两届模联,一届得最佳代表团奖。
人大国际发展交流协会06半年打酱油。
人大麦肯锡铂菁俱乐部09半年打酱油。
各种商业比赛打酱油,获打酱油奖若干。
语言能力:英语还行,日语粤语非常基础(大概能看非语言类的日语综艺节目和TVB……)
证书:非常懒,非常宅,非常没有任何证书。
求职过程:10月开始正式认真求职,之前只投了P&G,后来陆续投了一些其他尚未截止的快消和500强mkt(其实也就剩了两三家了)以及一些媒体出版行业的职位。基本中华英才网的网申全部没有通过,一些不是一开始想去的公司发了笔试面试也没去(比如南方都市报、海航、AC尼尔森之类的)。真正走了招聘流程的只有三家,雀巢死在电面,欧莱雅死在群面,然后就是P&G。P&G的offer拿到以后我就开始每天看书看剧没再找工作了……(人生就是注定要打酱油的)
求职结果:1个二面,1个offer,P&G Marketing ABM。
简单点说,无论从学校、学院、专业还是我自己的profile来看,基本就是一个在名企求职圈子的食物链最底层,我的各项指标是完全没有办法过掉比如咨询、国企那样的简历关的。最后之所以能够拿到宝洁offer,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外企对专业、奖学金这些指标大多基本看得不重,而更好的就是宝洁不像卡夫或者联合利华那样使用了中华英才网这个令人发指的网申系统,让我得以拥有了继续被测试的机会。
我在求职前的SWOT分析:(针对外企来说,因为国企可能需要的完全是另一种性格特点)
——长于判断、分析、逻辑和批判性思考。丰富的社团活动和领导力经历。坚忍、耐心、追求卓越的东方式内敛的自负。坚持自我和独立的思考判断。
——不善于情感激励。完美主义导致试图事事亲力亲为。
——准备考研期间看了15本左右与市场营销、营销传播、广告、品牌管理有关的书。包括行业经典巨著(800P的科特勒12版)
和经典教科书(当代广告学、舒尔茨的整合营销沟通)之流在内。整个准备考研的过程的60%的努力可以轻易转化进求职。运用这些框架思考AIESEC,基本组成了我宝洁二面的所有spark的例子。
——不善于数量分析的思考,至少目前阶段不擅长。同类竞争者中优势不突出(AIESEC+名校)的背景在宝洁申请者里也相当普遍。
除此外专门针对求职的准备:
——重读《太傻十日谈》。这本书虽然是某留学咨询机构的一本大软文,但是基本是影响我大学四年从未间断过的一本书,尤其是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视角。我第一次意识到竞争的本质是个人营销,是自我评估,是对自己优势的强化和不断超越。每一次读,都会因为此刻经历的再丰富而拥有新的感受。
——重读《赢在国商》。这是一个北外国商师兄当年组织的团队的一本求职经验的pdf合集。里面有一则详细的P&G mkt的面经,提到了八大问的准备方法。但其实这本书的精华在前面的咨
询求职部分,除却case的内容之外,所有的面试技巧都非常翔实有用,比如如何进行结构化表达,比如根据面试官的风格决定谁来主导面试等等。而且所有咨询求职者普遍具备的那种非常积极的求职心态和成熟的思考以及足够励志的经历,都是求职过程中非常好的激励和营养。
——扒宝洁的网站。熟知各种品牌、产品。宝洁官网上有很多重要的新闻,以及与宝洁有关的案例分析的书籍全文,我当时都看了。另外可以从各种营销案例网站看宝洁过去几年的大projects,比如vivi提到过的润妍(退市)。
——研读宝洁PVP和Success drive要求的能力框架。网上可以搜到,或者去宝洁英文官网。所有的问题和能力要求都是从PVP出发的。网上可以找到一个叫《走进宝洁招聘》的老资料,里面有一个三页的大表,详细列出了宝洁的能力素质模型。根据这些能力要求来建构自己八大问的事例,突出自己做得好的,回避自己没做到的。并且保证所有的例子涵盖掉PVP的各个方面。
——找我在AIESEC工作过的同事聊天,分析我自己。类似于sheldon在调查他朋友心目中他形象时候做的那种事,但是问题要靠谱的多。我对自己的pros and cons的分析基本都是从他们的描述中归结出来的。我当时问了包括我的平级同事,我的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