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猪肉分割深加工项目

二、建设单位:某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

三、建设单位情况:

某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6日,由东区、仁和区6家生猪定点屠宰场按照市政府《关于整顿压缩某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实施方案》的要求(攀办发[2007]13号)重组形成。公司属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注册地址某市东区银江镇华山村老熊箐社,法人代表钱秀芳。公司以生猪屠宰及销售送为主营业务,目前已经建成的生猪定点屠宰厂,总面积50亩,建筑面积28.32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800万元,其中:厂房建设投资2000万元,设施设备投资1500万元,办公楼、宿舍建设投资2000万,其他投资300万,全年生产值3亿元,公司以生猪定点屠宰、战略储备、冷链物流配送为主,具有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等特点。

四、建设地点:某市东区银江镇华山工业园

五、建设性质:升级改造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

(1)基础建设:改造厂房500平方米,新建包装间100

平方米,材料间50平方米。

(2)设备:分割肉生产线加工工具、质量检测设

备、称量设备、空气净化器及包装设备

等。

(3)劳保用品:工作服、手套及防水雨靴等。

(4)物流系统:箱式冷藏车1辆、箱式货柜车3辆。

(5)电力线路改组一条。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2000吨分割肉。

七、建设年限:1年

八、项目总投资:500万

九、资金筹措:企业自筹300万,申请国家补贴200万。

十、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6845万,新增年利润368万,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税816万,总投资收益率45.26%,税后全部投资静态回收期为2.85年(含建设期一年)。

1.2、项目可行性编制依据

一、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

二、商务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

三、《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某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3、项目综合评价与结论论证

一、综合评价

1、本项目主要产品为猪分割肉及副产品,由于企业已自建可储备1800吨的大型冷藏库以及生产车间,省去分割肉项目必建冻库及厂房的巨额开支,大大减少投资总额,在项目投资上有着不能比拟的优势,且建设单位作为地方农业龙头企业代表,在项目猪源采购、屠宰、检疫、运输等方面有着优越的先决条件。

2、由于国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向逐渐趋向于品牌化,精细化。未来猪肉产品将由单一的白条肉逐渐走向多元化产品的道路,分割肉符合未来消费观念发展方向,故该项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且某市地处川、云两省交界处,周边县、市猪源丰富,并无本土有影响力分割肉品牌,市场潜力巨大,产品除可供应本市120万常驻人口外,还可将产品辐射至周边城市,逐步打造企业自主品牌。

3、该项目符合商务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中发展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的规划纲要,项目充分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畜牧业发展,带动地方畜牧业深加工进程及运输、包装、商贸等周边行业发展,促进地方农民增收,带动就业,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有着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

4、该项目从财务各项指标来看,投资利率与投资回收期均高于行业基准,并有一定的市场变化能力与抗风险能

力,项目总投资500万,按实际经济测算分析,投资回收期短,故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二、结论论证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项目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建设单位自身的优势条件,符合国家相关农业政策,项目建设投资方向正确,技术成熟,科技含量高,示范性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故该项目切实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相关规划及政策要求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商务部正式提出《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5年)》,该纲要第二章第三条“发展目标”中明确指出未来要求,“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初步改变我国猪肉产品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冷鲜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到2013年,争取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至15%,冷鲜肉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及第三章“猪屠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第五条,“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采用“厂场挂钩”、订单

生产以及建设生猪养殖基地等方式,扩大协议养殖或自养生猪规模;支持屠宰加工、肉类配送企业发展肉品分割配送中心,配置冷链设施,创建鲜肉品牌,扩张品牌肉连锁销售网络。加强对代宰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代宰行为,引导代宰企业向自营和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企业承载着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自1998年《屠宰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后十余年来,生猪屠宰行业在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行业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显现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基本形成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逐步完善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产能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偏低;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产品形态同质化、忽视品牌建设的现象仍很普遍,恶性竞争严重。这些问题不仅对猪肉质量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也对生猪屠宰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新的《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急切需要屠宰行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屠宰管理及技术水平,切实保障肉品质量安全。使企业走向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的健康道路。

项目建设单位某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某市农业龙头企业,下属屠宰厂是本市唯一一家按“AAA”级标准打造的星级定点屠宰厂,承担东区、仁和区主城区50万人口猪肉供应任务,日均屠宰量600头,是某市重点民生工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形态仍以单一的边口肉进行销售,恶性竞争严重。面对新形势的严峻考验,企业迫切面临着转型,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上游发展生猪养殖,下游发展猪肉深加工,走品牌化的道路,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该项目作为企业转型的试点工程,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且企业作为川西南、滇西北地区屠宰行业代表,项目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头作用及良好的示范性。

当前,国家连续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农业,借此契机,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用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为农民创收,反之,亦可为项目运行提供猪源及价格优势,可谓“双赢”。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产品方案

3.1市场分析

3.1.1、项目区地理条件

项目区某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全市幅员面积7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15万亩;辖三区两县,78个乡镇,总人口110万人。市区常住人口达

70万,由于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愈加青睐于包装量小、包装精美、食用方便的分割肉产品,据市场调研后,得出本地区分割肉年均需求量为2624吨,且以5%的速度增长,且项目区临近西昌市、昆明市,项目成功运行后,可将产品辐射至西昌市、昆明市,市场前景良好。

3.1.2、产品价格

由于今年猪源紧张,毛猪价格上涨,以二级为例,市场销售价格在30-35元/kg之间波动,项目成功运行后,利用建设单位猪源价格及屠宰工艺水平优势,可将成本控制在27-30元/kg之间,随毛猪价格波动而调整,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

3.2、产品及销售方案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方案

4.1、项目选址

项目位于某市东区华山工业园内,在建设单位原有生产车间内改造完成,交通便利,仅需20公里半径便可覆盖至全市主城区,并且通过高速公路,进入西昌及昆明也十分方便。

4.2、建设方案

(1)基础建设:改造厂房500平方米,新建包装间100

平方米,材料间50平方米。

(2)设 备:分割肉生产线加工工具、质量检测设备、

称量设备、空气净化器及包装设备等。

(3)劳保用品:工作服、手套及防水雨靴。

(4)物流系统:箱式冷藏车1辆、箱式货柜车3辆。

(5)电力线路改组一条。

4.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图

4.4、总体布局原则

总体布局要求:①生产流程合理衔接,有利降低能耗;

②生产车间、辅料间、其他设施组合与配置齐全合理,便于生产管理;③节约用地,合理布局;④符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相关规划要求标准;⑤空间布置要求科学美观。

4.5、运输方式

厂区内采用叉车、手推车,成品出厂采用冷藏车或货柜车。

4.6、给排水工程

项目用水主要用于猪肉冲洗,及地面清洗用水,所产生污水经厂区已建排水管网运送至污水处理车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管网。

4.7、供电

建设单位已建成的双回路供电网络,完全能满足本项目所需用电,只需改组电力设备一套。

4.8、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建成后即可满负荷生产,具体可见下表:

项目实施预计进度表

第五章营销策略及管理

以诚信为准则,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以优质的产品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打造企业品牌。

5.1.1、树立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形象,产品的灵魂,以营销为主的企业必定得打造有一定特色、能代表企业文化及产品内涵的品牌,只有一个良好的品牌才能带领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并得到群众认可,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商标,商标应能代表企业公司文化,突出产品的表现力,形象新颖大方,便于接受。加上良好的企业信誉与产品质量,才能逐步打造企业品牌形象。

5.1.2、产品包装

产品包装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产品包装是营销

关键要素之一,因此项目公司应该科学、合理地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要注重产品的特性,突出表现产品的绿色、营养、健康、无污染的全新概念,使消费者通过产品包装对产品特性一目了然,产生购买欲望,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5.1.3、广告宣传

要使产品品牌短时间内成为知名品牌,最有效、快捷的方式就是进行广告宣传,项目单位可借用电视广告、报刊媒体、户外广告等对产品品牌进行合理的宣传,将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5.1.4、打造营销网络与团队

项目单位可利用原有与各大超市的合作关系,将项目产品进驻超市,并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营销队伍,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对产品的推广、宣传,组织推销活动,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并用最快的速度收集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将意见回馈项目公司,并以最快的速度对产品加以改进,才能将产品品牌形象逐步树立,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第六章组织管理及劳动定员

6.1、项目建设管理

本项目建设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建设方案策划、项目申报、投资筹措、组织招标、项目管理及竣工预验收等工作。

为加强项目建设中管理及监控,特制定了下列制度和管

猪肉分割图解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生猪屠宰前提方案(PRP)

XXXXXX食品有限公司 前提方案 (PRP)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版本/修订:A/0 2011年XX月XX日发布 2011年XX月XX 日实施

1目的

确保所生产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猪屠宰和加工。 3法规依据及术语 标准与法规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近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分割鲜、冻猪瘦肉标准 GB 分割冻猪肉标准 GB 50317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标准 GB 13457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 肉与肉制品物流规范 GB/T 27301---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GB/T 生猪屠宰操作规程 GB/T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 GB/T 20094---2006 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卫生注册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术语和定义 3.2.1 控制点:能够控制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危害因素的任何点、步骤或过程。 关键控制点:能用来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一个环节点、步骤或过程,在这个控制点上控制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或引发危害,使产品受到杂质污染、腐败等,后道工序不能去除这些危害;控制好该点,即可使危害能够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3.2.2 食品接触面:指接触食品那些表面以及在正常加工过程中会将污水滴溅在食品上或与食品接触的表面上的那些表面,“食品接触面”包括用具及接触食品的设备的表面。 3.2.3 批(次):指在某一段时间生产的,有具体的代号标记的产品。 3.2.4 微生物:本规范中主要是指污染产品、半成品及原辅料的霉菌、细菌和病毒等,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公众健康有影响的那些种类的微生物。 不良微生物:这个术语包括那些对公众健康有影响的微生物,该微生物会使产品分解、受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转载)你了解猪吗?了解猪肉吗?(猪肉分割图) 一、肉类的分类 肉类食品根据种类可分为:畜肉(牛、猪、羊)、禽肉(鸡、鸭)等,根据是否加工分为冷藏(鲜)肉、冷冻肉和肉制品。 二、猪的胴体分割及整猪分割肉等级标准 猪胴体分割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图2—0实线所示) 图2-0猪体分割图 第二种方式(图2—1虚线所示) 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分,腹侧外缘1/4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按上述分割法从背腰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第一节沿臀部从背线成直角切断。

图2-1猪体各部分利用图 a.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位,腹侧外缘1/5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在耻骨的前下方从后端全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骨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三、肉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 肉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构成。各种组织在肉中的组成比例,依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饲养情况不同而异。各种组织的结构、化学组成、性质及含量,直接影响肉的质量、加工用途、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一般来讲,肌肉组织越多,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较高,肉的理化性质与肌肉组织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越多,能量物质越多,产生热量较大;结缔组织越多,营养价值越低,影响肉的嫩度;骨组织少,肉质量好。这四种组织在胴体中所占比例大小是反映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家畜组织的组成比例见表2—2。

任何畜禽肉类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这些成分受畜禽的种类、品种、性别、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以及肉在不同的变化时期,其组成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畜禽肉类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看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它不仅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而且决定肉品加工中的工艺特点和肉的生化特性。各种畜禽肌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见表2—4。 四、宰后肉的变化过程 动物屠宰后,体内机能活动并未完全丧失。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宰后肉会经历以下3个过程: 1.尸僵 刚屠宰的热鲜肉柔软而富有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关节失去活动性,肉弹性下降变得粗老坚硬,这一过程叫尸僵。肉尸僵时,肉质粗老坚硬,保水性低,嫩度差,缺乏风味,由于pH值较低,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故保藏性较好。尸僵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受环境温度、动物种类和宰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越低,尸僵发生得越慢。不同畜禽肉开始尸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通常是禽肉、马肉、猪肉、牛肉依次减慢。宰前状况对尸僵也有影响,如经长途运输和惊动,使机体疲劳,肌纤维中糖被消耗,宰后发生尸僵的时间较短;若宰前安静休息,身体健康,肌纤维中糖含量高,则时间较长。 2.成熟 继续储藏,僵直情况会缓解,自身解硬之后,肉重新变软,保水性略有增加,风味提高。这一过程叫肉的成熟,这一过程很重要,成熟肉吃起来柔软、味美。肉的成熟包括解僵和白溶两个过程: (1)解僵:僵直以后的肌肉,其内部变化并不停止,尸僵达到预点以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又

猪肉分割图解

猪肉分割图解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屠宰厂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厂址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建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宰前建筑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急宰间、无害化处理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屠宰车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割车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工生活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屠宰与分割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昏放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浸烫脱毛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剥皮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胴体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副产品加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 你了解猪吗?了解猪肉吗?(猪肉分割图) 一、肉类的分类 肉类食品根据种类可分为:畜肉(牛、猪、羊)、禽肉(鸡、鸭)等,根据是否加工分为冷藏(鲜)肉、冷冻肉和肉制品。 二、猪的胴体分割及整猪分割肉等级标准 猪胴体分割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图2—0实线所示) 图2-0猪体分割图 第二种方式(图2—1虚线所示) 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分,腹侧外缘1/4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按上述分割法从背腰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第一节沿臀部从背线成直角切断。

图2-1猪体各部分利用图 a.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位,腹侧外缘1/5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在耻骨的前下方从后端全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骨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三、肉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 肉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构成。各种组织在肉中的组成比例,依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饲养情况不同而异。各种组织的结构、化学组成、性质及含量,直接影响肉的质量、加工用途、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一般来讲,肌肉组织越多,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较高,肉的理化性质与肌肉组织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越多,能量物质越多,产生热量较大;结缔组织越多,营养价值越低,影响肉的嫩度;骨组织少,肉质量好。这四种组织在胴体中所占比例大小是反映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家畜组织的组成比例见表2—2。

任何畜禽肉类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这些成分受畜禽的种类、品种、性别、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以及肉在不同的变化时期,其组成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畜禽肉类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看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它不仅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而且决定肉品加工中的工艺特点和肉的生化特性。各种畜禽肌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见表2—4。 四、宰后肉的变化过程 动物屠宰后,体内机能活动并未完全丧失。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宰后肉会经历以下3个过程: 1.尸僵 刚屠宰的热鲜肉柔软而富有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关节失去活动性,肉弹性下降变得粗老坚硬,这一过程叫尸僵。肉尸僵时,肉质粗老坚硬,保水性低,嫩度差,缺乏风味,由于pH值较低,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故保藏性较好。尸僵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受环境温度、动物种类和宰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越低,尸僵发生得越慢。不同畜禽肉开始尸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通常是禽肉、马肉、猪肉、牛肉依次减慢。宰前状况对尸僵也有影响,如经长途运输和惊动,使机体疲劳,肌纤维中糖被消耗,宰后发生尸僵的时间较短;若宰前安静休息,身体健康,肌纤维中糖含量高,则时间较长。 2.成熟 继续储藏,僵直情况会缓解,自身解硬之后,肉重新变软,保水性略有增加,风味提高。这一过程叫肉的成熟,这一过程很重要,成熟肉吃起来柔软、味美。肉的成熟包括解僵和白溶两个过程: (1)解僵:僵直以后的肌肉,其内部变化并不停止,尸僵达到预点以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又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0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0 1 总则 1.0.1 为提高猪屠宰加工水平,保证肉品质量,规范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设计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工程设计。 猪屠宰车间按小时屠宰量分为四级: Ⅰ级:300头/h(含300头/h)以上; Ⅱ级:70头/h(含70头/h)—300头/h; Ⅲ级:30头/h(含30头/h)—70头/h; Ⅳ级:30头/h以下。 分割车间按班产分割量分为两级: 一级:5t(含5t)以上; 二级:5t以下。 1.0.3 屠宰与分割车间应确保操作工艺、卫生、兽医卫生检验符合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使用维修方便。 1.0.4 出口注册厂的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不低于本规范对Ⅰ级屠宰车间及一级分割车间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1.0.5 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猪屠体pig body 猪屠宰、放血后的躯体。 2.0.2 猪胴体pig carcass 生猪屠宰、放血后,去毛、头、蹄、尾、内脏的躯体。 2.0.3 二分胴体(片猪肉)half carcass 沿背脊正中线,将猪胴体劈成的两半胴体。 2.0.4 内脏offals 猪脏腑内的心、肝、肺、脾、胃、肠、肾等。 2.0.5 挑胸breast splitting 用刀刺入放血口,沿胸部正中挑开胸骨。 2.0.6 雕圈cutting of around anus 沿肛门外围,用刀将直肠与周围括约肌分离。 2.0.7 分割肉cut meat 胴体去骨后,按规格要求分割成各个部位的肉。 2.0.8 同步检验synchronous inspection 生猪屠宰剖腹后,取出内脏放在设置的盘子上或挂钩装置上并与胴体生产线同步运行,以便兽医对照检验和综合判断的一种检验方法。

猪肉分割图解

猪肉分割图解 一、白条大分割 ——分为前段、五花、排骨、后段四部分 1.清理白条上的血渍及污渍,分割梅条肉,修整干净。 2.尾骨连接处第四关节下刀,砍断脊骨,并随着刀口处成45度(小于45度会损害商品的毛利,大于45度会导致商品无品相,影响销售),沿着后腿边缘平滑下刀,取下后段。 3.沿着排骨及软骨周边成圆弧形分割排骨,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五花肉。紧贴排骨与五花下刀,排骨与五花之间要求两边见红(俗称:排骨不露骨,五花不露白),所分割下的排骨上带的里脊肉,厚度不宜超过1.5公分左右,保持脊背的平滑及可观性,并且便于销售。 4.齐肩胛骨边沿下刀,从上至下形成倒八字形分出白条前段,五花成正八字形。 二、前段分割 1.修整前夹上的淋巴与血渍等。 2.分割前膀,齐平肘关节垂直下刀,360度划圈分割,用刀将其关节处砍断,砍下的前膀不带骨渣。 3.分割肩胛骨,紧贴肩胛骨边缘下刀,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前夹瘦肉的整体性,影响卖相。骨上略带红,尽量不带块状肉,以免降低毛利,齐肩胛骨扇形处边缘分割下月亮骨(脆骨)。 4.从前夹肩胛处分割出梅花肉,将余下的肉分割出带脂前夹肉。 5.从带脂前夹中分出前夹瘦肉。 三、五花分割 1.修整五花肉边缘,清除奶脯。 2. 便于五花肉更好的售卖,保证其品相,在五花肉上留1公分左右里脊肉处下刀,分割里脊肉。

3.可以结合市场需求,提升商品毛利,以商品实际情况为依据,在小五花3公分左右下刀取下小五花,紧接下刀处15公分左右分割出腩肉(精致五花)。 四、排骨分割 为了保证商品品相,提升商品毛利,在整块排骨由前至后的第五根骨头处下刀,分割带颈前排与通排(要下到无明显的刀伤,不要伤到五花肉。最好一刀拉下,这样可确保排骨看面的平滑,品相美观;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五、后段分割 1. 修整后腿上的血渍与污渍等。 2. 从三叉骨处下刀,沿尾脊骨边缘分割出整块尾脊骨,脊骨上尽量少带瘦肉,否则影响毛利。 3. 沿后腿关节处齐刀下后膀,刀切面要求平滑,清理膀上的毛渣,从肉中取出后腿骨,刀紧贴后腿骨,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后腿瘦肉的整体性,影响品相。骨上略带红,但不能带块状肉,避免降低毛利。 4. 从后腿中分割出带脂后腿。 5. 从带脂后腿中分割出精瘦肉,同时分割出元宝肉、黄瓜条等,满足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商品毛利。

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设置规划情况汇报

关于我县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设置规划 及实施细则的情况汇报 长沙县商务局 根据《湖南省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和省、市政府关于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的要求,在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和征求省、市商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了《长沙县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设置规划》、《长沙县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实施细则》,呈报今天会议审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的现状 我县是生猪生产大县,2011年底有存栏生猪207.3万头。猪肉是我县城乡居民主要的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职责,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我县生猪屠宰率越来越高。据统计,全县每天肉品销售量为900头左右,其中县城约350头,农村520头,各乡镇共有屠宰户616户,肉品经营户700户。自我县从2003年开始实行生猪定点屠宰起,管理范围一直以县城为重点,定点屠宰在农村尚未依法全面展开,农村的肉品主要来自集贸市场和零星摊贩,来源单一,肉品流通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目前我县在运营的屠宰场有榔

梨屠宰场和双江屠宰场2家,在建的有广联生猪交易中心1家。按照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所有县城以上城区一律不得设立小型屠宰点,位于榔梨街道的榔梨屠宰场即将关闭;双江屠宰场主要为省会及县城配送鲜肉,已完成提质改造。 二、出台《规划》的政策依据 一是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制定”。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商秩发[2011]第355号)要求,到2012年底,城镇销售的猪肉要全部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二是新修订的《湖南省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三条规定:“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但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商务厅转发商务部等九部委《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湘商秩序〔2012〕1号)明文规定,各县市商务主管部门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小型屠宰点设置规划,在今年4月底前由县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庆红在2012年1月4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在双江、福临等乡镇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试点。县委常

生猪屠宰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猪屠宰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调查调研生猪屠宰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可行性屠宰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名称1 1.2项目承办单位1 1.3项目业主单位简介1 1.4建设地点1 1.5建设规模和内容1 1.6总投资及资金筹 措2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2 1.8研究结论 及建议3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 1项目提出的背景5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12 3.1区域经济状况12 3.2项目的市场分析、预测14 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6 4.1建设地址16 4.2建设条件16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20

3.2抗震设防 31 6. 第六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21 6.1技术方案21 6. 1.1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21 6. 1.2产品采用的质量标准21 6. 6. 1工艺设备选择原则26 6. 2主要设备选择26 1.3 工艺流程21 6. 1.4 工艺技术要求及方案说明24 6. 1.5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25 6.2 设备方案26 6.3工程方案 28 6. 3.1建筑设计 28 6. 3.3工程地质 31

3.4建筑结构形式及安全等级31 6. 3.5结构设计32 第七章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方案35 7.1 总平面布置35 7.2 制冷35 7.3 给排水36 7. 3.1 设计依据36 7. 3.2 设计范围: 36 7. 3.3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36 7. 3.4建筑物内给水排水设计38 7.4暖通41 7.5电气43 第八章环境保护46 8.1环境影响46 1环保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及规范47 8.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47 8.

猪肉分割基础理论概述

猪肉分割基础理论概述 猪肉分割首先要掌握猪的肉质结构、肉质形态,清楚肉质区别与用途的运刀方式。对分割肉的结构划分,包括5个主件部位:通排、前腿、后腿、五花、里脊。 一、刀具的分类与运用方法 1、分割刀:对成品肉分割成块的专用工具。注意肉质层次,下刀要准确,尽量一刀分离;皮质部位不能反复锯切,以免影响肉品成型度和品像。 2、剔骨刀:是用于主件部位的去骨工具。注意下刀先后,了解骨骼之间的连结所在,运刀深浅适度,不能破坏其它组织。 3、砍刀:针对坚硬骨质类的工具。注意用刀要稳、下刀要准、用力要狠。 二、猪肉初加工 1、一级分割:清理多余油脂,剔除通排,划分肉品的主件部位。 2、二级分割:对主件部位的去骨处理。 3、三级分割:对肉品的细加工,根据前后腿的肥瘦、成型度,进行销售前的分类分割。 三、猪肉的深加工 1、对成品肉类的再次加工及清理。 2、对肉品的选择。 3、按需把肉品的深处理方法,包括肉类、骨类。 骨类:颈项骨、龙骨、前排、中排、大排、棒子骨等8种。 肉类:肉丝、肉片、精肉丝、精肉片、里脊肉丝、里脊肉片、五花肉丁、五花肉片等20种。 4、肉品的分类:肉制品的类型和品种十分庞大,在我国,名优特产就有500余种。 5、废弃的处理:根据碎肉的肥瘦分类,放入冻库急冻待用。 四、对肉品与白条之间比例的了解 1、根据分割后成品肉占白条的比例,以此掌握成品部位的成本价。 2、了解分割大小对成本的影响。 1)特价分割:在不不影响正常销售的基础上,尽力扩张特价部位,以此减少成本浪费与肉

品的损耗。 2)正常售价的分割,根据肉品部件的标准分割。 如:后腿7-8斤,可分割为4-6块 如:前腿7-8斤,可分割为5块 五、猪肉分割基本方法 肩颈部:俗称前槽、夹心、前臂肩,从第1颈椎——第4-5胸椎或第5-6根肋。 背腰部:俗称外脊、大排、硬肋、横排:前去掉肩颈部,后面去掉臀腿部。余下的中断肉体从脊椎骨下4~6cm处平行切开,上部即为背腰部。 臂腿部:俗称后腿、后丘、后臂肩,腰椎与荐椎结合部和背线成直角切断。 肋腹部:俗称软肋、五花,与背腰部分离,切去奶脯即可。 颈部:从第1~2颈椎处,或3~4颈椎处切断。 前臂和小腿部:俗称肘子、蹄膀,上从肘关节,下从腕关节切断。 六、肉品的管理方法 1、白条猪肉的验收:在超市营运中,肉品质量是直接影响部门销售的重要因素,分割师必须对白条的含水量,肥瘦比例进行初步的检验,其中包括: 1)白条的动检印章、宰杀时间的确定,槽头是否符合标准,表皮是否干净,无伤痕,无淤血,无异味。 2)含水量的检验,先观察肉质的色泽,新鲜度,再用刀尖在后腿,前腿处插入2公分的深口,用手轻压,观察是否有水溢出,同时对腰柳,槽头,里脊等部位轻压,无溢水,手感有粘黏为干肉。 3)肥瘦比例的检测,在里脊中段(约第4-5肋条处),用手指测量表皮与里脊间的肥膘距离,利于生猪销售的为1-2指肥膘。 2、白条的管理:白条在卖场或鲜肉库都必须悬挂,同时去除保鲜膜,让其保持一定的空间,

猪肉的分割

猪肉的分割 一片白条首先去除里小脊肉然后分为三大段:1.前腿2.中段3.后腿前腿可分为: 1.前蹄膀 2.颈排(熟称小排) 3.扇骨 4.圆骨(熟称汤骨) 5.整个去骨带皮前腿肉(熟称夹心肉可分为A带皮夹心 (可分为精切和超值)B梅花肉C前腿精肉) 中段可分为: 1.大排 2.大排里脊 3.龙骨 4.五花肉 (可分为精切和超值)5.烤排(熟称肋排)6.带皮肋条 后腿可分为: 1.后蹄膀 2.带皮后腿 (可分精切和超值)3.后腿瘦肉4.尾骨5.筒子骨猪附件: 1.猪肝 2.猪心 3.猪肚 4.猪蹄 5.猪大肠 6.猪腰 7.猪舌 8.猪耳精品包装猪肉: 1.精切带皮前腿 2.精切梅花肉 3.精切前腿瘦肉 4.精切小排块 5.带皮前蹄膀(以上单品取用于前腿部分) 6.精切大排 7.精切大排里脊 8.小里脊肉 9.精切上五花肉条10.精切下五花肉块11.精切红烧肉角12.回锅肉片13.烤排14.精切烤排块(以上单品取用于中段部分) 15.精切带皮后腿16.精切后腿精肉17.精切肉丝18.精切肉片(以上单品取用于后腿部分) 19.肉糜(可分50%85%95%三种肥瘦参合比列) 生鲜经营的基本概念 一、生鲜商品定义和经营范围

1、生鲜商品定义 生鲜商品按照加工程度和保存方式不同,包括初级生鲜商品、冷冻冷藏生鲜商品和加工生鲜商品三大类。 初级生鲜商品:凡属于新鲜的、未经烹饪等热加工的蔬菜和水果;家禽和家畜;水产品中的鱼类、贝类等,经简单处理后在冷藏、冷冻或常温陈列架上贩卖的商品。 冷冻冷藏生鲜商品:其中包括冷冻食品和冷藏调理食品两类。 ⑴冷冻食品:以农、畜、水产原料经加工调理,急速冷冻及严密包装在-18C以下储存及贩卖的食品。 ⑵冷藏调理食品:以农、畜、水产原料经加工调理,急速冷却及严密包装在7 C以下储存及贩卖的食品。 加工生鲜商品:经过烹饪等热加工处理后的熟食、面包点心和其它加工食品。 ⑴熟食调理食品:农、畜、水产原料经油或脂烹煮或烟熏或注入特殊原料配方,腌渍之各种即食品。 ⑵面包、糕点食品:凡经面粉制造的面包、蛋糕、馒头、面条等主食及糕点类食品。 二、生鲜经营在超市中重要作用 超市生鲜经营的作用来自三个方面:集客、盈利和经营差异化。 1、生鲜区的集客力 生鲜商品是顾客购买频率最高,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顾客常常会把超市是否经营高质量的生鲜商品作为选择购物场所的重要标准,因此超市生鲜区是驱动整体卖场的灵魂,是超市经营的命脉,是集客力的重要来源,是门店吸引来客数的重要因子,作为社区型超市的成败完全在于生鲜商品销售营运的好坏。

猪肉分割理论概述

猪肉分割理论概述 猪肉分割首先要掌握猪的肉质结构、肉质形态,清楚肉质区别与用途的运刀方式。对分割肉的结构划分,包括5个主件部位:通排、前腿、后腿、五花、里脊。 刀具的分类与运用方法 (1)分割刀:对成品肉分割成块的专用工具。注意肉质层次,下刀要准确,尽量一刀分离;皮质部位不能反复锯切,以免影响肉品成型度和品像。 (2)剔骨刀:是用于主件部位的去骨工具。注意下刀先后,了解骨骼之间的连结所在,运刀深浅适度,不能破坏其它组织。 (3)砍刀:针对坚硬骨质类的工具。注意用刀要稳、下刀要准、用力要狠。 初加工 1. 一级分割:清理多余油脂,剔除通排,划分肉品的主件部位。 2. 二级分割:对主件部位的去骨处理。 3. 三级分割:对肉品的细加工,根据前后腿的肥瘦、成型度,进行销售前的分类分割。 肉品的深加工 1. 对成品肉类的再次加工及清理。 2. 对肉品的选择。 3. 按需把肉品的深处理方法,包括肉类、骨类。 骨类:颈项骨、龙骨、前排、中排、大排、棒子骨等8种。 肉类:肉丝、肉片、精肉丝、精肉片、里脊肉丝、里脊肉片、五花肉丁、五花肉片等20种。 4. 肉品的分类:肉制品的类型和品种十分庞大,在我国,名优特产就有500余种。

5. 废弃的处理:根据碎肉的肥瘦分类,放入冻库急冻待用。 对肉品与白条之间比例的了解 1. 根据分割后成品肉占白条的比例,以此掌握成品部位的成本价。 2. 了解分割大小对成本的影响。 (1)特价分割:在不不影响正常销售的基础上,尽力扩张特价部位,以此减少成本浪费与肉品的损耗。 (2)正常售价的分割,根据肉品部件的标准分割。 如:后腿7-8斤,可分割为4-6块 如:前腿7-8斤,可分割为5块 我国猪肉分割方法 肩颈部:俗称前槽、夹心、前臂肩,从第1颈椎——第4-5胸椎或第5-6根肋。 背腰部:俗称外脊、大排、硬肋、横排:前去掉肩颈部,后面去掉臀腿部。余下的中断肉体从脊椎骨下4~6cm处平行切开,上部即为背腰部。 臂腿部:俗称后腿、后丘、后臂肩,腰椎与荐椎结合部和背线成直角切断。 肋腹部:俗称软肋、五花,与背腰部分离,切去奶脯即可。 颈部:从第1~2颈椎处,或3~4颈椎处切断。 前臂和小腿部:俗称肘子、蹄膀,上从肘关节,下从腕关节切断。 德国猪肉分割方法

屠宰厂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6) 3.1 厂址选择 (6) 3.2 总平面布置 (6) 3.3 环境卫生 (7) 4 建筑 (8) 4.1 一般规定 (8) 4.2 宰前建筑设施 (9) 4.3 急宰间、无害化处理间 (10) 4.4 屠宰车间 (11) 4.5 分割车间 (13) 4.6 职工生活设施 (14) 5 屠宰与分割工艺 (15) 5.1 一般规定 (15) 5.2 致昏放血 (16) 5.3 浸烫脱毛加工 (18) 5.4 剥皮加工 (21) 5.5 胴体加工 (23) 5.6 副产品加工 (25)

5.7 分割加工 (25) 6 兽医卫生检验 (28) 6.1兽医检验 (28) 6.2检验设施与卫生 (29) 7 制冷工艺 (31) 7.1 胴体冷却 (31) 7.2 副产品冷却 (31) 7.3 产品的冻结 (31) 8 给水排水 (32) 8.1 给水及热水供应 (32) 8.2 排水 (33) 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5) 10.电气 (37) 本规范用词说明 (40) 条文说明 (42)

1.0.1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必须符合卫生、适用、安全等基本要求,保证肉品质量,规范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设计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工程设计。 猪屠宰车间按小时屠宰量分为四级: Ⅰ级:300头/h(含300头/h)以上; Ⅱ级:120头/h(含120头/h)~300头/h; Ⅲ级:50头/h(含50头/h)~120头/h; Ⅳ级:15头/h(含15头/h)~50头/h以上。 分割车间按小时分割量分为三级: 一级:200头/h(含200头/h)以上; 二级:50头/h(含50头/h)~200头/h; 三级:30头/ h(含30头/h)~50头/h。 1.0.3屠宰与分割车间应确保操作工艺、卫生、兽医卫生检验符合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使用维修方便。 1.0.4出口注册厂的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不低于本规范对Ⅰ级屠宰车间及一级分割车间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1.0.5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猪肉部位分割图

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肌肉的用途 1、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适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于炒、溜,或做汤等。 2、里脊肉(又称里脊、里肌、扁担肉等):其肉质最细嫩,是整只猪部位最好的肉,用途较广,适宜切丁、片、丝,剁肉丸子等。可用于炒、溜、炸等。 3、眉毛肉:这是猪胛骨上面的一块重约一斤的瘦肉,肉质与里脊肉相似,只是颜色深一些,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4、夹心肉(又名夹缝肉、前夹肉)。肉质较老,色较红,筋多。适宜切丁、片、肉末等。可用于炒、炸,做汤等。 5、门板肉(又称梭板肉、无皮坐臀肉):肥瘦相连,肉质细嫩,颜色白,肌纤维长。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6、秤砣肉(又称鹅蛋肉、弹子肉、兔蛋肉):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适宜切丝、丁、片、肉末等。可做炒、溜、爆等。 7、盖板肉:连结秤砣肉的一块瘦肉。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8、黄瓜条:与盖板肉紧密相连。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9、腰柳肉:是与秤砣肉连结的呈条状的肉条。肉质细嫩,水分较重,有明显的肌纤维。适宜切丁、条、肉末等。宜做炒、炸、汤等。

猪的屠宰设备设计

食 品 机 械 与 设 备 作 业 班级:食科13-4班

姓名:李鑫 学号:4014 日期:2016年5月30日 一、方案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肉制品行业迅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生猪屠宰流程的机械化程度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大多数中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多为上世纪60~70年代的研制的设备与时代 进步脱节比如仍使用手握式麻电器、光电麻电器、摇摆式烫猪机、三滚筒刮毛机、卧式刮毛机、往复式劈半电锯等;在屠宰加工工艺上还是手工刺杀猪血、自然流出,热水浸汤刮毛清水池修割残毛并且屠宰过程中的刀具和操作人员的手没有严格的消毒等。这些落后的生猪屠宰设备和工艺极大地妨碍了我国生猪屠宰业的发展。 目前一些大型肉类加工厂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等措施实现了从普通的两点麻电包括手工麻电向托胸三点 式麻电机发展,从悬挂式放血向卧式放血发展;从摇烫式烫毛向悬挂式运河烫池发展,进一步向悬挂式蒸汽烫毛发展。从普通卧式脱毛向螺旋式自动脱毛发展,从单一设备控制到屠宰线的中央控制发展。但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生猪屠宰设备与国外先进设备之间还存在着相当 大的差距,比如说之前参观的双汇生猪屠宰车间,人工操作较多,极易对胴体产生二次污染。

前几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双汇集团的生产车间,在屠宰车间中我们了解了生猪的屠宰加工流程大致为: 其中大部分采用先进设备,但是在去除内脏这部分的工作,却是人力手工完成的。众所周知动物内脏含有病原体的几率很高,人工去除不仅容易使工作人员感染病毒,而且劳动强度高,也容易污染产品。所以我们小组在去除内脏方面有一些问题和想法。 我们想如果用机械压力的方法通过挤压猪的内脏与猪内腔壁之间的油脂层,进而切断内脏与腔体之间的联系的方法来去除内脏,使内脏掉入下面传送带,直接传送至清洗系统,避免二次污染。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更加的省心省力。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设计说明书 1、题目:自动去除猪内脏机的设计 设计加工量为360个/小时的自动去除猪内脏装置,用于生猪屠宰生产。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GB50317-2000 总则 1.0.1 为提高猪屠宰加工水平,保证肉品质量,规范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设计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工程设计。 猪屠宰车间按小时屠宰量分为四级: Ⅰ级:300头/h(含300头/h)以上; Ⅱ级:70头/h(含70头/h)—300头/h; Ⅲ级:30头/h(含30头/h)—70头/h; Ⅳ级:30头/h以下。 分割车间按班产分割量分为两级: 一级:5t(含5t)以上; 二级:5t以下。 1.0.3 屠宰与分割车间应确保操作工艺、卫生、兽医卫生检验符合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使用维修方便。 1.0.4 出口注册厂的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不低于本规范对Ⅰ级屠宰车间及一级分割车间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1.0.5 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猪屠体 pig body 猪屠宰、放血后的躯体。 2.0.2 猪胴体 pig carcass 生猪屠宰、放血后,去毛、头、蹄、尾、内脏的躯体。 2.0.3 二分胴体(片猪肉)half carcass 沿背脊正中线,将猪胴体劈成的两半胴体。 2.0.4 内脏 offals 猪脏腑内的心、肝、肺、脾、胃、肠、肾等。 2.0.5 挑胸 breast splitting 用刀刺入放血口,沿胸部正中挑开胸骨。 2.0.6 雕圈 cutting of around anus 沿肛门外围,用刀将直肠与周围括约肌分离。 2.0.7 分割肉 cut meat 胴体去骨后,按规格要求分割成各个部位的肉。 2.0.8 同步检验 synchronous inspection 生猪屠宰剖腹后,取出内脏放在设置的盘子上或挂钩装置上并与胴体生产线同步运行,以便兽医对照检验和综合判断的一种检验方法。 2.0.9 验收间 inspection and reception department 活猪进厂后检验接收的场所。 2.0.10 隔离间 isolating room 隔离可疑病猪,观察、检查疫病的场所。 2.0.11 待宰间 waiting pens 宰前停食、饮水、冲淋的场所。

猪肉部位分割图

猪肉部位分割图详解 禅?一嗾屠朋甘睥饰临H?wa儡黑vr aEQ4 :an 脱it五也 蚪 五撷I 二w iSMMnci 耳■却上刑|礬疳肉的干同器位却债不同-雷可分为曹th m:里咨禅: 一堆:證音詡,后理冉,二衆:館窪肉"五花昭;三丹mm潯"綁■肉.的肘"后訶. 1、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 2、猪肩颈肉。凤头皮肉.也称上脑、托宗肉,前排肉。猪前腿上部, 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 肉多选此部位。 3、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 4、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和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

5、前肘(又称前蹄膀)。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 7、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 8、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 9、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 10、奶脯肉。又名下五花、拖泥、肚囊。其位于猪腹底部,质呈泡状油脂,间有很薄的一层瘦肉,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等。 11、后腿肉。也称后秋。猪肋骨以后骨肉的总称。包括门板肉、秤砣肉、盖板肉、黄瓜条几部分。 ①门板肉。又名无皮后腿、无皮坐臀肉。其肉质细嫩紧实,色淡红,肥瘦相连,肌肉纤维长。用途同里脊肉。 ②秤砣肉。又名鹅蛋肉、弹子肉、免弹肉。其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宜于加工丝、丁、片、条、碎肉、肉泥等。可用炒、煸、炸收、氽、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