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企业需要面临七大风险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工业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IoT)正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然而,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给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工业物联网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潜在的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与窃取工业物联网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流动,包括工业生产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等。
一旦这些数据泄露或被窃取,不仅可能对企业的商业机密造成损失,还可能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
例如,某个竞争对手获取了某企业的生产数据后,根据这些数据优化了自己的生产工艺,从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2. 设备损坏与停工工业物联网中的设备连接着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一旦设备受到破坏或攻击,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线的运行停工。
这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延误交付时间,影响客户满意度。
例如,一个制造企业的生产线被黑客攻击,导致所有机器失效,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才能修复设备和重新启动生产。
3. 总体网络安全威胁工业物联网的安全不仅取决于单个设备的安全性,还取决于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中的任何弱点都有可能被黑客利用,从而危及企业的整体安全。
例如,黑客可以通过攻击企业的工业物联网网关,进而获取对企业内部网络的控制权,从而篡改数据或进行其他恶意活动。
二、防范策略1. 加强设备的安全性企业应确保工业物联网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保护措施。
包括对设备进行加密、实施强密码策略、限制设备的物理访问等。
此外,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也是保持设备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定期检查和修补设备的漏洞,及时升级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2. 数据的加密与安全传输在工业物联网中,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企业应采取措施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安全技术,为数据传输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逐渐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自动化,从智能交通到医疗保健,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然而,与机遇并存的是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首先,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是一个重大问题。
由于许多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对安全考虑不足,导致它们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黑客可以通过漏洞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控制设备甚至破坏整个网络系统。
其次,物联网中的通信技术也存在风险。
不同的设备和网络协议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或数据传输错误。
此外,无线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信号干扰、距离限制等。
再者,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也是一种风险。
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其产品和服务可能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二、数据隐私风险物联网设备收集了大量的个人和企业数据。
这些数据包含了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健康数据、财务信息等。
如果这些数据被泄露或滥用,将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也是一个挑战。
许多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导致数据容易被窃取或篡改。
另外,数据的跨境流动也存在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存在差异,企业在处理跨境数据时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
三、法律法规风险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往往先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这导致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在物联网领域的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例如,关于物联网设备收集和使用数据的合法性、设备的安全性标准、责任归属等问题,目前的法律法规还存在模糊地带。
同时,随着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医疗、交通等,相关的行业监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企业可能因为不了解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面临罚款、诉讼等风险。
四、市场竞争风险物联网市场竞争激烈,众多企业纷纷涌入这个领域。
新进入者可能会带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对现有企业构成威胁。
此外,大型科技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资金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被挤压的风险。
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
然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如何分析物联网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1.1 安全管理不足物联网涵盖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设备和系统,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而这样多样化的系统和设备都需要各自的安全管理,如果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
1.2 数据泄露与黑客攻击物联网设备可以收集或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账户信息、床垫硬度和音量等敏感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泄露,无论是对用户还是企业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非常重要的风险。
1.3 物理攻击由于物联网设备可能安装在公共场所,因此也面临物理攻击的威胁。
攻击者可能通过损毁或拆卸设备来获取存储在其中的敏感数据,或者在攻击设备的过程中影响有关设备的使用和功能。
1.4 非法访问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联网,然而,如果这些网络通信不加密或者加密不足,就会面临非法访问的风险。
攻击者可以通过嗅探方式截获通信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用户凭证和机密信息。
二、物联网安全防范措施2.1 安全设计对物联网设备的安全设计非常重要,这包括物理设计、网络架构和应用程序安全、安全升级和支持策略。
2.2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保护物联网设备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这可以通过使用加密、安全协议、权限管理和远程存取管理来实现。
2.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涉及到网络的最外层和最内层数据通信。
物联网设备应该采用安全通信协议,以提供完整性、机密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为系统制定恰当的安全策略,以识别并拦截有害的网络流量。
2.4 身份认证强大的身份认证是保持物联网设备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份认证可以根据密码、指纹、虹膜和面部识别等不同标识符来实现,并要求通过多重身份验证。
2.5 整合安全技术通过整合各种安全技术,可以实现更加完整的物联网安全防护,包括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协议技术、加密技术等。
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风险与防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被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包围。
这些设备可以互相联网,实现更高效的智能控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然而,物联网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性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风险以及如何加强安全性防范。
一、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风险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隐私泄露:因为物联网设备可以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可能被传输到云计算中心或其他第三方机构,所以数据隐私泄露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风险。
2.网络攻击: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连接到特定的网络才能实现其功能,这使得它们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
如果黑客入侵了物联网设备或者硬件组件,他们可以访问网络中的所有数据,从而危及用户的隐私。
3.不安全的设备: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要以低功率运行,它们的安全性被经常忽视。
这些设备通常处于不受保护的状态,很容易被黑客攻击。
4.身份验证问题:物联网设备的身份验证问题也是一种较大的安全风险。
如果某个设备的身份被仿冒,黑客就可以访问设备中的数据,从而威胁网络的安全性。
5.物理攻击: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被部署在公共场所,它们也可能面临物理攻击的风险。
如果设备被破坏或盗窃,它们的数据和操作可能会遭到严重威胁。
二、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防范鉴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风险,我们必须在设备、应用程序和网络层面上考虑加强安全性防范。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 设备安全性控制。
生产商必须采用高质量的软件和硬件,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安全性需求。
此外,设备还应该自带安全防护功能。
例如,设备可以使用密码保护功能,或者只允许特定的用户和设备访问。
2. 应用程序安全性控制。
应用程序应该遵循相应的安全性标准,比如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
它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如加密数据、匿名访问等。
3. 网络安全性控制。
网络安全性控制应该包括对网络的物理和逻辑安全控制。
经常更新系统漏洞并渗透测试也有助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与防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物联网的便利性和创新性越来越感兴趣。
然而,与其相应的是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重点讨论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物联网的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物联网搜集、处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个人和机密信息。
如果这些数据落入了不法分子的手中,就会造成严重的隐私泄露和经济损失。
2. 网络攻击:物联网设备连接在互联网上,使得它们成为潜在的网络攻击目标。
黑客可能利用漏洞和弱点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攻击,破坏系统功能,甚至控制设备。
3. 物理危害: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与现实世界相连,物理危害成为了一个安全风险。
例如,黑客可能通过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来制造交通事故,或者操纵医疗设备来危害人体健康。
二、物联网的安全防范1. 加强数据安全:采取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措施,确保用户和设备的安全认证。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数据泄露等突发情况。
2. 强化网络安全:确保物联网设备连接时使用安全的协议和标准。
对于物联网设备中的漏洞,厂商应及时发布补丁程序,并提示用户及时更新。
3. 加强物理安全:对于关键设备,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
此外,在设计物联网系统时考虑安全因素,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引入双重控制等机制。
4.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用户对物联网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用户应该定期更新设备固件和应用程序,并设置强密码以防止未授权访问。
5. 国际合作和监管:物联网的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和监管。
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建立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确保物联网安全的全球统一。
结论物联网的安全风险存在且不可忽视,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
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监管,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企业如何防范物联网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设备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传感器到联网的办公设备,物联网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便利性。
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隐患。
如果企业未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可能会面临数据泄露、网络攻击、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物联网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一、物联网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1、弱密码和默认设置许多物联网设备在出厂时都设置了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而用户往往在使用时未进行更改。
这使得攻击者能够轻易地访问这些设备,进而渗透到企业网络中。
2、缺乏更新和补丁管理部分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在产品发布后,对安全更新和补丁的支持不足。
这意味着设备可能存在已知的漏洞,但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为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3、通信安全问题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往往未进行充分的加密,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窃取或篡改。
4、隐私泄露物联网设备收集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未得到妥善保护,可能会被非法获取和滥用,从而侵犯用户的隐私。
5、设备的物理安全对于一些部署在公共场所的物联网设备,如智能摄像头、智能门禁等,存在被物理破坏或劫持的风险。
二、防范物联网设备安全隐患的策略1、设备采购与评估在采购物联网设备时,企业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查看设备是否具有完善的安全功能,如加密通信、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
同时,了解供应商的安全更新政策,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持续的支持。
2、强化密码管理要求员工为物联网设备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
避免使用简单易猜的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
此外,可以采用密码管理工具来帮助生成和存储复杂的密码。
3、及时更新和补丁管理建立有效的设备更新机制,确保物联网设备能够及时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和软件更新。
同时,对更新过程进行监控和验证,以防止恶意更新的注入。
4、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将物联网设备划分到单独的网络区域,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网络进行隔离。
物联网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物联网所面临的风险比传统网络要更加复杂和严峻,因此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就更加值得重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物联网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物联网的安全风险1. 超级漏洞物联网中的超级漏洞不同于传统网络的漏洞,并且难以发现和防范,一旦被攻击,其危害性也远远大于传统网络的漏洞。
因为物联网中的设备通信和联网的方式千差万别,设备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这就给黑客的攻击埋下了隐患。
2. 不安全的设备许多物联网设备提供的都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无线接口,这种接口含有大量的安全漏洞。
同时,物联网设备中的软件也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主要原因是很多物联网设备的软件都是由于资金限制而缺乏相应的安全性测试和验证。
3. 缺少标准和规范缺乏标准和规范也是物联网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物联网所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其产品多样化程度高,不同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数据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没有标准和规范统一管理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二、物联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 加强网络监管和数据保护针对物联网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和加密,采取传输时加密、存储时解密等多重保护方式,建立防护体系,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2. 对设备进行安全测试和质量控制在物联网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中,应考虑到安全的相关因素,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信息安全风险测试和质量控制,避免因为设备本身的安全隐患而被黑客入侵攻击。
3. 采用多层次安全防护系统物联网设备采用多层次安全防护系统,避免潜在的漏洞和安全风险,可采用防范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防御设施等。
4. 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针对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问题,有必要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指导物联网设备的设计制造、测试认证方案和未来的部署。
5. 做好故障监测和处理在物联网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威胁和漏洞,及时防范、预警和处置,建立强有力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维修。
物联网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家居设备到工业控制系统,物联网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物联网设备的广泛连接和数据交换为黑客和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攻击途径,给个人隐私、企业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物联网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联网安全风险1、设备漏洞许多物联网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由于成本和时间的限制,往往忽视了安全性能。
这些设备可能存在软件漏洞、硬件缺陷或默认密码等安全隐患,使得攻击者能够轻易地入侵和控制设备。
2、弱密码和默认设置不少物联网设备在出厂时设置了简单的默认密码,或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设置了弱密码。
这些密码很容易被破解,从而导致设备被非法访问。
3、网络通信安全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的,如 WiFi、蓝牙等。
然而,这些无线网络的加密和认证机制可能不够强大,容易被攻击者窃听、篡改或拦截通信数据。
4、隐私泄露物联网设备收集了大量的个人和敏感信息,如位置、健康数据、财务信息等。
如果这些数据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加密,就可能被泄露给第三方,从而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5、供应链安全物联网设备的生产和供应链环节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攻击者可能在设备的制造、运输或安装过程中植入恶意软件或篡改硬件,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性。
6、缺乏更新和维护许多物联网设备在售出后,制造商不再提供及时的软件更新和安全补丁。
这使得设备在面对新出现的安全威胁时,无法及时进行防护。
二、物联网安全防控措施1、加强设备安全设计制造商应在设备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就将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采用安全的编程规范、进行严格的安全测试,并确保设备具有可靠的加密和认证机制。
2、强化用户密码管理用户应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同时,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应强制用户在首次使用设备时更改默认密码,并提供密码强度提示和验证功能。
物联网安全风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物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和风险。
本文将着重探讨物联网安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物联网的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物联网设备可以收集和传输大量的个人和机密数据,包括个人隐私、财务信息等。
如果这些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黑客就有可能获取这些敏感信息,导致个人和机构的隐私泄露。
2. 设备漏洞:物联网设备通常由各种各样的供应商制造和生产,由于制造商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不同,设备出现漏洞的几率较高。
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远程控制物联网设备,对用户进行攻击。
3. 身份伪装:由于物联网设备连接在一起,黑客可以伪装成合法用户或设备,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甚至是操控设备。
这种身份伪装会导致信息泄露、系统瘫痪和隐私侵犯等问题。
4. 不安全的通信协议:物联网设备通常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而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相对较低。
黑客可以窃听和篡改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重要数据的泄露和篡改。
5. 缺乏标准和监管:目前,物联网行业还没有制定一套统一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机制。
这导致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参差不齐,一些不安全的设备可能成为整个网络的入侵点,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二、物联网安全风险的解决方案1. 加强设备安全性:制造商应加强对设备的安全设计和制造,包括加密数据传输、设备身份认证、固件升级等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2. 加密通信协议: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如TLS、SSL等,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加密的,防止黑客窃听和篡改通信。
3. 强化认证和授权:引入双因素认证、单点登录等技术手段,提高物联网设备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4. 定期升级和修补漏洞:制造商应定期发布设备的安全升级和修补程序,及时修复已知漏洞,并通过自动更新等方式,推送给用户,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5. 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引导和规范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推动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物联网的安全风险与防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将各种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然而,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应的安全风险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物联网的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风险在物联网中,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收集和传输着各种数据,包括个人隐私数据、商业机密等。
一旦这些数据被黑客入侵或者泄露,就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2. 设备入侵风险由于物联网设备大多采用无线连接,安全性较弱,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
黑客可以通过入侵设备来窃取数据、操控设备甚至发动网络攻击,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威胁。
3. 隐私侵犯风险物联网中涉及的设备和传感器会收集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如位置信息、健康数据等。
如果这些数据被滥用或者泄露,将严重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4. 网络攻击风险物联网的网络架构通常比较复杂,包括嵌入式系统、云服务器等多种环节。
黑客可以通过攻击其中的弱点,发动DDoS攻击、木马攻击等,造成网络瘫痪或者数据丢失。
二、物联网安全的防范措施1. 强化设备安全性物联网设备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性能,包括安全的数据传输、加密存储、身份认证等功能。
生产商应加强设备固件的安全性设计,定期更新补丁以修复漏洞。
2.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物联网网络通常包括边缘网络和云网络两部分。
企业和个人在使用物联网技术时,应通过加密通信、访问控制等手段来保护边缘设备和云服务器的安全。
3. 建立安全监控机制企业和个人应建立物联网安全监控机制,及时检测和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利用安全监测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对物联网设备和数据进行全面监控。
4. 用户教育和意识提升用户应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对物联网安全风险的认识。
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定期更新密码,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及时更新设备软件等,从个体层面提升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系统安全风险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庞大的网络。
然而,物联网系统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物联网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本文将进行物联网系统安全风险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物联网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风险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大量的数据被收集和存储。
如果这些数据不受到有效的保护,就会面临泄露的风险。
黑客可以通过入侵物联网系统获取敏感数据,给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带来威胁。
2. 设备入侵风险物联网系统中的设备通常都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和联网功能,这也意味着它们成为了潜在的攻击目标。
黑客可以入侵这些设备,通过控制它们来进行各种破坏和攻击。
3. 物理入侵风险物联网系统中的设备通常部署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公共场所和私人住宅。
这些设备通常无法得到足够的物理保护,容易被人为破坏、拆卸或窃取。
4. 供应链攻击风险物联网系统的制造涉及到一系列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存在着供应链攻击的风险。
黑客可以在物联网设备的制造和分发过程中植入恶意代码,从而实施攻击。
二、应对物联网系统安全风险的策略1. 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为了防止数据泄露和设备入侵,物联网系统需要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
包括建立强大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黑客的入侵行为。
2. 加强数据加密保护数据加密是保护物联网系统安全的基础措施之一。
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即使被黑客获取,也无法解读其中的内容。
3. 实施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合理设定用户的权限,在系统中划分不同的用户角色,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
对重要的系统功能和敏感数据进行细致的访问控制,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4. 加强物理安全保护物联网系统部署的设备应尽量避免暴露在公共场所,设置物理访问控制措施,如门禁、视频监控等。
对于敏感的设备和环境,安装防拆报警器和防破坏设备,及时发现和报警。
5. 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制造物联网设备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应严格审查和筛选。
物联网安全风险与保护措施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设备和物品逐渐连接到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然而,物联网的快速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物联网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物联网安全风险概述物联网安全风险是指在物联网连接的设备和网络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数据篡改、设备被攻击以及隐私泄露等不良后果的潜在威胁。
物联网安全风险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设备漏洞和弱点:物联网设备由于生产工艺、设计缺陷或固件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存在漏洞和弱点,容易被黑客利用。
2. 数据安全: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产生的海量数据往往涉及用户的隐私信息,如果数据存储或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隐私泄露。
3. 通信安全: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中,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数据窃听和篡改等威胁。
4. 身份验证缺失: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身份认证机制薄弱,导致未经授权的设备可以接入网络,造成网络的被入侵风险增加。
二、物联网安全保护措施为了应对物联网安全风险,促进物联网的健康发展,以下是一些物联网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议:1. 设备安全性评估:在生产物联网设备前,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性评估,包括漏洞扫描和弱点测试,以确保设备在生产之初满足安全标准。
2. 加强数据加密:在物联网设备产生、存储和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采用强大的加密算法和协议,确保敏感数据无法被未授权访问。
3. 建立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引入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和网络的安全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强化身份验证:通过引入双因素身份验证、多层次身份验证等措施,提高物联网设备的身份认证机制,防止未经授权设备的接入。
5. 定期进行安全更新:物联网设备的供应商应该定期为设备提供安全更新和修复补丁,以及及时响应已知的安全漏洞。
6. 增强用户教育意识:用户应该定期学习有关物联网安全的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网络钓鱼、网络诈骗等安全威胁所困扰。
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风险与防护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了互联网,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但是,这种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探讨在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风险与防护。
1. 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风险在物联网环境中,所有接入的设备都具有网络通信能力,这意味着设备之间可能会产生安全漏洞,从而引发攻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1.1 设备漏洞攻击物联网设备可能存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被黑客利用,进而实现攻击。
例如,攻击者可以利用漏洞控制灯光系统、暖气系统和智能门锁等设备,进而干扰家庭或者企业的正常运行。
1.2 网络钓鱼攻击物联网设备也可能成为攻击者的“跳板”,被利用来发起网络钓鱼攻击。
攻击者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收集用户信息,进而发送伪造的信息和电子邮件,诱导用户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1.3 网络攻击扫描由于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扫描技术获取设备信息,从而发起攻击。
这些攻击可能是密码猜测、暴力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方式。
1.4 盗窃机密信息在物联网环境中,用户的敏感信息存储在云端或者网关设备上。
黑客可以通过攻击云端服务器或者网关设备获取这些信息,进而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其他攻击。
2. 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防护为了保障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防护措施:2.1 设备加固设备漏洞是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加固。
例如,安装补丁程序、关闭默认密码、增加数据加密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增强设备安全性。
2.2 网络流量过滤在物联网环境中,网络通信是设备之间主要的交互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检测和监控。
例如,采用网络安全设备、流量监测器等硬件设备实现网络流量过滤。
2.3 数据加密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我们需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例如,可以利用安全协议(如HTTPS、SSL)实现数据传输的加密,在远程访问设备或者传输敏感数据时,可以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
物联网安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智能化体验。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物联网安全风险的增加,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个人隐私、企业数据以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物联网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联网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风险:物联网设备通过传感器收集大量用户数据,一旦这些数据被黑客攻击获取,将对用户的隐私造成泄霩。
2. 设备被入侵风险:物联网设备通常缺乏足够的安全措施,容易受到黑客攻击,被入侵后可能被用于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
3. 恶意软件感染风险: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存在漏洞,黑客可以通过恶意软件感染设备,控制设备进行恶意操作。
4. 物理攻击风险:黑客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破坏,导致设备失效或数据丢失。
5. 供应链攻击风险:黑客可以通过篡改物联网设备的供应链,植入恶意硬件或软件,从而控制设备或窃取数据。
二、物联网安全应对策略1. 强化数据加密:对物联网设备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
2. 定期更新设备软件:及时安装设备厂商发布的安全补丁和更新,修复设备漏洞,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3. 强化访问控制:设备管理者应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限制设备的访问范围,避免未授权用户对设备进行操作。
4. 加强身份认证:采用双因素身份认证等安全机制,确保设备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和操作。
5. 监控设备安全状态:建立设备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事件,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威胁。
6. 加强供应链管理:对设备供应链进行严格管理和审核,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供应链攻击。
7.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利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发现潜在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
8. 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员工如何正确使用物联网设备,避免造成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规避物联网安全风险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物联网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办公设备到工业生产线上的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决策支持和创新的商业模式。
然而,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
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泄露、生产中断,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避物联网安全风险。
一、了解物联网安全风险的来源物联网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漏洞物联网设备通常具有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这使得它们在安全防护方面相对薄弱。
许多物联网设备在出厂时就存在安全漏洞,而这些漏洞可能长期未被发现和修复。
此外,由于物联网设备的更新周期较长,一些老旧设备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安全补丁,从而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2、网络连接物联网设备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到企业的内部网络或云平台,这为黑客提供了入侵的途径。
如果网络连接不安全,例如使用了弱密码、未加密的通信协议或存在网络配置错误,黑客就可以轻易地获取设备的数据或控制设备。
3、数据隐私物联网设备收集了大量的企业数据,包括生产数据、员工信息、客户数据等。
如果这些数据未得到妥善的保护,可能会被泄露或滥用。
此外,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也可能被窃取或篡改。
4、供应链风险物联网设备的供应链复杂,涉及到多个供应商和制造商。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安全问题,例如供应商被黑客攻击或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被篡改,都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安全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物联网安全策略为了规避物联网安全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联网安全策略。
这套策略应该涵盖设备采购、网络连接、数据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1、设备采购在采购物联网设备时,企业应该选择具有良好安全声誉的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提供设备的安全认证和漏洞报告。
此外,企业还应该对设备进行安全测试,确保设备符合企业的安全标准。
2、网络连接企业应该采用安全的网络连接方式,例如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加密通信协议等。
工业企业物联网应用中的安全风险分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物联网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物联网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因此,对于工业企业物联网应用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物联网设备的互联性给工业企业带来了数据泄露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和云平台进行通信,这可能会导致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此外,物联网设备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也需要进行合理和安全的存储、处理和传输,以防止数据泄露。
其次,物联网应用中的设备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工业企业物联网应用中的设备通常需要采集和传输关键的生产数据和操作命令,如果这些设备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攻击,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
因此,确保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包括设备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物联网应用中的网络安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工业企业物联网应用中的设备通常需要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或云服务,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然而,由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特殊性,其网络通信可能存在被黑客入侵和网络攻击的风险。
因此,为物联网应用设计安全的网络架构和采用适当的网络安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物联网应用中的供应链安全问题。
工业企业物联网应用涉及到多个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包括设备供应商、应用开发商和云服务提供商等。
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安全可能会影响整个物联网应用的安全性。
因此,在选择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并建立合适的合同和安全保障措施。
最后,物联网应用中的人为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风险。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政策的遵守是保障物联网应用安全的关键。
工业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政策和规程,确保员工按照安全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物联网应用的安全性,工业企业应该对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隐私保护、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供应链安全和人为因素等。
物联网技术发展中的风险管理一、概述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伴随着便利与生活变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对物联网技术的风险管理,必须积极预防和应对,使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的潜在风险1. 安全风险物联网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交换,而数据的安全线路很难完全保证。
黑客能够利用这些线路进行攻击,让数据交换变得极其危险。
如果数据被黑客盗取或者损坏,对企业和个人都将带来极大的损失。
2. 隐私风险物联网的数据交换也包括了用户的隐私信息,如个人、公司的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将会给用户本身和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和信誉损失。
3. 可靠性风险物联网设备与云系统的开发不断进行,设备的运营可靠性与云系统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如何处理设备故障和系统崩溃等异常问题,使设备与云系统的稳定性更好,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问题。
4. 法律风险物联网的发展对法律监管体系造成了巨大压力,各国法律监管体系在调整与监管物联网技术中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例如相关法规尚不完整,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尚未达到要求等。
三、物联网风险管理的方法1. 安全风险为了应对安全风险,在网络设备选型和数据传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安全措施是关键。
采用加密、权限控制、防火墙等安全技术防止黑客的攻击,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与安全团队,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安全事件,保证信息和设备的安全。
2. 隐私风险为了应对隐私风险,需要建立相应的隐私权政策和数据收集规范,严格保护用户隐私。
同时,对敏感数据采用加密和安全传输技术进行保护,以保障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
3. 可靠性风险为了应对可靠性风险,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范。
例如,利用智能传感器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醒运维人员进行维护;采用自动切换技术,防止单点故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等。
4. 法律风险为了应对法律风险,应建立完善合规的制度和流程,对所有合规风险进行全面管控。
企业物联网设备安全隐患需注意哪些在当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越来越依赖物联网(IoT)设备来提高运营效率、创新服务,并获得竞争优势。
从智能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到工业控制系统和联网办公设备,物联网已经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
然而,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
这些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数据泄露、业务中断、声誉受损,甚至面临法律责任。
因此,了解并重视企业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一、设备自身的脆弱性许多物联网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
它们可能缺乏基本的安全功能,如加密、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
这使得攻击者能够轻易地访问设备、获取数据或控制设备的运行。
例如,一些低成本的物联网设备可能使用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而且这些默认凭证在互联网上广泛可查。
攻击者只需简单地搜索并使用这些默认凭证,就可以入侵设备。
此外,一些设备的软件更新机制不完善,导致设备在发现安全漏洞后无法及时得到修复,从而长期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
二、网络连接的风险物联网设备通常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连接到企业网络,这增加了网络攻击的入口点。
如果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足,攻击者可以通过入侵物联网设备,进而渗透到企业的内部网络。
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往往是一个薄弱环节。
如果物联网设备使用的WiFi 网络没有设置强密码、启用加密协议或进行访问控制,攻击者可以轻松地接入网络,获取设备传输的数据。
此外,蓝牙连接也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使得攻击者能够在近距离内与设备进行未授权的通信。
三、数据隐私问题物联网设备收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包括企业的敏感信息、员工的个人数据以及业务相关的关键数据。
如果这些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可能会被窃取、篡改或滥用。
例如,一些物联网设备在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或其他服务器时,可能没有使用加密技术,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暴露给攻击者。
另外,存储在设备本地或服务器上的数据,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访问控制和加密,也容易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物联网设备给企业安全带来哪些隐患在当今数字化的商业世界中,物联网设备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智能传感器到联网的办公设备,物联网为企业带来了效率提升和创新的可能性。
然而,与这些好处相伴而来的是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首先,物联网设备的广泛连接性使得企业网络边界变得模糊。
传统上,企业的网络安全重点在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
但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接入,企业网络的边界延伸到了无数的终端设备上。
这些设备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通过各种网络连接到企业系统,从而大大增加了网络攻击的入口点。
例如,一个被忽视的联网摄像头或者一个未受妥善保护的智能打印机,都有可能成为黑客入侵企业网络的突破口。
其次,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往往较为薄弱。
许多物联网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并没有将强大的安全功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它们可能缺乏基本的加密措施,或者使用了容易被破解的默认密码。
这使得攻击者能够相对容易地获取设备的控制权,进而访问企业的敏感信息。
而且,由于一些物联网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有限,难以安装和运行复杂的安全软件,这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
再者,物联网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
与传统的电脑和服务器不同,许多物联网设备在安装后很少得到及时的软件更新和安全补丁。
这是因为设备制造商可能没有提供持续的支持,或者企业没有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和推动这些更新。
长期未更新的设备就像是企业网络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利用来发起攻击。
另外,数据隐私也是一个重要的隐患。
物联网设备会收集大量的企业数据,包括员工的行为数据、生产流程数据等。
如果这些数据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加密,一旦被窃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或者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此外,物联网设备还可能带来供应链安全风险。
在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中,企业很难确保所采购的物联网设备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没有被植入恶意软件或者受到其他形式的篡改。
一旦这些被“污染”的设备接入企业网络,后果不堪设想。
物联网:企业需要面临七大风险
虽然物联网看起来很有创意而且很方便,但这种趋势也带来了安全风险,企业和消费者都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风险。
具有操作系统的联网设备都可能受到攻击,所以这些设备可能会成为攻击者入侵企业的后门。
目前,随着物联网(IoT)的发展,从手机和汽车到冰箱和灯开关,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
现在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数量正在迅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00亿。
但是,虽然物联网看起来很有创意而且很方便,但这种趋势也带来了安全风险,企业和消费者都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风险。
具有操作系统的联网设备都可能受到攻击,所以这些设备可能会成为攻击者入侵企业的后门。
以下,我们将讨论物联网的发展情况,并探讨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物联网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
什么是IoT?为什么它越来越受欢迎?
IoT的概念正在迅速遍及整个社会,它几乎可以改善每个人的生活和每个企业的运作。
这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来开发新的服务和产品,从而为其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而在用户方面,谷歌公司最近宣布正在与主流汽车制造商(奥迪、通用汽车和本田)合作,将连接Android的汽车推向市场。
目前,谷歌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的Android平台,用以连接汽车到互联网。
可能不久以后,汽车车主将能够从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锁定或者解锁其车辆、启动发动机甚至监控车辆性能。
除了给个人用户带来的这些好处,IoT设备还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优势,企业移动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想象一下,快递到企业的每个包裹附带内置RFID芯片,该芯片可以连接到企业的网络,并关联到相关物流系统。
或者在医疗环境,检查室的每台仪器都连接到网络,并传输传感器收集的病人数据。
在养殖业方面也有优势,试想一下,对每个动物进行数字化跟踪,以监视其位置、健康情况和行为。
IoT的潜能是无限的,可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数量也是无限的。
但是,在IoT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
连接到互联网的任何设备都有嵌入式操作系统部署在其固件中,由于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没有将安全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所以几乎所有这种操作系统都存在漏洞,针对Android设备的恶意软件数量就是最好的例子。
类似威胁也可能在IoT设备间传播。
企业和用户必须准备好应对IoT的诸多风险问题。
下面列出了物联网领域将面对的七个风险问题,并提出了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这些风险的建议。
1.破坏性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
为了避免潜在的运行故障和企业服务中断,企业的重点工作是确保IoT设备的持续可用性。
即使是增加新终端到网络这样看似简单的过程(特别是采用机器对机器通信的自动设备,例如帮助运行电站或建立环境控制的设备),企业都必须关注针对这些部署在远程位置的设备的物理攻击。
这将要求企业加强物理安全以防止对安全外围之外的设备的未经授权访问。
破坏性网络攻击(例如拒绝服务攻击)可能为企业带来严重后果。
如果数千台IoT设备试图访问企业网站或者数据feed,而发现其不可用时,企业曾经满意的客户将会感到不满,这会导致企业收入损失、客户不满,还可能影响企业在市场的声誉。
IoT面临的很多挑战与携带自己设备到工作场所趋势的挑战很类似。
管理丢失或被盗设备的功能(无论是远程擦除还是至少禁用其连接)对于处理受攻击IoT设备是关键因素。
部署这种企业战略将能够帮助减小企业数据落入坏人之手后的风险。
其他管理BYOD的政策也
会有所帮助。
2.了解漏洞的复杂性
去年,一个未知攻击者利用了流行的联网婴儿监视器中的已知漏洞来窥探一个两岁小孩。
这个事件表明,IoT可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另一个更具戏剧性的例子是,想象一下,使用温控器等简单IoT设备来操作核电厂的温度读数。
如果攻击者攻击了该设备,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因此,了解这些复杂仪表的漏洞所在及其构成的威胁严重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任何涉及IoT设备的项目都必须在设计中考虑安全因素,并部署安全控制,以及利用预先建立的基于角色的安全模型。
由于这些设备可能涉及企业可能从未见过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漏洞的类型也可能也不同于企业先前面对的漏洞。
企业绝对不要低估IoT设备可能带来的风险。
3.IOT漏洞管理
在IoT环境的另一大挑战是,弄清楚如何快速修复IoT设备漏洞以及如何优先排序漏洞修复工作。
由于大多数IoT设备需要固件升级来修复漏洞,远程完成修复工作将变得复杂。
例如,如果打印机需要固件升级,IT部门不太可能像在服务器或桌面系统那样快速地安装补丁;升级自定义固件通常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同样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处理IoT设备首次使用时提供的默认登录凭证。
通常情况下,无线接入点或打印机等设备会使用已知的管理员ID和密码。
此外,设备可能提供一个内置web服务器,允许管理员远程连接、登录和管理设备。
然而,这是一个巨大的漏洞,可能让IoT设备落入攻击者的手中。
对于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调试过程,还需要创造一个开发环境来测试和扫描设备的初始配置,以发现其中的漏洞,并在设备转移到生产环境之前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这还需要合规团队来确认设备已经可用于生产环境,定期测试安全控制,并确保密切监测和控制对设备的任何更改,还有及时解决任何发现的操作漏洞。
4.确定和部署安全控制
在IT世界,冗余性是关键;如果一个产品故障了,另一个产品应该能够接替它。
分层安全概念的工作原理与之类似,但这取决于企业如何分层安全和冗余性来管理IoT风险。
例如,在医疗保健行业,医疗设备不仅可以监控病人的健康状态,还能够基于设备执行的分析来配药。
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如果这些设备遭受攻击,后果将多么严重。
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对于这些新兴的联网设备,哪些位置需要安全控制,以及如何部署有效地控制。
鉴于这些设备的多样性,企业将需要进行自定义风险评估,以发现有哪些风险以及如何控制这些风险,这种风险评估通常需要依赖于第三方的专业技术。
这里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前副总统DickCheney因担心恐怖分子会入侵他体内植入的医用心脏除颤器实施致命电击,而关闭了该除颤器的远程连接功能。
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无法让这些设备离线。
在所有情况下,拥抱IoT趋势的企业必须定义自己的信息安全控制来确保对IoT的可接受的充分的保护。
随着这种趋势的日趋成熟,行业专业人士肯定会开发出最佳做法。
5.满足对安全分析功能的需求
对于连接到互联网的各种新的Wi-Fi设备,企业将需要收集、汇总、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
虽然企业会在这些数据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但这也意味着新的风险。
企业必须能够识别IoT设备上的合法和恶意流量模式。
例如,如果企业试图下载看似合法的应用到其智能手机,而其实该应用包含恶意软件,企业最好部署可操作的威胁智能措施来发现这种威胁。
最佳分析工具和算法不仅能够检测恶意活动,而且还能够提高客户的支持力度,以及改进提供给客户的服务。
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企业必须构建正确的工作和流程以提供足够的安全分析功能。
6.模块化硬件和软件组件
在IoT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考虑和部署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联网设备的部件和模块。
企业还应该预计到,攻击者会试图破坏IoT设备的供应链,植入恶意代码和其他漏洞,并在设备部署在企业环境后利用它们发动攻击。
企业可能还有必要为IoT设备采用ForresterZeroTrust等安全模型。
如果可能的话,企业还应该隔离这些设备到其自身的网段或vLAN。
此外,微内核或管理程序等技术可与嵌入式系统结合使用,以在安全泄露事故中隔离系统。
7.快速增加的带宽需求
根据PaloAlto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5月之间,在该供应商监测的网络中,网络流量增加了700%,这主要归功于流媒体、P2P应用和社交媒体。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然而,对互联网的需求增加可能会提高业务连续性风险。
如果关键应用不能获得其所需的带宽,消费者将获得糟糕的体验,员工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也可能会下降。
为了确保服务的高可用性,企业必须考虑增加带宽以及提高流量管理和监控。
这不仅将降低业务连续性风险,还可以防止潜在的损失。
此外,从项目规划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进行容量规划,并检查网络的增长速度,以确保满足快速增长的带宽要求。
物联网给消费者以及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信息安全企业必须开始准备从保护个人电脑、服务器、移动设备和传统IT基础设施,过渡到管理更广泛的互连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我们目前无法预见到的技术。
企业安全团队现在应该采取措施来研究最佳安全做法以保护这些新兴设备,并且,随着这些设备进入企业网络进行机器对机器通信、海量数据收集和很多其他用途,企业必须准备更新风险矩阵和安全政策。
企业内增加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同时,为了在日益互连的数字世界确保基本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威胁建模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