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8_经济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118.53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5)》解析《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5)》认为,201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特征,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体现了向“新常态”的逐步过渡。
下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将继续好转,稳中求进依然是工业经济运行的主旋律8月27日,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撰写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
《报告》认为,上半年工业经济增速缓中趋稳,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到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呈现出不少亮点。
工业企稳回升有方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下行导致工业增速下行,但消费需求的总体稳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月度来看,工业经济已从快速下滑的趋势中逐步企稳,进入回升通道。
从三大需求看,上半年工业增速的下行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共同下行的结果。
比较来看,投资下滑幅度最大,其次是出口。
消费需求虽然也出现了一定幅度下滑,但总体保持稳定,成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平台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商品得以在全国范围有效配置,使得产业链终端、接近消费者的商品产能得以有效利用。
另外,股票交易的繁荣,带动了全国闲散资金的流动,使得消费的财富效应显现,各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是上半年的亮点之一。
”中国社科院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原磊表示,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采矿业,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采矿业、产能过剩行业则增速较慢。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虽然企业盈利能力依然较差,但与年初相比已出现明显好转。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这表明企业在挖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随着清费、减税等政策进一步落实,企业支出有望进一步降低。
增长求变转型提速下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将继续面临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压力,从而倒逼工业经济加速换挡《报告》认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动力机制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边际要素成本和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是完全竞争产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的市场要素需求量,应该是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之和。
但是,当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二)劳动和闲暇(三)劳动的供给原则要素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1)边际物质产品:也称为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2)边际收益产品:增加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边际物质产品×收益(3)边际产品价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4)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5)平均要素成本: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MFC=MRP.(四)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边际效用表示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效用。
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2018年中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及用电量结构分析【图】2018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总体较为宽松。
2018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7-2018年中国全国电力供需分析资料来源:中电联、智研咨询整理2018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0-2018年中国全口径发电量走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智研咨询整理2018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
其中,水电发电量12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火电发电量49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核电发电量29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风电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太阳能发电量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8%。
2016-2018年我国发电量结构分析(亿千瓦时)资料来源:中电联、智研咨询整理截至2018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899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
其中,水电发电装机容量35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火电发电装机容量114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核电发电装机容量44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7%;风电发电装机容量18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74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9%。
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43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
2016-2018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结构分析(万千瓦)资料来源:中电联、智研咨询整理2018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用电量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第二产业用电平稳增长;二是服务业用电持续快速增长;三是电力消费新动能正在逐步形成,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用电高速增长;四是在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推广的电能替代成效明显;五是夏季长时间极端高温天气拉动用电量快速增长。
2018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第二产业用电较快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连续两个月创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增速低于工业;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同比回落,新能源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速;除水电外的其它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快速增长;新增发电生产能力同比增加,其中太阳能发电占比近一半。
一、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第二产业用电较快增长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注,1-6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22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5%;第三产业用电量5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0%。
图1 2017、2018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分省份看,1-6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的省份有17个,依次为:广西(19.9%)、内蒙古(14.1%)、福建(13.6%)、甘肃(13.5%)、重庆(13.4%)、云南(13.4%)、安徽(13.0%)、湖南(12.9%)、四川(11.1%)、湖北(11.1%)、江西(11.0%)、浙江(10.9%)、西藏(10.8%)、辽宁(10.7%)、山西(10.2%)、陕西(10.1%)和青海(9.5%)。
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
2018年7月主要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7月份,我州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
1-7月,我州工业十大行业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35.3%;其次是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1.5%;再次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长18.0%。
1-7月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磷矿石1278.64万吨,同比增长12.7%;水泥997.19万吨,同比增长10.6%;移动通信手持机197.73万台,同比增长61.1%。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
1-7月,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9.0%。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0%。
房地产投资96.94亿元。
房屋施工面积1575.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2.1%。
商品房销售面积378.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
三、财政收支平稳增长
1-7月,我州财政总收入131.70亿元,同比增长9.8%。
其中,公共财政收入67.44亿元,同比增长4.4%。
公共财政支出245.38亿元,同比增长14.1%。
四、各项存贷款余额较快增长
到7末,各项存款余额1639.48亿元,比年初减少2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
各项贷款余额1513.77亿元,比年初增加185.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1%。
2018年地理中考地理重点复习思维导图东南亚思维导图(中考地理复习专用)泰国克拉运河计划目的:1减少运费和运输时间2避免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受困搁置:1该计划将会耗资巨大。
2中国是运河建成之后的较大受惠国,泰国希望中国下决心参加建设,然而中国对这项工程一直犹豫不决3泰国对该项目内外压力较大。
★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气候:中南半岛:热带季风(全年高温,旱11-5雨6-10两季)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1.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水道。
2.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华人: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已取得所在国国华侨: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保留中国国籍。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地区(广东、福建“下南洋”谋生)南海争端问题:1.领海: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海域(约为12海里),是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辖。
2.中国对南海争端问题的态度确立主权、和平解决、但绝彳诺放弃使用武力。
★ 1.东南亚是世界盛产天然胶、油棕、椰子、焦麻。
2.东南亚是世界锡储量和产最多的地方。
3.马来西亚锡矿砂的产量居界第一位,4.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生产国和出口国5.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6.菲律宾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朱I顷的地心南亚思维导图★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有利:(1)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各地地形、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种类多样(3)土壤肥沃(德干高原上的黑土及冲积土壤)(4)灌溉水源充足(恒河)不利:(5)常有水旱灾害发生印度是世界上有牛最多的国★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雨季:6—— 9月,西南季风旱季:10月一一次年5月,东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高山气候:南亚北部的山地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旱分布:南亚西北部地区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正常年份---收成好异常年份---收成不好西南季风较强得年份:来得早、退得晚造成水灾西南季风较弱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造成旱灾1.南亚西北部为什么会成为热带沙漠?自然:①冬季受高压控制,夏季西南季风影响不到,降水稀少②人为:人为植被破坏严重2.孟加拉国为什么多洪涝灾害?(①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②位于恒河三角洲,水网密集/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粗HJF? J二]*____ 1QC01S3Qr'l 仆■!1D&2i?03.为什么印度多水旱★4.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为什两河源头,流经国家,注入海洋★农作物种类、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一一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小麦一一,恒河上游地区及德干高原西北棉花一一德干高原西北部茶一一东北部低山坡上(多雨及排水良坡地)黄麻一一恒河三角洲(低平的地形和的气候)工业分布一一靠近原料产地为主①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一一钢铁纺织工业②以孟买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③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城市1.新德里:首都,全国铁路交通中心2 .加尔各答:最大工业城市,麻纺织工心3.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4.补充:印度迅速发展的产业是信息技高科技产业,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高科技产业最集中的城市是班加罗尔。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思维导图: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思维导图: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①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②直接原因: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决定的③重要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什么、为什么)★★重点(1)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种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①实行的范围:公有制经济中②分配尺度: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质量和数量)③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④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客观必然性与重要意义:①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行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展开:易错归纳1)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
(×)正解: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属转移支付范畴。
2)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正解:在私营、外资企业等非公经济里的工资收入不是按劳分配,往往是按劳动要素取得的收入。
3)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正解:合法的劳动收入,在公有制经济内属于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内属于按劳动要素收入分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什么、为什么)★★重点(1)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要素分配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内(了解即可)②按要素分配: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经济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方式,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第十五讲中国的经济发展二思维导图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工业的分类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农业工业中国的经济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对应的交通运输工具我国主要的铁路网(五纵三横)交通运输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部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知识点一交通运输1.关于交通运输的概述(1)交通运输的定义现代交通运输是指使用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2)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①公路运输;②铁路运输;③水路运输;④航空运输;⑤管道运输。
(5)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①货运:主要考虑货物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运价、运速等。
②客运: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人的出行目而选择。
2.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铁路运输在我国的地位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2)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常可以通过交通网的疏密来判断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及城市的分布)(3)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4)我国铁路网总体呈现“五纵三横”的分布特点知识点二农业1.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2)农业部门农业主要包括:①种植业;②畜牧业;③林业;④渔业等部门。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具体表现注:①南方地区的水果(柑橘、山竹、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波罗蜜、榴莲等)②北方地区的水果(苹果、梨、桃、杏、葡萄等)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2)发展农业的原则——因地制宜①宜林则林—在一些山区发展林业;②宜粮则粮—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耕作的地区发展种植业;③宜牧则牧—在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发展畜牧业;④宜渔则渔—在河湖较多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⑤城市郊区—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单位面积经济价值更高和市场导向)。
INDUSTRY OBSERVATION2018年1~6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全国工业用电量219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1%。
2018.08.DQGY06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注,1~6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22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5%;第三产业用电量5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第二产业用电较快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连续两个月创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增速低于工业;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同比回落,新能源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速;除水电外的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快速增长;新增发电生产能力同比增加,其中太阳能发电占比近一半。
一、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第二产业用电较快增长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为19.0%。
分省份看,1~6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的省份有17个,依次为:广西(19.9%)、内蒙古(14.1%)、福建(13.6%)、甘肃(13.5%)、重庆(13.4%)、云南(13.4%)、安徽(13.0%)、湖南(12.9%)、四川(11.1%)、湖北(11.1%)、江西(11.0%)、浙江(10.9%)、西藏(10.8%)、辽宁(10.7%)、山西(10.2%)、陕西(10.1%)和青海(9.5%)。
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09年8月26日)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工业增速下滑势头得到遏制,企稳回升态势趋于明朗,工业整体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工业增速见底回升,企稳向好态势更加明朗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尽管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6个百分点,但从月度数据看,1-2月增长3.8%, 3、4、5三个月增速回升到8.3%、7.3%和8.9%,呈现出止跌回升的运行态势,6、7两个月增速进一步达到10.7%和10.8%,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1、轻工业运行相对平稳,重工业回升态势明显。
前7个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7.2%,其中7月份增长9.2%和11.3%。
轻工业主要受消费刚性需求拉动,运行比较平稳, 7月份增速较1-2月回升2.7个百分点;重工业在经历半年多的调整后,去库存化基本完成,加上中央政策拉动,运行状况得到改善,7月份增速较1-2月回升8.6个百分点。
2、效益下滑状况有所改观,多数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上半年,全国上报工业效益的22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万亿元,由1-5月下降0.3%转为增长0.4%;实现利润8941亿元,同比下降21.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11个百分点,比1-5月缩小3.4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同比上升,有27个行业利润增幅比1-5月回升或降幅缩小。
3、东、中部地区回升加快,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速。
1-7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3%、7.3%和13.2%,其中7月份增长9.5%、11.8%和15.2%。
前7个月,工业增速超过10%的有江苏、山东、辽宁、天津、重庆等13个省份,仅有两省市为负增长,7月份所有省份工业增速均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