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3篇
- 格式:pdf
- 大小:141.69 KB
- 文档页数:4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一:《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闲暇之余,我随手拿着《于丹庄子心得》,随着于丹教授的引导去体会那逍遥,无为的世界。
庄子的逍遥世界都围绕着名与利的纠葛去诠释世界。
通过《于丹庄子心得地教诲我们》,知道了世人都被名利所迷惑着,我们平凡人一辈子都被名和利所束缚,无法逃脱,终身拖着那疲惫的身子。
而庄子却对名与利丝毫不眷恋,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看破世间一切的名利。
他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以天下精神往来的人。
他说:“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
一个人可以穷窘于贫困,但他的内心是否真正在于这种贫困,他对于一个利字看得究竟有多重,这就决定了他面对贫困的态度。
”我们这些平凡人啊,对待庄子这种无为逍遥的处世精神,是何等的困难。
我们在这世界上相互的拼斗,争夺,面对四处的勾心斗角与背叛亲离,为的仅是那张张的纸钱。
唉!我感叹与羞愧着,我们为何要为了世间的种种所拼,为了人欲所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
《庄子心得》中,庄子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简浅地教诲我们看破名利,可是我们又怎么去了解那虚无的世界呢?于丹教授说,网上流行一段话“人生无非就是为了那几张纸。
为钱,就是为了那几张人民币。
名呢,就为了那几张奖状、文凭、档案。
人死后,为了墓志铭,为了烧钱纸。
一辈子,就是为了那几张纸而已。
”这真是我们的阵时写照。
从小时候,我们便为了有面子,光宗耀祖而去劳累筋骨地拼命学习,争那鲜红的奖状,可怜的我们却失去了童年那快乐的时光。
长大后又失去了青春年华。
可悲啊!我们!我们无法像庄子那样逍遥地享受那精彩的世界。
我们试图解脱,可是已定的局势,名与利实在太重要了,它们代表了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我们无法释怀。
名与利啊,只有看破一切红尘的人才可以不被它所束缚,我们平凡人只有在于丹教授的引领下,在庄子的笔下的《庄子》中感悟那无为的世界。
可是细细想想,我们争夺乙炔,目的是为了自己最终可以享受,但是我们不去追求任何,逍遥面对,那种享受才是真的享受。
《于丹庄子心得》读书心得《于丹庄子心得》读书心得「篇一」还记得,在学校里上完《庄子·逍遥游》一课之后,老师还曾笑言劝告大家都不要去读《庄子》,看傻了明年的高考可就毁了。
可我却还是被这个异想天开的小老头儿给偷偷迷住了。
只是,读的却不是《庄子》,而是庄子。
庄子就是一本书,一本让我读不懂却又爱不释手的书。
庄子的翅膀庄子的心里,装着一对翅膀,只要他想,随时都可以飞翔。
飞翔,是为了自由。
庄子的心,便是自由。
正是因了这颗自由的心,坐在濮水边的庄子,面对持高官俸禄而来的楚国使者,淡然地将长竿一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宰相之位就这么随随便便地被他扔到了汨汨流过的濮水里。
濮水荡漾,倒映出安然自若的庄子,倒映出面面相觑的使者。
庄子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张开翅膀,扬长而去。
庄子的翅膀带着他成功逃离了权势的枷锁。
庄子也许会在心里想:怎么可能会有傻瓜会情愿投入那污浊之中!然而时至今日,每每听到诸如“某地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又创新高”之类的新闻时,我总不禁想起那个千百年前淡然离去的身影。
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厌恶官场的人,可是丝毫不为权利所诱的,却寥寥无几。
唯有庄子,不曾被那浊物沾染一丝一毫,始终保持一颗善鉴万类的赤子之心,带着那双翅膀,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
可是那翅膀,终究只是长在心上的,所以生活中的庄子,依然要受重力约束。
庄子的境界,便是在这有形的拘束中活得超然物外,让思想如脱缰之马,任意来去,抛开一切俗念,摆脱尘世林林总总的牵绊,追求绝对的自由。
庄子就是这样带着他的翅膀飞翔。
无己逍遥,无名大智。
庄子的草帽庄子有一顶草帽,一顶被后人刻意忽略掉的草帽。
那是一顶宽边的,由蒲草编织而成的草帽,青草的颜色,凑近了去嗅它,还可以嗅出类似镰刀上的青草汁的味道。
这样一顶草帽,有点滑稽,不像是一个圣哲身上该有的东西。
然而这才是真正的庄子,他的幽默与诙谐,他奇妙的想象,全部幻化成了这顶奇异的蒲草帽。
庄子顶着蒲草帽,蒲草帽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和惠子上路了。
于丹《庄子心得》(精选5篇)于丹《庄子心得》(精选5篇)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大家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是一种无的境界,关于于丹《庄子心得》大全该怎么写的呢?下面给大家带来于丹《庄子心得》大全,希望大家喜欢!于丹《庄子心得》【篇1】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
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虽是一个幽默而有涵养的人,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穷到极点,处处求人,等米下锅德地步。
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很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6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6篇,欢迎参阅。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1偶然的机会,从朋友的介绍中,初识了这本《于丹庄子心得》。
细细甲嚼,慢慢品读,在静静的夜晚轻轻的与心灵对话,感受到了生命宁静中的颤动之姿,摇曳中的沉静风骨。
《庄子》与我并不陌生,或许应该说有些老庄思想以于不知不觉深入人心了。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从人对寓言的最直接的觉,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懂得用心生活,体会超越的悟。
我认为人生有许多觉的过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过程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现,寻找内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觉与悟的联系故事是这样展开阐述的:《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
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达到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路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能够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达到神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联想到了我们的职业岗位。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是这样,觉的事件和过程是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在学习中什么时候表现的最有兴趣,他们是怎样看待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他们高举着小手是在渴望着什么。
而这时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结果便是丢失了悟。
进而是丢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机,升华的境界。
如果,你注意到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学,那么你就会去有意的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更好的调动情绪的环节;如果你理解老师的一句肯定会在他们的脸上浇开一朵花,那么你的课堂将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从他们高举的双手中读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课堂就是充满互动、灵动的。
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合集9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合集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庄子》曾经读过几次,不过都并未全部看完,只是大体看过,不过透过其中的故事可以看出来,庄子喜欢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纵然穷困仍然不失做自己的决心!这一点,或许我们不需要去如他那样极端,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人总需要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心,做到外化而内不化!这本书也是匆忙的看了一遍,总体的感觉似乎并不如直接读庄子更好,里面很多故事都被删减了,想必也是为了作者的主题需要!对于这样一本书,确实能够给很多人带来一丝新意,在那忙碌的现实生活中,在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带来一丝自然的气息!不过真正的要了解庄子,或许还需要自己亲自去读《庄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了解这个人!在我们这些层次上,或许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庄子,而唯有达到那个层次,我们才能够了解庄子,而我现在做的不过是我这个层次水平眼中的庄子而已。
透过庄子的文章,我们不能否认,庄子对于道是有很深了解的,而他也很显然是在依道而行的,而书中又很明显他并不去现实中掺和,这说明了什么呢?庄子时代的现实生活已经脱离了自然之道,正是如此,庄子才不会去违背自然之道,进入世间!这或许是另一种层次的修行,哪怕是一丝一毫都不违背自然之道,而我们所做的其实是什么呢?我们对于自然之道并不真正的了解,我们才会认为现实不能脱离,以庄子为镜子,我们的修行实在是差的很远,我们所能够体验的几乎都是头脑所给予我们的理性思考,而庄子做的恰恰是完全没有头脑的思考的心灵生活!“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样一个修行过程中,我们只是出于一个起点而已,尚且不曾搞清楚山和水,又如何知晓未知的真相呢?知道是容易的,透过读《庄子》我们就可以知晓很多道理,但是做到是困难的,这恰恰就是庄子的难能可贵之处,这就是为何《庄子》可以流传几千年,而我们的东西只能转瞬即逝的原因!《庄子》写的是自己的心,写的是自己的体验,而我们写的是我们头脑逻辑,怎么可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呢?通过读《庄子》,我的心荡漾了,我感觉到了心的存在,也希望更多人可以走向心灵之路,而不是思考庄子,而是做庄子!【篇二】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北海有一种鱼,叫做鲲。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5篇)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庄子的《秋水》乃是庄子外篇中的.巨制,洋洋三千余字。
在那个刀雕竹刻的时代可算是非常长篇的东西。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这句话引起了全文。
河伯的自大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了嘛,他有他骄傲的本钱。
但是,很快,这个河伯就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他看见了大海,看见了不见水端的北海,他被吓坏了。
于是,河伯这个孺子开始接受教育。
若便是他的老师。
其实,作为一个职业上接触教育的人,我深深被若的态度所折服。
现在的老师,往往是站在制高点上对学生灌输各种的结论和观点。
其实,你的那些东西,学生未必就买账。
要是学生不买账而被迫地接受。
这样的教育我看存在很大问题。
我看,假如可以像若那样,让自己的学生将自己的劣根性全部展示出来、暴露出来,这个时候适时地给学生看一点真理的外观,让他们被真理的宏大所折服。
让他们自己产生探索真理的冲动和欲望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才开始教育。
我想,这样的教育一定会效率更高。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对于规模化的教育,这个成与不成,我不好说。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2】大家知道,我们的任督二脉,这是我们生命最关键的两个部位。
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是挂在脊梁骨上的。
如果我们的脊梁骨不出问题,我们的五脏六腑都不会出大问题。
出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脊梁骨出问题了,我们前后不通,中间的这条路不通,我们就会生病,就不得长寿。
火龙山庄的郭老师,很重要的一个治疗步骤就是打通你的脊椎经络,他的“经络条”就是放在你的脊椎部位,通过“火烧”把药液侵入你的脊椎,打通脊椎,让气血畅通。
下面一段就是发给你们的“庖丁宰牛”。
这一段很好玩,庄子就不像孟子,孟子是“君子远庖厨”,就是要远离这些杀鸡、杀鱼的厨房,我们很多朋友信佛,就是喊不要杀生,连个蚊子都不灭的,有蚊子,都是轰走,不打死的。
这里庄子偏要讲杀牛。
杀猪,宰牛,我们一听,心里都有点咯忌,一想,就是血淋淋的,很瘆人的。
但是庄子不是。
于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感悟(精选3篇)于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感悟篇1《庄子》中一个个寓言故事经于丹的讲解,使我豁然顿悟。
尤其是于丹把庄子的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
把她对寓言的感悟,对现实生活的剖析,更或者是她对人生真谛透彻的领悟,一一向我们道来。
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与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发生着共鸣。
为我们解疑释怀、使我们暂且忘却了烦恼,对人生多了几许快感。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惟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人生的变化有太多的阶段。
年幼无知、青春憧憬、安度晚年,其中各个阶段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原因很简单我们仅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推断所有的事物。
“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够去善待他人。
”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真正认清的人又怎么能去真正认清其他的人呢吗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常常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我们自己总是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强加于人,然而只有你真正明白什么是你所不欲的之后才能避免施之于人。
所以我认为了解别人的首要条件就是了解自己。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而有太多的外界因素干扰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思想、蒙蔽了我们看清自己的双眼,然而正是这种近似于阻碍的保护使我们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我们习惯了这种逆来顺受之后就忘记了自己思考,丧失了自己摸索的勇气和信心。
只有走出堆砌的堡垒,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真实的世界才能更加了解我们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内心深处仅存的那些自信,那些所谓的自尊,都被击得粉碎。
一时间,自卑、渺小、无奈、疲惫、迷茫一一袭上心头,困扰着我们,束缚着我们。
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找不到人生奋斗的目标。
思想陷入困顿的境地,感到处处不如人,感到人生索然无味。
不知希望在哪里,不知自己的用处何在。
这种困惑在于丹的《庄子》心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于丹的《庄子》心得之二告诉我们:境界有大小。
第一篇:于丹庄子心得一个人不怕经济上的贫困,只怕精神上的潦倒心为形所役不值得人心为什么有自由,自由就是因为他不在乎察其始,本无生` 豁达是人解脱的前提人要顺应自然不怕死,也不找死,乐生未知生焉知死活在当下依估而行,放能顺畅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感悟逍遥游,要有一个淡泊的心态庄子的心态就是淡泊为大:宁静致远名为实之宾静才能发现至极的道理用心才能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人生至级的感悟冠军永远在掌声之后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寂寞是一种境界: 经历和悟性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人的态度即价值观可以改变人生清明的理性是拯救生命的力量,感性能触目生春,充满欢乐逍遥就是要善于打破常规:稳当的东西都在动态之中动态中保持平衡,不平衡是世界在变而你不便逍遥要我们顺应生命与自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养心,随心畅游不必去计较,不必去骄情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不要执着于追问,就让它顺其自然生命诚可贵,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利令智昏贪欲折损了自己的本性人永远不要和自己已有的东西叫劲忘了过去,枉前走,一切都跟着:无心得水静尤明心如镜,坦坦然然,看见了世界也就看见了自己心为形役,不值! 染人心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真正的聪明是静下来听见生命最本初的愿望游心于淡,和气与漠我们的新淡然处之,很多事才能持久防下更多的计较,防下急功近利,看到长远,才能有恒久的心世界上总有路可走代偿功能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位置君子不是没过,而是有错而改之敢与亮出自己的弱相,仍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心胸狭隘就像井底之蛙,将会有心理的困顿用辽阔的境界让自己跟天地之间有更多的默契,获得更广的力量自己看到自己真正的缺失不要较劲现在,过去的不足都接受下来想办法改良它内心的力量就是和缓的凝合力垃圾和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人应该有一种平常心生死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化在生命之中,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活下去思想的传承远胜于生命的传承未知生,焉知死?对生命的解读在于自己坦然的人的标准:与四时相通不怕死,决不找死乐生、顺应坦然达生:心态决定人的状态旷达:不要用此生无价值的东西,不要用此生有限的时光去追求达不到的东西当我们患得患失时,所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发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呆若木鸡最后的争斗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性用心去斋戒:齐以静心1.忘利2 忘名3.忘己以天合天:不要和规律较劲人只有打破世俗心,才能体会世界的真意儒道相济境界:大道合乎自然即不丧失和不迷惑自己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就会把握住独一无二的人生崇拜偶像不如认清自己“一切会过去”活在当下善养生者: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过分锦上添花给别人看抓住人内心朴善的本真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断力比技巧更高明陷入绝境时要靠我们自己的判断和冷静生命在你手中,在于天地心天之道才是大道不要怕,不要悔第二篇:于丹--庄子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完整版于丹《庄子》心得之《庄子何其人》第一集内容简介: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于丹庄子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于丹庄子读后感于丹庄子读后感《庄子》心得体会躺在我的书桌上,作者就是于丹,大家应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听过她讲解的《论语》心得和解读《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本年4月份退团时公司给我的退团纪念礼,同时还有电子系统万年历,的礼物却感觉格外有意义,一个代表时间,一个代表一种精神。
《庄子》心得的扉页是作者题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字迹很大气。
平日里我也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书或文章,把哲理写实,易懂不乏味,使人在感悟人生的同时也得到诸多处世之道。
现实生活实在太中可能是因为计较太多,我们曾烦心劳神,因为要做到某一目标,急功近利而不达。
也曾因为婚姻生活的种种困境,失去了盼望和理想。
于丹则用她现代视角很好地讲述庄子的。
我和我的朋友常常在一起感慨生活的种种,我们有时也觉得人的一生真是,我们并没有极年长,可为什么总要经历很多不快乐和留有余地的事,这件事刚过没顺心几天另件事儿又出现了,人一辈子那么长,酸甜苦辣还真要我们一一尝尝遍才不为过呀。
生活带给我们很多快乐的感觉,幸福的感动,亲情的温暖,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难题,能够耐心和毅力去磨练,去化解,去完成。
无论处在何种状况下,我都会勉励自己乐观面对。
这书名则告诉我们说“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如果我们遇到了高山或者大河,真正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北路,放低平常心看齐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本书从十个方面需要进行分析,其中第七章是“坚持与顺应”,书中写道“庄子认为,循规蹈矩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原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
”自己也经常有感慨,也听完听身边的朋友同僚感慨过,大众文化科肉的种种已将我们磨得圆圆的,没梭没角,没个性。
人们把幽默感冠名为“张扬”,所以我们已不再张扬凡事随大流,说得难听点,哪天入了哪流都不知道,平庸呀。
“坚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
我的理解是自已的想法同样要说出来,但不与他人对立。
不知你是否赞同。
庄子心得于丹读后感【6篇】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形态活下去。
——于丹这次为您整理了6篇《庄子心得于丹读后感》,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于丹的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一我一直渴望用我拙笨的笔头来描摹一下这个先秦的哲人,但每每提笔,浮现眼前的,总是一个至玄至幻的影子。
这个影子或隐没于江湖,或委身于水田,或翩跹于梦幻,或混迹于闹市,令我无从下笔,只得兴叹。
大多数人对于庄子,是迷惑不解的。
那个烽火狼烟、豪杰并起的时代,赋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辅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怀,而庄子,这个槁项黄须、聪明透顶的人,却弃自己的满腔才情不用,或与水田曳尾的神龟游戏,或研究墙角蜗牛触角上的弹丸小国,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鹏、大鲲,甚至对送到眼前的楚国相位都安然不动……这太出乎人们意料了!是啊!在那个名士说客围绕着君王,不厌其烦地宣扬他们那一套“治人”之术的时候,我们的庄子,却转过头来,把自己的内心对准了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
他诚恳地告诉我们如何解脱世上的繁役,他坚定地鼓励我们去寻找自由、坚守内心。
当他的老妻死去后,他毫不悲伤,高兴得击鼓,庆贺老妻归于自然;当同乡的曹商在乡里羡慕的目光中炫耀帝王赏赐的车马时,我们的庄子竟毫不留情地讽刺他舐了秦王的大腿的脓疮……庄子就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他的行为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那样的古怪,他真是那个时代一个出人意料的哲人。
然而——当我逐渐触摸到庄子的内心后,我才渐渐了解,正如清朝进士吴文英所说“庄子眼光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终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的那样,庄子因为对世界极度的热爱,才会对它表现出极度的失望,才会向往自由,让心摆脱奴役,才会用辛辣和尖刻的比喻来抨击、暗喻当时的社会。
话说回来,庄子的蜗角之国,更是对世间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对抗。
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反抗。
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的深爱,他似乎用他的放荡不羁来对待世俗的框约,用他的怪诞诙谐来嘲讽世俗的装模作样,一本正经。
于丹庄子读后感范文10篇《庄子》一文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作品,文学价值非常高。
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都受到了《庄子》的影响。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于丹庄子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于丹庄子读后感1《秋水》是《庄子》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全文从河伯与海神若之间的对话开始,以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上的故事结尾,中间又杂以孔子和公孙龙的故事,貌似没有支点的和主题,延续了庄子一贯的风格。
但是,看完全文后却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因为庄子在其中埋藏了一条隐秘而连绵的线索——那就是庄子希望告诉我们的处世态度。
近来,学业开始繁忙起来,难免由心底升起些许急躁,其实静下心来,回头看看却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免有些沮丧,于此就倍添了对于庄周的羡慕。
在他看来,世间万物或大或小,都因为命运的限制而不能看清自己,就像河伯一样。
人属毫末,只需安于自然天“道”就好。
譬如海神说“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又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有时人生的迷雾“只缘身在此山中”,参悟了大道,就不再迷惘了,孔子在匡的游历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最后,庄子与惠施的故事放在这里也就不显得突兀了。
对于庄周来说,河流比之沧海、人比之万物、天下比之天地,都是毫末,对于天下的争夺和名望的博取更是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是在以有限的智慧去追求对他们本身来说过于大的东西。
如此,我也了解了我的繁忙与疲敝,只是我追求的窥度了而已,要适度,要控制膨胀的欲望才行啊。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庄子所说容易让人想起“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看来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了……于丹庄子读后感2每每读到庄子的言论,总能使我深思一番,然后醒悟些什么,尤其是对“和”这一方面。
记得曾听花簇幽声,与友手谈两奁乌鹭,看玉子音脆。
初,我落子咄咄逼人,不加退让,但随一来一往间,局势渐步苍黄。
《于丹庄子心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于丹庄子心得》读书篇1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2月19日:境界有大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月20日:感悟与超越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
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
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
2月21日:认识你自己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2月22日:本性与物性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
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
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
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2月23日:总有路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
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2月24日:坚持与顺应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庄子心得于丹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庄子心得于丹读后感7篇大家都应该从生活和工作中提取有价值的经验,形成心得体会,为了更好地与他人分享心得体会,我们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庄子心得于丹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于丹庄子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于丹庄子读后感于丹庄子读后感《庄子》心得躺在我的书桌上,作者就是于丹,大家应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听过她讲解的《论语》心得和解读《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本年4月份退团时公司给我的退团纪念礼,同时还有电子万年历,小小的礼物却感觉格外有意义,一个代表时间,一个代表一种精神。
《庄子》心得的扉页是作者题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字迹很大气。
平日里我也是很喜欢看这种类型的书或文章,把哲理写实,易懂不乏味,使人在感悟人生的同时也得到诸多处世之道。
现实生活中可能是因为计较太多,我们曾烦心劳神,因为要实现某一目标,急功近利而不达。
也曾因为生活的种种困境,失去了希望和理想。
于丹则用她现代视角很好地讲述庄子的思想。
我和我的朋友常常在一起感慨生活的种种,我们有时也觉得人的一生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并没有很年长,可为什么总要经历很多不快乐和不顺心的事,这事刚过没顺心几天另事又出现了,人一辈子那么长,酸甜苦辣还真要我们一一尝尝遍才不为过呀。
生活带给我们很多快乐的感觉,幸福的感动,亲情的温暖,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难题,需要耐心和毅力去磨练,去化解,去完成。
无论处在何种状况下,我都会勉励自己乐观面对。
这本书则告诉我们说“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如果我们遇到了高山或者大河,真正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放低平常心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本书从十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第七章是“坚持与顺应”,书中写道“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原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
”自己也经常有感慨,也听身边的朋友同事感慨过,现实生活的种种已将我们磨得圆圆的,没梭没角,没个性。
人们把个性冠名为“张扬”,所以我们已不再张扬凡事随大流,说得难听点,哪天入了哪流都不知道,平庸呀。
“坚持自己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
我的理解是自已的想法一定要说出来,但不与他人对立。
不知你是否赞同。
在这个丰富的物质时代,三人成虎,那些语言攻击一般人都很难坚持自我的。
第一篇:《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暑假期间,我仔细品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有太多太多的感受。
于丹超越圣人与凡人的时空界限,解读当下社会和生活,让我坦然微笑、掩卷沉思……联系现实生活,就想谈一点:做人,一定要做坦坦荡荡的君子,不要做心胸狭窄的小人。
因为君子讲道义,小人讲势利;君子爱讲正理,小人总说歪理;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阳奉阴违;君子追求和谐,小人存心捣乱;君子严责自己,小人暗算他人;君子总在明处,小人常在暗处;君子不记人过,小人与人交恶;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帮结派;君子顾全大局,小人只顾已私;君子顾及脸面,小人不计影响;君子老实做事,小人弄虚做假;君子襟怀坦荡,小人鼠肚鸡肠;君子适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君子温和如三春暖风,小人阴险如冬日严霜。
宽容别人是君子之为。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
”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
“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心胸狭窄、陷害别人是小人之为。
他们不能接受身边存在比自己强的人,有时候是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会妨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狭窄的心胸使他们不能吃一点点亏,会想方设法消灭对手。
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就像是一株小草,微风拂过,也能让他们前俯后仰,方寸大乱。
对别人一些无心的举动,一些随意的言谈,都很敏感,在心里形成挥之不去的阴影。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对别人的报复是与别人的能力无关的,只是因为别人不经意伤害了他们,他们却无法释怀。
他们只想着怎样让别人也受到更大的伤害,只有别人受到的伤害远胜于自己,他们才能感到一丝快感。
和心胸狭窄的人在一起,会有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得罪到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对你进行报复。
太可怕了!于丹告诉我们,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我们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汗水,收获自己的成功,这份成功才会有意义。
当然,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
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庄子》通过很多个庄周叙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
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篇1庄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栖息地,就不要受拘与外物,外物总是短暂而易腐朽的,而生命灵魂才是永恒。
不要做财宝的奴隶,要做财宝的仆人,这样,人才能真正的逍遥。
否则,就可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对逍遥的享受。
自由的栖息可以让疲乏的心得到安歇,让压抑的心得以释放。
自由的栖息需放得下繁华,耐得住孤独,达到“物而不物”的境界。
若是心恋浮华,不舍喧嚣,终不得心灵的安排。
现实当中,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放下的,那样的境界我们很难达到,但是我们应当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弯子,弯子太多会使你的心情沉重,影响你的心情,导致恶劣的结果。
其实,只要你够纯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真谛,你会觉得前景一片宽阔。
有的人对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尽之中,从未体会过幸福和欣慰的味道,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忧虑和恐惊时常伴随,生活实在是糟糕至极,要知道月圆月亏皆有定数,岂是人力可转变的?不如适可而止,有选择的放下执着,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份坦然。
人生一世,谁总是一帆风顺?“物而不物”会另有收获,对于物欲的追求和执着,是人生一切苦痛的根源。
《庄子·田子方》中有一句话:“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意思是说:最可悲的事,莫过于心如死灰,而身死了倒是其次呢。
这说明人的心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假如总是对一些事情耿耿于怀,放不下,就会心灵闭塞,似乎被绳索牢牢困住,心之将死,无法将他们恢复元气。
他们就像一个蚕蛹,用厚重的茧把自己捆缚了起来!放下很难,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损失和伤心,可是真正放手后会发觉全部的纠结和烦心反而会转化成一片海阔天空,放下是一种感悟,一种心境,是一种对外部事物进行取舍、轻重缓急、远近厚薄的把握,放下你该放手的东西,你会拥有欢乐的人生!何不每天在清爽的阳光中过日子,洗练一份仁厚清净的心境,无憾无悔的走到生命终点,抛弃一切尘世的烦扰,留一份开阔的天空给心灵安个家。
于丹《庄子》心得6篇在撰写心得时,真实的想法是关键,它能让读者感受到我们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写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于丹《庄子》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于丹《庄子》心得篇1一、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
他的逍遥游里的境界心向往之充分体现出: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需要的是质询自己的心,问一句:面对这纷繁芜杂的环境和世界,面对自己的顺与逆,我们首先应该想如何发展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
正如那句:庄子的逍遥游给了我们每一个凡俗的生命一双非凡的翅膀。
二、感悟与超越每一个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现如今,我们常被现实错过了太多太多。
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有什么愿望。
往往在他人过多的言论中盲从,迷失自己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
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
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
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
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
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
于丹庄子心得全集【篇一:学习于丹《庄子》心得心得体会】学习"《庄子》心得",于丹教授讲述了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兄弟两人,家住在80层的高楼上,有一天深夜两人背着行囊回家,却正好赶上停电,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选择爬楼梯,学习于丹《庄子》心得心得体会。
不多久到了20楼,两人开始感觉有点累了,合议了一下,决定把背包存在20楼,改天再回来取。
卸下背包的两人感觉很轻松,说说笑笑,一鼓作气到了40楼。
这时候兄弟俩已经很累了,然后便相互抱怨和指责,开始吵吵闹闹。
吵到60层的时候,实在是太累了,甚至都没了说话的力气,只能平稳下来,安安静静地爬完了最后20层。
终于到了80楼,兄弟俩站在家门口,却突然想起,钥匙忘到20楼的背包里了。
这个故事以前也听过,当时只是嘲笑两兄弟的健忘和糊涂,却没有想到其中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于丹教授说,故事里兄弟爬楼的过程,也正映合着人的一生。
人生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意气风发的,我们背负着沉沉的行囊,里面装着理想,装着报负,装着很多很多的愿望,不畏艰险,从脚下的第一个台阶开始上路。
走到20岁,这是人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也开始认同一些社会规则,这时会觉得社会给了我们很多的负担,托起自己已经足够疲惫,还是先把肩上的背包安顿下来,等到衣食无忧,有名有份了再回头拾取梦想也不迟。
最初卸下包袱的时候确实很轻松,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增多,争斗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内心也随之日益焦虑,这时候人不免抱怨,都觉得社会辜负了自己,付出太多而回报太少。
走过40岁,那些意气风发的东西都过去了,人也就变得疲惫颓废。
走到60岁,这时人已经进入了晚年,晚年的时光应该是美好的,值得珍惜的,不要再抱怨,应该安静和顺应一些。
终于到了80岁,人生差不多也走到了终点,这时人会突然之间怅然若失,回想起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那一直都没有打开过的梦想,留在了20岁的行囊里,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故事很有意思,蕴含的哲理也引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5篇)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庄子心得读后感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一书中,用她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为我们解读了《庄子》中的诸多问题。
她将深奥的哲学道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生动地呈现出来,让我受益良多。
在解读《庄子》的过程中,于丹教授强调了个体在面对社会、自然和人生时的态度。
她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追求真实的自我。
这一点,在《庄子》中的“逍遥游”一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于丹教授的解读,让我对《庄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用生动的语言,将原本深奥的哲学道理,转化为了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
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总的来说,《庄子心得》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于丹教授的解读,让我对《庄子》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更多的人生道理。
她所教授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庄子》,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会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2庄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尤其是于丹女士。
于丹在她的《庄子心得》一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将庄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于丹在书中首先介绍了庄子的背景和思想,包括其生活背景、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以及庄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等。
然后,她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入的剖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思想,例如“庄子的妻子死了,他敲着盆子唱歌”,这表现出庄子对于生命的达观和超脱。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于丹对庄子思想的独特理解和解读。
她将庄子思想中的“道”与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相结合,例如现代社会的焦虑和压力,她用庄子思想来引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同时,她对庄子思想的解读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庄子这个人,以及他为何能够写出如此独特且深刻的思想。
在书中,于丹对于庄子思想的解读,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的思想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洞察,他让我们认识到,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生活本就是简单的,快乐的,只要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负担,就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于丹庄子读后感(精选10篇)于丹庄子读后感精选篇1《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
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
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
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
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
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
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
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
“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
”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
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
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于丹庄子读后感精选篇2《秋水》是《庄子》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全文从河伯与海神若之间的对话开始,以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上的故事结尾,中间又杂以孔子和公孙龙的故事,貌似没有支点的和主题,延续了庄子一贯的风格。
但是,看完全文后却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因为庄子在其中埋藏了一条隐秘而连绵的线索——那就是庄子希望告诉我们的处世态度。
近来,学业开始繁忙起来,难免由心底升起些许急躁,其实静下心来,回头看看却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免有些沮丧,于此就倍添了对于庄周的羡慕。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3篇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一无意中在书摊买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读来感到相当有趣,觉得很舒服。
那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只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
他包容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
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恰恰相反,其实<庄子>里面的精神,在今天这个社会,很多人都需要。
这是需要你辨证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
贫而乐道,不慕富贵。
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但是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
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
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
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
“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
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
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
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
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
只有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
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
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二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记得在我的大学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欢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
贫而乐道,不慕富贵。
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
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
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
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
——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
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三偶然的机会,从朋友的介绍中,初识了这本<于丹庄子心得>。
细细咀嚼,慢慢品读,在静静的夜晚轻轻的与心灵对话,感受到了生命宁静中的颤动之姿,摇曳中的沉静风骨。
<庄子>与我并不陌生,或许应该说有些老庄思想以于不知不觉深入人心了。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从人对寓言的最直接的“觉”,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懂得用心生活,体会超越的“悟”。
我认为人生有许多“觉”的过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过程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现,寻找内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觉”与“悟”的联系故事是这样展开阐述的:<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
内篇。
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
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达到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路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能够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达到“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联想到了我们的职业岗位。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是这样,“觉”的事件和过程是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在学习中什么时候表现的最有兴趣,他们是这样看待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他们高举着小手是在渴望着什么……而这时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结果便是“丢失”了“悟”。
进而是丢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机,升华的“境界”。
如果,你注意到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学,那么你就会去有意的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更好的调动情绪的环节;如果你理解老师的一句肯定会在他们的脸上浇开一朵花,那么你的课堂将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从他们高举的双手中读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课堂就是充满互动,灵动的……其中这或许便是悟的瞬间,它是基于积极的思考,经验的不断累积而成的。
“觉”到“悟”的成长<于丹庄子心得>还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认识自己是一个人生历程,需要你不断的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让你随波浮沉,盲目仿效。
面对现代物质化愈来愈强的社会,它常让我们在潮流的浪尖,迷失双眼,终而脚步零乱的踏上肤浅,流行的航船。
失去品味、品质的本质,我们要摆脱外在的标准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鹊的名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成为中国名医的代称。
扁鹊去见魏王。
魏王说:“我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你跟我说说,你们三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明啊?”扁鹊老老实实地回话:“我大哥医术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医术最差。
”魏王惊讶地问:“那为什么你天下闻名,而他们两人却默默无闻呢?”扁鹊说:“因为我大哥给人治病,总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个人得病但还没显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给消除了。
这个病人就像没得病一样,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给人除预先的病。
“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时,他用药就把病除了。
大家总认为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发展下去那会要命的大病啊!”扁鹊能够在自己名声大扬之时说出此番事实,而不以别人的看法去认识自己,实属不易。
它再一次的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去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受别人的观点和束缚。
教学是我们的生命线,汲取从一次次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浅层表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漏洞,用一双从懂得倾听到善于倾听的升华!一次公开课的成功,往往会使我们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别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
其实细思中,我们只关注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却没扣响迎向朝阳的那扇大门:及时地反思,挖掘内在成功的宝藏,善于倾听总结,运用到更多的实践教学中,这便是缺失了对现有位置的“悟”!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人生的方向。
用一颗平常心去适应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恩赐,使得其所才是个人价值所在。
“外化而不内化”这是获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从认识自己的“觉”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这些有着厚重内心价值的不鸣不已的平常人。
每个人都能拥有辉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觉”,从觉中“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