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47.00 KB
- 文档页数:10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电路的研究
1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概述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Voltage Controlled Sawtooth Wave Generator)是一种产生锯齿波的电路,其频率和幅度可以通过电压控制。
它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发生器,在通信、音乐合成、测试等领域中
得到广泛应用。
2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是使用运放的正反馈作用来实现自
激振荡,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来产生锯齿波形。
其中,电容与电阻的
取值可以决定锯齿波的上升和下降斜率,从而影响锯齿波的频率、幅度、波形等特性。
3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和调整
设计压控锯齿波发生器需要注意电容与电阻的取值、运放的选择
等方面。
一般来说,电容值越大则频率越低,电阻值越大则幅度越高。
在调整压控采样电压时,可以通过外接电压源来控制电路输出的频率
和幅度。
4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应用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广泛应用于通信、音乐合成、测试等领域中。
在通信领域,使用压控锯齿波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信号来进行调制;在
音乐合成领域,压控锯齿波发生器可以模拟出锯齿波的音色特性;在测试领域,可以使用压控锯齿波发生器来测试设备的频率响应。
5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发展也趋于多样化和智能化。
目前,一些新型压控锯齿波发生器已经具备多种波形输出功能,并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实现远程控制和调整。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压控锯齿波发生器将会更加普及和实用。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报告指导老师:XXX实验者:XXX合作者:XXX锯齿波发生器1、设计内容:设计一个锯齿波发生器,要求输出波形如下所示:2、设计要求:①周期要求如上图所示。
②锯齿波峰值大于10V。
3、实验所需元器件:① 4011一片;②电位器10k(2个);③ 9013(2个);④电阻4.7K (1个),2K(1个),1K(3个),100Ω(1个);⑤电容470nF(4个),电解电容100μF(1个);⑥二极管(1个)实验中用到的4011管脚图:实验中用到的9013封装图:9013三端子依次为E、B、C。
4.设计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图的PCB实验原理:该实验电路图共分为两部分:前面第一部分为矩形波产生电路。
用三个与非门通过RC 反馈电路产生稳定的方波,通过调节R1与C1可以调节方波的周期,由公式T=2.2RC ,选取R 、C 的值,如电路图中所示,第三个与非门输出端通过电阻和电容与第四个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当与非门3输出端为高电平时,通过电阻并联对电容充电,充电时间取决于与非门3高电平的时间,当与非门3输出端跳转为低电平时,电容只通过R3电阻形成放电回路,由于放电回路时间常数(R3+R6)C2大于充电时间常数(R4∥(R3+R6))C2,所以电容放电时间较长,降低到与非门4输入低电平门限电压的时间长,调节R4的值就可以调节电容C2的充电电压,从而改变与非门4输出端跳转时间。
因此通过改变R4的电阻值可以改变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从而调节与非门4输出的矩形波的占空比,如下图所示第三个与非门输出 第四个与非门输出后面第二部分为锯齿波产生电路,要使电容的充电电压为线性度良好的直线,由公式dt t i Ct u C C ⎰=)(1)(得,电容的充电电流为恒值,即可得)(t u C =Kt ,得到线性度非常好的锯齿波。
电路图如下所示第一个三极管基极的输入端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
当与非门4输出为低电平时,9013截止,电源经R7对电容C3充电,取电容上端电压为输出电压;当与非门4输出跳转为高电平时,9013导通,由于9013饱和时输出阻抗很小,所以电容放电很快,故形成了很短的扫描回程。
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姓名:院别:工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指导教师:2014年12月工学院课程设计评审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1 设计任务与要求1.1 设计任务:利用集成运放实现一个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1.2 设计要求:自行设计并确定元件参数,画出电路图,列出元件明细表,做出产品。
通过实验测试电路参数,验证电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设计原理工作原理:ω与输入控制电指输出频率与输入控制电压有对应关系的发生器电路,其特性用输出角频率0ω,0称为自由振荡角频率;曲压c u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表示(如图1)。
图1中c u为零时的角频率0ω,0处的斜率0K称为控制灵敏度。
使振荡器的工作状态或振荡回路的元件参数受输入控制线在0电压的控制,就可构成一个压控振荡器。
图1 压控震荡器的控制特性3 电路设计3.1 设计思路本次设计采用比较电路输出矩形波,通过积分电路将波形转换为锯齿波,调节输入电压,当积分电路的正向积分时间常数远大于反向积分常数,或者反向积分时间常数远大于正向积分时间常数时,那么输出电压0u上升和下降的斜率相差很多,就可以获得锯齿波。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积分电路两个方向的积分通路相同,就可得到锯齿波发生电路。
3.2压控锯齿发生电路的各部分电路3.2.1滞回比较器滞回比较器又称施密特触发器,迟滞比较器。
这种比较器的特点是当输入信号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时,它有两个阈值,且不相等,其传输特性具有“滞回”曲线的形状。
滞回比较器也有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两种方式。
滞回比较器的电路图3.2.2积分电路积分电路是使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时间积分值成比例的电路。
改变三角波产生电路中积分电路的正向积分时间和反向积分时间,就可以在电路输出端得到锯齿波积分器的电路图3.3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整体设计电路图: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教你制作+5V直流电源和锯齿波发生器引言电子DIY们,学习制作一个简单的+5V直流电源和锯齿波发生器是非常好的入门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有关元件的基础知识和具体制作方法。
一.制做+5V直流电源和锯齿波发生器,即由220V交流输入(接变压器输入端),经变压器降至9V(交流),再经整流、滤波、稳压后可获得稳定的+5V直流电压,以为锯齿波发生器电路提供电源。
由NE555构成多谐振荡电路,输出为锯齿波,频率范围:80~800kHz。
电路组成(参考电路)整体电路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单元:电源电路、恒流源电路、NE555多谐振荡器电路(一)电源电路由交流220V~经变压器降至9V~,再经整流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最终得到+5V的直流电压,为振荡器电路提供电源。
降压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图1 电源电路(二)恒流原电路(1)电路图2 恒流源电路硅:PN结正向压降为0.6~0.7V锗: PN结正向压降为0.2~0.3V(2)原理Vt1构成恒流电路,以保证555获得线性良好的锯齿波。
Rp1改变→Veb改变→使Vt1饱和导通,基极电压是一个恒定值,则基极电流Ib为恒定值。
若Vt1工作在放大区:Ic=βIb若Vt1工作在饱和区:Ic=5v/R1+Rp1当VRp1↑→Vbe↓→Ie↓(≈Ic↓),电容充电速度慢→振荡频率↓(反之变大),因此Rp1是调节振荡频率的电位器。
(三)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1)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图3 自激多谐振荡器上图为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图,图中R端接高电平Vcc,Vco(5)连接0.01μF电容,起滤波作用。
将V21(6)和V22(2)连在一起,作为输入端V2,就构成了施密特电路形式,将三极管输出端(7)通过电阻R1接到电源Vcc,三极管就构成集电极开路门反向器的形式,其输出通过R2、C积分电路反馈至输入端Vi,就构成了自激多谐振荡器。
(2)在锯齿波发生器中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图4 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开始刚合上电源时,电容C还未充电,Vc为底电平,Vdb为低电平,Td截止,Vcc通过R1、RP1对C充电,Vc逐渐上升↑。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多功能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多功能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在控制开关的作用下,能实现单周期扫描、间歇扫描、连续扫描和停止扫描控制功能(2)具有输出幅度调节、直流偏置调节和扫描周期调节功能;(3) 输出幅度在正负10V 范围内可调.线性度优于0.01%。
(4)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主要器件。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锯齿波发生器是运用相关器件组合而产生的电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就是集成运算放大器,以及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滞回比较器、积分器。
用集成运放实现的电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如果在三角波发生电路中,有意识地使积分电路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常数相差悬殊,则在积分电路的输出端即可得到锯齿波信号。
要实现幅度可调,则需将控制输出电压幅度的相应参数设置成可调参数即可。
器件与单元电路的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滞回比较器,积分电路,反向比例运算电路,555定时器。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工作原理假设初始时刻滞回比较器输出端为高电平,而且假设积分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零。
由于A 1同相输入端的电压U +同时与U o1和U o 有关,根据叠加原理,可得:o 2121o 211U R R R U R R R U ++++= (7) 则此时U +也为高电平。
但当z 1o U U +=时,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U o 将随着时间往负方向线性增长,U +随之减小,当减小至0==-+U U 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发生跳变,使z 1o U U -=,同时U+将跳变为一个负值。
以后,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将随着时间往正方向线性增长,U +也随之增大,当增大至0==-+U U 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再次发生跳变,使z 1o U U +=,同时U +也跳变为一个正值。
然后重复以上过程,于是可得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1o U 为矩形波,而由于积分电路的充放电时间不等,故积分电路输出电压Uo 为锯齿波。
实验五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理解、掌握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比较器、积分器的原理,掌握锯齿波-矩形波(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构成方式,波形参数与电路元件值的关系,通过对理论计算、仿真、测试的数据对比分析获得对电路原理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验设备及器件:笔记本电脑(软件环境:Multisim13.0、WaveForms2015)AD2口袋仪器电容:0.1μF电阻:200Ω、10kΩ*4、30kΩ*3二极管:发光二极管*2(红色或绿色)、普通二极管*2运放:μA741*2面包板、连接线等实验内容:用两片μA741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施密特触发器+积分电路)见图1。
图1 三角波-方波电路1.测试(使用红色发光二极管):(1)按图1搭建电路,使用AD2测试vo1和vo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2),观察测试的波形,给出方波及三角波的高电平、低电平、方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图2 三角波-方波电路的测试波形(2)令图1中的R4=10 kΩ,其他器件参数不变,构成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使用AD2测试vo1和vo2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3),通过波形给出锯齿波及矩形波的高电平、低电平、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矩形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2。
图3 锯齿波-矩形波电路的测试波形2.计算(1)利用测试(1)所得的方波高电平和低电平值(输出vo1,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在该工作条件下的正向压降,计算周期时可使用正负峰值的平均值计算),并根据电路器件参数,理论计算三角波输出端(vo)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值、方波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计算时需要考虑D3、D4二极管正向压降的影响,鉴于选用二极管的特性及实验中流过D 3、D4二极管的电流只有100μA左右,取正向压降为0.5V)。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DSP课题名称基于DSP的锯齿波发生器设计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2014 年12 月15 日目录1 设计总体思路及框图 (1)1.1 设计总体思路 (1)1.2 设计框图 (1)2 功能单元设计 (2)2.1 DA转换单元设计 (2)2.1.1 设计思路 (2)2.1.2 程序流程图 (3)2.2 液晶显示单元设计 (3)2.2.1 设计思路 (3)2.2.2 程序流程图 (4)2.3 按键控制单元设计 (5)2.3.1 设计思路 (5)2.3.2 程序流程图 (6)3 程序调试与结果 (7)3.1 软件系统的调试及仿真 (7)3.2 硬件结果 (8)4 总结与体会 (9)5 参考文献 (9)1 设计总体思路及框图1.1 设计总体思路本设计是以TMS320VC5509A这个芯片为核心,在ICETEK–VC5509-A 开发板上进行设计开发,利用专用的数模转换芯片TLV7528对TMS320VC5509A输出的通过计算法计算出的锯齿波数值进行转换成模拟量输出到示波器上显示,并通过按键控制锯齿波波形的频率,实现10~1KHz 可调的锯齿波。
并通过液晶显示锯齿波的频率大小。
1.2 设计框图本设计由以下模块组成,主控芯片TMS320VC5509A输出通过计算法获得锯齿波数值,数模转换模块对DSP芯片输出的值进行转换成模拟量输出到示波器上显示其波形,液晶模块显示锯齿波频率值,按键控制模块调节锯齿波的产生频率。
图1 设计框图2 功能单元设计2.1 DA转换单元设计2.1.1 设计思路本单元用于对DSP芯片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输出到示波器上显示。
利用专用的数模转换芯片,可以实现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量输出的功能。
在ICETEK–VC5509-A 板上,使用的是TLV7528 数模芯片,它可以实现同时转换四路模拟信号输出,并有10 位精度,转换时间0.1μs。
其控制方式较为简单:首先将需要转换的数值通过数据总线传送到TLV7528 上相应寄存器,再发送转换信号,经过一个时间延迟,转换后的模拟量就从TLV7528 输出引脚输出。
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学院:专业:姓名:学号: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占空比调节的方法二.总体设计方案1.滞回比较器在单限比较器中,输入电压在阈值电压附近的任何微小变化,R都将引起输出电压的跃变,不管这种微小变化是来源于输入信号还是外部干扰。
因此,虽然单限比较器很灵敏,但是抗干扰能力差。
滞回比较器具有滞回特性,即具有惯性,因此也就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滞回比较器电路如图(a)所示,滞回比较器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a)电路 (b)电压传输特性从集成运放输出端的限幅电路可以看出,u0=±U Z。
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电位u N= u I,同相输入端电位根据“虚短”u N=u P,求出的u I就是阈值电压,因此得出当u I<-U T,u N<u P,因而uo=+U Z,所以u P=+U T。
u I>+U T,uo=-U Z。
当u I>+U T,u N>u P,因而uo=-U Z,所以u P=-U T。
u I<-U T,uo=+U Z。
可见,uo从+U Z跃变为-U Z和uo从-U Z跃变为+U Z的阈值电压是不同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b)所示。
在我们所设计的锯齿波发生器中,滞回比较器由运放U1和电阻R1,R3,R4所组成。
通过由稳压管D1,D2和限流电阻R3构成的输出限幅电路,从而输出方波波形。
其中调节电阻R2可改变锯齿波的幅值和一定范围的频率。
调节滞回比较器的稳幅输出D1,D2值,可调整方波输出幅值,可改变积分时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锯齿波的频率。
2.积分电路如图所示的积分运算电路中,由于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R’接地,u N=u P =0为“虚地”。
电路中电容C的电流等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输出电压与电容上电压的关系为u o=-u c而电容上电压等于其电流的积分,故在求解t1到t2时间段的积分值时式中u o(t1)为积分起始时刻的输出电压,即积分运算的起始值,积分的终值是t2时刻的输出电压。
锯齿波形发生器的设计1 设计目的(1)通过运用模拟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元件,来达到熟悉相关知识件的目的。
(2)了解锯齿波形发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熟悉锯齿波形发生器的设计、制作,与操作。
(4)了解Multisim 的使用方法以及实现仿真。
2 设计思路设计一个输出电压为3V 的锯齿波形发生器:(1)根据直流电流框图制作±12V 和±8V 的直流电源。
(2)利用迟滞比较器产生方波信号提供给积分器。
(3)通过积分器对方波信号的处理后输出锯齿波信号。
(4)将已经选择好的各部分电路组合使之构成完整的电路图。
3 设计过程3.1方案论证该锯齿波信号放生器由电源、迟滞比较器、积分器等所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图1锯齿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它的工作原理:积分器的输出电压反馈给迟滞比较器输入端为它提供输入电压,进而产生方波,方波在积分器的作用下生成锯齿波。
电路只需加入直流电压即可工作。
3.2电路设计(1)迟滞比较器的设计,如图2所示图2 迟滞比较器工作原理:由图2所示为锯齿波形发生器的第一部分——迟滞比较器。
它由比较器,电阻,整流二极管组成。
迟滞比较器具有电路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这种比较器有两个不同的门限电平,故传输特性呈滞回形状。
设输入电压为I v ,由图中电路可得11113I O P I v v v v R R R -=-+当电路翻转时,有110N P v v ≈=,既得113I T o R v V v R ==-由于1O Z v V =±,可分别求出上、下门限电压和门限宽度为13T Z R V V R +=13T ZR V V R -=-132T T Z R V V V V R +-∆=-=当输入电压大于门限电压时,输出电压为正;当输入电压小于门限电压时,输出电压为负。
D 1、D 2、R 4构成限幅电路,输出方波波形。
(2)积分器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图3积分电路工作原理:积分电路时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模拟信号运算电路,它是组成模拟计算机的基本单元,可以实现对微分方程的模拟。
西昌学院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锯齿波发生器设计一、设计内容设计一个锯齿波发生器,要求输出波形如下所示:二、主要指标和要求:用一个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若干电阻、电容构成一周期为20s的锯齿波发生器三、实验元件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容、电阻、可调电位器、二极管等。
四、方案选择及电路工作原理上图所示为一个锯齿波发生电路。
图中集成运放A1组成滞回比较器;二极管VD1、VD2和电位器R w,使积分电路的充放电回路分开,故A2组成充放电时间常数不等的积分电路。
调节电位器R w滑动端的位置,使R w1远小于R w2,则电容放电的时间常数将比充电的时间常数小得多,于是放电过程很快,而充电过程很慢,即可得锯齿波。
滞回比较器输出的矩形波加在积分电路的反相输入端,而积分电路输出的锯齿波又接到滞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控制滞回比较器输出端的状态发生跳变,从而在A2的输出端得到周期性的锯齿波。
运算过程:当忽略二级管VD1、VD2的导通电阻时,电容充电和放电的时间T1和T2以及锯齿波的振荡周期T分别为:T1=2R1R’wC/R2T2=2R1R”wC/R2T=T1+T2=2R1RwC/R2=20(s)五、收获、体会及心得由于电路的复杂性,我们很难一次性将电路功能实现出来,整体一次性连接电路的弊端还体现在无法确定错误出现在那个部分,模块化之后,确保每个模块功能完善的前提下整合出所需要的整体电路,各个模块的功能相对的简单,这样一个过程就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一个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整个过程中,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运用平时我们实验锻炼的实验能力,将整个电路分模块搭接出来,逐步完善功能。
我明白了合理的布局对整个电路连接的重要性,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个极大的借鉴。
最后感谢学院给我提供这次课程设计的条件,感谢老师在我们课程设计工程中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指导。
六、参考文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锯齿波发生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条件1.可选元件(或自备元件):运放: 若干三极管: 若干电阻、电容、电位器: 若干2.可用仪器: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源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对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1)频率范围: 2000Hz幅值范围: ±6V上升边占总周期的3/4;下降边占总周期的1/4(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选择元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用Proteus 完成仿真)(3)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实验目的控制旋钮 锯齿波 发生电路 可调 放大(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四、设计原理锯齿波发生器主要有迟滞比较器和RC 充放电电路组成。
比较器属于信号处理的一种,他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电平进行比较,然后把比较的结果输出。
实验采用的迟滞比较器的特点是:单输入增大及减少时,两种情况下的门限电压不相等,传输特性呈现出“滞回”曲线的形状。
根据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原理,该设计问题按先后顺序可分为锯齿波发生器(比较器、积分器)、可调放大电路、直流偏置(同向求和)电路,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由运放N1组成的电路是滞回特性比较器,输出矩形波,运放N2组成一个积分器,输出锯齿波。
工作原理分析:运放N1组成的滞回特性比较器输出u01不是+UZ 就是-UZ 。
比较器是在运算放大器同相 积分器可调放大电路 偏置电路 输出uo输入端的电压0时翻转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比0略大就输出+UZ,否则就输出-UZ。
比较器的输入电压就是积分器的输出电压u02,设比较器初始时输出电压为+UZ,积分器在输入正电压作用下,二极管V2导通,积分器通过电阻R4对电容充电,运放N2输出线性下降的负电压,待输出电压u02达到翻转电压U’’时,比较器输出翻转,u01输出负电压-UZ。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幅度频率可调的锯齿波发生器院(系)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5.7.6—2015.7.19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测试用信号源的广泛应用,锯齿波和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作为常用的基本测试信号,锯齿波电路作为时基电路已在仪器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示波器观测到被测信号的波形,需要在水平偏转板加上锯齿波电压,使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均匀扫过荧光屏;电视机荧光屏行场扫描也需要锯齿波电压信号进行扫描控制。
因此锯齿波信号产生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本次设计的幅度频率可调的锯齿波发生器,该锯齿波产生电路以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为主要器件,构成迟滞电压比较器和充放电时间常数不等的积分器,实现幅度频率可调的锯齿波发生器。
并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
通过可变电阻阻值的改变,使幅度、频率均可在设计范围内连续可调,以满足不同的电子设备对不同参数的锯齿波信号的要求。
本系统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测试。
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器件成本。
采用单面印制电路板对整体电路进行合理的布线,并进行焊接与调试。
各输出信号均达到设计要求且稳定工作。
关键词:锯齿波;迟滞电压比较器;充放电;积分器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锯齿波发生器的发展概况 (1)1.2本文研究内容 (1)第2章锯齿波发生器总体设计方案 (1)2.1 锯齿波发生器设计方案论证 (1)2.2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及分析 (1)第3章锯齿波发生器单元电路设计 (2)3.1锯齿波发生器具体电路设计 (2)3.1.1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2)3.1.2 同相输入迟滞电压比较器电路设计 (2)3.1.3 充放电时间常数不等的积分器电路设计 (4)3.2 元器件型号选择 (5)3.3 参数计算 (6)3.4 锯齿波发生器总体电路图 (7)第4章锯齿波发生器电路仿真与调试 (8)4.1 Multisim仿真与调试 (8)4.2 仿真结果分析 (10)第5章锯齿波发生器实物制作 (11)5.1 锯齿波发生器电路焊接 (11)5.2锯齿波发生器电路作品 (11)第6章作品测试与数据分析 (13)第7章总结 (15)参考文献 (16)附录I (17)附录II (18)第1章绪论1.1 锯齿波发生器的发展概况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强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
锯齿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频率f=500Hz ,V p-p =10V 。
该课题的内容: (一)原理结构说明一、滞回比较器在单限比较器中,输入电压在阈值电压附近的任何微小变化,R都将引起输出电压的跃变,不管这种微小变化是来源于输入信号还是外部干扰。
因此,虽然单限比较器很灵敏,但是抗干扰能力差。
滞回比较器具有滞回特性,即具有惯性,因此也就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滞回比较器电路如图(a)所示,滞回比较器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b)电压传输特性从集成运放输出端的限幅电路可以看出,uo =±U Z 。
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电位u N =u I ,同相输入端电位根据“虚短”u N =u P ,求出的u I 就是阈值电压,因此得出U ZU ZR 1+R 2u P = R 1U Z ±U T = ± R 1当u I<-U T,u N<u P,因而uo=+U Z,所以u P=+U T。
u I>+U T,uo=-U Z。
当u I>+U T,u N>u P,因而uo=-U Z,所以u P=-U T。
u I<-U T,uo=+U Z。
可见,uo从+U Z跃变为-U Z和uo从-U Z跃变为+U Z的阈值电压是不同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b)所示。
在我们所设计的锯齿波发生器中,滞回比较器由运放U1和电阻Rb,R1,R4所组成。
通过由稳压管D1,D2和限流电阻R3构成的输出限幅电路,从而输出方波波形。
其中调节电阻Rb,R1可改变锯齿波的幅值和一定范围的频率。
调节滞回比较器的稳幅输出D1,D2值,可调整方波输出幅值,可改变积分时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锯齿波的频率。
二、积分电路如图所示的积分运算电路中,由于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R’接地,u N=u P=0,为“虚地”。
电路中电容C的电流等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输出电压与电容上电压的关系为 u o=-u c而电容上电压等于其电流的积分,故在求解t1到t2时间段的积分值时式中为积分起始时刻的输出电压,即积分运算的起始值,积分的终值是t2时刻的输出电压。
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姓名:
院别:工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12月
工学院课程设计评审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设计任务:
利用集成运放实现一个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1.2 设计要求:
自行设计并确定元件参数,画出电路图,列出元件明细表,做出产品。
通过实验测试电路参数,验证电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设计原理
工作原理:
ω与输入控制电指输出频率与输入控制电压有对应关系的发生器电路,其特性用输出角频率0
ω,0称为自由振荡角频率;曲压c u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表示(如图1)。
图1中c u为零时的角频率0
ω,0处的斜率0K称为控制灵敏度。
使振荡器的工作状态或振荡回路的元件参数受输入控制线在0
电压的控制,就可构成一个压控振荡器。
图1 压控震荡器的控制特性
3 电路设计
3.1 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采用比较电路输出矩形波,通过积分电路将波形转换为锯齿波,调节输入电压,当积分电路的正向积分时间常数远大于反向积分常数,或者反向积分时间常数远大于正向积分时间常数时,那么输出电压0u上升和下降的斜率相差很多,就可以获得锯齿波。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积分电路两个方向的积分通路相同,就可得到锯齿波发生电路。
3.2压控锯齿发生电路的各部分电路
3.2.1滞回比较器
滞回比较器又称施密特触发器,迟滞比较器。
这种比较器的特点是当输入信号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时,它有两个阈值,且不相等,其传输特性具有“滞回”曲线的形状。
滞回比较器也有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两种方式。
滞回比较器的电路图
3.2.2积分电路
积分电路是使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时间积分值成比例的电路。
改变三角波产生电路中积分电路的正向积分时间和反向积分时间,就可以在电路输出端得到锯齿波
积分器的电路图
3.3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整体设计电路图:
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该图实际上就是锯齿波发生电路,这里是通过改变输入电压Vi 的大小来改变波形频率,从而将电压参量转换成频率参量。
1A 为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2A 组成积分电路,
滞回比较器输出的矩形波加在二极管D 的N 端,i V 输入信号加在积分电路的反相端,而积分电路输出的锯齿波对接到滞回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控
制滞回比较器输出端的状态发生跳变。
假设t=0时滞回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即Z U V +=01,则D 截止积分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0,
i V 对C 充电,C R C 4=,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0V 将随着时间往负方向线性增长,V ﹣随之减小。
当减小至Vt=μ-=0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发生跳变使Z U V -=01,此时D 导通,C 放电,
0V 随时间往正方向线性增长,当i V 大小改变时,可控制D 导通与截止,使C 充放电路径不同,从
而使锯齿波频率改变。
3.4 实验准备: 3.
4.1实验仪器:
模拟电路实验箱、示波器、数字万用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模块
3.4.2电子元件:
10K 电阻:5个; 0.22U 电容一个; 双向二极管:一个; 普通二极管:一个; 导线:若干
3.5实验连线及调试:
3.6实验结果:
3.6.1 数据处理
当Z u U -=0时,2D 导通,1D 截止,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1
001230t u t t U C
R R u Z W +-=
+
0u 随时间线性上升;
当Z u U +=0时,1D 导通,2D 截止,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1
0001240t u t t U C
R u +--
= 0u 随时间线性下降;
根据三角波发生器电路的振荡周期的计算方法,可得出下降时间为
C R R R t t T 42
1
1201⨯
=-= 上升时间为 C R R R R t t T W )(232
1
122+⨯⨯
=-= 因为3R 阻值远小于W R ,所以可以认为T=2T
可得01u 的占空比 W
R R R T T +=33
12
4 设计体会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与设计,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从我们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这个课题,通过分析与大家的态度,对于我们目前来说,这个课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只凭借我们之前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就开始分头行动,通过网络、图书馆相关书籍、还有指导老师,我们四个一点一点的学习,并且大家对所学到的新东西一起讨论并且发表个人意见,大家似乎慢慢的懂点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与建议下,我们最终确立了压控锯齿波发生器的电路与其工作原理,之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工作原理搞明白了!
经过前几天的努力,最终确定了电路图,之后为了验证数据,我们来到实验室,找到模电试验箱,开始连线与调试,我们准备好了所需的实验仪器与电子元件之后,就开始连线,很快我们的电路图连接好了,但是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接到示波器上,结果显示的不是锯齿波,我们开始分析问题,我们最初检查电路,用数字万用表测电路、更换UA741集成块等等,结果还是没有查出来,指导老师也帮助我们分析,结果还是没有做出来,就在大家想办法的时候,老师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将电路先按照三角波发生电路连接,如果没问题的话,在进行改成锯齿波发生器电路,在不断的尝试下,终于成功了。
从一开始设计电路到成功连接,我们不止学到了基本知识,还体会到了过程中的成就感!
参考资料
[1] 王鼎,王桂琴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2] 唐文秀,孙丽萍主编.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孙淑艳主编.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 艾永乐,付子义主编.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赵世平主编. —2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