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03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
- 格式:docx
- 大小:725.79 KB
- 文档页数:12
注意:本份教案使用说明:本份教案总涉及到6大类物质的工业制备,量是非常多的。
老师在使用教案之前一定要经过自己修改,转化为适合学生的教案,请不要直接拿来使用。
本份教案格式:知识点部分按照“不同物质的工业制法”进行分类,知识点对应有几个简单的练一练。
例题解析部分也是按照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因为量较多,设置了一道例题和一道变式。
课后作业部分也是按照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方便老师进行删选。
建议老师调整教案方式:老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案根据知识点的不同拆分成6份独立的教案,对应的知识点、例题、课后作业进行组装成新一份教案,这样教案的主题明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讲解。
H Cl 散热铁片合成塔里的燃烧器H 2Cl 2HCl 合成塔结构图视孔视孔一、盐酸的制备1.原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HCl 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2.设备3.生产过程:如上图,先通入________,点燃,再通入_________,让氯气在氢气的包裹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浓盐酸略带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答案】氢气氯气氯气在空气中无法点燃;让氯气充分燃烧含有FeCl 3二、硫酸的制备1.接触法:二氧化硫跟氧气在催化剂表面上接触时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所以这种生产硫酸的方法,称为接触法。
2.原料:黄铁矿(或硫磺)、空气 3.设备:知识梳理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4.生产过程:(三个阶段、三个反应、三套设备) (1)SO 2的制取(_________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铁矿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故燃烧的黄铁矿不需要多加燃料,矿石粉碎是为了扩大反应物的接触面,通入持续大量的空气流可以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
)净化:除尘(防止堵塞反应管道)→洗涤(除去杂质,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防止腐蚀设备)。
(完整版)高中常见物质制备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固体+液体·不加热固(或液)体+液体·加热(2)常见气体的制备制取气体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 装置类型收集方法注意事项O2 2H2O22H2O+O2↑固体+液体·不加热固体+固体·加热排水法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固体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③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放药品处加热。
④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离水面,才能熄灭酒精灯NH3 向下排空气法Cl2固(或液)体+液·加热向上排气法①同上①、③、④条内容。
②液体与液体加热,反应器内应添加碎瓷片以防暴沸。
③氯气有毒,尾气要用碱液吸收。
④制取乙烯温度应控制在170℃左右NO 排水法C2H4H2固体+液·不加热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使用长颈漏斗时.要把漏斗颈插入液面以下。
③使用启普发生器时,反应物固体应是块状,且不溶于水(H2、CO2、H2S可用)。
④制取乙炔要用分液漏斗,以控制反应速率。
⑤H2S剧毒,应在通风橱中制备,或用碱液吸收尾气。
不可用浓H2SO4C2H2CO2NO2 向上排气法H2S说明:①制O2的大试管口处堵棉花,防止固体反应物冲出,药品不能混入易燃物,以免爆炸;②收集NH3的装置口处堵棉花,阻止NH3的扩散及与空气的对流,以保证所集的NH3的纯度,且容器要干燥;③制乙炔的反应器(试管)内导气管口处堵棉花,防止反应产生的大量泡沫进入并堵塞导气管;④制乙炔时不可用启普发生器,应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⑤有毒气体的制备要注意尾气处理;⑥制H2宜用粗锌,或在稀H2SO4中加少许CuSO4以加速反应。
(3)气体的收集方法①排水集气法:凡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C1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②排空气法:一种是向上排气法,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用此方法;另一种是向下排气法,其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制备(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 装置(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MnO 2 +4HCl(浓)MnCl 2 +Cl 2↑+2H 2O 离子方程式:MnO 2 +4H ++2Cl —(浓)Mn2++Cl 2↑+2H 2O其他制取氯气的原理:① 14HCl+K 2Cr 2O 7 == 2KCl+2CrCl 3 +7H 2O+ 3Cl 2↑② 16 HCl+2KMnO 4 == 2KCl+MnCl 2 +8H 2O+ 5Cl 2↑③ 4HCl + Ca(ClO)2 ==CaCl 2+2H 2O+ 2Cl 2↑④ 6HCl(浓)+KClO 3==KCl+3H 2O+ 3Cl 2↑⑤ PbO 2+4HCl(浓) PbCl 2 + Cl 2↑+2H 2O其中,①②③使用稀盐酸就可发生反应产生氯气(3)尾气吸收吸收原理:Cl 2+2NaOH==NaCl+NaClO+ H 2O不用Ca(OH)2溶液吸收的原因是Ca(OH)2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吸收不完全。
(4)验满的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靠近盛Cl 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靠近盛Cl 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二)氨气(NH 3)的实验室制法(1)装置图△ △△(2) 反应原理:Ca(OH)2+2NH 4Cl CaCl 2+H 2O+ 2NH 3↑ (3) 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证明已集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证明已集满。
(4) 尾气处理:收集时,一般在试管口赛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既可减少NH 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大氨气,又可避免NH 3逸出试管污染空气。
也可以用水多余的NH 3但要防倒吸。
(5)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简易方法:① 加热浓氨水:NH 3.H 2O NH 3↑ + H 2O② 浓氨水+ 固体NaOH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NH 3.H 2O 分解,且OH -浓度增大也有利于NH 3的生成③浓氨水+ 固体CaOCaO 与水反应生成OH -,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促使NH 3.H 2O 分解,化学方程式:NH 3.H 2O + CaO == NH 3↑ + Ca(OH)2(三)一氧化氮(NO)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3Cu +8HNO 3 (稀)==3Cu(NO 3)2+2NO ↑+4H 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⑸尾气处理:收集法(塑料袋)⑹检验方法: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四)二氧化氮(NO 2)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Cu +4HNO 3(浓) ==Cu(NO 3)2+2NO 2↑+2H 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3NO 2+H 2O===2HNO 3+NO ; NO+NO 2+2NaOH===2NaNO 2+H 2O )(五)硫化氢(H 2S )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FeS +2HCl −→ H 2S ↑+FeCl 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饱和NaHS (除HCl ),固体CaCl 2(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CuSO 4溶液或碱液吸收(H 2S+2NaOH=== Na 2S+H 2O 或H 2S+NaOH=== NaHS+H 2O )⑹检验方法: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 润的醋酸试纸黑(六)二氧化硫(SO 2)实验室制取药品:Na 2SO 3固体和浓硫酸⑴ 应原理:Na 2SO 3+H 2SO 4==Na 2SO 4+SO 2↑+H 2O⑵ 【也可以为:Cu + H 2SO 4(浓) Cu SO 4 + SO 2↑+2H 2O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 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 尾气处理:碱液吸收(SO 2+2NaOH=== Na 2SO 3+H 2O )⑹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七)氯化氢气体(HCl )的实验室制法药品:固体NaCl 和浓H 2SO 4【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或难挥发性酸制备易发性酸) ⑴ 应原理:NaCl +H 2SO 4 NaHSO 4 +HCl ↑ 2NaCl +H 2SO 4 Na 2SO 4+HCl ↑(加热到500~600℃)⑵发生装置:固+液 −∆→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⑹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④ 近浓氨水冒白烟△△ △(八)氢气(H2)的实验室制取⑴反应原理:Zn+H2SO4 ==ZnSO4+H2↑⑵生装置:固+液−→气(可以用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②能使灼烧的CuO由黑色变为红色,气体产物使白色的CuSO4粉末变蓝(九)氢气(H2)的实验室制取⑴反应原理:HCOOH硫酸/∆→CO↑+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法⑸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⑺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中化学工业流程必背知识点一、原料预处理的常见方法及目的。
1. 研磨(粉碎)- 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例如,在矿石冶炼前将矿石粉碎,能让矿石中的有用成分与反应物更好地接触,提高反应效率。
2. 浸出。
- 酸浸:- 适用情况:适用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 举例:用硫酸浸出氧化铜矿石,反应方程式为CuO +H_2SO_4=CuSO_4+H_2O。
- 目的:将固体中的有用成分转化为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便于后续的分离和提纯。
- 碱浸:- 适用情况:适用于两性金属(如铝)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等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 举例: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出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 水浸:-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可溶性物质,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直接用水浸取,使食盐溶解在水中。
3. 灼烧(焙烧)- 目的:-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例如,在从海带中提取碘时,先将海带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而除去,留下含碘的化合物。
- 改变物质结构,使其更易被浸出。
如硫化物矿焙烧后,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更易被酸浸出,如2ZnS+3O_2{焙烧}{===}2ZnO + 2SO_2。
二、反应条件的控制。
1. 温度。
- 加热:- 目的:- 加快反应速率。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如合成氨反应,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促进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对于可逆反应)。
例如,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 冷却:- 目的:- 防止某些物质在高温下分解。
如H_2O_2、NH_4HCO_3等受热易分解,在涉及这些物质的工业流程中,有时需要冷却操作。
- 使气态物质液化,便于分离。
如从空气中分离氮气和氧气,先将空气液化,然后根据它们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2. pH值。
- 调节pH的目的:- 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高中化学工业流程
化学工业流程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工艺操作等方法,将原料转变为目标产品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工业流程:
1. 聚合物的生产: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制作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
聚合物的生产过程包括单体或预聚体的合成、聚合反应、溶剂蒸发、加工等步骤。
2. 工业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产生的产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工艺中。
例如,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酸,用于制备肥料、染料、药品等;氢氧化钠是一种工业碱,用于制备纸张、肥皂等。
3. 提取、分离和纯化:提取、分离和纯化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方法,用于分离和纯化有用化学物质。
例如,提取铜的方法包括热浸、浸出、电解等。
4. 合成氨的工业制备: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等领域。
工业制备氨的过程包括催化剂的选择、反应器的设计、制冷系统的设计等。
5. 烷基化反应的应用:烷基化反应是一种在石油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反应,它可以将烃基化合物转化为含有更多碳原子的烃类化合物。
例如,用丁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可以制备非常有用的燃料添加剂。
以上是一些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工业流程,应用非常广泛。
中学阶段常见物质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归纳1.氢气(1)工业制法: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C+H2O(g)CO+H2;CO+ H2O(g) CO2+H2②氯碱工业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图1 启普发生器2NaCl+2H2O2NaOH +H2↑+ Cl2↑,(2)实验室制法:①金属与非氧化性强酸的置换反应:制取方程式:Zn+H₂SO₄== ZnSO₄+H₂↑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图1)或如右图(图2)简易装置。
检验:①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②能使灼烧的CuO由黑色变为红色,气体产物使白色的CuSO4粉末变蓝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②金属与强碱溶液的置换反应:图2 2Al+2NaOH+2H2O=2NaAlO2+3H2↑,2.乙烯(1)工业制法:石油裂解制乙烯:C4H10C2H6+C2H4;C8H18C6H14+C2H4(2)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H2O发生装置:液+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如图3:净化方法:NaOH溶液(除SO2、SO3)、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图3尾气处理:无检验方法:①点燃,明亮的火焰,冒黑烟,燃烧产物是H2O和CO23.乙炔(1)工业制法:煤干馏得到焦炭,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在高温电弧炉中生石灰和焦炭反应生成电石和一氧化碳,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和乙炔。
3C+CaO CaC2+CO↑;CaC2+2H2O Ca(OH)2+C2H2↑(2)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aC2+2H2O −→ CH≡CH↑+Ca(OH)2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如图4净化方法:CuSO4溶液、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尾气处理:无图4 4.一氧化碳(1)工业制法: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C+H2O(g)CO+H2;②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工业制备粗硅的副产物):2C+SiO2Si+2CO↑③工业制备电石的副产物:3C+CaO CaC2+CO↑;(2)实验室制法: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在蒸馏烧瓶里加入浓硫酸,在分液漏斗里盛放甲酸①甲酸分解法:HCOOH CO↑+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图5)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杂: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②草酸分解法:H2C2O4 CO↑+CO2↑+H2O ;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得到一氧化碳。
化学实验室制法大全(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工业制硫酸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条件:高温)2SO2+O2=2SO3(反应条件:加热,催化剂作用下)SO3+H20=H2SO4(反应条件:常温)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内完成2、工业制硝酸4NH3+5O2=4NO+6H2O(反应条件:800度高温,催化剂铂铑合金作用下)2NO+O2=2NO23NO2+O2=2HNO3+NO3、工业制盐酸H2+Cl2=2HCl(反应条件:点燃)然后用水吸收在合成塔内完成4、工业制烧碱2NaCl+2H2O=H2+Cl2+2NaOH(电解饱和食盐水)5、工业制纯碱(侯氏)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NH4HCO3结晶析出)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条件:加热)6、工业制氨气3H2+N2=2NH3(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注:催化剂为铁触媒7、工业制金属铝2Al2O3=4Al+3O2(反应条件:电解,催化剂为熔融的冰晶石)注:冰晶石化学式为NaAlF6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⑴氧气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制取方程式——Zn+H2SO4===H2SO4+H2↑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⑶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2+2NaOH===NaCl+NaClO+H2O⑷硫化氢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2+H2S↑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⑸二氧化硫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向上排气法⑦尾气回收——SO2+2NaOH===Na2SO3+H2O⑹二氧化碳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③装置——启普发生器④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⑺氨气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向下排气法⑻氯化氢①制取原理——高沸点酸与金属氯化物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⑤检验——通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⑥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⑦收集——向上排气法⑼二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②制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③检验——红棕色气体,通入AgNO3溶液颜色变浅,但无沉淀生成⑤收集——向上排气法⑥尾气处理——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10一氧化氮①制取原理——不活泼金属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③制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④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⑤检验——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红棕色⑤收集——排水法⑾一氧化碳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HCOOHCO↑+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③检验——燃烧,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除杂质——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⑤收集——排水法⑿甲烷①制取方程式——CH3COONa+NaOHCH4↑+Na2CO3②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⒀乙烯①制取原理——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脱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③除杂质——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⒁乙炔①制取原理——电石强烈吸水作用②制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CH↑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用大试管,锥形瓶)④检验——无色气体,能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冒出浓的黑烟⑤除杂质——通入硫酸铜溶液(除H2S,PH3),通入浓硫酸(除水蒸气)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制取氯化氢是利用食盐和浓硫酸在不加热或稍微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室制取方程式总结蒙毅1实验室制取022KMnO = KMnO+MnO+O t4 2 4 2 22HO =Mn O2HO+O t22 2 22KC1O 2KC1+3O t32MnO2实验室制取2H 2 AZn+H SO ^=ZnSO+H t2 4 4 . 2Zn+2H+ ------- Zm++H t23实验室制取CO2 .CaCO+2HCl^=CaCl+H O+CO21CaCO3+2H+^=Ca2++H O+C2O t 2、一.3 ». 2 24实验室制取Cl2MnO2+4HCl (浓)=MnCl2+Cl21 +2H2O5实验室制取HCl(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NaCl+H SO "微卿。
+HCl t2 4r… 4 ,2NaCl+HSO4<热NaSO+2HCl t6实验室制取4SO 2 42 ,Na SO3+H SO4^=Na2sO4+H2O+SO217 实室取 H2sFeS+HSO4^FeSO+HS t FeS+2H+^=Fe2++H S t228实验室制取NH32NHCl+Ca(OH) = CaCl +2NH t +2HO 4 2 2 329实验室制取NO3C U+8HNO S(稀)^3C U(NO3)+2NO t +4H03Cu+8H++2NO -^= 3C W++2N O 2 +4HO 23 210实验室制取NO …, 2 ・,,Cu+4HNO3(浓)^=Cu(NO3) +2NO21 +2HOCu+4H++2NO -^= CU2++2NO 2 t +2H O 23 , . 2 211实验室制取Al(OH)3 , .AlCl+3NH3• HO^=Al(OH) J +3NHClAl3++3NH • H O^=Al(OH) 3 r +3NH + 412实验室制Fe2(OH)3胶体 3 4FeCl3+3H2O Fe(OH) 3 (胶体)+3HCl Fe3++3H2O^ Fe(OH) 3 (胶体)+3H+13实验室配制银氨溶液AgNO+NH3• HO^=AgOH I +NHNO3 AgOH+ 3fNH3•2HO^=Ag(NH3)2(4H+3HO Ag++NH • H:oj=AgOH I +N H+2 2AgOH+ 33NH2 • H2O^= 如网2]+ +OH-+3H2O14实验室制取乙烯CH OH 浓H2s O4,CH =CH t +H O2 5 2 2 2170℃15实验室制取乙炔CaC +2H 0 --- - Ca(OH) +CH=CH t16实叁室制取乙酸乙酯 2CH COOH + CH CH OH '、浓硫酸'、CH COOC H + HO 3 3 2 △ 3 2 5 2工业制取方程式1工业制金属Na电解A2NaCl^2Na+Cl t 22工业制金属Mg电解,MgCl2^=Mg+Cl2 t3工业制金属Al电解,2Al O ^=4Al+3O t 2 3 24工业制生石灰、二氧化碳CaCO ^温=CaO+CO 3 25工业制漂白粉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6接触法制硫酸沸腾炉:4FeS+11O上温=2FeO+8SO 2 2 2 3 2接触室:2SO + O J催化剂、’2SO 2 2 加热3吸收塔:SO3+H2O-H2SO47工业制玻璃(设备名称:玻璃窑)NaCO+SiO =^温=NaSiO +CO t 2 3 2 2 3 2CaCO 3+SiO 2^温=CaSiO+CO t8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氯气 电解 , ,2NaCl+2H 2O^=2NaOH+H 21 +Cl 2 t9 .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H2+Cl210 .高炉炼铁Fe2O3+3C=2Fe+3CO[也可以生成 CO2]11 .工业制取水煤气C+H2O=CO+H212 .侯氏制碱法NH3+CO2+H2O=NH4HCO3NaCl+NH3+CO2+H2O=NaHCO3 I+NH4C12NaHCO3=Na2CO3+CO2+H2O13 .工业制粗硅SiO +2C =^温= Si+2CO t214 .工业合成氨(设备名称:合成塔)N + 3H .催化剂「2 2 高温高压 15.工业制硝酸催化剂婀+502『加+6402FeCl +Cu^=2FeCl +CuCl 3 2 2方法 1: CH=CH+HO -------2 2 2 加热、加压方法2: CH 0催化剂A 2C0 t +2CH0H (发酵法) 6 12 6 2 2 518.工业制乙醛方法 1: 2c 2H 50H+02 —△A -2CH 3CH0+2H 20(乙醇催化氧化法) 方法2: 2CH =CH +0 —催化5 2CH CHO(乙烯催化氧化法)2 2 2 △3 方法3: CH=CH+HO 催化剂•■CHCHO (乙炔水化法) 2 △ 319.工业制乙酸2NO+O ^=2NO 16.工业腐蚀印刷电路板3NO 2+H 2O 2HNO+NO 3 17.工业制乙醇 催化剂2NH 32Fe 3++Cu^=2Fe 2++C5+ C 2H 50H (乙烯水化法)2CH CHO+O 催化剂「2CH COOH 3 2 △ 31氯气制取原理一一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制取方程式——MnO2+4HCl (浓)=二==MnCl2+Cl2 t +2H2O (加热)装置一一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一一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一一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2氨气①制取原理一一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 t +2H2O③装置一一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④检验一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一一向下排气法3苏打苏打是Soda的音译,化学式为Na2CO3。
1.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H2↑+Cl2↑Cl2+碱=氯化物+次氯酸盐+水如: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石灰乳)高考考点:电解装置、离子交换膜、进出物质2.工业制取硫酸沸腾炉:4FeS2+11O22Fe2O3+8SO2接触室:2SO2+O22SO3(五氧化二钒V2O5)吸收塔:SO3+H2O=H2SO4解决三个问题:①黄铁矿充分燃烧;②充分利用热量;③解决SO3吸收时的酸雾问题。
工业3.制取硝酸4NH3+5O24NO+6H2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催化剂:铂Pt)设备:氧化炉、吸收塔吸收剂:水或稀硝酸浓缩剂:硝酸镁或浓硫酸尾气吸收剂:氢氧化钠溶液。
(NO+NO2+NaOH=2NaNO2+H2O)注意点: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吸收生成的NO再氧化为NO2,NO2溶于水又生成HNO3和NO,经过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因此起始物和反应终产物物质的量间转化关系为:1molNH3 ~ 1molHNO3。
4.工业合成氨:N2+3H22NH3(催化剂:还原铁粉Fe)①化合反应;②氧化还原反应;③非离子反应;④可逆反应;⑤放热反应;⑥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理论】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升温、增大压强、及使用催化剂都可以是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温、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平衡时混合物中氨气的含量。
【实际】压强有研究表明,在400℃,压强超过200MPa时,不使用催化剂,氨便可以顺利合成,但实际生产中,太大的压强需要的动力就大,对材料要求也会增高,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受动力材料设备影响,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20MPa~50MPa。
温度从理想条件来看,氨的合成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有利,但温度过低,反应速率会很小,并且在500℃时催化剂铁触媒的活性最大,故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选用500℃。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制备方法Cl21.实验室方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条件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2.工业制法:原理:电解食盐水2NaCl+2H2O====2NaOH+Cl2↑+H2↑(反应条件是通电)CO21.实验室方法:CaCO3+2HCl=CaCl2+CO2↑+H2O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净化方法:用饱和的NaHCO3除去HCl2.工业制法:CaCO3=====CaO+CO2↑(条件为高温)O2实验室方法:1、KMnO4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条件:加热)2、KClO3和MnO2混合共热:KClO3=2KCl+3O2↑(条件:在MnO2下加热)工业制法:空气液化分离NH3实验室方法:Ca(OH)2+2NH4Cl=====2NH3↑+CaCl2+2H2O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且容器口塞一团沾有稀H2SO4的棉花团,以防止所收集的气体与空气对流,也可吸收多余的NH3净化方法:用碱石灰吸收NH3中混有的水分工业制法:N2+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上面的必需全部把握且对方程式一定要准确地记住,下面的只需知道)N2实验室方法:NaNO2+NH4Cl==N2↑+2H2O +NaCl工业方法:液态空气分馏法NO2实验室方法:Cu+4HNO3(浓)====Cu(NO3)2+2H2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4NH3 + 5O2= 4NO + 6H2O(条件Pt/加热)2NO + O2= 2NO2CO实验室方法:HCOOH===H2O+C O↑(条件加热)工业方法: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SO2实验室方法:Na2SO3+H2SO4=Na2SO4+H2O+SO2↑H2实验室制法: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工业制法:水煤气法 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C H≡CH实验室方法:CaC2+2H2O→Ca(OH)2+C H≡CH↑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净化方法:因电石(CaC2)中含有CaS,与水反应会生成H2S,可用硫酸铜溶液或NaOH溶液将其除去。
1.氢气(1)工业制法: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O+ H2O(g) CO2+H2②氯碱工业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A+B+C :2NaCl+2H2O2NaOH +H2↑+ Cl2↑,(2)实验室制法:①金属与非氧化性强酸的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Zn+H2SO4=ZnSO4+H2↑②金属与强碱溶液的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2Al+2NaOH+2H2O=2NaAlO2+3H2↑,2.乙烯(1)工业制法:石油裂解制乙烯:高碳烷烃低碳烷烃+低碳烯烃:C4H10C2H6+C2H4;C8H18C6H14+C2H4(2)实验室制法:乙醇的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H2O3.乙炔(1)工业制法:煤干馏得到焦炭,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在高温电弧炉中生石灰和焦炭反应生成电石和一氧化碳,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和乙炔。
3C+CaO CaC2+CO↑;CaC2+2H2O Ca(OH)2+C2H2↑(2)实验室制法:电石水解法:CaC2+2H2O Ca(OH)2+C2H2↑4.一氧化碳(1)工业制法: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②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工业制备粗硅的副产物):2C+SiO2Si+2CO↑③工业制备电石的副产物:3C+CaO CaC2+CO↑;(2)实验室制法:①草酸分解法:H2C2O4 CO↑+CO2↑+H2O ;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得到一氧化碳。
②甲酸分解法:HCOOH CO↑+H2O5.二氧化碳(1)工业制法:①高温分解,煅烧大理石:CaCO3CaO+CO2↑②玻璃工业副产物: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③联碱工业小苏打制纯碱的副产物:2NaHCO3Na2CO3+H2O+CO2↑(2)实验室制法:复分解反应: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氨气(1)工业制法化合反应:合成氨工业N2+3H2 2NH3(2)实验室制法①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受热分解制备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烧碱或碱石灰)表面快速产生氨气。
中考化学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基础的工业流程,例如制盐、制氧气、制硫酸、制碳酸氢钠等。
下面以制碳酸氢钠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其工业流程:
1. 溶解纯碱:将纯碱按一定比例加入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2. 加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管道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入溶解后的纯碱水中,反应生成碳酸纳和水。
3. 进行分离:利用过滤器或离心机将碳酸纳沉淀物与水分离开来。
4. 加入硝酸钠:将硝酸钠按一定比例加入沉淀物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硝酸纳。
5. 分离和干燥:利用过滤器或离心机将碳酸氢钠沉淀物与水分离开来,然后将碳酸氢钠沉淀物晾干即可得到成品。
以上就是制碳酸氢钠的基本工业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各种控制和调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中学阶段常见物质工业制法归纳1.氢气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O+ H2O(g) CO2+H2②氯碱工业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A+B+C :2NaCl+2H2O2NaOH +H2↑+ Cl2↑,2.乙烯石油裂解制乙烯:高碳烷烃低碳烷烃+低碳烯烃:C4H10C2H6+C2H4;C8H18C6H14+C2H43.乙炔煤干馏得到焦炭,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在高温电弧炉中生石灰和焦炭反应生成电石和一氧化碳,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和乙炔。
3C+CaO CaC2+CO↑;CaC2+2H2O Ca(OH)2+C2H2↑4.一氧化碳①水煤气法:(高温条件下还原水蒸气)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C+H2O(g)CO+H2;②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工业制备粗硅的副产物):2C+SiO2Si+2CO↑③工业制备电石的副产物:3C+CaO CaC2+CO↑;5.二氧化碳①高温分解,煅烧大理石:CaCO3CaO+CO2↑②玻璃工业副产物: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③联碱工业小苏打制纯碱的副产物:2NaHCO3Na2CO3+H2O+CO2↑6.氨气化合反应:合成氨工业N2+3H2 2NH3;注:催化剂为铁触媒7.一氧化氮①氨气催化氧化制备一氧化氮(硝酸工业的第一步反应):4NH3+5O24NO+6H2O②二氧化氮溶于水制硝酸的副产物:3NO2+H2O=2HNO3+NO8.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制二氧化氮:(硝酸工业的第二步反应):2NO+O2=2NO29.氧气①分离液态空气②电解氧化铝得到副产物氧气:2Al2O34Al+3O2↑③冶炼金属汞、银时得到副产物氧气:2HgO2Hg+O2↑;2Ag2O4Ag+O2↑10.二氧化硫①高温煅烧硫铁矿得到二氧化硫:4FeS2+11O22Fe2O3+8SO2②火法炼铜得到副产物二氧化硫:Cu2S+O22Cu+SO2③燃烧硫磺得到二氧化硫:S+O2SO211.氯气①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烧碱、氢气和氯气:2NaCl+2H2O2NaOH +H2↑+ Cl2↑②冶炼钠时得到钠和氯气:2NaCl(熔融)2Na + Cl2↑③冶炼镁时得到镁和氯气:MgCl2Mg + Cl2↑12.氯化氢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氢:H2+Cl22HCl13.工业制硫酸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条件:高温)2SO2+O2=2SO3(反应条件:加热,催化剂作用下)SO3+H20=H2SO4(反应条件:常温)三氧化硫工业二氧化硫氧气钒催化剂氧化14.工业制硝酸4NH3+5O2=4NO+6H2O(反应条件:800度高温,催化剂铂铑合金作用下)2NO+O2=2NO23NO2+O2=2HNO3+NO15、工业制盐酸H2+Cl2=2HCl(反应条件:点燃),然后用水吸收16、工业制烧碱(氯碱工业)2NaCl+2H2O=H2+Cl2+2NaOH(电解饱和食盐水)17、工业制取漂白粉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18、工业制纯碱(侯氏).侯氏制碱法NaCl+NH3+CO2+H2O=NaHCO3+NH4Cl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aHCO3+NH4Cl(NH4HCO3结晶析出)3)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条件:加热)19、工业制金属铝2Al2O3=4Al+3O2 (反应条件:电解,催化剂为熔融的冰晶石),注:冰晶石化学式为NaAlF620.工业制硅利用反应SiO2+2C==高温== Si+2CO↑能得到不纯的粗硅。
高三化学化学工业生产过程知识清单一、化学工业生产过程概述化学工业是指以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合成、分离、提纯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生产化学品的一种工业形式。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二、化学反应的分类1. 合成反应:将两种或多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物质,如酯化反应;2. 分解反应:将一种化合物分解为两种或多种物质,如热分解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氧化与还原过程,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4.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强酸与强碱中和产生盐水。
三、常见化学工业生产过程1. 合成氨工业生产过程:a. 哈伯-博什法:通过升压、升温使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b. 湿法工艺:将氮气与氢气通过电弧放电反应合成氨气。
2. 合成硝酸工业生产过程:a. 吸收氧化法:将氨气与氧气通过触媒催化反应生成硝酸;b. 硝石法:将氨气与硝酸通过加热反应生成水和氮氧化合物,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3. 工业制取硫酸过程:a. 直接氧化法:将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与水反应得到硫酸;b. 间接氧化法:通过硫磺的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得到三氧化硫,最后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4. 工业合成聚合物过程:a. 聚丙烯:通过丙烯与催化剂的缩合聚合反应得到聚丙烯;b. 聚氯乙烯:通过乙烯和氯乙烯与催化剂的共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
5. 工业合成有机物过程:a. 合成甲醇:通过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b. 合成乙二醇:通过乙烯的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
四、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需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合理排放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2. 使用环保能源,并对能源消耗进行优化;3. 严格控制催化剂、溶剂等有害物质的使用量;4. 加强对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防护和安全措施;5. 定期对工厂周边环境和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和评估。
高中18种常见固体制备原理(只有方程式)1. 金属氧化物的热分解制备金属氢氧化物(M(OH)2)→金属氧化物(MO)+水(H2O)2. 酸和碱中和反应制备酸(HA)+ 碱(BOH)→ 盐(BA)+ 水(H2O)3. 金属与非金属的直接反应制备金属(M)+ 非金属(X)→ 金属间化合物(MX)4. 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的热还原制备金属(M)+ 热还原剂(R)→ 金属(M)+ 气体(G)5.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制备非金属氧化物(Y2O3)+ 金属(X)→ 金属氧化物(X2O3)+ 非金属(Y)6. 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反应制备氧化性物质(A)+ 还原性物质(B)→ 中间物质(AB)+ 气体(G)7. 硫酸盐和碳酸盐的热分解制备硫酸盐(MX)+ 热→ 金属氧化物(MO)+ 四氧化三硫(SO3)+ 空气中的空气8. 蒸气的冷凝制备蒸气(V)→ 液体(L)9. 溶液的蒸发结晶制备溶液(S)- 溶剂的蒸发→ 固体(C)10. 溶液的沉淀制备溶液(S1)+ 沉淀剂(S2)→ 沉淀(P)+ 溶液(S3)11. 盐酸铁和硫酸钾制备盐酸铁(FeCl3)+ 硫酸钾(K2SO4)→ 硫酸铁(FeSO4)+ 氯化钾(KCl)12. 物质的火焰反应制备物质(A)+ 气氛中的氧气→ 产物(B)13. 金属与酸的反应制备金属(M)+ 酸(HCl)→ 产物(D)+ 氢气(H2)14. 高温煅烧制备高温下煅烧(A)→ 产物(B)15. 氯化物和氧化物的反应制备氯化物(C)+ 氧化物(D)→ 金属氯化物(Cl2C)+ 氧化物(O2D)16. 氧化物的还原制备氧化物(AB)+ 还原剂(C)→ 金属(A)+ 中间物质(CB)17. 碳酸氢盐和金属酸盐的热分解制备碳酸氢盐(HXCo3)+ 金属酸盐(H2So4)→ 二氧化碳(C02)+ 硫酸(S04)18. 化合物的水解制备化合物(AB)+ 水(H2O)→ 化合物(AC)+ 化合物(CD)。
高中化学工业制法与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工业制法与方程式包括:合成氨、石油化工、氯碱工业、
硫酸的工业制法、苏打、亚硝酸钠、二氧化硫、甲烷、乙烯、乙炔等的制法。
1、氯气(氯碱工业)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NaCl+NaClO+H2O
2、石油化工
3、氨气(合成氨)
①制取原理——固体铵盐与固体强碱的复分解②制取方程式——Ca(OH)
2+2NH4ClCaCl2+NH3↑+2H2O③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④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⑤除杂质——通入碱石灰(除水蒸气)收集——
向下排气法4、硫酸的工业制法
5、苏打苏打是Soda的音译,化学式为Na2CO3。
它的名字颇多,学名叫碳酸钠,俗名除叫苏打外,又称纯碱或苏打粉。
带有结晶水的叫水合碳酸钠,。
常用工业化学物品的制造方法1.氧气:氧气常用制造方法,就空气中提取,利用氧气的自身液化温度,在高压下,提纯。
原料充足。
也就是液态空气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用量少可用以下方法(速度快、操作简便):1、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MnO2H2O2 =====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3、也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MnO22 KCIO3 ==== 2 KCI + 3O2↑加热当然也有电解法,直接电解空气,产生了氧气和氢气。
顺便也说明了氢气的制造方法。
2.氮气:氮气,常用的就是利用液态空气法。
分离氮气。
实验室制备:加热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晶体(或饱和溶液)的混合物可制备氮气。
在圆底烧瓶上配一双孔橡皮塞,带上一分液漏斗和一短弯导管。
烧瓶中放亚硝酸钠晶体(或饱和溶液),饱和氯化铵溶液由分液漏斗滴入,加热烧瓶到85 ℃左右,就有氮气产生。
当空气排出后,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氮气或用橡皮球胆直接收集。
因为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反应开始时就应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H4NO2+NaClNH4NO2 N2↑+2H2O3.氯气:(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Na+Cl2↑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MnO2和浓盐酸为原料(反应需加热)MnO2+4HCl = MnCl2+2H2O+Cl2↑MnO2+4H++2Cl-=Mn2++2H2O+Cl2 ↑4.NH3氨气的制备实验室用氯化铵、消石灰,加热后生成氨气。
反应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工业空气中的氮气加氢工艺特点:高压催化工艺流程有很多方案,世界各国采用的也不尽相同。
H Cl 散热铁片合成塔里的燃烧器H 2Cl 2HCl 合成塔结构图视孔视孔一、盐酸的制备1.原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HCl 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2.设备3.生产过程:如上图,先通入________,点燃,再通入_________,让氯气在氢气的包裹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浓盐酸略带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二、硫酸的制备1.接触法:二氧化硫跟氧气在催化剂表面上接触时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所以这种生产硫酸的方法,称为接触法。
2.原料:黄铁矿(或硫磺)、空气 3.设备:知识梳理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4.生产过程:(三个阶段、三个反应、三套设备) (1)SO 2的制取(_________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铁矿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故燃烧的黄铁矿不需要多加燃料,矿石粉碎是为了扩大反应物的接触面,通入持续大量的空气流可以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
)净化:除尘(防止堵塞反应管道)→洗涤(除去杂质,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防止腐蚀设备)。
(2)SO 2的催化氧化制取SO 3(_________室)原理:2522222+高温+V O SO O SO Q 垐垎噲垐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如下:温度:400C ︒~500C ︒(选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常压(选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催化剂:____________(采用多段催化氧化)接触室里有热交换器,充分利用了能源。
(一种气体在管道内流动,另一种气体在管道外流动。
两种气体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热的气体得到冷却,冷的气体得到加热)(3)硫酸的生成(________塔)原理:3224SO +H O H SO −−→ 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 3。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逆流”吸收。
98.3%的浓硫酸从塔顶淋下,气体由下往上,流向相反,充分接触,吸收更完全。
5.环保三废处理 (1)尾气吸收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SO 2等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有毒气体:32242322NH H O+SO (NH )SO H O −−→+g ,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4232442422(NH )SO H SO (NH )SO SO H O +−−→+↑+,这样制得纯度较高的SO 2,返回车间制硫酸或作他用,另一产物(NH 4)2SO 4可用作氮肥。
()()24222SO (N O )434344222H SO NH SO NH HSO NH SO SO 含,等或氨水−−−−−−→+−−−→↑(2)污水处理硫酸生成过程中生成的污水中含有H 2SO 4等杂质,可用石灰乳中和处理:22442Ca(OH)H SO CaSO 2H O +−−→+,从而可制得石膏。
(3)废渣的利用沸腾炉中出来的炉渣可作为制水泥或砖的原料或炼铁。
思考: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多处利用化工生产的科学原理提高产率,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增加反应物浓度。
在燃烧黄铁矿时通入过量廉价的空气使较贵的黄铁矿充分燃烧。
2.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经粉碎的黄铁矿在燃烧时与氧气充分接触;吸收塔中填充瓷环,增大SO 3跟98.3%的浓硫酸的接触面积。
3.采用逆流方法。
热交换中用逆流的方法进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 3,采用逆流吸收。
4.使用催化剂。
接触氧化中利用V 2O 5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5.反应物的循环操作。
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经转化后再次通入接触室,进行第二次氧化,然后再一次进行吸收。
既清除了SO 2的污染,又使原料得以充分利用。
6.充分利用反应热。
生产硫酸的三个反应均是放热反应,接触氧化时,用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未反应的SO 2和空气,节约能源,提高转化率。
7.综合利用原料,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用氨水吸收SO 2;用石灰乳处理污水;废渣用作水泥或制砖原料。
六、煤和石油的炼制1.煤化工: (1)煤的组成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 .Al .Ca .Fe )。
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
(煤不是炭)煤的含碳量不同,发热量也不同,一般含碳量高的,发热量也高。
(2)煤的干馏:化学变化定义: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与石油的分馏比较)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分馏煤焦油:在170度以下蒸馏产物中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在石油化工中是使直链烷烃环化、脱氢后大量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
(3)煤的气化和液化-化学变化①煤的气化:煤的气化原理是什么?其主要反应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 2O(g)−−−→高温CO(g)+H 2(g) ②煤的液化: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叫做煤的液化。
直接液化:把煤与适当的溶剂混合后,在高温、高压下(有时还使用催化剂),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燃料。
间接液化:先把煤气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经催化合成,得到液体燃料(如甲醇等)。
2.石油化工(1)石油组成①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②石油成分: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2)石油的炼制: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
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原油含水盐类。
含水多,在炼制时要浪费燃料,含盐多会腐蚀设备。
所以,原油必须先经脱水、脱盐等处理过程才能进行炼制。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如图:注意点:①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③冷凝水的进出口方向:下进上出。
①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a.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如何能把石油组成里的低沸点烃和高沸点烃分离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原油开始沸腾后温度仍逐渐升高,这说明原油是____________。
c.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d.总结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渣油。
②石油的裂化:(包含热裂化和催化裂化两种)-化学变化a.裂化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b.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原料和主要产品:原料是常压分馏的产品重油主要产品是抗震性能好的汽油和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等。
③石油裂解(也叫深度裂化)-化学变化a.原理:在高于裂化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下,使石油产品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不饱和的气态或液态烃。
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原料和产品:主要原料是含有直链烷烃的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
而所得的产品主要是乙烯、丙烯、异丙烯等,另外还有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
【练一练】1.下列有关石油的炼制和煤的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的催化裂化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B .石油裂解可得到汽油C .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物理变化D .石油在分馏过程中最先得到的馏分是柴油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煤的干馏得到的是 () A .焦炭 B .粗苯C .粗氨水D .硝酸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石油①−−→分馏产品②−−→乙烯③−−→CH 2BrCH 2Br A .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 .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 .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D .③中产物名称是二溴已烷侯氏制碱法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
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
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实行技术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
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
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
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
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
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
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
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课堂小憩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
为了不使工厂遭受破坏,他决定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一个永利川西化工厂。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
由于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食盐成本就高了。
另外,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有30%的食盐要白白地浪费掉,这样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索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知识点1:工业制备硫酸【例1】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2324______+11O 2Fe O +8SO −−−→高温(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__.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b .过量空气能提高SO 2的转化率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 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制造水泥或制砖,含铁品位高的矿渣可炼铁(4)每160g SO 3气体与液态H 2O 化合放出260.6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 2和铵盐.SO 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 2.SO 2吸收Br 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解析知识点5:煤和石油的炼制【例5】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图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C.气体Z易燃,可还原CuOD.水溶液X的pH>7,液体Y是黑色黏稠状的煤焦油变式1:将图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蒸馏石油的实验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和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