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语文版(通用)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不能替代、不能指示。“非指示性”是笔者与多位志趣相投的同事一起探索研究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形式,其核心精神是“两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就是说,学习一篇文章,学习目标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预设,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认知、情感等)与文本特点在教室里现场确定,并且带有个性差异;问题答案不由教师宣布,而是由学生思考后得出。教师不是指示者,甚至不是传授者,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我的这一堂《再别康桥》教学基本步骤是:学生自读;在此基础上说说各自的原初体验;再读,据此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根据各自的学习主题,开展研读欣赏;欣赏之后交流体会;再将研读中的各种疑问提出来讨论;教师根据研读情况补充提问,并介绍自己的研读体会(并不是答案,更不是标准答案);最后,由学生作总结语。
下面是笔者上《再别康桥》的实录。
我在对《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作了一点介绍后向学生提出要求:“先请各位初读两遍,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各自的原初体验。换句话说,读了本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自由发言。
王璐君:一时之间无法找到更恰当的语言来形容,只觉得美。
郑升升:感觉那种意境很美,给人一种非常舒坦、亲切的感觉。很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韩一心:本诗很抒情,有一种意境美,向我们展示了康桥的优美风光,让人向往。首尾两段很经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黄宣滕:开始时只知道这是一首很美的诗,被很多人传诵。第一次读下来觉得语言很美,字里行间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汪琪瑶:全诗很美,给人营造了一个恬静的、安详的,又是带着阳光的伤感。
黄峰峰:用平凡的词句组成一首让人羡慕、令人陶醉的诗,读后,似乎康桥的整幅画面就在眼前。
黄琦:我觉得作者像一片羽毛,在康桥上飘荡,对身边的景物发出奇妙的想象,有一种很轻柔的感觉。
周凤娟:读了《再别康桥》,仿佛回到了初三时的毕业晚会上,那种依恋的感情油然而生,眼里不觉噙满了泪水。
自由发言后,我要求学生再读一遍,边读边想:“对你来说,最想学习本文的什么?请在备用纸上写下一两个学习主题,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概括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大致有语言、意境、情感、构思几类。
“现在,请各位按照自定的学习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研读过程中,请在备用纸上随时写下感受,及时捕捉闪现的灵感。”
同学们开始研读欣赏,十分钟。
然后我提出要求:“现在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研读感受。每人依次来说,发言时间不少于一分钟。”
小组交流之后,我把他们引向全班:“请每个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欢迎毛遂自荐,主动发言。”
于是有下列同学发言——
陈易馨:我的学习主题是语言。这首诗的语言很美,运用了大量华美的辞藻,比如“金柳”“艳影”“柔波”“招摇”等等,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力,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金柳”时,用“新娘”来比喻;形容波光时,用了“艳影”这个词,读了以后很陶醉,使人有魂牵梦绕的感觉,真的好美!作者在诗的首尾用了“轻轻”“悄悄”,不仅使首尾呼应,还让我们知道了作者似乎不忍心打破康桥的美、康桥的安详。
郑升升:我的学习主题是思想感情。文章开头,三个“轻轻的”,渐渐使人进入作者的感情,非常宁静,非常美丽。文章写了“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景物,写得非常秀丽。可为什么作者花大量笔墨在上面呢?因为作者喜欢那儿。文中一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多么有诗意!水草如此低下,却能拥有康桥的秀丽风光,而为什么作者却要离去,不能再享受这美丽的景色?于是作者越写越舍不
得,越写越羡慕,也越写越珍惜,以至于最后“不带走一片云彩”。总体看,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的留恋与向往。
徐颖倩:我的学习主题是意境之美。很欣赏作者把离别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他通过描写环境来表达依恋,把金柳比作新娘,青荇在水中漂动则用了“招摇”二字,表现动感的美。把夏虫拟人化了,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尾两段的呼应,使全诗的意境更深了。
管宇:我的学习主题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是结构美。全诗乍看似乎很随意,但细细研读,发现处处都是精心安排的。比如第二、三、四段并列介绍了康桥的三个景:金柳、青荇、一潭。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第四段的末尾一字是“梦”,第五段的开头就紧接着说:“寻梦?撑一支长篙。”第五段的末尾是“放歌”,第六段开头马上来个转折:“但我不能放歌”。第六段末句是“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第七段就接着说“悄悄的我走了”,“悄悄”与上面的“沉默”很一致;同时更妙的,是与开头的“轻轻”遥相呼应,天衣无缝。
……
交流之后,我把他们的阅读理解再往深处引:“各位在研读和交流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小组内容易解决的马上解决,不易解决的,写在专用纸上,作为本组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各小组开始提问讨论。之后八个小组向班级提交了八个问题,其中有四个小组的问题都是“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表达稍有出入),这样就只有五个问题了。
“现在,请一位打字速度最快的同学上来,把问题依次打到屏幕上,好吗?”
徐颖倩应声而上,五个问题马上亮出来了——
1.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能不能互换?
2.作者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4.作者十分留恋康桥,为何又“不带走一片云彩”?
5.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
“请每个小组选取三个问题来讨论,其中本组提供的为首选讨论题,与本组题目排列最近的两个为次选讨论题。现在开始讨论。”
教室里又活跃起来。
问题1: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能不能互换?
王剑南:“轻轻的”是客观状态,“悄悄的”是主观意向,作者不想扰乱那份宁静,所以“悄悄”地走。
毛林军:“悄悄的”不仅包括四周环境的静,还包括作者心境上的静,也许作者写到这儿心情很平静吧,自然不能换到前面去。我也认为这是作者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和美丽。
毛健子:“悄悄”包含了“轻轻”,是前面的升华。
陈聪:这两个词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轻轻”侧重修饰“我”,而“悄悄”则涉及诗人离开康桥时的环境,且让人感到诗人是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离开的,我想诗人离开时的心情并不平静。这两个词不能换。
问题2: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毛栋:“沉淀”是指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说明水很清。
郑小窗:在沉淀杂质前,一切是浑浊的。当沉淀后,反而变得清晰。表明作者对昔日理想有更清醒的认识。
宋倩:我认为“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体现了作者原有的美好愿望,可是,现在理想没实现,感到很失落。跟“悄悄的走”呼应。
宁晗:我认为这样表达有四个理由:一,适合全诗意境;二,与“揉碎”前后呼应;三,表明一些不好的东西的结束;四,说明年代久远。
戴琛:我想顺便问一下:“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否有消极意义?
孙振宇:我认为有一点消极,因为他把“梦”给沉淀了,把自己昔日纯真、上进的理想抛开了。
问题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郑升升:我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太简单了。
教师:这样简单否定可不好,不够礼貌,也不能体现钻研精神。
冯俊鹏:“青草更青处”可能留下过作者的美好梦想。
阮翔:“青草更青处”可能更有梦幻般的景色,会把诗人带到梦里去。
刘峰:我们认为两者都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