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解剖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6
(一)足骨
骨的构造包括骨质、骨膜、骨髓等部分。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骨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紧贴在骨的表面。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对骨的营养、生长和感觉起重要作用。骨髓分布在髓腔和骨松质内,有造血功能。
足骨共26块,分为附骨、跖骨和趾骨。
1、附骨。位于脚的后半部,共7块:
①跟骨:位于脚后跟处,是足骨中最大者,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②距骨:位于跟骨上方,高出于其他的跗骨;
③内侧楔骨(第一楔骨)
④中间楔骨(第二楔骨)
⑤外侧楔骨(第三楔骨)分别位于足舟骨与第1至3跖骨之间;
⑥骰骨: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粗隆;
⑦足舟骨:位于距骨与三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园形突出部,称舟骨粗隆。
2、跖骨:在足的中部,共5块,自内向外依次为:
①第一跖骨,在近脚跟一端下方为第一跖骨粗隆;
②第二跖骨;
③第三跖骨;
④第四跖骨;
⑤第五跖骨,近脚跟一端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居足外侧的中部。
每块跖骨又分为底(靠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靠近脚趾的一端)等三部分。
3、趾骨:共14块。包括:
拇趾二节(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第二趾至第五趾各三节(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及远节趾骨);
每块趾骨又分为底(靠近足跟的一端),体及滑车(靠近足趾一端)等三部分。
在足部可摸到的明显骨性标志:
(足内侧)——
内踝;
舟骨粗隆(内踝前约2.5厘米处);
第一跖骨粗隆;
第一跖骨小头(第一跖骨近拇趾的一端)。
(足外侧)——
外踝;
第五跖骨粗隆;
第五跖骨小头。
(足底)——
跟骨结节(脚跟下方);
跟骨载距突(内踝下2.5厘米,距骨下方);
第1一5跖骨小头;
第1一5跖骨基底膨大部。
(足背)————
第2跖骨基底部
(足弓)——一
跗骨和跖骨由韧带、肌肉牵拉形成一个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主要的弓是足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人站立时,足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跖骨头、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
(二)足部的关节
关节是两骨之间的一种连接,其结构包括:
①关节面:两骨互相接触的面,多为一凹一凸;
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将关节密闭;
③关节腔:关节囊与关节面之间的密闭隙。腔内为负压,可使两关节面密切接触,内含少数滑液以减少摩擦。
④韧带:增加关节稳定性,限制关节过度活动。
足部的关节有:
①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由小腿胫骨下关节面和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构成。有内侧韧带,连接内踝、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连接外踝、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较内侧韧带为弱,常因足过度内翻而引起损伤。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②跗骨间关节,包括:
距跟关节(距骨与跟骨);
距跟舟关节(距骨、跟骨与足舟骨);
跟骰关节(跟骨与骰骨),与距跟舟关节又构成跗横关节。
③跗跖关节:由三块楔骨、骰骨与五块跖骨底构成,属于微动关节。
④跖趾关节: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作屈伸运动。
⑤趾间关节:各节趾骨之间,可作屈伸运动。
(三)足肌
足肌属于骨骼肌。每块肌均有一定形态、构造和血管供应,受神经支配。如支配肌的神经受损伤或病变,肌失去神经支配而发生瘫痪,肌的血液供应受阻,可引起肌的坏死。若肌长期不活动,则萎缩或退化。
 1、足背肌
①趾短伸肌——由跟骨至第2至4趾,作用为伸第2至4趾。
②拇短伸肌——由跟骨至拇趾,作用为伸拇趾。
 2、足底肌
①拇展肌——由跗骨至拇趾,作用为外展拇趾。
②拇短屈肌——由跗骨至拇趾,作用为屈拇趾。
③拇收肌——由跗骨至拇趾,作用为内收拇趾。
(外侧群)
①小趾展肌——由跗骨至小趾,作用为展小趾。
②小趾短屈肌——由跗骨至小趾,作用为屈小趾。
(中间群)
①骨间跖侧肌——由第三至五跖骨至第三至五趾骨,作用为内收第三至五趾。
②骨间背侧肌——跖骨至第二至四趾骨,作用为外展第二至四趾。
③蚓状肌——由趾长屈肌腱至第二至五趾,作用为展跖趾关节,伸趾间关节。
④趾短屈肌——由跟骨结节至第二至五趾,作用为屈第二至五趾。
⑤跖方肌——由跟结节至趾长屈肌腱,作用为屈第二至五趾。
(四)足部动脉
小腿的国动脉分出胫后动脉及胫前动脉两支进入足部。
胫后动脉又分为:
①足底内侧动脉:较小沿足底内侧前行;
②足底外侧动脉:自脚跟内侧斜行至第五跖骨底再弯向内侧,在第一跖骨底附近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称为足底动脉弓。
胫前动脉下行至踝关节前为:
③足背动脉:发出分支分布于足背和趾背,并发出足底深支参加足底动脉弓。足背动脉位在浅表,在两踝之间(系鞋带处)可触及其搏动。
④足底动脉弓:由足底外侧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构成,位置在跖骨底附近,骨间肌的浅面。弓的凸缘发出第一至四跖足底动脉,行于跖骨之间,再各分为两条趾底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
(五)足部静脉
1、足部的深静脉,均与相应的同名动脉伴行。
2、足部的浅静脉:在皮下组织中构成形式不定的静脉网,多处发出吻合支与深静脉吻合。
 3、足背静脉网(弓):收集足背的静脉血,其两端沿足两侧缘上行,分别接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①足内侧缘经内踝前方上行接大隐静脉,再上行入股静脉;
③足外侧缘经外踝后方上行接小隐静脉,然后上行注入国静脉。
(六)足部淋巴
足外侧淋巴管及足深部淋巴管均上行注入国淋巴结,再上行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足内侧淋巴管上行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再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七)足部神经
坐骨神经自能部下降至国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两者分别下行进入足部。
1、胫神经从内踝后方进入足底后分两终支:
①足底内侧神经:经拇展肌深面至趾短屈肌内侧向前,分布于足底内侧肌群及皮肤。
③足底外侧神经:经拇展肌及趾短屈肌深面,至足底外侧向前,分布于足底肌中间群、外侧群及外侧皮肤。
胫神经损伤可引起:
①运动障碍: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和足内翻;
②感觉障碍:小腿后面及足底感觉迟钝或丧失;
③足畸形:因小腿肌前群及外侧群的牵拉,足呈背屈外翻状态(“仰趾足”)。
 2、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二支下行入足:
①腓浅神经经踝关节前方下行至足背,分布于足背及第2-5趾背侧相对缘皮肤。
②腓深神经经踝关节前方到达足背,分布于足背肌及第1至2趾背面相对缘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