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基本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节教育法基本原理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也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社会是由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社会规范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是维系人们之间交往行为的基本准则。法与政策、习惯、道德、宗教等同为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但后者是建立在人们的信仰或确信的基础上,大体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的力量、社团内部的组织力或人们的内心发生作用。因此,它们不仅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也是人的意识、观念的基础。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法律规范;国家认可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根据国家需要赋予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种公共行为准则以法律效力。认可还包括国家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法规,以及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而产生的规则与原则,并赋予这种规则和原则以法律效力。
(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的强制性是法与其他规范的最大区别所在。法是以军队、警察、法官、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来保证实施的。法的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既表现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也表现为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所规范的界限内,法具有使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一体遵行的法律效力。
(四)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的本质反映为法的阶级性,即在阶级社会里,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统一性表现在:在国家权力高度统一的情况下,统治阶级意志可以通过高度统一的法律形式获得集中的体现,并随着法律的实施,起到将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所能接受的范围的作用;权威性表现在:任何国家法律都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任何违法行为都可能受到国家有组织的强力的制裁。
相关链接:“法”与“法律”
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与“刑”通用外,也往往与“律”通用,据《尔雅·释诂》记载,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都有常规、均布、划一的意思。《唐律疏义》更明确指出:“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又称,战国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商鞅传授,改法为律。”“法”与“律”复合,作为“法律”独立合成词,在古代文献中偶尔出现过,但主要是近现代的用法。清末以来,“法”与“法律”是并用的。
在现代汉语中,“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例如,就我国现在的法律而言,它包括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有权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和有权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等。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为了区别,学者们有时把广义的法律称为法,狭义的法律称为法律。但在很多场合下,仍根据约定俗称的原则,把所有的法统称为法律。
(资料来源:张文显 .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教育法的概念和特征
教育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广义的教育法既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命令、决定、条例等。狭义的教育法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本书所指教育法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均指广义教育法。
教育法具有法的一般特征,同时,教育性是其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特征。教育法为所有参与教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
三、教育法律规范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
法律规范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教育法律规范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以教育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教育行为规则。
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范。有的法律条文只是专门界定有关概念,不
具体设置权利和义务,不属于法律规范。如《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实践中,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不一定只由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一个法律条文也可能包含不同的法律规范。如《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12条规定:“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这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包括了《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指构成法律规范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应关系。从逻辑结构上看,法律规范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法定条件(假定),指法律规范运用的条件和情况;二是行为准则(处理、指示),指法律规范中指明的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三是法律后果,指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做出或没有做出“行为准则”要求的某种行为(作为或不作为)时,应承担的后果、责任。
每一个教育法律规范只有在所规定的法定条件出现时,才能适用该规范。在一些情况下,法定条件不明确写出,但它可以从规范条文中默示出来。但是,对含有处罚或奖励内容的规定,法定条件必须明确地见诸于条文中,这才能保证其准确实施。如《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44条规定:“使用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并强制报废机动车;对驾驶人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对车辆所有人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其中,“使用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就是法定条件。
行为准则就是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当某种条件和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应该(可以)做什么、不应该(禁止)做什么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1.应当做什么。如《教育法》第4条:“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2.可以做什么。如《教育法》第12条:“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3.不准做什么。如《义务教育法》第16条:“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
法律后果就是对违反该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何种处置。法律后果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肯定式后果如《教师法》第33条第三款:“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符号。”中的“授予荣誉称号”。否定式后果如《教育法》第72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