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与口粮安全
- 格式:docx
- 大小:19.7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与口粮安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众所周知,“中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反映了我国人口对耕地资源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反映了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压力。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生态环境安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会更加凸显。
口粮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口粮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粮食安全是要以耕地资源为基础和保障,口粮安全问题也离不开耕地资源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粮食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和粗粮,1974年FAO 将粮食安全(FoodSecurity)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粮食”。
现代粮食安全包括粮食的数量、质量、经济和生态安全等方面。
广义的粮食安全还包括食品安全(FoodSafety),后者强调食物中药物残留、病原物超标、添加物超标等质量卫生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根据《2004年中国粮食发展报告》,我国粮食主要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等三类,谷物主要包括稻米、小麦、玉米等“三大主粮”,口粮指的是稻米和小麦,特指每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最主要粮食,我国口粮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口粮安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目标:①确保生产足够的粮食;②保证口粮质量健康;
③最大限度地稳定口粮供应;④确保人们都能获得所需要的口粮。
在我国,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是保障口粮自给率基本达到100%,谷物自给率达到95%,鉴于耕地资源有限情况下,未来我国应把口粮安全放在重点位置,整合资源支持重点粮食品类的有效供给,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进口油脂、油料、大豆等作物,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耕地资源安全包括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三个方面,其实质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耕地资源存量(包括数量和质量)和耕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有效供给,以满足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耕地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粮食安全、口粮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三者之间密切联系。
表面是简单的生产和流通关系,实质上粮食生产受到社会、市场、制度、技术及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在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必须保有一定规模的耕地资源是实现口粮安全的有效途径。
同时,耕地质量、耕地生态环境等级直接影响到口粮产量、质量的高低。
口粮安全是粮食安全中的重点和核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013年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9.12%,只有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我国口粮安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我国口粮安全的现状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同样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判断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是否在改善,核心指标有两个: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粮食进口能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已连续实现粮食产量十年增,中原等地主产区粮食产量十一年增长。
但同时,2012年我国三大主粮净进口达到1900万吨,截至2013年7月,三大主粮进口量达1143.9万吨,这一趋势可能仍将持续。
可见,未来我国口粮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二)我国口粮安全值得重视
由于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持续推进的城镇化水平等多重原因,使得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更加紧张,尤其是口粮安全隐患突出,目前我国口粮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人均口粮占有量较低。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一国粮食生产水平和评价粮食安全最直接的指标。
尽管我国粮食总量处于稳定上升趋势,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变化不大。
据统计,中国人均拥有粮食产量在1984年之后却没有显著提高:1984年人均拥有粮食产量为390公斤,2009年该值为398公斤。
据《世界人口展望(2010年修订版)》预测,中国人口2030年左右将达到14亿峰值,随着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未来我国粮食保障存在一定的隐患,口粮关乎民生问题,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口粮一定要保证绝对的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2.农民种粮效益较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外出务工人数逐渐增多。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截至2012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务工收入也逐年上升,“种粮一年不如打工一月”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导致扩大再生产动力不足,出现耕地抛荒现象。
加之,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小农经济种粮成本较高、效率低下,难以与国际粮价竞争,不少粮食主产区,青壮劳力都选择外出打工,致使投入粮食生产的物力、人力和技术不足。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从1995年的7
3.43%下降到2005年的67.07%。
3.土地流转后“非粮化”严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后,受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下,经济作物收益较高等原因,农地流转和耕地利用“非粮化”倾向严重。
据农业部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7亿亩,流入工商企业的耕地面积为2800万亩,一些地区工商企业租地种粮食的只有6%。
另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在流转土地后,普遍将本来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转变为种植经济作物、油料作物或搞起畜牧水产养殖等,土地“非粮化”趋势凸显。
4.口粮浪费严重,耗粮水平高。
一方面,我国口粮浪费严重,统计数字非常触目惊心,需要避免舌尖上的浪费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存储水平较低,仓房储粮损失,粮食运输损失和加工环节粮食浪费等成为种植大户头疼的问题。
5.口粮进口量增加,存在风险隐患。
由于我国耕地资源少、农户分散经营以及农产品需求增加等因素,现有农业生产能力难以满足需求,必须通过增加进口满足需求,但是进口口粮比重过高会带来安全隐患。
尽管目前我国进口量只占全球贸易量的
6.4%,但如果进口口粮所占比重高,可能会导致国内口粮销售困难,市场混乱,尤其是当遭遇自然灾害、减少出口,则引发国内粮食市场波动,引发恐慌。
(三)影响口粮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很多,传统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农业耕地面积、自然灾害、水资源等,非传统因素包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的影响,转基因食品,国际市场的波动等。
影响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因素除了制度和政策创新、科技进步、物质和劳动投入外,耕地资源稀缺是基本、长期的制约因素,所谓“地之不存,粮将焉出”,而且其他方面的因素都通过耕地资源利用起作用。
也就是说,耕地资源安全是我国口粮安全最基本
的因素,耕地资源对口粮有效供给能力起着最根本的约束作用,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尤为深远。
因此,从耕地安全角度审视我国口粮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耕地安全与口粮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耕地资源安全是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整合,只有当这三个方面均处于安全状态,才能保障耕地资源的整体安全,同时,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程度的变化也会对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耕地资源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即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较差、耕地生态环境恶化。
耕地资源约束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威胁国家口粮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是耕地面积减少的现实令人担忧。
我国耕地数量逐年减少,2001年-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9.14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推进以及退耕还林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人均耕地减少。
造成了口粮不安全的隐患。
此外,我国后备耕地资源量少,导致进一步提高耕地利用率的空间有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大豆、玉米等需求量增加,也会导致口粮作物播种面积减少。
二是耕地质量下降问题突出。
我国耕地整体质量较差,质量下降相对严重。
耕地质量下降导致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粮食减产;此外,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虽然采取了耕地占补平衡措施,但是采用“占一补一”的措施往往“补不抵占”,在耕地总量平衡基础上,还存在优质耕地流失和劣质耕地增加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三是耕地生态恶化问题严峻。
生态农田环境恶化是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具体表现在农用化学品增多,土壤肥力下降等。
未被充分吸收的化肥农药使大量土地受到严重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容易引发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近年来,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不断上升,“镉大米、毒小麦”等口粮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尽管目前我国口粮能够自给,但口粮安全远期堪忧,在今后二三十年中,中国将会面临“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三大趋势,并形成两对矛盾:一是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
随着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种粮农民减少,口粮需求量刚性增加。
二是人们消费食品品质的提高必然会引发新的量的问题。
随着人们消费品质的提高,对肉蛋奶需求增加,导致种植经济作物增多,进一步挤压口粮的种植面积,此外,高品质食品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和加工。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单产难以大幅度提高,以及没有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情况下,我国口粮将继续处于紧平衡状态。
因此,从中长期看,必须高度重视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始终注重有限耕地的保护,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确保口粮安全。
三、保障口粮安全的路径选择
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和民生问题,也是发展和安全问题,尤其是口粮要保障绝对安全,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后备宜农耕地资源有限、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而言,耕地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持久的约束作用,且随时间推移,约束作用愈加显著。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耕地与口粮
安全问题,需要牢固树立“耕地资源安全是口粮安全的基础和根本保障”的意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确保耕地资源数量安全是基础。
只有保持耕地面积稳定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生产能力,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首先,完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政策手段保证粮食耕种面积,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保证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
我国中东部地区一直是粮食生产的重心,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耕地资源流失较为严重,尤其需要加强该地区高产农田的保护。
其次,实施“拓荒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现有的1亿亩后备耕地,以补充耕地之不足;最后,进行土地整理,改变原来土地小块经营的方式,使粮食生产获得关于耕地面积的规模效应。
其二,优化耕地资源质量是关键。
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施“藏粮于土”工程,增强耕地资源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般来说,耕地质量等级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的高低,为改善耕地质量,需要合理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对高产农田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和耕地生产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技术,构建耕地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持续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耕地质量,加强主粮作物丰产技术的应用,增强耕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其三,防止耕地资源生态恶化是重点。
当前,我国农田生产环境恶化是耕地资源发展的障碍,在新的口粮安全战略中,需要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农田水土流失治理,改土治水,植树造林种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加固农业自然生态资源基础;二是加强控制化肥农药污染,改革农田耕作方式和栽培技术,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要进行集中修复,控肥和控药,改良和培肥土壤;三是重视生态农业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推行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达到生态优化和耕地持续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其四,提高粮食产区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国家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农民增收。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扶持力度,整合资金向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种粮农户倾斜,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完善惠农政策,引导离乡农民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种粮大户、种田能手或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开发,加大粮食生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促进粮食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步伐,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建立激励粮食生产、保障粮食效益、稳定种粮环境的长效机制,对粮食生产给予合理的补贴,逐步消除或平衡种粮与发展高效农业之间的效益剪刀差。
最后,对转基因主粮种植要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口粮是人们日常饮食的必需品,口粮安全关乎人们身体健康,在保障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基础上,更应该提供健康安全的口粮供应。
鉴于我国口粮能自给以及转基因食品存在的一定安全隐患,欧洲一些国家杜绝转基因食品,美国的态度是不限制也不鼓励。
大量研究和观点表明,现阶段我国不宜推行口粮的转基因商业化。
对于我国中长期的粮食供应需求,应继续加大对生物技术的自主研发,高度重视我国的种业及粮食生产链安全,以确保口粮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