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曾宪华

(福建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福州 350003)

兩岸四地環境污染防治合作和拹調 K.C. Ho, T.S. Yu and K.F. Wong (Eds.)

摘要

该文阐述了公众参与的含义,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和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我国现阶段公众环境意识主要特点;提出了通过加强环境教育的引导和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以及论述了做好福建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Abstrac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 China. Meanwhile, it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 China at presen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data, advanc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nhancing the guidan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ublicity to guid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ely. And also discusses several attention problems of doing well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ork of Fujian Province.

公众参与是环境管理的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同时,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热情才能不断得到增强。

1.参与的含义

公众参与,顾名思义,就是社会群体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维护和处理,这里特指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维护程度。它包含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动。

2.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

把社会群体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维护和处理过程进行

有效地规范,并以规章制度的标准来加以衡量,慢慢地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管理办法和实施的理论,也就形成了公众参与机制。

3.公众参与的内容、范围和对象

公众参与的内容包括环保公益活动、环保社会活动和环保日常活动。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对象包括有关部门、新闻媒体、环保组织、民间环保协会、社会各界乃至每个人。

4.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公众参与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的有力措施,是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良好风尚,不断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广大群众对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状况有知情权、监督权,同时他们也应对处理自己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负有义务。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管理的措施很多,最主要的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要逐步形成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机制,建立公众环境投诉制度,使群众有反映情况和问题的正常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是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条件。各级环保宣教部门应当进一步发挥特有的指导、协调、鼓励、支持的功能,建立表彰激励的制度和相互沟通的渠道,支持有关部门、新闻媒体、环保组织、社会各界乃至个人积极主动参与环保工作,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不断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化进程”。由此可见,公众参与是推进环保工作社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5.正确看待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共同组织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抽样调查,调查活动涉及全

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中的139个县级行

政区l0495个合格样本户。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答认情况,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环境法律意识、环境道德水平,公众的环保行为,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的看法与评价,公众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基本方针的认识,以及受访者个人背景资料等。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感受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一;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保行为差距较大;成人和少年环境意识参差不齐;公众对我国环保工作的认识与评价差别较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环保知识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尚有相当的差距,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活质量,包括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们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越高,对环境状况的改善就越持乐观态度;对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感受越好,对环境状况的改善就越充满信心。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我国现阶段公众环境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5.1文化程度是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最显著因素。文化程度与环境意识明显地呈正比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环保知识越多,环境意识越强,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程度越高,环保行为越积极,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城乡差别在公众环境意识的各个方面均有明显表现,尤其表现在对环境状况的感受、对政府环保措施的评价,以及环境意识的整体水平上,明显地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比农村居民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比成年人强。

5.2受环境教育程度是影响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一个突出因素。近些年来,中小学生在学校受到的环境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这一群体无论是在环保知识方面,还是在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上,都明显高于成年人。可见在学校组织开展与环保相关的活动,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大有成效的。

5.3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呈明显的“依赖政府型”。由于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基本为“政府主导型”模式,因此公众环境意识明显呈“依赖政府型”。公众对于自身及其他社会组织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把环保这一全社会均有责任、均应参与的事业,认为主要是政府的事。目前公众更关注与自已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以及政府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而对远离自己生活的环境问题,公众关注的程度较低。5.4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环境宣传教育在公众中的很高认同程度在调查中得到多方面的显现,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有力手段。在今后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让公众知情的力度,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从目前公众的环境意识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份。

5.5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改善给予较高的评价并抱有乐观的预期。调查结果反映出人们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赞许和期望,但也折射出人们对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化趋势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盲目乐观态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不知情的因素。

6.如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把握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是进行有效的环保宣传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6.1加强环境教育的引导。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对象和形式包括: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和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的成人教育四个方面。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同时,引导中小学利用活动课教学时间,组织好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竞赛和征文等形式,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环保部门要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的环保培训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列为必修课;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要努力加强各级干部、职工的岗位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切合实际的讲座和学习班,逐步实现在职干部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

6.2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环境宣传的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公众。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环境宣传的基本任务。在宣传普及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以及动员公众参与方面,环境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向各级决策层进行环境宣传,通过环境状况公报(简报)、内参录像片、内参资料等,定期地向各级决策层通报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