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早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佛教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理想境界。
而这其中带有的人文关怀正与儒家的人本观念相契合,其中的“涅”的理想境界也带有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的影子。
可以看出,佛教起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终于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其中一只不可或缺的脉络。
因此佛教语言的整个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许多文人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大诗人王维,就有“诗佛”的称号,他的诗中不乏佛家学派里禅宗的思想,如著名的《过香积寺》中就有“安禅制毒龙”一句,“毒龙”指妄心,“安禅”指一种修行手段,此二词都是佛家术语,用在此诗中却显得一气呵成,可以说诗为佛教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佛学也为美学开拓了巨大的疆域。
苏轼也与佛教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他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二字,本是佛门用语。
苏轼自青年时期就开始习佛,被贬黄州之后,更大量阅读佛家典籍,希望从中求得心灵的平静,也寻求一种更加平和的人生态度。
在贬谪这段时间内,他结识了名僧佛印。
佛印的思想对苏轼也有一定的影响,
佛教语言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佛经里说“不离诸法而得涅槃”。
又因为诸法无边,顾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此推知涅槃之道在于表现一种轮回。
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
“一切众生,有无始际,由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当只轮回,爱为根本。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
皆因爱生,命因欲丧,众生爱命,还依欲本。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而辨圆觉;彼园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譬如动目,能摇浈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云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
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是因为云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运行到地球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也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一样。
人的一生像船,出发靠岸,船是不变的,但岸在变,风景随之不同。
归根到底佛学是作为解脱学, 是有极其深刻的哲学哲学内涵。
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佛教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并与中国固有哲学合流, 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一部分。
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表现在人生论上, 提出人生价值是痛苦, 人生本质,是空的命题, 并把因果报应说视为支配人生的法则, 成为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
在心性论上, 南北朝以来佛教多讲心性之学, 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的性质和转换问题, 作了细致的阐发, 极大地影响了唐代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佛教语言对中国伦理道德的影响。
佛教主张“无缘大悲”与“同
体大悲”。
无缘大悲:佛教主张不但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弟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关系的人也要慈爱,也一样关怀备至。
无缘大悲用儒家的话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我饥,人溺我溺的精神,把宇宙间的一切众人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
正体现这种“同体大悲“的精神。
佛教进一步地肯定众生平等。
就算一个穷凶极恶或愚蠢无知的人,他亦有人性,佛教要以人道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感化他。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中国弹词、平话、戏曲、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自东晋佛经在中国翻译流传后,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想理念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对于中国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伴随着佛教而传入,印度的声明论被带入中国,导致南朝音韵学和诗歌格律的发明,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
其次,对中国的戏曲和说唱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为了弘法的需要,自南北朝以来,开始推行经文的“转读”、“梵呗”的歌唱和“唱导”。
这种说唱结合的传法形式,开创了佛教俗唱的风气,对于宋明时期弹词、平话、戏曲的产生和繁荣,产生了启迪、鼓舞和推动的作用。
第三、推动了中国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佛教的许多经典,如《佛所行赞经》、《佛本行经》、《普曜经》等是佛教长篇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人物构思缜密;《维摩诘所说经》、《思益梵天所问经》是半小说体、半戏剧体的作品;《须赖经》等本身就是小说体作
品,这些形式、体裁在中国唐代以前基本上是没有的。
它们的传入不仅开拓了中国文学家的视野和思想境界,也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来一系列长篇小说的创作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取材唐朝玄奘去天竺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带领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僧。
如果取他们的法号来看:悟空、悟能、悟净,表明他们跟随唐僧能醒悟佛教中的道义。
可见吴承恩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寓有丰富的佛学思悟的。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开篇讲一僧一道将一顽石投入人间,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最后又不免令人感伤落泪的奇妙旅程。
僧道也或许也就寓意着曹雪芹在这本包含他深刻强烈的人生感受的书中,是抱有佛教中的“色空观念”以及“因果报应”思想的。
传统名著中,佛教语言展现其广阔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感悟。
我们今天在阅读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小说时,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曾说:“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百分之九十以上。
”如世界、实际、如实、相对、现象、觉悟、解脱、顿悟、众生、六道、有情、无情、净土、彼岸、知识、唯心、比量等都来自于佛教典籍。
而源自与佛教的成语也很多,如六根清净、拖泥带水、大慈大悲、生老病死、心猿意马、唯我独尊、不可思议、冷暧自知、皆大欢喜、菩萨心肠、大千世界、天龙八部、当头棒喝、现身说法、借花献佛等等。
这些词语与成语都简炼地表达了古人文章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佛教文化至今仍在当今中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现在的青年们也许并不信教,但他们的手腕上往往佩戴一串佛珠,也许这代表着佛教在人们心中也许并不是一种宗教,而仅仅是仅仅守候着人们对它的寄托。
几千年来,无论在乱世还是太平,国人的潜意识中都有对求得平安的最朴素的心愿,而佛教文化在千年的演变中,也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之中,成为他们寄托的对象。
每当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孩子高考,家长的往往也愿意在内心求得佛祖的保佑,而考试结束之后,若孩子取得好成绩,则去寺庙还愿。
这些是中国日常生活都可以经常看到的例子。
这些例子表明佛教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都与之息息相关。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佛教语言也将继续在中国历史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有着深刻哲学思悟的佛教文化,在未来也应有着更大的发展。
我们现代人在了解佛家文化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它有益的一面继承下来,进一步发展,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