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朴英姬

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1979年以前,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很少,仅限于企业执行特定的政府项目。1979-1990年底,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与贸易、援助相辅相成,在非洲共投资102个项目,投资总额5119万美元,每个项目平均投资额约50万美元,也有一些大中型项目,如在刚果(金)建立的金沙萨木材加工厂,投资额超过500万美元。

90年代初,中国开始将对非洲的援助转化为双边企业间的合资合作。1995年中国政府改革援外方式,将中非合作的主体从政府转向企业,实行援外方式和资金的多样化。中国积极帮助受援国建立生产项目以获得经济发展动力,将援外与直接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外贸出口紧密结合起来。1995至1999年底,中国政府与23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有关贷款框架协议,从资金方面帮助中国公司和企业到非洲投资。中国企业只要在这些非洲国家找到了合适项目,便可申请有关贷款。

此外,中国政府1995年-1997年在埃及、几内亚、马里、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坦桑尼亚、赞比亚和莫桑比克设立了11个“投资开发贸易中心”,专门为中国企业到非洲开展经贸业务提供具体服务及安全保障等。1998年,国家计划

委员会(现发展改革委)确定对非投资规划方案,第一次就对非投资领域、规模及投资目标进行量化分析,并提出相关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中国对非投资工作开始孕育面向新世纪的战略转变,即由贸易型投资逐渐向生产加工和资源开发投资转变。

中国政府从2000年起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企业在纺织、家电、建材、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技术成熟,质高价廉产品给非洲人民带来实惠;投资非洲除享有当地优惠政策外,还享有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非洲国家的优惠政策。因此,非洲市场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到非洲投资建厂,如适当放宽了企业境外投资限制, 建厂投资的设备、零件、原材料享受出口退税。对于在国外投资带动国内相关产品出口的企业及新开拓出口市场的企业和产品,中国政府从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加大鼓励力度。政府还允许境外企业在开业的5年内所获外汇实行全额留成,以用于扩大再生产。2006年,中国大力推动有信誉、有实力、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积极参与中非各个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

总体来说,受国家鼓励政策和非洲经济复苏的积极影响,1996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表现在:

1.2000年中国在非洲新设立投资企业57家,双方协议投资金额

2.51亿美元,中方实际投资额2.1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倍多,约占中国当年对外投资总额的39.2%,达到最高点。

2002年,中国在非洲新设立的企业有36家,协议总投资额为0.7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0.63亿美元。2002年以后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逐年快速增加(见下表)。截止到2005年,中国在非洲兴办了各类企业800多家。

1996年-2005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额(单位:百万美元)

2.在对非洲的直接投资项目中,中方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逐步增多。如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赞比亚的谦比西铜矿、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在南非投资的铬矿资源开发项目等。

3.对非投资项目分布已由最初以北非的埃及和苏丹、南部非洲的南非和赞比亚为主,扩展到整个非洲地区。截至2005年底,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项目已遍布49个国家和地区。

4.对非投资领域也已由最初的以贸易类企业为主转变到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目前中国对非投资项目涉及贸易、加工制造、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

二、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2006年5月北京首届非洲投资论坛上有专家预言,未来5到8年将有可能是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黄金时期”。随着中国对外经营权的放开,私人企业逐渐成为对非洲贸易和投资的主体,民间投资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新热点。中非

民间商会在非洲已有几十家会员企业投资兴业,投资领域涉及旅游、医药、贸易、电信、采矿、纺织、能源、木材、橡胶等几十个行业。归纳而言,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将呈以下几个趋势:

1.国家政策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前景广阔

近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大批具有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的企业以现有设备和成熟技术到非洲国家投资设厂,在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可规避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生产加工体系扩大产品出口,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力的跨国转移。2006年起,中国政府还将继续致力于为“走出去”建立稳定、有效的政策、法律环境,加大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对非洲投资便利化程度,规范和保护中国企业在境外的合法经营。

中国政府宣布2006年为“非洲年”,并在2006年1月12日中国与非洲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正式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表示:“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继续为此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并愿与非洲国家探讨促进投资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继续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引导,注重服务,提供便利。欢迎非洲企业到中国投资。继续与非洲国家商议签订并落实《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与非洲国家共同营造良好的投资合作环境,保护双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非洲地区冲突渐弱,政局趋向平稳,经济状况持续好转,总体投资环境日益改善,过去5年中,非洲经济年均增长5%。世界银行预计,未来5-10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有望保持在3.5%左右。这种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一方面为非洲投资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物质保证,另一方面加大了非洲国家的消费需求和支付能力。在国家政策倾斜下,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将目标锁定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轻工业、农业、能源开发、资源开发、制造业等领域,进行直接投资或劳务承包等经济合作形式。

2.具有投资机遇和投资需求的领域

根据非洲经济近期发展态势及主要国家近年发展战略和投资规划,一般认为以下行业具有较多机遇和较大投资需求,且这些行业多属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行业。

(1)基础设施建设。许多非洲国家都把新建或改善公路、铁路、机场、码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作为振兴经济的优先领域。埃及2000年启动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每年预计投入200亿埃镑,已动工和将动工的主要项目有:南部谷地综合开发(也称Toshka项目),东赛义德港口建设,开罗第三条地铁线和亚历山大地铁线建设,开罗机场扩建,西奈南部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等。赤道几内亚2003年宣布一项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拟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改造全国公路网并重建第二大城市巴塔的机场设施。阿尔及利亚的重点是民宅建设。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预测,未来10年阿尔及利亚每年至少需新建

民宅17.5万套才能缓解目前的住房短缺状况。解决供电问题尤其受到关注,非洲电力资源异常丰富,但电力供应却长期短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南非拟投资500亿兰特,将全国电网相连,并在2012年前实现户户通电目标。安哥拉2004年3月批准一项西部电力走廊(Western Power Corridor)计划,拟投资60亿美元,架设3000公里的输电线,以便与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刚果(金)的电网相连。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要投资方式是工程承包,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既包括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也包括劳务输出。

(2)农矿资源开发。非洲是世界上各种农矿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许多国家均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建立起结构相对单一的经济体系。这种单一经济体系虽非常不利于这些国家经济的整体良性发展,但在过去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又不得不依赖这种单一经济体系,将农矿资源开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目前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大力开发各种资源自然成为许多非洲国家的优先选择,国际投资者当然也趋之若鹜。中国企业可将投资重点放在石油、采矿、林业等领域,但应格外加强可行性研究和风险预测,同时要有雄厚的资金和政治上的保证。

(3)农业产业开发。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农业国,然而普遍发展落后,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这种状况不仅制约经济发展,甚至影响政权稳定。此外,国际众多机构对非洲的援助也多属于农业项目,非洲拥有巨大的农业产业投资机会

和需求。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相当丰富,且在过去几十年间已有不少中国农业企业投资于非洲的农业,成果丰硕,颇受欢迎。除传统农业,中国的高科技农业技术在非洲也应该很有市场。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从事生物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家之一,拥有适合非洲大陆的生物农业技术,可帮助非洲国家增加粮食产量,缓解饥饿、贫困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4)制造业。非洲国家的制造业普遍不发达,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南非制造业相对发达,但其制造业产值也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004年)。尼日利亚是西非地区制造业相对发达国家,但制造业产值近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门类主要是纺织、饮料、烟草、洗涤用品和水泥等小型制造业和加工业。肯尼亚是东非工业最发达国家,但产值目前也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主要是面粉加工、饮料、烟草、纺织、电器、制糖和造纸等小型制造业。中国的机械加工、轻工业、化学工业、家电制造业属于最受非洲欢迎的投资行业。

(5)高新技术产业。非洲国家希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技术在非洲大陆的迅猛扩张就是明显例证。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非洲只有南非、埃及和突尼斯3国可接通互联网,到90年代末接通互联网的国家已达50个;90年代中期,非洲还有近1/2的国家没有移动电话网络,到2004年,非洲已成为全球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的大陆。中国某些高新

技术已具备了一定竞争力,如微电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超导技术等。2004年5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长城工业总公司参与尼日利亚宇航局关于发射通信卫星的国际招标,在有欧洲、美国多家公司参加的竞标中一举中标。据随后达成的协议,该公司将向尼日利亚出口一颗通信卫星,并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将是中国首次用自己研制的火箭和卫星向国际用户提供在轨交付服务。中国企业在电信网络运营方面更是拥有相对成熟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一些企业已经在非洲站稳了脚跟,并正在雄心勃勃地扩展市场。

(6)医药产业。非洲是各种流行性疾病多发地区,非洲国家非常欢迎对医药产业的投资。艾滋病和疟疾是为害最烈的两种疾病,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2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有2900万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成人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5%-20%,部分国家的感染率还远远高于这一平均数,如博茨瓦纳成年人口艾滋病感染率约为40%,南非约为30%,津巴布韦约为25%。近年非洲抗疟药市场每年的营销额高达200亿美元。中国医药产业虽整体水平不高,但传统中医药对艾滋病和疟疾等疾病的疗效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例如,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这种中草药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及越南和印度等国,其中重庆酉阳是青蒿的主要产地。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曾从重庆酉阳县

采购了约30吨的青蒿素类抗疟药,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北京华立科泰医药公司则是中国最早向非洲出口青蒿类药物的公司,现每年有几百万盒成品药制剂销往非洲20多个国家。中国还是全世界少有的几个拥有人工种植青蒿技术的国家,如果将这种技术引入非洲,不仅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本文刊载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2006年第5期)

中国房产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 六月二十六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樊钢:未来三十年中国仍将快速增长》。该文章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其一,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真实的;其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等背景因素的支持;其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时期的增长(例如英国持续了七十年,美国持续了六十年等);其四,由于尚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未来至少还存在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增长空间,以下的若干理由应当足以说明这个推论。 1.经济成长: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发展、住房扩大、投资增加和流动性过剩。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几乎每4年就会提升一倍,人们购房和投资的能力也随之增加,而对改变住房的量与质最为迫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数量更呈“崛起”之势; 2.支柱产业:以其对经济影响的比重和所拉动的相关行业的数量(超过90个)而言,房地产业已经是今后肯定还会长期是国家和大多数各类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3.人口存量: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人,并且还在增长中。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家庭总量中,目前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0%)尚未真正解决好住房问题; 4.人口增量: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量约有1,000万人,这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其国土面积与中国接近)全国人口总量的数量,仅此人口增量所引起的每年住房增量约为1亿平方米(考虑了城市化比率); 5.人口质量:中国的人口质量在发生改变。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在增长(同1995年相比,当今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近2岁),健康状况在提升,知识结构在改善,因而人们对所需住房的量和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6.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的影响,“银发族”已开始出现对家庭式居住和非家庭式居住等不同居住类型的选择; 7.换房需求:当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住房市场都在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居住产品正在不断地升级和换代,吸引着有条件的人们去投资。中国当前商品住房市场中最主要的结构是改善性需求,即换房居住的需求。尚有过半数的居民对现有的住房条件不满意。目前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26平方米,此数并不大,还有提高的必要。而人均居住面积每提高1平方米,全国就会新增13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8.第二套房:随着中产阶级和财富人群的发展(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有能力购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全文) 2010-12-23 15:18:22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张娜 目录 前言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 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 结束语 附录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与非洲共同面临的任务。 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中非共同繁荣和进步。 20 世纪50 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2000 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

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共同参与非洲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 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 万美元,1960 年达到1 亿美元,1980 年超过10 亿美元。2000 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 年突破了1000 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 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 亿美元。2000 年至2008 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 ,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 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 升至10.4% 。2009 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 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 年1 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 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 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 。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 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 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 年7 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 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 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 年至2010 年6 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 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增,由于人们对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原本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和,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原本住在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已经绑架了中国,成为了一种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的方式来剥削,也不愿意让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的方式(多多发行就行了)来保持的稳定,结果是其他价继续暴涨。 2. 3.1 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4. 5.未来随着中国的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一旦立即出现生存。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

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健全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的,加强的度,尽力确保。 6. 7.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不高的普通,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了吗?他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理很简单,教会了你对他有好处吗?传说中的确实写了几本书教大家做,但是,他出书的目的是通过书的畅销来赚取子,不是为了教你做企业的经验。他的书我看了很多遍,没有看到多少有的,远不如看道德经有意思。希望大家在这个欲横流的社会里冷静思考,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别人的价值,多多关心社会的公平公正,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身边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2015-02-12 李小云 作者李小云教授和非洲村民交流种植经验 习主席将于今年12月初在参加完巴黎气候大会之后直接飞赴非洲,访问津巴布韦和南非,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是继2013年3月习主席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和李克强总理2014年对非洲访问之后,中国领导人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对非洲的又一次重要的出访。由此显示出了非洲大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公众对于这样频繁的出访以及我国对非援助和经济合作的一些举措反响强烈,同时也不凡有各种微词。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非洲已不再是公众印象中只需要中国帮助和救济的贫穷大陆,相反,中国国内发展和民生越来越与世界紧密相连,而非洲正在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具潜力的合作伙伴,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离不开非洲。在新的全球格局下,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和非洲很少有地缘政治的冲突,非洲民间对中国普遍存在正面评判,而且非洲也不像拉美与亚洲存在碎片化的和依附性的不同冲突体。就中国而言,非洲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地缘政治强有力的杠杆

随着国际发展格局的剧烈变化,中国与传统发达国家和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正在演化为互为依存的新兴结构关系。发达-不发达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传统格局正在演变为发达—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关系。在这个关系体中对立和冲突依然存在,但是相互依存度上升,而且对立也不再以整体性或集团性的形成为主,打破结构关系的偶发因素越来越多,地缘政治趋于碎片化。虽然世界正在趋于多元化,但这仅意味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而导致全球权力话语的多元化,并不必然反映主导性权力关系的消失。新兴成长的中国与传统全球统治力量的二元结构正在形成。这也是改变全球格局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往日无法比拟的国际空间和这空间的话语权,而拓展新国际空间正在遭遇巨大的围堵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中美,中欧,中俄,中日关系的反复构建,这种构建又直接影响了中国与周边,与拉美和中亚与中东欧的关系。在这种格局下,一个密切而稳定的中非关系就使得中国具备了用于平衡其他力量的战略性条件,而中国对非洲长期的支持则客观上为我国与非洲构建这个关系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的战略性介入非洲也自然为非洲所欢迎,因为这也为非洲提供了平衡其与其他资源提供者讨价还价的重要力量。实际上,在亚洲的经济博弈中已经呈现出了同样的问题。中非全面的战略关系会直接牵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地缘考量,引发某种程度的竞争状态,从而能从战略上缓解中国在直

中国未来住宅发展趋势

中国住宅项目未来发展趋势的设想 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外交流频繁与普遍,会激发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渴望。(套用一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住宅做为私人财产及人类四大基本生存要素之一,会首当其冲。做为商品房的主力消费群,会有更多的中等收入的家庭渴望自己的住宅能满足他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诉求。 家是住宅的内容,住宅是家的物质寄托。正是人们需要有个物质寄托的地方,所以才出现了住宅。由于人们处于对不同需求的影响住宅建筑就出现了。 在生理上;睡眠,休息,食物,水,卫生,空气,阳光等等让我们觉得家是必须的 在安全上:一般居住安全,防卫安全,环境污染控制,噪声控制,事故防范,交通安全 心里需求:交往私密,体验活动,玩,建造,美感等等。正是处于种种人们的需求,住宅建筑就诞生了,他解决了人们迫切的需求。这只是住宅建筑的开始。 中国住宅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之前,住宅就已经出现了。传统住宅即民居。中国传统民居大部分采用的木结构,当然材料也主要是木头,泥土,砖瓦,还有石材。古代民居的类型有干阑式,井干式,穹庐式,窑洞式,合院式。下面以唐朝建筑为例来

阐述传统民居。 一般而言大宅邸都是以前堂廊院和后寝廊院前后相重构成主轴线,若干小廊院围绕在左右,后寝院后方布置花园,再在最外层围以宅墙构成。少部分高等级宅邸会出现或左或右的副轴线。一般而言,宅门不开在宅邸主轴线上,而居于宅邸东南的位置,但高等级宅院允许将宅门开在主轴 线上(《营缮令》云常参官宅邸按“轴心 舍”制,轴心舍到底是指前堂和后寝两厅 各作工字厅制还是指宅门开于中轴线 上,众说纷纭)。廊院之间可以相连也可 以有街巷相隔,但不允许前堂院和后寝院之间的隔巷成为贯穿整座宅邸的东西横街,这样是僭制(仅有皇宫可以使用这样的永巷制)。一般小宅院也分为三进,一进为堂室,二进为厨房,三进为后院马厩。这是当时最常见的做法。等到了清朝,四合院住宅逐渐成了主流住宅建筑,很多四合院一直保留到今天。 自建国以来,整个社会制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住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代:经济节约型,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这种形式的住宅也算满足了一代人对住房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式的住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了。于是第二代住宅诞生了。 第二代:使用经济型,从改革开放开始,以八五住宅为代表。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CE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1.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1.3、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城镇化率接近60%。 2、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2.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今后10年,人民币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汉英对照版)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与非洲共同面临的任务。 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中非共同繁荣和进步。 20世纪50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共同参与非洲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2000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年7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年至2010年6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极作用。就非洲而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资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中国与坦桑尼亚关系

中坦资料 一、文教、卫生、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坦签有文化合作协定。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接收坦留学生。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向坦提供了874个留学生奖学金名额。2011年全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731名,其中奖学金生275名。2000年,双方签署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协议,我方据此先后为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援建了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多次派出教师在该校任教。迄今,我国已向坦派出医疗队员1650人次,现分别有25名和21名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大陆和桑给巴尔工作。两国军事交往与合作始于1964年,双边往来频繁。 二、文教、卫生、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坦签有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协定。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接收坦留学生。2016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3520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562名。2000年,双方签署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协议,我方据此先后为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援建了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多次派出教师在该校任教。迄今,我国已向坦派出医疗队员51批1778人次,现分别有25名和21名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大陆和桑给巴尔工作。我国在坦建有2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即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桑给巴尔广播孔子课堂。两国军事交往与合作始于1964年,双边往来频繁。 坦桑尼亚是中国公民团队旅游目的地国。中坦现有4对友好省市,即宁夏回族自治区-阿鲁沙省、常州—达累斯萨拉姆、海口—桑给巴尔、湘潭—姆索马。 三、文教、卫生、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坦签有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协定。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开始接收坦留学生。2012年坦在华留学生总数873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307名。2000年,双方签署关于高教发展合作项目协议,我方据此先后为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援建了材料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并多次派出教师在该校任教。迄今,我国已向坦派出医疗队员1650人次,现分别有25名和21名医疗队员在坦桑尼亚大陆和桑给巴尔工作。我国将在坦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两国军事交往与合作始于1964年,双边往来频繁。 四、人生乐在相知心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2013年3月25日) 典出:宋·王安石《明妃曲二》 原文: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释义: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就是有知心人。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中国与非洲的石油贸易与合作

CoverStory 图l2006年中国进口石油来源比例 多年来,安哥拉正逐渐成为我国在非洲大陆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中,中安贸易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石油贸易为主要内容。 (二)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与成果 在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仅仅靠海外买油,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的需要并且其风险也很大。确保我国石油稳定供应,关键在于油源多元化。当今世界,在国际石油资源角逐中,加强国际石油领域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积极开展石油外交。我国利用世界石油资源一是通过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即“贸易油”;二是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长期的石油生产基地,稳定地获取“份额袖”。尽管贸易油是主渠道,份额油只能是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辅渠道,但是海外份额油掌握得越多.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主动权就越大。 中国与非洲各国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2l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国与非洲领导?14?人的努力,中非石油合作的内容 开始多元化,由过去单一的石油 贸易形式,扩展到石油勘探开发 领域。目前非洲已经是中国最大 的海外份额油来源地。 早在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 气集团公司就获得了苏丹穆格莱 德盆地1/2/4区块石油开发权。苏 丹的这一项目是建国以来我国首 次获得海外石油开发权,此前中 国石油公司仅在海外获得过服务 作业权。此后,中石油又拿下了苏 丹3/7区块的开采权,并在2003 年发现了约6亿桶的可采储量。 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995年到苏丹从事石油勘探开 发以来,现在中石油在苏丹已经 形成了勘探、开采、炼制一体化的 系统工业体系。现在,苏丹位居我 国海外份额油来源第一位。预计 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国从海外获 得的份额油总量将达到每年 5000万吨,相当于现在大庆油田 的产量。 另外,中石油在苏丹不仅帮 助苏丹勘探开发石油资源,而且 还建立炼油厂,培训苏丹石油技 术人员,使苏丹成为非洲大陆的 一个石油出口国。与此同时,还 捐资修建了医院、学校和公路。 中国与多个非洲国家展开了 广泛的合作。2004年5月20日, 中国石化集团与非洲最大的产油 国尼日利亚签署协议,将在尼日利 亚投资5亿美元进行海上石油勘 探开发,并从7月起,每天从尼日表1原油日产量 国家日产量(千桶)占世界原油日产量份额 阿尔及利哑20052撕 安哥拉140918% 喀麦隆6301% 乍得153O2% 刚果(布)262O3% 埃及6780g% 赤道几内亚35805% 加蓬232O3% 利比亚183522% 尼日利亚24603O% 苏丹397O5% 突尼斯69O.1% 其他国家680.1% 非洲总计9990121% 正C,NO.11.2007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农产品价格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控制,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土地,原本应该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工厂和商品房,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涨价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农民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国家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房价,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房租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原本住在城中村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房子,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成本,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城市人口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成为了一种经济增长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剥削国民,也不愿意让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多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结果是其他物价继续暴涨。 1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未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民生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一旦失业立即出现生存危机。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长期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群体的技能培训,加强基础教育的执行力度,尽力确保公民接受义务教育。 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社会问题,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价值观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收入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工人,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城市交通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商人,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偷税漏税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交易了吗?他虚假宣传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幻想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接管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肯尼思?金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北京峰会必将开成一次隆重、务实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这艘承载着新世纪中非关系的伟大航船①必将乘风破浪,驶向中非友谊的美好明天!(Beijing Summ it,Secti on7,2006)② 在迄今最大的一次中非峰会召开之际,③我们有必要来审视一下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Hu,2006,in King,2006b)。本文将集中讨论中非之间的发展合作,特别是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而不是考察中非伙伴关系的所有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非间的贸易和投资关注非常多,而关于中国对非援助的著述却极少。 本文主要是回顾具体的政策,而不是分析政策的实际效果。这些实际效果是通过在非洲各个国家的具体工程、项目或者其他的行动体现出来的。但是,即使不从国家层面上来分析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中非关系发展中也仍然有一些重大进展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们首先将集中讨论中国是如何看待与非洲的合作的。我们也会讨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 w Partnershi p f or Africa s Devel opment,NEP AD)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方式和思路。此外,我们还会适当地对比中国和西方国家援非的不同方式。 3肯尼思?金(Kenneth King),香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教授。 33本文的初稿是在“21世纪中国在非洲”会议上的发言稿(南非:约翰内斯堡,2006年10月16—17日)。该会议是为了准备中非合作论坛,由英国皇家学会、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以及NEP AD秘书处联合举办的。 ①对历史比较了解的读者看到“航船”一词可能会想到600年前的郑和。他当时带领舰队从中国出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航海,并到达了非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海岸。参见Sailing W est:A dm iral Zheng He’s Voyages,March—May2006,Hong Kong Museum of H ist ory。 ②“中非关系乘上新世纪的航船”的网页是由多个独立有序的网页链接组成的。下文在引用该网页上的内容时将注明其网页上所显示的顺序,如“第几”部分。 ③截至9月中旬,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的元首确定将参加此次峰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