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业结构的演进)【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464.59 KB
- 文档页数:9
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
1.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包括:
(1)知识与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技术革命往往是新的产业诞生的导火索。科学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趋增强,如:现代技术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的硬性流水线向柔性生产线转变,促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2)自然资源禀赋
一国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而矿产资源则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但自然资源不是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它对产业结构的制约会由于科技进步和国际贸易而得到缓解。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更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取代,完成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时,其作用与影响趋于减小。
(3)需求结构
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此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个人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中间和最终需求的比例、净出口等因素均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4)人口规模与结构
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总量。质量是指在既定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劳动时间的延长、劳动参工率的提高和移民。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来源于人力资本投资。在自然资源与资本存量既定的条件下,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资源禀赋的相对丰裕程度,从而成为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限制条件。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人口数量的贡献;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变为劳动力质量。
(5)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一般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变动,会对进出口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在封闭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的国际转移。
(6)其他因素
一国资本的积累程度、国际投资规模、经济体制、产业政策、历史条件等,都会对一国的产业结构造成影响。
2.简述不同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特征。
答:根据钱纳里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的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可以按照人均GDP水平将不同结构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经济时代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经济时代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时代发达阶段)、六个等级,将其和钱纳里-塞奎因的标准产业发展模式联系起来,得到下表。
表10-1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
在前工业化时代,第一产业占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最大,第二、第三产业均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产出水平相对较低;在工业化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重工业化时期,轻重工业都由以原材料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为中心的结构演进,进入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工业产值迅速增加,第二产业占比迅速提高,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滑,而第三产业占比持续稳步提高;在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达经济阶段,第一产业占比继续降低,第二产业占比变化相对平稳,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动力。
3.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答:(1)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由于各产业中收入的相对差异,产业结构将发生如下变化: ①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人均国民收入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呈正相关。
②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
③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形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形结构转变,进而
人均GDP
(1980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形结构转变。
(2)库兹涅茨定理
①在大多数国家,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即比较劳动率)都低于1,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大于1。在任何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出现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减少、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减少的现象。大多数国家农业劳动力减少的趋势没有停止。
②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普遍会上升,但劳动力相对比重综合来看变化不大,第二产业对国民收入特别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贡献较大。
③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一般表现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上升。这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性,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快。
(3)霍夫曼定理
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生产资料(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不断下降。据此,霍夫曼把工业化的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
①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的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②生产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的阶段;
③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了大致相当的程度,实现重化工业化的阶段;
④生产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的阶段。
(4)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主导产业转换引致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从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开始,依次向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以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结构,以信息和知识产业为主的结构演进的规律性。
(5)其他规律
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等。
4.简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
答:(1)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①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②“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
③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
(2)解决产业结构问题的方法
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人口规模、国际经济关系等条件相适应的各产业协调发展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应符合以下标准: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顺畅进行;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有利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推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看,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①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高度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经由技术创新向更高一级演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②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改变“三高一低”现状;建立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的产业结构,通过不断高度化的构造,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③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随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一级演进,实现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不断向深加工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④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