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2.26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展的迫切性。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

(4)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振兴中华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重新审视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紧迫感。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二、教学方法

讲述法:指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进行归纳。

比较法:新、旧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全面认识新文化。

分组探讨法:让学生分组,自主,讨论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法:让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思维能力。

三.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当资产阶级革命派效仿西方改造中国旧社会的革命理想被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撕成碎片之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制度层面深入到社会文化心理层面,最终迎来了近代百年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民族思想大解放------新文化运动。

第二步:【讲授新课】--

一、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给学生大约3-5分钟时间)

一、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给学生大约3-5分钟时间)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如何?(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第一个知识点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分析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思考分析。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其爆发有历史的必然性。

政治---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破坏共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日益壮大。

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经济(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矛盾激化,两不相容2.兴起的概况:(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次第二个表格内容-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其中介绍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时候完成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

(1)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青年杂志》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新青年》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3)中心:北大

(4)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前期(新在;用民主与科学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3新文化运动内容有哪些?后期(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第三个问题,也是本课的重点突出部分: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是在科学和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他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所以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内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其内涵和意义,使之充实化、具体形象化,即教材与补充材料对照,联系起来分析、认识。】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民主与科学是同封建主义进行的斗争武器)前期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让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是新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宣传民主与科学是新的手段)

性质---------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性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

(认识:(从器物技术—制度—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只有马克思才能救中国。)

二、知识要点讲解---完成导学案【质疑探究】部分(通过材料来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归纳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也本节课难点突出的部分,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来共同分析其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者是绝对否定的偏向,让学生分析对东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是什么?在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时,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既看到新文化运动巨大的历史功绩,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教师应该强调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在此处可帮助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采用讲解法,使学生更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与作用。)

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是中国现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即体现在其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

1.进步性: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权威,,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为新思想的开展开辟了道路。①各种新思想的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②马克思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

(2)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广大青年学生纷纷成立社团,出版刊物。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思想、文化。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婚姻观念的变化、放小脚,白话文的使用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这场文化革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局限性:

①新文化运动只局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发动工农群众②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当作封建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并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第三步:【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在民族危急加深的情况下,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斗争,在给中国带来了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要大胆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但也要慎重对待国内的传统文化。《大国崛起》的解说词里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中国人的“强国(民)梦”路漫漫其修远兮,追梦,永不止步。。。。。

第四步【课后作业】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寻找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