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梳理完整版

第四章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梳理完整版

第四章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梳理完整版
第四章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梳理完整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四章、图形的基本认识知识梳理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区分:柱体、锥体和球体:

: 如图所示)、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1

、椎体分为圆锥和棱锥,如图所示:2()

(3)、球体,如图所示:

2、柱体的特征:(1)、上下两地面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2)、侧面的各棱在空间中是平行的;、上、下两底面都是圆形,则为圆柱,上下两底面都是多边形,则为棱柱;(3)底面多边形是几边形,柱体就是几棱柱。3椎体的特征:、;1):只有一个底面(棱锥的各棱在空间中是相交的)(、底面是圆形,则为圆锥,底面是多边形,则为棱锥,底面多边形是几边)(2 形,柱体就是几棱锥。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面是平的面。、4 3页:变式练习)、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爱好者955 第二节、由立体图形到视图:(以左视图为主)。

1、清楚视图的分类:一般将视图分为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1()、主视图:从物体正面得到的投影(从正面看,能看到的物体轮廓。)(2)、俯视图:从物体上面得到的投影(从上面看,能看到的物体轮廓。)(3)、侧视图:从物体侧面得到的投影(从侧面看,能看到的物体轮廓。(4)、三视图均为平面图形。(5)、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题,

2、3,课堂精练97页:变式练习11、2题。71、5、6、题,100页课堂精练98页双基过关

(以圆锥为例)、三视图的一般位置排放:2 、主视图在俯视图正上方,左视图正左方;(1)(2)、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3)、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三视图的绘图规则:3 、高平齐:主视图和左视图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高度要相等。1)(、长对正:俯视图在主视图正下方,长短要一致。)(2 3()、宽相等:俯视图与俯视图的宽度要一致。、看不到的轮廓线要用虚线表示出来。(4)和变式练习。1页:例题97理科爱好者:---、参考题目)5(.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4、三视图告诉我们的基本信息(以长方体为例):长方体的长和高(长在上下,宽在左右))、主视图(正视图)(1 、侧视图(左视图)):长方体的宽和高(宽在上下,高在左右)(2 、俯视图:长方体的长和宽(长在前后,宽在左右)。(3)第三节、由视图到立体图形:能根据三视图大致判断立体图形:1、边形、如果正视图和俯视图是三角形的,一般和锥体有关,再根据俯视图是圆形或N(1)N棱柱。判断是圆锥还是边形,、如果正视图和侧视图是长方形的,一般和柱体有关,再观察俯视图是圆形或N (2)可以判断是圆柱和棱柱。)、如果三视图都是圆形,则为球体。(3 2、三视图告诉我们的基本信息:、圆柱: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和左视图反映的是圆柱的高和底面

圆的直径;1)(

俯视图反映的是圆柱的底面圆的直径。、圆锥: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和左视图反映的是圆锥的高(2)和底面圆的直径;俯视图反映的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三棱锥: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反映的是棱锥的高和底面三角形的边;侧)(3俯视图反映的是地视图反映的是棱锥的高和地面三角形的边所对应的高;面三角形。3、常见物体的体积公式:ShV? h是圆柱的高);(S是底面圆的面积,(1)、圆柱:1?ShV、圆锥:(是底面圆的面积,h是圆锥的高)2;)(S3abcV?(a、b、c分别对应长方形的长、宽、高)(3)、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三棱锥的体积公式:(41''是三棱锥的高是底面三角形的边,h是边所对应的高,ha ahh?V)(。3理科爱好者:5)、参考题目------(页:探究拓展8题。题,1,101页探究拓展5103,99页:例题1100页:变式练习4、小正方体的堆放问题:)、主视图(正视图)反映的是立体图形的上下层数,列数(纵向),(1 ,列数(纵向),2()、俯视图反映立体图形的前后行数(横向))、左视图反映立体图形前后各行的层数。(3 ---理科爱好者:(4)、参考题目页能力提升4题。2、13题,100页变式练习,10199898页第、9题,页第12 第三节、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清楚什么是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把一个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1、常见图形的侧面展开图: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1)一般情况下,长为底面圆的周长,宽为圆柱的高。、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可以是半圆),扇形的弧长是底面圆的周长。)(2、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几个相等的长方形拼接而成,一般情况下,侧面展开图的宽)(3 是棱柱的高,长为底面多边形的周长。特别提醒。----页102种常见

展开图,见理科爱好者11、熟记正方体的3.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3、能够根据平面展开图大致判断原立体图形。

4、能够根据平面展开图进行相应的表面积计算或体积计算。--理科爱好者103页8题

第四节、平面图形:

1、什么是多边形----平面内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最基本的图形是三角形。

2、多边形的划分:根据围成封闭图形的线段数量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不是多边形。

4、多边形的切割: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多个互不重合的三角形。

(1)、从N边形的顶点开始切割,可切割为N-2个互不重合的三角形。

(2)、从N边形的边上一点(除开顶点)开始切割,可切割为N-1个互不重合的三角形。(3)、从N边形的内部一点开始切割,可切割为N个互不重合的三角形。

第四节、点和线:

1、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射线:

线段射线直线

0 个个1端点个2无限延伸单一方向无限延伸不能能否延伸

2、注意几个客观事实:

(1)、直线和射线的长度是无法测量的,更不能说画长度为多少的直线和射线。

(2)、射线和直线都可以由线段延伸得到。

(3)、两条射线共端点,延伸方向相反,组成的图形不是一条直线。

3、相关公理: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和直线都可以用图中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2)、线段和直线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但是必须将小写字母写在直线上。

(3)、射线用两个大写的字母表示时,端点字母写在前面。、线段的数量统计以及车票的印制

第五节、线段的长点比较。

1、清楚两线段的长短关系(AB=CD ,AB>CD ,AB

D C CD CD

B

A B A

B A

CD

CD>AB AB=CD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线段的中点:一条变两条,两条都相等,都是因为点,这点叫中点。

1AB, AB=2BC=2AC AC=BC=2B

CA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的画法:3、(1)、画一条射线;

(2)、用刻度尺(或圆规)量出已知直线的长度;

(3)、在射线从端点处截取一条线段,使之等于已知直线的长度;

(4)、写出所画线段就是所画的线段。

4、相关计算: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

106页:例题,107页:变式练习2,课堂精练:1、2题,双基过关:3、4、5题能力提升:6题,探究拓展:10题。

第六节:角

1、角1:射线两条,公共端点,围成图形,取名为角。

2、角2:射线一条,绕着端点,任意旋转,图形为角。

3、角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注意事项

顶点字母写在中间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角用一个顶点的字母来表示

要加短弧用数字表示

要加短弧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4、常见的角:

直角: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垂直,这时所成的角叫周角。

平角: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平角。

周角: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周角。

5、注意几个客观事实:

(1)、平角不是一条直线;

(2)、周角不是一条射线。

6、单位换算:

'。11''''''。??60;11?60;1?3600607、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

108页:尝试练习,109页:变式练习1、2题(上),变式练习1、2题(下)109页:课堂精练:1、2题,110双基过关:4、5、6、7题。

第七节、角的比较和运算:

1、清楚角的基本大小关系。

B C

B

A A A O O O

∠AOB>∠BOC ∠AOB=∠BOC ∠AOB<∠B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角平分线----一角分两角,两角都相等,顶点出射线,就是平分线。

C 1B

∠AOB=∠BOC =∠AOC ; 2∠AOC=2∠AOB=2∠BOC 。 A

3、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见书上150页做一做。 O

4、能处理较为复杂的角的运算,参考题目----理科爱好者:

111页例题、变式1,课堂精练1、2题,双基过关2、4、5题(112页),能力提高7题。

5、掌握生活中常用的方位角(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夹角关系。

第八节、余角和补角。

。互余。和∠2∠2=90,∠1∠1+ 1、 余角:两个角和为直角,称两个角互为余角。。互补。和∠22=180,∠1∠1+∠ 补角:两个角和为平角,称两角互为补角。、 2 余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3、。90。;33=,∠2=(同角) ∠∠∠1+∠2=90,∠1+。90。 (等角)1=∠4,∠2=∠3∠∠1+∠2=90,∠4+3=,∠4、 补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1801803?2??,??2??,1??3?1? (同角)??

18018041??2??3,??1???2?3,???4??。? (等角) 、 对顶角的前提条件: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5 相关结论:6、。30 (1)、一个角是它余角的一半,这个角等于。。45 。(2)、一个角和它的余角相等,这个

角等于。60 。(3)、一个角是它余角的两倍,这个角等于。

60 。(4)、一个角是它补角的一半,这个角等于。90 (5)、一个角和它的补角相等,这个角等于。。

120。 )、一个角是它余角的两倍,这个角等于(37、能找出已知角的补(余)角,参考理科爱好者112页例题1,113页变式练习1.

8、能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已知角的补(余)角。(数值计算、比例关系,等量代换) 参考理科爱好者113页课堂精练1、2题,114页双基过关的1、2、4、5、6、7、8题。

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复习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复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复习北师大版 1. 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 (1)概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有长度,有方向性; (2)表示法:一条线段可以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以A,B为端点的线段,可以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 (3)线段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5)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叠合法、度量法 2)射线 概念: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点叫做射线的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方向性; 表示法:一个射线可以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表示,点是端点,点A是射线上异于端点的另一点,记作“射线A”; 3)直线 (1)概念: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

延伸. (2)表示法: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a”;也可以用在直线上的两个点表示,如“直线AB” . (3)性质: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点与直线关系: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5)直线与直线关系:平行,相交,垂直; 2.角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从运动的观点看,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3)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的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记作∠AB 或∠BA其中是角的顶点,写在中间;A,B分别是角的两条边上一点,写在两边,可以交换位置. (2)用大写的英字母表示,记作∠,用这种方法表示

图形认识知识点大全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图形:我们把从事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几何图形上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图形叫做立体图形,又称空间图形。 ▲平面图形:几何图形上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平面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几何图形的形成:几何体简称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体和体相交的地方形成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组合成各种几何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几何图形的结构: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4.2直线、射线、线段 ▲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 、点B 。 ▲直线的表示方法:①可以用这条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字母(大写)来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的特征:①直线没有端点,不可量度,向两方无限延伸;②直线没有粗细;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在直线上,也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个点;②点在直线外,也可以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相交,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②不相交(即平行)。 ▲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射线的表示方法:①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在两个字母前加上“射线”;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射线的性质:①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②射线只向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不能度量、不能比较长短;③射线上有无穷多个点;④两条射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可能只有一个,可能有无穷多个。 ▲线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它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可以比较长短。 ▲线段的表示方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②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如图,点M 将线段AB 分成AM=BM 两段,M 即为线段AB 的中点。 判定M 为中点: 中点M 的性质: ∵ AM =BM (或AM =BM=2 1AB ,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A、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 线: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角的比较: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一、寻找规律: (1) 2 n n - ◆ 数线段条数:线段上有n 个点(包括线段两个端点)时,共有(1) 2 n n -条线段 ◆ 数角的个数:以0为端点引n 条射线,当∠AOD<180°时, 则(如图)?小于平角的角个数为(1) 2 n n -. ◆ 数直线条数:过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n 点一共可画(1) 2 n n -条直线. ◆ 数交点个数:n 条直线最多有(1) 2 n n -个交点. ◆ 握手问题:数n 个人两两握手能握(1) 2 n n -次. 二、基本概念 1.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道横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 线段的特点: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的特点:是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的特点:是直的,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2.线段的中点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因为AM=BM=12 AB ,所以M 是线段AB 的中点. (2)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M=BM=12 AB 或AB=2AM=2BM . 3.角 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6.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其中“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惟一性”. 7.线段的性质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三、线段、角的表示方法 线段的记法: 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AOB ; 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 ; ③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a; 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学表示:∠1。 四、线段、角的比较 度量法 叠合法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法: O A 顶点 边 边 B a 1 O A 射线OA A B a 直线AB 直线a

(完整版)2017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知识点7平面图形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7:图形的认识测量 姓名记忆情况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 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 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 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o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记着“a°”。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b(宽) a(长) 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正方形 a(边长) 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3、三角形 h(高) a (底)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分类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 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讲解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三视图,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 3.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几何图形的分类 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展开与折叠能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点诠释: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 ?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几何图形

? ? ?①对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非常熟悉,例如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三棱柱,圆柱等的展开图; ②不同的几何体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几何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那么排除障碍的方法就是:联系实物,展开想象,建立“模型”,整体构想,动手实践. (2)从不同方向看: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要点诠释: ①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②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 3)几何体的构成元素及关系 几何体是由点、线 、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 要点二、直线、射线、线段 1. 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 基本性质 (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 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 )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a,如下图:

北师版七年级上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及练习题

4.1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3(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课时达标 1.填写下表: 2.如图,共有条线段. 3.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钉在墙上,其依据是_________ . 4.平面上有五条直线,则这五条直线最多有_____交点,最少有_____个交点. 5.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6.平面上有四个点,无三点共线,以其中一点为端点,并且经过另一点的射线共有_______条. ※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直线A B.直线AB C直线ab D.直线A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B.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C.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D.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比直线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经过三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D.两条射线的长度的和等于直线的长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一点P只能作一条直线 B.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 C.直线AB和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 D.射线a比直线b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OA B.延长直线l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l 6.平面内的三点可确定直线的条数是(). A.3 B.1或3 C.0或1 D.0 7.已知C,D在直线AB上,那么直线AB上的射线共有(). A.6条 B.7条 C.8条 D.9条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②画一条射线,使它的长度为5厘米;③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④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⑤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在一条笔直的校园大道两旁种树时,先定下两棵树的位置,然后其它树的位置也就确定下来了,这说明了直线的基本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平面内的四个点A,B,C,D,过其中的两个点画直线: (1)若A,B,C,D四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画出______条直线; (2)若A,B,C,D四个点有三个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画出______条直线; (3)若A,B,C,D四个点中的任意三个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画出_______条直线. 1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相应图形. (1)经过点M,N画一条直线; (2)直线b a,相交于点P,点A在直线a上,但不在直线b上; (3)三条直线c ,两两相交于点A,B,C. b a, ☆能力提高 12.读句画图: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 ? ? ?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 1 图2 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 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 练习 1.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体展开的11种形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B、C是正方体展开图,错误; D折叠后,有2个正方形重合,不是展开图形,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空间想象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是在脑海中折叠图形,看是否满足条件 2.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那么∠2的度数是() A.20°B.30°C.35°D.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解: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 所以∠3=180°﹣90°﹣∠1=35°, 又∵a ∥b , 所以∠2=∠3=35°.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3.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圆锥.故选B . 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8 B.9 C.10 D.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详解】 +的值最小 解:如图,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 P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关于AC对称 B D ∴ = PB PD ∴+=+= PB PE PD PE DE == Q BE AE BE 2,3 AE AB ∴== 6,8 22 ∴=+=; 6810 DE +的最小值是10, 故PB PE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解此题通常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 5.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汇总 一、轴对称与旋转 1、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线段、角。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有长方形、菱形。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5、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2)、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3)、按顺序连接各对应点。 6、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图形旋转后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

练习: (1)判断并改正: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7、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 8、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9、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11、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 12、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1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15、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 16、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 (2)填空: 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 )形。 3、 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 );它的六 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4、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最少可以看 到( )个面。 【知识点2】 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长方体棱长和= 下面周长×2+高×4 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 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棱长和的变形: 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 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 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 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面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面和右 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 上面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高×4+长×2+宽×2+打结部分长度 20×4+30×2+10=150cm

高中数学竞赛基础平面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知识点基础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有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常见模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相等,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比值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内、外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内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其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如图所示,若AM平分∠BAC,则 该命题有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某个点与这条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 条边的对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该点与对角顶点的连

线是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 外角平分线定理: 三角形任一外角平分线外分对边成两线段,这两条线段和夹相应的内角的两边成比例。 如图所示,AD平分△ABC的外角∠CAE,则 其逆定理也成立:若D是△ABC的BC边延长线上的一点, 且满足,则AD是∠A的外角的平分线 内外角平分线定理相结合: 如图所示,AD平分∠BAC,AE平分∠BAC的外角 ∠CAE,则 3、射影定理 在Rt△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高,则有射 影定理如下: BD2=AD·CD AB2=AC·AD BC2=CD·AC 对于一般三角形: 在△ABC中,设∠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有 a=bcosC+ccosB b=ccosA+acosC c=acosB+bcosA 4、旋转相似 当一对相似三角形有公共定点且其边不重合时,则会产生另 一对相似三角形,寻找方法:连接对应点,找对应点连线和 一组对应边所成的三角形,可以得到一组角相等和一组对应 边成比例,如图中若△ABC∽△AED,则△ACD∽△ABE 5、张角定理 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则 sin∠BAD/AC+sin∠CAD/AB=sin∠BAC/AD 6、圆内有关角度的定理 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1)圆周角定理指的是一条弧所对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3)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直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ABC(含30°,60°角)的摆放位置如图,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D、点E,另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F、点A,且∠CED=50°,那么∠BAF=() A.10°B.50°C.45°D.4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CED=50°,DE∥AF,即可得到∠CAF=50°,最后根据∠BAC=60°,即可得出∠BAF的大小. 【详解】 ∵DE∥AF,∠CED=50°, ∴∠CAF=∠CED=50°, ∵∠BAC=60°, ∴∠BAF=60°﹣50°=10°,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几何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棱柱的展开图为3个矩形和2个三角形,故B不能围成. 考点: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3.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北偏西43?B.北偏西90?C.北偏东47?D.北偏西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 如图,过点B作BF∥AE,则∠DBF=∠DAE=43?, ∴∠CBF=∠DBC-∠DBF=90°-43°=47°, ∴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北偏西47°方向上,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方位角,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角度间的关系求出能表示点位置的方位角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A、B、D经过折叠后,下边没有面,所以不可以围成正方体,C能折成正方体.

初中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初中几何空间与图形知识点 A、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展开与折叠: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②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②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2、角 线:①线段有两个端点。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异同点 名称图形及表示法不同点联系共同点 延伸性端点数与实物联系 线段不能延伸2直尺线段向一 方延长就 成射线, 向两方延 长就成直 线都是直的 线 射线只能向一方 延伸1电筒发生的光 线 直线可向两方延 伸 无笔直的公路 (1)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线段AB与线段BA,表示同一条线段。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a。 (2)射线的表示方法:端点在前,任意点在后。射线OP (3)直线也有两种表示方法:直线MN或直线NM,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a 3、基本事实:经过一点可以画_______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_____确定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可得到_____条射线,在直线上任取_____点可得到一条线段,在射线上任取一点可得到一条________。 二、线段的性质: 1、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观察法、度量法、叠合法 4、线段中点的定义 在线段上,能够把这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AM=BM=AB,AB=2AM=2BM。 5、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P6) 三、角 1、角的定义 (从静止的角度看)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AOB中,点O是角的顶点,OA,OB是它的两边。 角的表示方法:3种

2、角的度量单位: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 10=60‘1’=60" 1″=′1′=° 3、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动态定义)角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当始边和终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是平角,当它的终边旋转到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是周角。 4、角的分类 按角的大小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直角=90° ,1平角=180°,1周角=360°。 锐角<钝角,0°<锐角<90° 。 5、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数量关系) 6、钟表中的度数:分针一分钟转6°,时针一小时转30°一分钟转0.5°。 7、用一副三角板所画的角的度数,都是15°的倍数。 四、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1、多边形的定义: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都是多边形,它们都是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2、多边形的基本元素 顶点:如图,在多边形ABCDE中,点A,B,C,D,E是多边形的顶点; 边:线段AB,BC,CD,DE,EA是多边形的边; 内角:∠EAB, ∠ABC, ∠BCD, ∠CDE, ∠DEC是多边形的内角(可简称为多边形的角)。对角线:如图,AC,AD都是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像这样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3、正多边形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例如:正方形是正四边形,它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是90°;等边三角形即正三角形,它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是60°。 4、n边形有n个顶点,n条边,n个内角,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三角形,共有_______条对角线。 4、圆的概念 (1)如图,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 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称为半径。 (2)相关概念 弧:圆上任意两点A,B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记做,读作“圆弧AB”或“弧AB”。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1∠与2∠不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平行线,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1+∠2=90°,∠1与∠2不一定相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 中,AE =1,AF =2,若P 为对角线BD 上一动点,则EP +FP 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作F 点关于BD 的对称点F′,则PF=PF′,连接EF′交BD 于点P . ∴EP+FP=EP+F ′P .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E 、P 、F′在一条直线上时,EP+FP 的值最小,此时EP+FP=EP+F′P=EF′.

∵四边形ABCD 为菱形,周长为12, ∴AB=BC=CD=DA=3,AB ∥CD , ∵AF=2,AE=1, ∴DF=AE=1, ∴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 ∴EF ′=AD=3. ∴EP+FP 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 考点:菱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 =∠DFE =90°,∠A =45°,∠E =60°,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若DE ∥CF ,则∠BDF 等于( ) A .30° B .25° C .18° D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空间与图形知识点整理与习题

来源:网络 2009-07-27 10:02:14 [标签:图形总复习六年级苏教版数学]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7-9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7 -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整理与复习 1.提出要求: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进一步要求;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3.追问: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称为什么图形?如果把多边形进一步分类,可以怎样分? 4.让学生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在画出的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二、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1、三角形的概念。 “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教师巡视。

“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 “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 “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 2、三角形的分类。 “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两种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出示三角形的集合图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你能用学过的其他知识来解释上面的结论吗?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9题 第8题让学生先独立选一选,再要求说说选择时是怎样想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知识梳理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3、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用圆规截取线段);(2)度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度量)。 5、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 2 1 AB 或AB=2AC=2BC 。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 ,∠C 等。 C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电子教案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知识点: 一、认识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构成 1、面与面相交成___,线与线相交成___。 2、点动成___,___动成面,面动成___。 3、___、___、___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体是由___围成的。 4、面有___面和___面,线有___线和___线。 引申探讨:n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2.2 点和线 知识点: 1、点的表示: A B 用一个大写的字母,例如:点A、点B 2、线段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线段AB、线段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线段a. 3、射线的表示: 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其余任一点的字母(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前). 例如:射线AB 4、直线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任两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直线AB、直线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直线a. 5、线段、射线、直线的比较: 6、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引申探讨:1、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会有几条线段? 2、握手问题、票价问题、车票问题。

2.3线段的长短 知识点: 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两种) (1)度量法:是从数量的角度来比较 (2)叠合法:是从图形的角度来比较 另外了解估测法:依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 2、线段的画法: 3、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引申探讨:蚂蚁爬行问题 2.4 线段的和与差 知识点: 一、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二、线段的和与差的计算 三、线段的中点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知识点: 一、角的概念 二、角的表示方法: 1、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此时要把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只有在某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而且这个字母必须用顶点的字母表示)。 2、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三、角的度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