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讲解曾杰
- 格式:pdf
- 大小:598.32 KB
- 文档页数:64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1 总则1.0.1为了合理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1.0.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建筑的特性和火灾烟气的发展规律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的产品。
1.0.5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防烟系统smoke protection system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1.2 排烟系统smoke exhaust system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2.1.3 直灌式机械加压送风mechanical pressurization without air shaft无送风井道,采用风机直接对楼梯间进行机械加压的送风方式。
2.1.4自然排烟natural smoke exhaust利用火灾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压作用,通过建筑开口将建筑内的烟气直接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2.1.5 自然排烟窗(口)natural smoke vent具有排烟作用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可通过自动、手动、温控释放等方式开启。
2.1.6 烟羽流smoke plume火灾时烟气卷吸周围空气所形成的混合烟气流。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建筑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能够遵循规范,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首先,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应包括系统的设计要求。
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考虑到建筑的结构特点、人员密集程度、火灾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排烟口的位置、数量和尺寸,以及排烟风机、排烟管道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同时,还应考虑系统的控制方式、联动设备和应急电源等方面的设计要求,以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排烟。
其次,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还应包括系统的安装和验收要求。
系统的安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牢固、电气线路可靠,以及系统的各项设备和部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验收时应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另外,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还应包括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求。
系统的维护应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定的维护计划进行,包括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清洁排烟口和排烟管道、检测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等内容,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责任部门、管理人员、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等,以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运行。
最后,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还应包括系统的使用和维修要求。
系统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按照系统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系统在平时能够正常运行。
维修方面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定的维修方案进行维修,以确保系统在需要维修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恢复运行。
综上所述,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涉及到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维护、管理、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相关人员在设计、施工、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
gb51251—202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的人员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标准的背景、技术要求、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介绍,总计超过1200字。
1.标准背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疏散和消防控制的重要设施,特别是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效地帮助人员疏散,减少火灾对人员和建筑物的损害。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对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和验收进行规范。
2.技术要求2.1设计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消防法规的要求,并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面积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2设备要求:系统的设备包括排烟风机、风口、排烟管道等,这些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2.3控制要求:排烟系统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可由人员控制,自动控制可以通过感烟探测器和烟雾控制器实现,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启动系统。
2.4防火性能:排烟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包括系统的排烟管道、风口和排烟风机等都应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不会变成火灾传播的通道。
2.5隔烟性能:排烟系统除了要保证排烟功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隔烟功能,即可以防止烟气进入逃生通道和其他安全区域,以确保人员的疏散通道不被烟气阻塞。
3.系统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排烟风机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高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排烟风机型号和数量,确保排烟的风速和排烟效果。
3.2排烟风口的设置: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消防安全要求,确定合适的排烟风口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排烟的效果和烟气的疏散。
3.3排烟管道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合适的排烟管道的布置和尺寸,确保排烟的通畅性和防火性。
GBXXX—2008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讨论稿)2007年10月前言国家规范《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GBxxx—2008),是一部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施工、调试及验收的规范。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设部和主、参编单位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也得到了众多专家的建议和热诚帮助。
由于经验和水平有限,本《规范》难免还有不足之处,各单位和人员在执行时有何意见及建议,请及时告知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外北街266号,邮编:611830),以使本《规范》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上海市消防局参编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尔特(COLT)(东亚)有限公司广州市泰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长春现代门窗科技公司主要起草人:王炯李风兰彬黄德祥韩峥曾杰朱鸣夏令操徐稳龙袁昕朱晔盛寿炜炜彭琼廖坚卫王钊张兢周强林宏达盛伟军李德品刘卫江刘建宏刘文利王经伟张洁玉目录前言 (2)1 总则 (5)2 术语和符号 (6)2.1 术语 (6)2.2 符号 (8)3 防烟设计 (11)3.1 一般规定 (11)3.2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的要求 (12)3.3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的要求 (13)4排烟设计 (15)4.1 一般规定 (15)4.2 自然排烟方式的要求 (17)4.3 机械排烟方式的要求 (18)4.4 排烟区域排烟时所需的补风要求 (20)5防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20)5.1火灾模型的确定和排烟量 (20)5.2 防烟系统设计计算 (21)5.3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24)6 进场检验 (28)7 系统施工 (29)8 系统调试 (32)9 工程验收 (35)附录A防排烟系统施工及验收记录表 (37)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41)1 总则1.0.1 为了控制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展开,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危害,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制定本规范。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解读一本人从事暖通设计十多年,根据新的标准及结合工程实际对标准进行解读,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往指正。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下文中简称为《标准》。
2018.8.121.《标准》3.1.3中的第2条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当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时需满足前室的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送风口设置在顶部是想形成风幕隔断烟气,设在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想通过送风阻止烟气侵入前室,这个前室入口是指从走道或房间进入前室的那个口,而不是从前室进入楼梯间那个口,这个住宅较难满足,一方面有的住宅开向前室的门多,另一方面住宅层高小于3m而不能设置顶送式风口,所以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楼梯间也需加压送风。
2.《标准》3.1.4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这条有别于之前的做法,只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在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墙上加余压阀的做法不适用于地下了。
因此强调了地下部分的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也需加压送风。
3.《标准》3.1.5中的第1条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住宅的前室一般是一个以上的户门不满足此条,所以前室也得加压送风而不能采用之前的通过余压阀向前室送风。
4.《标准》3.1.5中的第2条和第3条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GB51251-2022《建造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一、概述《标准》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适合于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和公共建造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第1章:总则,规定了本标准的适合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等;第2章:设计原则,规定了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依据、设计分类和设计要求等;第3章:防烟分区,规定了防烟分区的原则、方法和要求等;第4章:排烟系统,规定了排烟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5章:送风系统,规定了送风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6章:控制系统,规定了控制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7章:电源系统,规定了电源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8章:施工与验收,规定了施工与验收的普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等;第9章:维护管理,规定了维护管理的普通要求、维护内容和周期、维护记录和报告等;附录A: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示例;附录B:防烟排烟系统检测方法;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验收报告格式;附录D:防烟排烟系统维护记录格式。
正文:按照《标准》的各个章节进行编写,详细说明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验收方案和维护方案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图表、数据和计算过程等支撑材料;附录:按照《标准》的附录进行编写,提供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示例、检测方法、验收报告格式和维护记录格式等内容。
页边距: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页脚:页码居中,宋体,小五号;标题: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顺序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1.1”、“1.1.1”等,标题内容居左,宋体,一级标题为小三号,加粗;二级标题为四号,加粗;三级标题为小四号;正文:正文内容两端对齐,宋体,小四号,行距为固定值20pt;图表:图表应有清晰的标题和编号,编号格式为“图1-1”、“表1-1”等,图表标题居中,宋体,五号;图表内容应清晰可辨,图形采用CAD制图软件绘制,表格采用Word制表软件制作;公式:公式应有清晰的编号,编号格式为“(1-1)”等,在公式右侧标注;公式内容应清晰可读,采用Word公式编辑器编辑;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照引用顺序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等,在正文中引用时在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的内容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22《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消防规范网《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用以保障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技术标准主要介绍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结构、设计原则、组件及部件选型、工程施工等内容,是关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有效保护措施。
一、防烟排烟系统结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烟口、风口、风管和防烟控制设备。
烟口是将烟气排放到室外空气中的通风设备,其结构包括出烟口、排烟口、夹套、送风口、出风口等。
风口也称为防烟口,是将室外空气吹进室内的风口设备,其结构包括入风口、排风口、排风管、夹套等。
风管是将烟口和风口连接在一起的管道,其结构包括抽烟管、抽风管、排气管和控制管等。
防烟控制设备是通过控制管和电动机驱动的烟气抽排系统,以保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原则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应满足公安部相关规定,以确保消防安全。
(2)建筑抽烟设备及管道应由专业团队设计,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3)建筑防烟排烟设备要确保可靠性,保证其不会发生故障。
(4)建筑防烟排烟设备应符合环境要求,采用环保材料,避免对环境及人体造成污染。
(5)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应满足节能要求,尽量提高系统能效。
三、组件及部件选型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组件及部件选型要满足建筑防烟排烟设备的要求,各种主要组件及部件包括:(1)烟口和风口:烟口选用钢材或不锈钢材料制成,面积不小于25 cm2,高度不小于2m;风口选用钢材或不锈钢材料制成,面积不小于25 cm2,高度不小于2m;(2)管道:建议采用热镀锌钢材料,直径不小于150 mm,建议采用折弯方式安装,以减少管道占用空间;(3)电动机:电动机应选择防爆型,输出功率不小于0.75kW;(4)控制箱:控制箱必须采用防爆型并具有防水及防腐蚀功能;(5)监控系统:抽烟系统及风管长度较大时,应设置监控系统,以更好地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1. 引言建筑防烟排烟是保障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建筑物内部火灾时能够及时排烟,防止烟气蔓延影响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内部各类房间、楼层和走道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2. 设计要求2.1 防烟门防烟门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防烟门应能够防止烟气通过,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烟门应能够承受火灾时的高温,保持稳定性能;•防烟门的操作应简便可靠,能够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控制。
2.2 排烟通道排烟通道是将建筑物内部烟气排放到室外的通道,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排烟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处,保证烟气能够顺利排放;•排烟通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烟气倒灌;•排烟通道应设置排烟风机,保证排烟能够顺利进行。
3. 施工要求3.1 材料选择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施工中,应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材料有:•防火板:用于制作防烟门和防烟隔墙,能够耐受高温;•防火玻璃:用于制作防烟门的窗户,具有防火性能;•不燃材料:用于制作排烟通道和防烟隔墙,能够有效隔热。
3.2 施工工艺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施工应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完善设计图纸: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清晰的设计图纸;•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确保工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质量把关: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4. 验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验收应满足以下标准:•防烟门的密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防烟门的操作灵活可靠;•排烟通道无堵塞或泄漏现象;•排烟风机正常运行,排烟效果良好。
5. 维护管理为了保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长期稳定工作,需进行定期维护管理:•定期巡检:定期对防烟门、排烟通道和排烟风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清洁保养:定期清洁排烟通道,保证畅通无堵塞。
6. 总结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讲解1. 引言建筑防排烟系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排除烟雾,确保建筑内部的安全。
本文将对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技术规范进行讲解,以保证其设计与实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规范概述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对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目的是确保建筑防排烟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排烟,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3. 技术要求3.1 设计要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 - 根据建筑的类型、用途和占地面积等因素确定适当的排烟设计方案; - 考虑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合理设置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 - 选择适当的排烟设备和控制装置,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 合理布置排烟通道,确保烟雾能够顺利排出建筑。
3.2 施工要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系统的安装质量; - 确保排烟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气; -安装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时,要确保其准确可靠; - 进行系统的绝缘和防火处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3 调试要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调试应满足以下要求: - 对排烟设备和控制装置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其工作正常; - 调试排烟通道,确保烟雾能够顺利排出建筑;- 检查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进行模拟火灾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4 运行和维护要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 建立健全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 - 建立完善的运行记录和维护记录,随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况; - 定期对排烟设备和控制装置进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 定期进行系统测试和演练,提高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
4. 相关标准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参考以下标准: - GB 50016-2014《建筑防排烟设计规范》; - GB 50084-2017《消防设施设计规范》; - GB 50157-2013《建筑自动化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183-2012《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规范内容源自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1号),经校对无差漏!规范原文:前言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防烟系统设计3.1 一般规定3.2 自然通风设施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3.4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4 排烟系统设计4.1 一般规定4.2 防烟分区4.3 自然排烟设施4.4 机械排烟设施4.5 补风系统4.6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 系统控制5.1 防烟系统5.2 排烟系统6 系统施工6.1 一般规定6.2 进场检验6.3 风管安装6.4 部件安装6.5 风机安装7 系统调试7.1 一般规定7.2 单机调试7.3 联动调试8 系统验收8.1 —般规定8.2 工程验收9 维护管理附录A不同火灾规模下的机械排烟量附录B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附录D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附录E防烟、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附录F防烟、排烟工程验收记录附录G防烟、排烟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