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病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1.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2.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累及黏膜上皮下层。
3.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发生于皮肤和(或)口腔
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4.地图舌: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因其表现类似地图标示的蜿蜒国界,故名
地图舌。其病损的形态和位置多变,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5.灼口综合征: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6.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
7.梅-罗综合征(MRS):以复发性口面部肿胀、复发性面瘫、裂舌三联症为临床特征的综
合征
8.白塞病:累及口腔、眼、生殖器等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9.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
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10.固定性药疹:由药物超敏所致的,在同一部位以同一形式反复发生的病损。
11.红斑:口腔黏膜上鲜红色斑块似天鹅绒样,边界清晰,在临床和病理上不能诊断为其他
疾病者。
12.靶行红斑:是多形红斑的典型病损,直径为0.5cm左右的圆形红斑的中心有粟粒大小的
水疱。
13.疱疹样口炎:为最常见的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
14.上皮下疱:疱在基底层下,上皮全层剥离。见于粘膜良性类天疱疮和多形渗出性红斑。
15.上皮内疱:疱在上皮棘层内或基底层上,有棘层松解,见于天疱疮和病毒性水疱。
10. 白斑的定义和诊断程序
定义: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诊断程序:
口腔白斑,不能被擦去,排除其他疾病诊断
↓↓
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观察2~4周)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
↓↓↓
反应良好无反应→病理活检
↓↓↓↓可定义的损害切取活检病理学诊断切取活检病理学诊断可定义的其他相应处理排除其他可定义损害排除其他可定义损害相应处理
↓↓↓
无异常增生的OLK 伴有异常增生的OLK 原位癌
↓↓↓
轻度中度重度
1.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一般根据病史及典型的口腔黏膜白色损害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典型的皮肤或指甲损害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建议结合组织活检,必要时辅以免疫病理等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这也有助于鉴别其它白色病变并排除上皮异常增生或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1.口腔白斑、口腔红斑:病理检查。
2.盘状红斑狼疮:皮肤红斑、颧面部“蝴蝶斑”,下唇圆形盘状红斑,周围仿色状白纹。
病变超过唇红缘。光照后病损加剧。
3.黏膜天疱疮、良性类天疱疮:尼氏症,病理检查。
4.苔藓样反应:用药史,义齿,充填物等。
5.多形性红斑:急性期,有一定自限性。
2.念珠菌性口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假膜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新生儿最多见,多发于出生后2~8天内。好
发于颊、舌、软腭及唇部。在充血的黏膜上,有散在的白色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后
逐步融合成界限清楚的白色或蓝白色的丝绒状斑片,严重者可累及扁桃体,咽部,
牙龈等处。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红的黏膜糜烂面,可轻度出
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全身反应一般较轻。
2.急性红斑型: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应用而致。
大多数患者用抗生素等药物前即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肿瘤化疗后或患有某些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天疱疮等,黏膜充血糜
烂,舌背乳头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有味觉异常或丧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3.慢性增值性: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颊部病损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
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本型黏膜表层的
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落。患者应及早活检,明确诊断。
4.慢性红斑型:常发生于上颌义齿的腭侧面所接触的腭、龈黏膜,女性多于男性。黏
膜红肿发亮,或呈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可以并发唇和口角的损害。
3.白塞病的诊断标准
1.反复口腔溃疡:一年内反复发作3次,有医师观察到或有患者诉说有阿弗他溃疡。
2.反复外阴溃疡:有医师观察到或有患者诉说外阴部有阿弗他溃疡或瘢痕。
3.眼病变:前和(或)后葡萄膜炎,;裂隙灯检查时玻璃体内有细胞出现或由眼科医
师观察到视网膜血管炎。
4.皮肤病变:由医师观察到或患者诉说的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或丘疹性脓疱,或
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青春期后患者出现座疮样结节。
5.针刺试验阳性:试验后24~48小时由医师看结果
其他与本病密切相关并有利于诊断的症状有:关节痛或关节炎,皮下栓塞性静脉炎,深部静脉栓塞,动脉栓塞和(或)动脉瘤,中枢神经病变,消化道溃疡,附睾炎和家族史。
有反复口腔溃疡并有其他4项中2项以上者,可诊断为本病,但需除外其他疾病。
4.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病理鉴别
天疱疮类天疱疮
口腔黏膜上皮棘层细胞间桥断裂,上皮与结缔组织之间有水平裂隙
形成上皮内疱形成上皮下疱
棘细胞松解无棘细胞松解
庖底不规则绒毛状乳头突起
5.斯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突然,一般先有程度不等的前驱症状,头痛不适,高热畏寒,关节疼痛及咽痛、口烂,唇部疱疹等明显的全身毒血症。约经1~3天,同时或相继出现黏膜和皮肤损害。伴口腔、鼻孔、眼、肛门生殖器处黏膜及皮肤的红斑大疱或糜烂等损害。皮损为多形性常于颜面腔洞附近或四肢出现鲜红或紫红斑,迅速形成水疱或大疱。疱液清澈或浑浊或呈血样。两眼可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或巩膜炎、虹膜炎、全眼球炎等,甚至可以失明。
6.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特征
一般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红、黄、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溃疡的发作周期长短不一,可分为发作期、愈合期、间歇期,且具有不治自愈的自限性。根据临床特征,RAU可分为轻型、重型及疱疹型
RAU分型大小(mm)个数持续时间(d)形成瘢痕构成比(%)
轻型5~10 <10 10~14 否75~85
重型>10 ≥1 >14,可1~2个月或更长是10~15
疱疹型<5 >10 10~14 否5~10
7.后天梅毒的口腔表征
1)口唇部的硬下疳:受侵部位出现黄红至暗红色的圆或椭圆形单个溃疡,上覆棕黄色薄痂,无痛。发生在唇部的下疳表现十分典型。这时相应淋巴结肿大,坚硬但无痛,不粘连。
下疳不治疗,溃疡可在3~8周内愈合,但硬结并不消失。
2)黏膜斑是感染7~10周后的第二期梅毒。损害部位呈灰白色光亮而微隆的斑块,常为圆形、椭圆形或环形,易发生糜烂,好发于口腔的牙、龈、舌、腭、悬雍垂。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称为梅毒疹,此时感染力最强。
3)梅毒瘤是第三期梅毒。表现为有弹性的肿块,有波动感,以后发生溃破。口腔里上腭的梅毒瘤可导致软腭组织穿孔。舌部梅毒瘤呈分叶状,伴沟裂与舌乳头萎缩,在萎缩的边缘并发舌背白色角化并或白斑。
8.多形性红斑的皮肤黏膜损害
皮肤病损常对称散在分布。好发于颜面、头颈、手掌、足背及四肢伸侧面,躯干亦可发生。常见病损为红斑、丘疹、水疱。典型的为虹膜状红斑,即直径为0.5cm左右的圆形红斑,中心有粟粒大小的水疱,又称靶性红斑。此种红斑多见于腕部、踝部及手背。开始时为淡红色,1~2日后中央部位红色转暗,无明显疼痛。重型多形性红斑皮肤病损除红斑外还出现大疱、丘疹、结节等,疱破后皮损形成大片糜烂面,疼痛很明显。
9.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说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重型RAU 恶性肿瘤
复发性/自限性有无
溃疡特定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周围炎症边缘不整齐,向周围浸润,底部菜花较深,被覆黄白假膜,质轻度坚韧状,质坚韧
局部症状疼痛明显早期无痛,后期疼痛
全身症状情况较好体弱或恶病质
病理非特异性炎症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