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236.87 KB
- 文档页数:12
第6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6.1 复习笔记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的关系(1)联系①许多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都是基于语言学的理论模式。
②一方面,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越来越关注语言学理论。
(2)界限和分别①语言学家把语言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关注的是语言本身的结构和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更为关注的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描写和研究,目的是探索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
②语言学研究是以母语使用者符合母语规则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1.研究对象:语言获得是心理学得研究对象之一(1)心理学研究语言,特别是语言理解与产生的心理机制,其目的是深入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和语言理解与产生的心理机制,并不是把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直接目的,而是把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机制和习得过程作为自己的直接目的。
2.研究范围:心理学研究要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宽泛得多(1)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三个方面。
就心理过程的研究范围而言,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个体的感知觉、理解、记忆以及儿童母语习得的心理过程。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更长于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描写和阐释。
它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或者说是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获得过程;更为集中地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更为关注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更多地注意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及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
(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有以下不同点:1.研究对象不同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而这只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学科性质1、对外汉语教学含义: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目的: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基础学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第二章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1、母语(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
儿童通常是在父母或周边人群的言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除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4、目的语:目标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并力求掌握的语言。
5、习得: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语言。
6、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教导,学习教学大纲指定的和书本的内容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7、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①后天环境论。
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而成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刺激反应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论②先天决定论又称天赋论心理学基础是心灵主义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③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论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论④语言功能论英国韩礼德8、习得和学习的差异:①习得是无目的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
③习得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只要集中语言的形式上。
④习得是靠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则主要靠老师指导。
⑤习得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好;学习花费的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不同: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的输入情况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笔记(精选五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笔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卷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请简单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20分)(一)性质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
(二)任务1、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就是怎么样让外国人更快更好的学习好、运用好汉语;2、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要研究汉语本体、怎样教好汉语、怎么样学好汉语等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3、对外汉语教学还要承担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任务。
二.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必须对留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教师应该了解留学生哪些方面的情况?(20分)分析了解教学对象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水平)、学习时限等方面的情况。
三.什么样的对外汉语教材才是好的教材?请你说一说,你过去用过的哪一本教材是比较好的?为什么?(20分)实用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对教材的评价基本符合事实四.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15分)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包括语言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语言教学法知识、文学以及其他文化知识五.下面是一篇读写课的课文,请你说说应该怎么教?(25分)来中国前,我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带了很多吃的用的。
来中国后,我发现中国人的生活挺好的,商店里的商品也很多。
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大商厦一幢又一幢的,名品街、专卖店、大型超市也随处可见。
另外,各种集市也不少,东西又多又便宜,还常常可以讨价还价。
要求:说明的教学过程、内容基本符合课文和教学规律。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笔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思考练习题第一章思考练习题1、略述你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2、“对外汉语教学”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看的?3、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哪些?4、有人说,我是中国人,我会说普通话,我就能教好外国人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一二、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p58)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综合课2、专项技能课3、转向目标课4、语言知识课5、翻译课6、其他课程。
(参考刘本P300)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P60)1、综合课的技能培养取向2、专项技能课的微化训练倾向3、各类课程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4、课程的活动化倾向5、课程的教材一体化倾向6、课程的规范化倾向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P62)课程规范:对可成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
课程本体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即课堂教学,是指课程的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和课程测试等过程。
课程规范主要包括:1、对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2、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的规范3、对课程内容的规范4、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5、对测试的规范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一历史回顾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50—60年代初)。
这个阶段的教学法指导思想上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倾向,侧重从语言规律出发,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讲授。
教学内容以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为中心,教材以因素和语法为纲,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学。
这个阶段另一特点是,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第二阶段:体现实践性教学原则的教学法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初)教学内容侧重语言的听说训练,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归纳法,注重“精讲多练”。
“相对直接法”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教学法形式。
第三阶段:深化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70初—80初)这一阶段教学法受到语言交际观念影响。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实践的交际性含义,提出了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的主张。
针对学生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
这一时期教学法具有听说法烙印。
(P114下)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现状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广泛吸收和引进了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试验和自觉地归纳,教学法呈现出多种并举、丰富多彩的态势。
第一章绪论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第一个班是清华大学东欧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3)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的规划座谈会,会上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
4)1984年,中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5)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属于应用语言学。
6)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包括心理语源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7)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怎样教,教什么,如何学8)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中心: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地学好汉语(by 陆剑明)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1)大纲制定(名):对语言教学大纲的一种设计,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规定和描述,其主要任务集中在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
2)总体设计:把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四大环节。
作为第一环节的总体设计就是要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为全部教学活动设计或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3)总体设计最终目的:为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的方案。
4)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过程式大纲结果式大纲分为:组合型(例:传统的语法大纲)分解型(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分为:任务型程序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星期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5)《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话题内容、语言范围和言语能力6)3000常用词是初等汉语水平的词汇量界标,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的词汇量要求。
7)对外汉语大致分为:专业教育、进修教学、短期教学、俗称教学四个基本类型(书42)○1汉语言专业教育,是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修正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
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
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P34~35《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
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
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汉语非母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活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理论的研究和整理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将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二、基本原则1. 目标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灵活运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2. 意义传递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传递汉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并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文化信息。
3. 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学习汉语。
4. 多媒体辅助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可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基于任务的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和交际活动。
这种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真实的情境,如购物、旅游、用餐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合作任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和学习。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评估与测量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第一章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学科名称(一)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区分依据:获得语言的时间顺序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2、母语和外语是?区分依据:国界母语: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外国的语言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区分依据:民族界限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外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4、主要语言和次要语言的划分依据被使用程度。
5、目的语是?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6、第二语言与外语辨析?第二语言: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外语:别的国家的语言第二语言:在该语言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外语:不在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7、第二语言的广义和狭义是?广义:任何一种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如:对外汉语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狭义:一是指第一语言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一是指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8、第二语言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区别?(二)学科的名称(是该学科的内容和本质特点的反映)1、对外汉语教学优:基本体现学科特点和内涵,简洁上口、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缺: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只适用于中国,无法为同行所用;有历史局限性此名称现在不可更替的原因?从实际内涵上,包括: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学科理论和应用研究、师资和科研人员培养;约定俗称;中央文件、国家机构、学术团体的正式采用2、汉语教学纯学术角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优:精确地指称了本学科的内涵和性质——在中国进行的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劣:名称太长4、对外汉语教育(学)教育和教学的区分?教育: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在教学论中主要指学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教学:专指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5、对外汉语二、学科性质1、“对外汉语教学”这一科学术语的含义?有三层: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国家和民族事业的教学事业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核心、目的、应用部分和实践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决定学科性质)3、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由“对外”(教学对象)“汉语”(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方式)组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第七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教学法”一词的不同含义最大的概念——整个学科理论和实践(如“外语教学法”、学科名称)指教育学中的“教学论”(广义)——教学的目的、任务、原则、过程、课程、方法、评估等。
某种教学法的流派——听说法、功能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提问法、纠错法等。
吕必松: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法贯穿在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中。
教学法是总称,它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不同层次上的具体内容。
其中的教学原则要反映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是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的具体应用。
教学法流派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
各种不同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对语言本质特征和对语言学习规律有不同认识,因而对教学规律有不同看法。
* 认知派: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经验派: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直接法、情景法、阅读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人本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
(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自然法)功能派: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法)第一节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1、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又名词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近代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
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用于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阐述。
1)基本特征:教学内容——系统讲授语法规则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2)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是在教育目的和具体教学目的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提点和需要出发,根据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
(刘珣)2、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教学计划是以课程设计为核心的总体涉及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其主要教学方式和学时分配。
3、“语言培训”的一些内容和程序:1)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工作需求和学习者个人需求。
2)受训者的自然特性和职业特点分析。
3)确定培养目标和培训目标4)进行大纲设计、对教学内容、教学材料以及内容的评估办法进行选择。
5)选择教学途径。
6)确定教育策略,包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7)测试教学和课程的有效性。
8)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包戴尔,1970)4、总体设计:在全面分析语言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教师的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5、一般的课程设计理论认为,对语言进行具体设计时包括:1)调查和需求分析阶段2)确定教学设计和大纲制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即制定语言教学大纲。
4)准备教学材料,编写教材。
(杜宾和奥斯坦恩,1985)6、进行总体设计时,一般按照下列方法进行:1)要分析该教育项目的教学性质,根据该教育项目所体现出的教学主要特点明确教学类型。
如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一般进修教育和速成强化教学、转向语言技能培训和与语言有关的职业培训等。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
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
《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
”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
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
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
”;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
”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
(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学科性质1、对外汉语教学含义: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目的: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基础学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第二章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1、母语(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
儿童通常是在父母或周边人群的言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除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4、目的语:目标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并力求掌握的语言。
5、习得: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语言。
6、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教导,学习教学大纲指定的和书本的内容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7、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①后天环境论。
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而成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刺激反应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论②先天决定论又称天赋论心理学基础是心灵主义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③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论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论④语言功能论英国韩礼德8、习得和学习的差异:①习得是无目的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
③习得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只要集中语言的形式上。
④习得是靠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则主要靠老师指导。
⑤习得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好;学习花费的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不同: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第一节教学法的定义(一). 定义-什么是教学法?语言教学法是关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的领域。
语言教学法实际上是语言规律、语言学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总和。
(二) 地位1. 跟教学总体设计的关系:e.g. ①适合哪些教学对象:成人/非成人。
一般来说直接法、听说法比较适合少年儿童;认知法比较适合成年人。
②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如果只是为了短期旅游或简单的生活对话,听说法比较适用;如果是为了职业,比如当语言教师、翻译,认知法比较适用。
还与教学目标、教学途径有关。
2. 跟教材编写的关系:确立课文前后顺序时,语法翻译法根据语法点的难易程度和系统性来进行;功能法强调根据交际功能项目,来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前后来进行;设计练习时,听说法强调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操练,不重视意义和交际场景;功能法注意给出交际场景和交际项目,让学生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交际项目。
3. 跟课堂教学的关系:语法翻译法,主张使用学生的母语,着重原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注重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在分配师生开口比例的时候,语法翻译法和阅读法要求老师讲得多,功能法要求师生开口的比例大致相同。
静默法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讲。
暗示法要求学生在极度放松、半睡眠的状态下学习。
第二节传统派的教学方法(一)以听说法为代表的改革派教学法:行为主义刺激反映论。
(心理学基础)(二)以认知法为代表的传统派教学法:心灵主义的惟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知学派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是使学生掌握逻辑推理和抽象概念的能力,它认为言语行为的基本行为时创新而不是模仿,理解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故产生教学法。
18世纪,是以前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发展而来的,最早用于学习希腊语、拉丁文等古典语言,后来移植到现代外语学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