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融合)
- 格式:docx
- 大小:777.39 KB
- 文档页数:6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2操作要点
5.2.1工程建模
本工法在工程施工过程应用了BIM技术,对于复杂节点处的钢筋施工,采用了Revit软件、广联达云翻样软件分别建模。
1 Revit软件建模
按照以下步骤建立工程的三维混凝土构件模型:项目创建→绘制标高→导入CAD文件做辅助基线→轴网绘制→绘制混凝土梁柱结构,此时生成的模型未布置钢筋。
2广联达云翻样软件建模
与Revit软件不同,广联达云翻样软件可将工程CAD图纸直接导入,并直接对图纸中绘制的柱、墙、梁、板、基础、单构件进行识别及布置,生成包含钢筋信息的三维建筑模型。
5.2.2 生成复杂节点处的钢筋模型
Revit软件自带的钢筋布置功能只能在剖面图中依次点选不同钢筋进行排布,再切换不同绘图视角调整箍筋的加密和非加密区,效率很低且容易排布错误。在集成速博钢筋插件后,只需录入构件钢筋信息,即可自动快速生成此构件的钢筋三维模型,并可重复运用到整个工程中同参数构件的钢筋布置,极大地提高了复杂节点处钢筋建模的效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复杂节点柱、梁→打开速博插件中对应的柱、梁参数化建模功能→依次录入柱(箍筋、主筋、箍筋分布)、梁(箍筋、箍筋分布、主筋、附加钢筋、接头杆件分割)的钢筋信息→确定主筋长度、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分布位置、搭接接头长度→点击完成→自动生成此构件的钢筋三维模型
(缺节点处的完整钢筋模型)5.2.3 模型三维可视化显示(与CAD平面图对比)
传统二维CAD图纸的各个构件信息采用线条绘制表达,但真正的立体构造形式需要建筑业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利用Revit软件建立出三维可视化模型,以“所见所得”的形式展示了工程的三维立体实物,更加清晰直观的表现了图纸设计所包含的工程信息、设计意图、结构形式,实现建筑信息可视化。
5.2.4钢筋着色定义与区分
由于软件绘制的钢筋为默认统一的颜色,在实际三维可视化中不便于区分,尤其是复杂节点处的钢筋,本工法采用对不同的钢筋进行着色定义,实现区分复杂节点处钢筋的路径、穿插与排布。步骤如下:
选取需要着色的钢筋→进入钢筋属性菜单→新建材质进行着色定义→对此着色钢筋进行命名→完成钢筋着色。
5.2.5 钢筋的碰撞检查
梁柱复杂节点处钢筋密集、错综复杂、相互穿插,通过对可能产生钢筋碰撞的梁、柱钢筋进行不同的着色区分,在三维视图中通过360度旋转、放大三维视图可在任意视角查看钢筋接头的空间位置,能清晰地发现碰撞点,以便于对碰撞点进行深度优化与调整,避免了现场施工困难,费时费力地进行二次调整。
5.2.6钢筋的调整与优化
1 Revit钢筋模型中钢筋碰撞点的调整优化
发现梁柱复杂节点处的钢筋碰撞点后,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调整优化。
(1)通过修改局部或者整体保护层厚度来调整钢筋位置。
对于已碰撞的梁、柱钢筋,可以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适当地调整保护层厚度,使其主筋及箍筋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避开碰撞点。
(2)在不同视图中直接进行参数化调整钢筋位置。
对于修改保护层厚度后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在钢筋三维模型不同视图中,通过合理调整碰撞钢筋的空间位置,使碰撞得到解决。
在图5.2.6-1中,在剖面视图结合三维视图中,发现一根梁主筋(红色)与一排柱主筋(蓝色)发生碰撞,在满足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内,通过对梁主筋(红色)往梁内进行精确平移10mm来解决此节点处的碰撞问题。通过同样的方式调整梁主筋与梁主筋之间,梁主筋及柱主筋之间的空间位置完成各碰撞点的调整与优化。
缺图5.2.6-1
2云翻样钢筋用量调整优化
充分利用广联达云翻样软件强大的钢筋用量优化功能,在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到原材定尺长度、长度模数、单构件的钢筋信息这三个参数对钢筋用量影响最大,将它们定为主要参数,通过三个主要参数与其他次要参数的不同组合调整,分别得出软件自动生成的多种钢筋使用方案,通过方案比选,选取钢筋使用量最省的方案,完成整个工程的钢筋用量优化。
5.2.7技术交底及指导施工
利用调整完碰撞点的复杂节点处钢筋三维模型,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钢筋的排布顺序、连接点、连接方式、安装,可对任意构件或节点钢筋骨架进行360度任意方向及任意剖切面的可视化交底,降低交底难度,减少后期施工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
5.2.8利用云翻样软件生成料单
根据各项目的不同要求,通过在广联达云翻样软件中对钢筋比重、原材定尺长度、废料长度、材料类型、加工偏差的参数设置,按“快速翻样→导入建模工程(GFY工程)→料单管理→选择导入的GFY工程和需审核命令栏→输入料单名称→确定”的操作顺序,可自动生成料单,料单中能清晰地查看各构件中钢筋的规格、图形、断料长度、根数、接头数、重量等信息。
5.2.9料单审核
料单的审核针对的是:钢筋劳务队上报的料单与云翻样软件建模后生成的翻样数据进行对比审核,分为合理性分析和正确性分析。
1合理性分析:分析劳务队上报的料单中,各原材使用方案的“损耗率”和“原材使用率”情况,见5.2.9-1图,以及各型号钢筋断料长度在整个工程中的比值,见5.2.9-2图,根据各企业对钢筋工程管理的水平及要求,判断此份料单是否合理。
5.2.9-1 原材方案分析
5.2.9-2钢筋断料长度取模比值
2正确性分析:通过劳务队上报的料单与与云翻样软件建模后生成的翻样数据进行自动匹配后,进行构件类型对比和构件对比,两项对比均在设定偏差值以内才能审核通过,达到控制钢筋用量的目的。
(1)构件类型对比:不同规格的钢筋,通过计算料单重量(劳务队上报的料单重量)与翻样重量(云翻样软件生成的翻样数据)的偏差,当偏差值大于设定偏差,软件将自动标注颜色突出显示,对存在问题的料单,可以备注审核意见后,驳回料单,让劳务队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
(2)构件对比:按同名称构件比对劳务队上报的料单与与云翻样软件生成的翻样数据,当重量偏差大于设定值,处理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