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史观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化史观
建国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是依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
唯物史观不仅给我们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完备的思想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观备受瞩目。
现代化史观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扭转了过去不少教条化的认识,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现代化指的是从农业文明(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工业社会)演进变化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政治近代化是指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近代化是指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近代化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社会生活近代化是指城市化。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发端于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集大成于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文明史观即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文明史观可以以生产力标准把握文明发展走向,构建主干知识的纵向结构,将人类分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农耕文明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也可以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维度构建横向结构。
物质文明指人类社会在经济生活领域里的文明。
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文明。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知识经济,包括物质生产、生活、流通、交通。
精神文明指人类社会在思想领域里的演进。
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理性化,包括科技、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宗教。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在政治生活领域里的文明,从专制到民主,包括政治观念、制度、组织、行为。
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
近年来则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史学流派。
根据全球史观撰写的史学畅销书相当多(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彭慕兰的《大分流》、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但全球史观究竟算不算是一种史观一直受到不少史学家的质疑,因为一种史学思想要上升到“史观”的高度,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如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的作用,文明史观强调各文明自身的价值取向等),但全球史观一直缺乏这样的价值判断。
因此,一些史学家认为全球史观充其量只是历史研究视角的转换而已,它与文明史观甚至与唯物史观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鸿沟,例如马克思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全球史观。
虽然全球史观的学术流派异常杂乱,但从新课程的内容和近几年高考的试题来看,这一史观还是被中学历史教学所接受,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持全球史观的各派史家几乎都有一个
共同点——力图摆脱欧洲中心论。
对于中国的学术研究来说.全球史观的这一研究取向的确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在思想上迅速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屡屡用西方的一套来解释中国的现实,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其实也是欧洲的产物,所以全球史观的新视角多少让中国人找回了一些自信。
而且许多持全球史观的学者都承认,1500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分水岭,1500年后人类逐渐走向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500年只是一个约数,更准确的说法是1492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年)。
在此以前,尽管人类各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交流,但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就中国古代史而言,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质和量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相比都不可同日可语。
今天,人类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播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的确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也是人类所面临的巨大课题。
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史观的兴起是为了解释这全新的历史现象而产生的。
全球史观也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重大热点。
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
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反映了大众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