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14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考古调查
第三章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
第四章考古发掘中的领队职责
第五章考古发掘
第六章发掘资料整理
第七章发掘成果刊布
第八章发掘资料管理
第九章附则
附录
一、遗址记录要点
二、表格样式
三、测定标本采集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实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则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1
第三条考古调查的任务与工作性质2
考古调查的任务是发现古代遗址,进而观察和研究遗址。考古调查为遗址保护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与考古发掘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
考古调查应选择尽可能避免损伤遗址文化堆积的技术。如果必须对遗址进行试掘,应向国家文物局履行报批手续,并严格执行本规程第五、六章的技术规范3。
第四条考古调查的准备工作
1,调查前应首先做好相关资料的预案研究,包括对拟调查地区的已有考古成果、相关历史文献的了解和对该地区
1原《规程》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标题似有不妥之处。就工作内容而言,考古调查包括了寻找发现古代遗址和对遗址的勘查两个关联的方面。而钻探,仅仅是遗址勘查中可能用到的技术之一。似无一定出现在标题中之必要。
另,修订稿之本章在表述逻辑上对原《规程》做了一定的调整。
2原《规程》没有关于考古调查性质的说明。
3从学术角度而言,必要的试掘,也是勘查遗址的技术方法之一。但出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我国实行的《田野考古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包括试掘在内的考古发掘必须实行考古领队制和履行报批手续,而对于考古调查,则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为了避免因不具领队资质的调查队对遗址进行发掘而造成损失,本稿将明确不把试掘列为调查技术。
地图、航空及遥感照片以及相关地质、环境等资料的分析4。
2,根据课题或有关要求5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包括规划调查区域6、调查对象7、调查内容8和调查技术方法。9 3,根据学术需要组建调查队伍10、做好物质准备11。
第五条发现和确认遗址
1,包括航空考古、遥感考古、水下声纳探测等现代技术在内,有多种技术方法可用于发现古代遗址的作业,但其结果都需要通过实地踏查进行核实。
2,古代遗址的确认应以发现原生文化堆积为准。仅见地表散落遗物的地点或次生文化堆积也是追踪古代人们活4预案研究是形成调查活动的课题意识和制定工作方案的基础。
5如摸清该地区文物资源的调查或配合基建工程的调查等,往往在研究目的之外还有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或要求。
6出于学术目的的调查,通常根据地貌或自成系统的自然环境区域为调查范围;出于了解文物资源为目的的调查,通常按行政区划进行。但是在一个行政区划内,并不是每个地带都适合古人居住活动,因此,推荐调查者适当参考学术调查的方法。
7指拟调查何种遗址或何时代遗址等。
8不同的课题目的,需要通过调查获得不同的资料、信息。因此将动用不同的调查技术或方法。
9习惯上将考古调查分为两类,一为普查,指由政府文物管理部门组织的摸清当地文物资源状况的调查;一为专题调查,指通常由学术机构组织的为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调查。原《规程》将调查分为区域调查和专题调查,似乎也是这个意思。但区域调查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又常常指代一种调查方法或调查思想,容易引起歧义。本稿不再使用这一概念术语。此外,尽管普查和专题调查无论在调查对象的范围、调查内容的侧重以及所运用的调查技术方法上都可能有许多不同。但一方面,随着专题调查数量的积累,会逐渐覆盖需要普查的区域。另一方面,随着调查技术的提高,普查资料会不断从更大程度上满足专题研究的需要。从长远看,两者将逐渐趋同。因此本稿不再作普查和专题调查的分类。
10调查队组成除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和辅助人员外,还应视需要聘请地貌、地质、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测绘、GIS分析等技术人员,来自他们不同专业领域的咨询意见和专业技术,对正确和更深刻理解调查对象往往具有重要意义。
11物质准备主要包括:1,资金。2,交通工具。3,通讯工具。4,调查用大比例尺地图(如果可能,最好将其数字化处理成电子地图,将会对调查中的数据采测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迅速共享带来偌大方便。)5,调查数据采测器具如GPS、便携式计算机……;图像记录器具;文字记录用品。6,遗物采集、包装用品,以及必要的医疗救生品,等等。如果是航空或水下考古调查,其物质准备更为复杂专门。
动的重要线索,但应记录为“地点”,以和遗址区别12。
3,旨在全面掌握一个地区地下文物资源的调查应采用全覆盖式调查方法;受资金、队伍规模或时间限制的学术专题调查,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13。
4,采测遗址位置的地理座标数据,并标注在地图上14。
第六条,遗址勘查
遗址勘查系就调查发现的古代遗址细致全面的观察记录,基本内容15包括:1)遗址的范围与面积;2)文化堆积的情况;3)遗址环境;4)保存现状。
121,通过地表散落遗物判断地下遗址状况是考古调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即便是在高度开发的农业区,遗址地表散落遗物也能某种程度上反映地下遗址的状况,但由于各种原因,原属遗址上的遗物经常被带到遗址范围之外,此类地点的发现,可作为判断和寻找附近存在遗址的线索,因此也属于考古调查的工作范围,但不能视这些地点为遗址。2,在严重风蚀又很少被后人活动干扰的地区,文化堆积中的细小物质流失,相对大而重的遗物基本留在原地,尽管已经脱离地层,不能将其视同为遗址堆积,但其散布位置、密集程度等,是推断过去存在遗址以及遗址堆积情况的唯一线索,应当重视对这些现象的观察、记录,对这些地点上的遗物采集,更应当讲究系统的方法。3,年代久远或地势崎岖地区的遗址常因塌坡、流水等自然原因遭到破坏,搬运后形成二次堆积,由于原来的堆积结构遭到彻底破坏,不能视为遗址,但也是推断附近存在遗址的重要线索,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而言,发现这类地点亦属不易,应当予以充分重视。4,水下发现的沉船,就埋藏原因来说,属前述“地点”的范畴。但有些场合下,沉船结构没有严重损坏,对其进一步的考古工作,与对待遗址类同。
13全覆盖式调查是沿着精心设计的调查路线,无遗漏地踏查整个区域的方法。抽样调查是根据统计学原理在调查区内仅抽取部分地段进行调查。抽样又分目标抽样、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14关于遗址位置的记录,过去有两种记录内容,一为遗址的大地座标;二为遗址的相对位置,如在某村某一方向约几百米处等。但在变化迅速的现代生活中,村落等地标式建筑的保存时间大多不长,以此为基准记录的遗址相对位置很容易变得不准确。在地图上标志出遗址位置,要比文字记录的相对位置准确得多,但一则大比例尺地图并非随处可寻,标注在比例尺小的地图上,常常出现较大误差。二则由于现代社会经常迅速且大幅度改变地物地貌,如若地图成图时间较早,依然可能造成标注不准确的情况。因此,采测和记录遗址地理座标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居民点稀少因而缺少明显人文地标的牧区、戈壁、沙漠、山地、雨林等地区,采测地理座标就更为重要。过去,采测大地座标数据曾经是比较烦琐的工作,随着GPS的普及,已经变得十分简单了。
15由于调查具有快速和覆盖范围大的优势,越来越成为现代考古学注意发展的工作领域。伴随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考古调查能够介入的研究领域乃至以调查方式为主的研究日益多样和深入,期望通过调查以及可以通过调查获得的资料和信息日益广泛和系统。现代考古学研究课题的多样性促使着考古调查技术方法迅速和多样化发展的今天,为考古调查制定一个技术标准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为之规范一个最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