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解析法
- 格式:docx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8
红外光谱图解析大全一、预备知识(1)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公式:不饱和度Q = n4+1+(n3-n i)/2 其中:n4:化合价为4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C原子),n3:化合价为3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N原子),n i:化合价为1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H,X原子)(2)分析3300~2800cm-1区域C-H伸缩振动吸收;以3000 cm-1为界:高于3000cm-1 为不饱和碳C-H 伸缩振动吸收,有可能为烯,炔,芳香化合物;而低于3000cm-1 一般为饱和C-H 伸缩振动吸收;(3)若在稍高于3000cm-1有吸收,则应在2250~1450cm-1频区,分析不饱和碳碳键的伸缩振动吸收特征峰,其中炔2200~2100 cm-1,烯1680~1640 cm-1 芳环1600,1580,1500,1450 cm-1若已确定为烯或芳香化合物,则应进一步解析指纹区,即1000~650cm-1的频区,以确定取代基个数和位置(顺、反,邻、间、对);( 4)碳骨架类型确定后,再依据官能团特征吸收,判定化合物的官能团;( 5)解析时应注意把描述各官能团的相关峰联系起来,以准确判定官能团的存在,如2820, 2720和1750~1700cm-1的三个峰,说明醛基的存在。
二、熟记健值1. 烷烃:C-H 伸缩振动( 3000-2850cm-1) C-H 弯曲振动( 1465-1340cm-1) 一般饱和烃C-H 伸缩均在3000cm-1 以下,接近3000cm-1 的频率吸收。
2. 烯烃:烯烃C-H 伸缩(3100~3010cm-1),C=C 伸缩(1675~1640 cm-1),烯烃C-H 面外弯曲振动( 1000~675cm-1)。
3. 炔烃:炔烃C-H伸缩振动(3300cm-1附近),三键伸缩振动(2250~2100cm-1)。
4. 芳烃:芳环上C-H 伸缩振动3100~3000cm-1, C=C 骨架振动1600~1450cm-1, C-H 面外弯曲振动880~680cm-1。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1、分子式不饱和度的计算:Ω不饱和度就是分子结构中达到饱和所缺的一价原子的“对”数,N4、N3、N1分别为分子式中四价、三价及一价元素的数目 2、例4:计算黄酮化合物(C16H10O2)的不饱和度分子结构因为双键为9个。
环数为3,所以不饱和度为12。
例1 某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味,沸点为145.5℃,分子式为C8H8,其红外光谱如图14-29,试判断其结构解:(1)Ω=(2+2×8-8)/2=5,可能有苯环(2)特征区第一强峰1500cm-1粗查:1500~1675cm-1,为νC=C振动区1500cm-1可能为苯环的骨架振动特征峰。
细找:按基团查附录、芳香烃类栏,根据该表所提供的数据找到未知的光谱上取代苯的五种相关峰。
①νФ-H3090、3060及3030cm-1②泛频峰2000-1667cm-1的峰形为单取代峰形③νC=C苯环骨架振动1600、1575、1500及1450cm-1共振环④δф-H1250-1000cm-1出现弱峰⑤γф-H 780及690cm-1(双峰)单取代苯(3)特征区第二强峰1630cm-1粗查:该峰可能起源于νC=C,因苯环已确定,故初步指认为烯烃。
细查:查附录一:(二)烯烃类栏,同样找到烯烃的四种相关峰。
①ν=CH3090、3060及3030cm-1②νC=C1630m-1③δ=CH1430-1290cm-1,出现中强峰④γ=CH990及905cm-1(双峰)落在单取代范围内第二强峰归属:乙烯基单取代。
未知物可能结构,苯乙烯。
4、查标准光谱与Sadtler光谱的81K苯乙烯的光谱完全一致。
结论:未知物为苯乙烯。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核磁共振谱能提供的参数主要是化学位移,原子核的裂分峰数,偶合常数以及各组峰的峰面积积分高度等.一、峰面积与氢核数目的关系(一)峰面积1.概念:在1H-NMR,各吸收峰覆盖的面积。
2.决定因素:峰面积与引起该吸收的氢核数目成正比。
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方法和光谱解析技巧红外光谱仪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与实验中。
它通过检测物质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特征波长,可以获得物质的结构、组成以及化学键的类型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方法和光谱解析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分析技术。
一、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方法1. 样品制备在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前,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合于测试的形式。
常见的方法包括将样品制成固体片、涂在红外透明晶体上、溶解在透明溶剂中等。
制备好的样品应注意避免杂质污染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
2. 仪器准备在使用红外光谱仪前,需要对仪器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光谱仪的光源、光学器件、检测器等部件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校准和调试。
此外,仪器所需的气体、溶剂和试剂也需要提前准备好,以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3. 基线扫描在进行具体的样品测试前,需要进行基线扫描。
基线扫描是指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检测仪器的背景信号并进行调整。
通过基线扫描可以消除仪器本身的漂移和背景噪声,确保后续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样品测试样品测试是红外光谱仪的核心步骤。
在进行测试前,需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仪器的透明样品室中,并确保样品与光路的光线垂直相交。
然后,启动仪器进行光谱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扫描速度和光谱范围,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完成测试后,应将样品从样品室中取出,并妥善保存或处理。
5. 数据处理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对获得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光谱峰位计算、光谱峰面积计算、光谱峰强度比较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样品的结构与组成信息,并提取关键的光谱特征。
二、光谱解析技巧1. 动态范围选择光谱的动态范围是指仪器可以测量的最大和最小吸光度差值。
在进行光谱测量时,应根据样品的吸光度水平选择合适的动态范围。
若动态范围过大,可能导致样品信号过饱和;而动态范围过小,则可能无法准确测量低吸光度物质的信号。
按基团顺序解析红外吸收光谱的方法如下。
1、首先查对νC=O 1850~1600cm-1(s)最强大的吸收是否存在,如存在,则可进一步查对下列羰基化合物是否存在。
①酰胺查对νN-H约3500 cm-1(m-s),有时为等强度双峰是否存在。
②羧酸查对νO-H3300~2500 cm-1宽而散的吸收峰是否存在。
③醛查对CHO基团的νC-H约2720cm-1和2830 cm-1特征吸收峰是否存在。
④酸酐查对νC=O约1820 cm-1和约1760cm-1的双峰是否存在。
⑤酯查对νC-O1300~1000 cm-1(m-s),特征吸收峰是否存在。
(两个吸收峰)⑥酮查对以上基团吸收都不存在时,则此羰基化合物很可能是酮;另外,酮的νas,C-C-C在1300~1000 cm-1有一弱吸收峰。
2、如果谱图上无νC=O吸收带,则可查对是否为醇、酚、胺、醚等化合物。
①醇或酚查对是否存在νO-H3600~3200cm-1(s,宽)和νC-O1300~1000 cm-1(s)特征吸收。
②胺查是否存在νN-H3500~3100cm-1和δN-H1650~1580 cm-1(s)特征吸收。
③醚查是否存在νC-O-C1300~1000cm-1特征吸收,且无醇、酚的νO-H3600~3200 cm-1特征吸收。
3、查对是否存在C=C双键或芳环。
①查对有无链烯的νC=C(约1650cm-1)特征吸收;有无芳环的νC=C(约1600cm-1和约1500cm-1)特征吸收;②查对有无链烯或芳环的ν=C-H(约3100cm-1)特征吸收。
4、查对是否存在C≡C 或C≡N 叁键吸收带。
①查对有无νC≡C(约2150cm-1,w,尖锐)特征吸收;查有无ν≡C-H(约3300 cm-1,m,尖锐)特征吸收;②查对有无νC≡N(2260~2220 cm-1,m-s)特征吸收。
5、查对是否存在硝基化合物查对有无νas,(约1560cm-1,s)和νs,NO2(约1350 cm-1)NO2特征吸收。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红外光谱解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可以用于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和鉴定。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主要利用化合物在红外光的作用下,不同官能团的振动与转动引起红外光吸收的特性来分析化合物的结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红外光谱解析方法,并给出一些结构分析实例。
首先,红外光谱解析方法通常是通过红外光谱仪测量化合物在特定波数范围内的光谱图像,然后根据不同官能团的振动频率和光谱峰的位置、强度等特征来进行结构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红外光谱解析方法:1. 官能团峰位置分析法:不同官能团具有不同的红外光谱吸收特点,可以通过观察红外光谱图中各个官能团的吸收峰的位置来判断化合物中存在的官能团。
例如,羧酸官能团的C=O振动通常在1700-1725 cm^-1之间,酮和酰胺官能团的C=O振动通常在1650-1750 cm^-1之间。
2.官能团峰强度分析法:通过观察红外光谱图中各个官能团的吸收峰的强度可以推测化合物中该官能团的相对含量。
例如,苯环的C-H伸缩振动通常表现为较强的峰,而取代基的C-H伸缩振动通常较弱。
3.官能团复合分析法:化合物通常由多个官能团组成,各个官能团的振动频率和位置可以相互影响。
通过综合分析化合物中多个官能团的吸收峰的位置、强度等特征,可以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例如,当化合物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时,其红外光谱图中会出现OH和CO的吸收峰,它们的相对位置和强度可以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
下面给出一个红外光谱解析的实例:假设有一个未知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5H10O,并测得其红外光谱图如下:(图略)根据红外光谱图,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结构分析:从红外光谱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很强的特征峰,一个位于2750-2850 cm^-1之间,一个位于1725-1740 cm^-1之间。
根据我们的经验,2750-2850 cm^-1之间的峰通常是C-H的伸缩振动,而1725-1740 cm^-1之间的峰通常是C=O的伸缩振动。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收集红外光谱数据:这是解析红外光谱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实验或在线数据库获得红外光谱数据。
2. 绘制红外光谱图:将收集到的红外光谱数据以图形形式表示出来,横轴为波数(单位为cm^-1),纵轴为透射比或吸光度。
3. 观察红外光谱图:观察红外光谱图可以发现不同物质的红外光谱具有不同的特征峰,这些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反映了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4. 解析红外光谱图:通过比对已知的红外光谱数据库或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未知的红外光谱进行解析,可以推断出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在具体解析红外光谱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 谱库对比:适用于单一物质和均聚物,对于多组分共聚物检索匹配度不高;谱库涵盖不高的情况下无法匹配出对应物质。
2. 排除法:不能确定物质是什么,通过排除法确定不是什么物质,如1870cm-1-1550cm-1没有出现对应的特征峰,则代表此物质不含羰基基团C=O,从而判定物质不属于聚酯、聚酰胺等含羰基高聚物。
3. 认可法:主要吸收带对应主要官能团位置。
4. 排除与认可结合法:按谱带位置、相对强度、形状确定某些基团的存在,同时排除某些结构。
实际谱图解析过程中,可能需要上述四种方法相结合同时应用才能更准确的解析红外光谱图。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是研究表征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红外光谱由于对样品没有任何限制,它是公认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
在分子构型和构象研究、化学化工、物理、能源、材料、天文、气象、遥感、环境、地质、生物、医学、药物、农业、食品、法庭鉴定和工业过程控制等多方面的分析测定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等,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可测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并由此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推知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计算热力学函数等。
分子中的某些基团或化学键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对应的谱带波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或只在小波段范围内变化,因此许多有机官能团例如甲基、亚甲基、羰基,氰基,羟基,胺基等等在红外光谱中都有特征吸收,通过红外光谱测定,人们就可以判定未知样品中存在哪些有机官能团,这为最终确定未知物的化学结构奠定了基础。
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机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会由于官能团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发生微细变化,这为研究表征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
分子在低波数区的许多简正振动往往涉及分子中全部原子,不同的分子的振动方式彼此不同,这使得红外光谱具有像指纹一样高度的特征性,称为指纹区。
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采集了成千上万种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把它们存入计算机中,编成红外光谱标准谱图库,人们只需把测得未知物的红外光谱与标准库中的光谱进行比对,就可以迅速判定未知化合物的成份。
下面将对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红外吸收光谱是物质的分子吸收了红外辐射后,引起分子的振动- 转动能级的跃迁而形成的光谱,因为出现在红外区,所以称之为红外光谱。
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之为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辐射是在1800年由英国的威廉.赫谢(Willian Hersher) 尔发现的。
一直到了1903 年,才有人研究了纯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
第三章红外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而红外吸收谱则主要研究在振动中伴随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
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用以鉴定未知物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
由于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对气体、液体、固体均可分析,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范围是400 - 4000cm-1。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产生应满足两个条件:(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必须有瞬间偶极矩的改变。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如:N2、O2、Cl2 等。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
分子的振动可近似看为一些用弹簧连接的小球的运动。
分子的振动能级(量子化): E振=(V+1/2)hnV:化学键的振动频率;n:振动量子数。
任意两个相邻的能级间的能量差为:K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 m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 m =m1m2/(m1+m2)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较双原子分子振动复杂得多。
其振动的基本类型有伸缩振动(ν)和弯曲振动(δ)两大类。
伸缩振动是指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使键长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
由于振动偶合作用,3个原子以上的基团还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不对称伸缩振动,表示为ν对称和ν不对称。
弯曲振动又叫变形或变角振动,指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
弯曲振动的力常数较小,因此常出现在低频区。
红外吸收峰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吸收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
变化越大,吸收越强。
通常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吸收越强。
如C=O吸收峰是大多数红外谱图中吸收最强的峰。
二、基团频率与特征吸收峰组成分子的各个基团均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
根据化学健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四个区:4000 - 2500 cm-1 氢键区;2500 - 2000 cm-1 参键区;2000 - 1500 cm-1 双键区;1500 - 1000 cm-1 单键区。
如何分析一张已经拿到手的xx谱图呢?
你可以按如下步骤来: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公式:
不饱和度=F+1+(T-O)/2其中:
F:
化合价为4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C原子),
T:
化合价为3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N原子),
O:
化合价为1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H原子),
例如:
比如苯:
C6H6,不饱和度=6+1+(0-6)/2=4,3个双键加一个环,正好为4个不饱和度;
(2)分析3300~2800cm^-1区域C-H伸缩振动吸收;以3000 cm^-1为界:
高于3000cm^-1为不饱和碳C-H伸缩振动吸收,有可能为烯,炔,芳香化合物,而低于3000cm^-1一般为饱和C-H伸缩振动吸收;
(3)若在稍高于3000cm^-1有吸收,则应在2250~1450cm^-1频区,分析不饱和碳碳键的伸缩振动吸收特征峰,其中:
炔2200~2100 cm^-1
烯1680~1640 cm^-1
芳环1600,1580,1500,1450 cm^-1
若已确定为烯或芳香化合物,则应进一步解析指纹区,即1000~650cm^-1的频区,以确定取代基个数和位置(顺反,邻、间、对);
(4)碳骨架类型确定后,再依据其他官能团,如C=O, O-H, C-N 等特征吸收来判定化合物的官能团;
(5)解析时应注意把描述各官能团的相关峰联系起来,以准确判定官能团的存在,如2820,2720和1750~1700cm^-1的三个峰,说明醛基的存在。
至此,分析基本搞定,剩下的就是背一些常见常用的健值了!
………………………………………………………………………………………………………
1.烷烃:
C-H伸缩振动(3000-2850cm^-1)
C-H弯曲振动(1465-1340cm^-1)
一般饱和烃C-H伸缩均在3000cm^-1以下,接近3000cm^-1的频率吸收。
2.烯烃:
烯烃C-H伸缩(3100~3010cm^-1)
C=C伸缩(1675~1640 cm^-1)
烯烃C-H面外弯曲振动(1000~675cm^1)。
3.炔烃:
伸缩振动(2250~2100cm^-1)
炔烃C-H伸缩振动(3300cm^-1附近)。
4.芳烃:3100~3000cm^-1芳环上C-H伸缩振动
1600~1450cm^-1 C=C骨架振动
880~680cm^-1 C-H面外弯曲振动
芳香化合物重要特征:
一般在1600,1580,1500和1450cm^-1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的4个峰。
880~680cm^-1,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依苯环上取代基个数和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芳香化合物红外谱图分析中,常常用此频区的吸收判别异构体。
5.醇和酚:
主要特征吸收是O-H和C-O的伸缩振动吸收,
O-H 自由羟基O-H的伸缩振动:3650~3600cm^-1,为尖锐的吸收峰,
分子间氢键O-H伸缩振动:3500~3200cm^-1,为宽的吸收峰;
C-O 伸缩振动:
1300~1000cm^-1
O-H 面外弯曲:
769-659cm^-1
6.醚:
特征吸收:
1300~1000cm^-1的伸缩振动,
脂肪醚:
1150~1060cm^-1一个强的吸收峰
芳香醚:
两个C-O伸缩振动吸收:1270~1230cm^-1(为Ar-O伸缩)
1050~1000cm^-1(为R-O伸缩)
7.醛和酮:
醛的主要特征吸收:
1750~1700cm^-1(C=O伸缩)
2820,2720cm^-1(醛基C-H伸缩)
脂肪酮:
1715cm^-1,强的C=O伸缩振动吸收,如果羰基与烯键或芳环共轭会使吸收频率降低
8.羧酸:
羧酸二聚体:
3300~2500cm^-1宽,强的O-H伸缩吸收
1720~1706cm^-1 C=O吸收
1320~1210cm^-1 C-O伸缩
920cm^-1成键的O-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9.酯:
饱和脂肪族酯(除甲酸酯外)的C=O 吸收谱带:
1750~1735cm^-1区域
饱和酯C-C(=O)-O谱带:1210~1163cm^-1区域,为强吸收
10.胺:3500~3100 cm^-1, N-H伸缩振动吸收
1350~1000 cm^-1, C-N伸缩振动吸收
N-H变形振动相当于CH2的剪式振动方式,其吸收带在:
1640~1560cm^-1,面外弯曲振动在900~650cm^-1.
11.腈:
腈类的光谱特征:
三键伸缩振动区域,有弱到中等的吸收
脂肪族腈2260-2240cm^-1
芳香族腈2240-22cm^-1
12.酰胺:
3500-3100cm^-1 N-H伸缩振动
1680-1630cm^-1 C=O伸缩振动
1655-1590cm^-1 N-H弯曲振动
1420-1400cm^-1 C-N伸缩
13.有机卤化物:
C-X 伸缩脂肪族
C-F 1400-730 cm^-1
C-Cl 850-550 cm^-1
C-Br 690-515 cm^-1
C-I 600-500 cm^-1
xx特征吸收巧记歌(转)
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总结归纳,
有用请支持.
红外可分远中近,中红特征指纹区,1300来分界,注意横轴划分异。
看图要知红外仪,弄清物态液固气。
样品来源制样法,物化性能多联系。
识图先学饱和烃,三千以下看峰形。
2960、2870是甲基,
2930、2850xx。
1470碳氢弯,1380甲基显。
二个甲基同一碳,1380分二半。
面内摇摆720,长链亚甲亦可辨。
烯氢伸展过三千,排除倍频和卤烷。
末端烯烃此峰强,只有一氢不明显。
化合物,又键偏,~1650会出现。
烯氢面外易变形,1000以下有强峰。
910端基氢,再有一氢990。
顺式二氢690,反式移至970;
单氢出峰820,干扰顺式难确定。
炔氢伸展三千三,峰强很大峰形尖。
三键伸展二千二,炔氢摇摆六百八。
芳烃呼吸很特征,1600~1430。
1650~2000,取代方式区分明。
900~650,面外弯曲定芳氢。
五氢吸收有两峰,700和750;
四氢只有750,二氢相邻830;间二取代出三峰,
700、780,880处孤立氢
醇酚羟基易缔合,三千三处有强峰。
C-O伸展吸收大,伯仲叔醇位不同。
1050伯醇显,1100乃是仲,1150叔醇在,1230才是酚。
1110醚链伸,注意排除酯酸醇。
若与π键紧相连,二个吸收要看准,1050对称峰,1250反对称。
苯环若有甲氧基,碳氢伸展2820。
次甲基二氧连苯环,930处有强峰,环氧乙烷有三峰,1260环振动,
九百上下反对称,八百左右最特征。
缩醛酮,特殊醚,1110非缩酮。
酸酐也有C-O键,开链环酐有区别,开链强宽一千一,环酐移至1250。
羰基伸展一千七,2720定醛基。
吸电效应波数高,共轭则向低频移。
xx促使振动快,环外双键可类比。
二千五到三千三,羧酸氢键峰形宽,920,钝峰显,羧基可定二聚酸、
酸酐千八来偶合,双峰60严相隔,链状酸酐高频强,环状酸酐高频弱。
羧酸盐,偶合生,羰基伸缩出双峰,1600反对称,1400对称峰。
1740酯羰基,何酸可看碳氧展。
1180甲酸酯,1190是丙酸,
1220乙酸酯,1250芳香酸。
1600兔耳峰,常为邻苯二甲酸。
氮氢伸展三千四,每氢一峰很分明。
羰基伸展酰胺I,1660有强峰;
N-H变形酰胺II,1600分伯仲。
伯胺频高易重叠,仲酰固态1550;
碳氮伸展酰胺III,1400强峰显。
胺尖常有干扰见,N-H伸展三千三,叔胺无峰仲胺单,伯胺双峰小而尖。
1600碳氢弯,芳香xx胺千五偏。
八百左右面内摇,确定最好变成盐。
伸展弯曲互靠近,伯胺盐三千强峰宽,
仲胺盐、叔胺盐,2700上下可分辨,亚胺盐,更可怜,2000左右才可见。
硝基伸缩吸收大,相连基团可弄清。
1350、1500,分为对称反对称。
氨基酸,成内盐,3100~2100峰形宽。
1600、1400酸根展,
1630、1510碳氢弯。
盐酸盐,羧基显,钠盐蛋白三千三。
矿物组成杂而乱,振动光谱远红端。
钝盐类,较简单,吸收峰,少而宽。
注意羟基水和铵,先记几种普通盐。
1100是硫酸根,1380硝酸盐,1450碳酸根,一千左右看磷酸。
硅酸盐,一峰宽,1000真壮观。
勤学苦练多实践,xx识谱不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