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教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发掘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材料,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教学现象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目前小学数学教材经过几次修订,大部分内容形象具体,生动有趣,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至取材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富有情趣的活动。
1、挖掘教才中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如: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千克、克、吨的认识》,内容
充实,源于学生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学生喜欢上这类生活化的数学课。但质量单位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机械地学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材安排了称体重、称苹果、互相背一背等,都是学生喜欢做的事情,还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掂一掂一本书和一只笔哪个轻哪个重来引入物体是有轻重的部里,从提问每名学生的体重是多少来引入质量单位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质量单位。总之,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2、发掘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材料
包括关注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校园、家庭、社会环境都是学生生活的场所,通过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二、课堂组织教学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能迸发出学习学习热情和创新的火花。
1、课前铺垫,数学问题生活化。
课前收集数学信息,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问题的百效办法,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经验。
例如,在教学《有多重》之前,先布置学生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到街上买一买水果,称一称、掂一掂。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称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等等。因为有了课前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学生对抽象的新知识的陌生感。
2、例题的生活化。
使用的教材很难尽善美地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时,我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对教材中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内容及其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在教学《一吨有多重》这课时,我将画着100千克的一桶油逐一贴出,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桶一桶地数数。(即100千克、100千克的数)每桶100千克,10桶是1000千克。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
3、课后练习生活化。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如在学习完《分类》这课时,要求学生按照分类的方法整理自己的书包,收拾自己的衣柜,整理自己的房间,使学生在练习分类的同时锻炼了自理能力。
三、课外应用的生活化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开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之后,让学生分组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学习了统计图表发后,让学生三四人一组到路口去收集某一时刻的车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上,用在主题班会的布景上等。
3、制作数学小报:制作数学小报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小报形式中去,让学生轻松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构思、排版、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上接第140页)理状态,此时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师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我是据此求x2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
生的求知兴趣。多媒体在此处的运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教学导入有多种方法和形式,但要注意,无论什么样的导入都不能偏离主题,与所学的内容应紧密相连。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并不是容易的,一要靠老师钻研教材,二要靠老师平时挖掘积累生活生产中应用数学知识,方法和实例,广泛猎取数学信息,动脑筋想办法组织素材。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课的导入,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