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经典题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奥数 按比例分配

知识要点及解题基本方法:

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先要将各部分的比转化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解题步骤是:

1、 先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

2、 再求出分配的比,并求出各个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3、 用总数量乘以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得到各部分量。

例1:某家场有耕地108公顷,其中粮田、棉田和其它作物的比是3:4:5,每种耕地各有多少公顷?

练习:1、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6: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5

7,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2、第一队与第二队的人数比是3:2,第二队与第三队的为数之比是5:4,第一队与第三队的人数之比是多少?

4、 六年级有男生150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5: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例2、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正确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1、小兰与小红所有的图书本数的比是5: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的图书数一样多,原来两从共有图书多少本?

2、数学小组和美术小组人数的比是5:3,数学小组比美术小组多24人,两组各多少人?

例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72千米的A 、B 两城相对开出,2

7小时两列火车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7:9,求相遇时甲比乙少行多少千米?

例4:小明与小红所有的图书的本数比5:3,小明给小红7本后,两人图书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两人共有图书多少本?

例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义务劳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数之比是5:4,第二级和第三组的人数比是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问实验小学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将两个比转化为三个量的连比是解比题的关键)

例6:学校原有科技书。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之比是1:4,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字比是3:7.问: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抓住不变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7: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2

1,二儿子分得31,小儿子分得9

1,并规定不允许把羊杀掉或卖掉。问三个儿子各分得羊多少只?

巩固练习:

1、光明小学六年级共有140人,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与第二不组人

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参加语文竞赛的为数是参加数学竞赛人数的87,语文获奖人数是数学获奖人数的3

2,而两项竞赛没有获奖的都是320人,那么参加这两项竞赛的总人数是多少?

3、有一个长方体,长3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这个长方体的体

积是多少?

4、小王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两样的裤子,小明买了同样价钱的上衣和裤子各一件,他们用

去的钱数之比是4:3,已知一件上衣7元,求一条裤子多少元?

5、有三桶油共重45千克,如果从第一桶、第二桶中各取出2.5千克放信第三桶,这时第一、

二、三桶油的重之男为1:2:3,三桶油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6、甲、乙、丙三堆煤共生1480吨,已知甲堆煤重量的

61与乙堆煤重量的41相等,乙堆煤重量的

101等于丙堆煤重量的121,问三堆煤各重多少吨?

7、 小华准备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围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3:2,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8、 丽丽、贝贝、甜甜三个妇朋友共收集废旧电池420节,其中甜甜收集的比丹心贝的少

3

1,贝贝与丽丽收集的废旧电池的比是4:3,那么三个人各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

9、甲、乙两种糖的单价比是4:5,质量比是4:1,把这两种糖混合成100千克的什锦糖,单价为8.4,原来每种糖的总钱数各是多少元?

10、从前有个农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41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2

1,二儿子为得31,小儿子分得7

1,并规定不允许把羊杀掉。问:三个儿子各分得羊多少只?

11、某小学四、五、六年级共有697人,已知六年级学生人数的2

1等于五年级学生人数的52,六年级学生人数的31等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7

2。四、五、六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